今天我们来看一下思无邪是什么意思,以下6个关于思无邪是什么意思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
本文目录
思无邪的意思是什么?
思想纯正积极向上的意思。
思无邪,出自《论语·为政第二》全句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思无邪” 思无不可对人言。思,心中的愿望。心中所愿所想敢于示人,没有什么不好的。
朱熹把这一句放在为政第二篇, 是引用孔子对诗经的评价告诉为政者,要心怀坦荡,光明磊落。
“思无邪”,杨伯峻《译注》中说,“思”是无意的语音词,本来没有意义,是孔子独创性的将其做作“思想”解。清人俞樾《曲园杂撰·说项》中也这样说。
需知: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思无邪是什么意思啊?
心思纯洁,没有邪恶。
思,意为思想、心思,又可以延伸理解为思维、情感、愿望等相近意思的词语。无邪,意为没有邪恶,又可延伸理解为至诚至信、淳朴单纯、没有杂质等。
在那个年代,周公以礼立国,让人终于开始脱离了动物的范畴,有了思想。在这八百年里,礼仪制度成为了民众的生活之本,而智慧也在这个阶段开始觉醒。
读完以下几首诗,将会有更深感受。
《蒹葭》 “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静女 》“你的背包,背到现在还没烂”
《风雨》 “虽千万人吾往矣”
《子衿》“暗恋是一个人的兵荒马乱”
《式微》“你如期不归,这便是离别的意义”
《绿衣》“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这便是诗经里面男女的一生,从初遇到约会,从约会到生存,从生存到死亡。
孔夫子终究没有说错,诗经果然思无邪,即便是跨越2500年,这种情感上的共鸣依旧是那么强烈,这种淳朴而美好的情感依旧是历久弥新。
扩展资料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 西周初年至 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 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 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 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 风》、《 雅》、《 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 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
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 孟子、荀子、 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什么意思
1,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的意思是《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没有邪念,思想纯正。
诗三百:诗,指《诗经》一书,此书实有305篇,三百只是举其整数。蔽:概括的意思。
“思无邪”三字,源出于《诗经·鲁颂·駉》原是描写鲁僖公的马夫专心养马的神态,此处的“思”作思想解。无邪,纯正,不邪恶。
2,选自《论语·为政》第二章,原文是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此句在《论语今读》中的注文是:“《诗经》三百首,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不虚假。”注释中又说:“盖言诗三百篇,无论孝子、忠臣、怨男、愁女,皆出于至情流溢,直写衷曲,毫无伪托虚徐之意。”
扩展资料
这句话是孔子对于诗经的评价。孔子编订了《诗经》,并且对《诗经》里的诗歌作了一系列评论。据统计,《论语》里谈到《诗经》的言论共有19条,其中对《诗经》305首诗作出总体评价的主要有两条。一是《为政》篇:“《诗》三百,一言一蔽之,曰:‘思无邪’。” 其次是《阳货》篇:“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孔子的文学理论批评是以对《诗经》的评论为主而展开的,“思无邪”说是其一系列论述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思无邪”可以看作是孔子提出的明确的文学批评标准,同时也反映出了孔子文学理论批评政治标准较宽泛的一面。
孔子认为,《诗经》三百篇,内容健康,思想纯正,合乎礼义,符合儒家的政治道德标准。孔子的这个评价,反映了孔子重视《诗经》的社会作用,要求诗歌于人的道德教化有所裨益的思想。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没有邪念,思想纯正。
诗三百:诗,指《诗经》一书,此书实有305篇,三百只是举其整数。蔽:概括的意思。
“思无邪”三字,源出于《诗经·鲁颂·駉》原是描写鲁僖公的马夫专心养马的神态,此处的“思”作思想解。无邪,纯正,不邪恶。
这句话出自:《论语·为政》第二章,原文是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扩展资料
思无邪的意义:
孔子“思无邪”的批评标准从艺术方面看,就是提倡“中和”之美。“无邪”就是“归于正”,就是符合“正”,即“中正”,也就是“中和”。
孔子曾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表达的正是中和之美,欢乐而不放纵,悲哀而不伤痛,一切情感的外观都是那么得恰到好处。
孔子认为男女关系、青年恋爱都应在“和谐”的分寸之内,在“合礼”的规范之内进行和完成,必须是合礼和合规范程序的。
“《关雎》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便是这种儒家男女之间伦理规则的典范”。
可见,孔子的“中和”思想是跟政治道德联系起来的,在他看来,文艺所表现的情感不但要具备道德上的纯洁性和崇高性,即“思无邪”,而且要受到理智的节制,讲究适度、平和,不能过于放纵、任其泛滥。
可以说,《关雎》所讲的“中和”是“思无邪”的具体化。也反映了孔子所提倡的“中和”之美,但不可否认的是,虽然“思无邪”中体现出了“中和”之美。
但是孔子的这种中和之美还处于朦胧阶段,直到荀子才对此从理论上作了概括和总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诗三百,思无邪
思无邪是什么意思
“思无邪”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文学创作理论上,孔子强调作者的态度和创作动机。程伊川说:“思无邪者,诚也。”也就是说要“修辞立其诚”,要求表现真性情,也就是诗人要有真性情,在庞杂的内容中实现“文以载道”,在客观效果上“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
二是从思想上说,“思无邪”就是要归于正诚,如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所说:“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这里要说,孔子认为这句诗可以包括全部《诗经》意义。邪和正,必要有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仁”。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册第四章第三节,说这个标准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叫,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还要加一个“非礼勿思”。实质也是“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这个“仁”要比这五个“礼”所规定的范围要广。
朱熹在《朱子语类》中说:“思无邪,乃是要使人读诗人思无邪也。若以为作诗者三百篇,诗,善为可法,恶为可戒。故使人思无邪也。若以为作使者思无邪,则《桑中》、《溱诸》之诗,果无邪也?”《桑中》、《溱诸》是爱情诗,在朱熹眼里当然是淫诗。但孔子不是这样认为,据记载,孔子收编《诗经》,依孔子对待“鬼神”,避而不谈,或敬而远之的性情,孔子不会收他眼中的淫诗入编的。所以我认为还是司马迁说的好,“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故而有些学者认为《诗经》中有些诗句攻击统治者,就认为孔子所说“思无邪”只限于《颂》和《大雅》是站不住脚的。孔颖达分析孔子诗教时说,夫子谓《诗三百》虽对王室政治有所讽刺,但不好做直接的,尖锐的揭露和批评,故而教人以“温柔敦厚”。(见《礼记正义》)
刘宝楠《正义》中说:“思无邪者,此诗之言。诗之本体,论功颂德,止僻防邪,大抵归于正,于此一句,可以当之也。”包咸,邢丙(上加日字)注《论语》也有类似解释。孔子所谓无邪就是指思想纯正而不歪邪,符合儒家的政治道德标准。孔子对诗人也罢,还是读诗人也罢,他的主张就是“正”而“不邪”,这是不能分开的。
在论语中孔子的诗教是很有比重的。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兴于诗”《论语集解》引包咸注曰:“兴,起也。言修身必先学诗。”朱熹《集注》曰:“兴于诗,兴,起也。诗本性情,有邪有正,其为言既易知,而吟咏之间,抑扬反复,其感人又易入。故学者之初,所以兴起其好善恶恶之心,而不能自已者,必于此而得之。”朱熹这里将“兴于诗”的含义说的明明白白,他阐明反复吟咏诗教对于兴起的好善恶之心,陶冶情操有重要作用的道理。孔子认为学诗是修身厉行的开始,但还要学礼故曰:“不学礼,无以立。”(《季氏》)学了诗,学了礼,还要学乐,用音乐陶冶性情,坚定的形成德性。这样道德就修成了。
如何理解孔子的“思无邪”?
孔子说: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既说明了他选诗的原则,又说明了他教诗的目的。 思无邪,通过这些在当时可以诵,可以唱,可以舞的诗 教人拔除思想中邪念,做个思无邪的人。
今天的百科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思无邪是什么意思」论语思无邪是什么意思》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百科知识,敬请关注宝百科,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