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看一下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以下6个关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
本文目录
什么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一个统计上的概念,不同于居民收入。通俗地讲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能够自由支配的收入。从居民家庭总收入中扣除了缴纳给国家的各项税费,扣除了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比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余下的收入。法律依据:《荆州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暂行办法》第十条,家庭可支配收入是指扣除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及个人按规定缴纳的社会保障性支出后的收入。主要包括:(一)工资性收入。指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等。(二)家庭经营净(纯)收入。(三)财产性收入。(四)转移性收入。(五)其他应当计入家庭收入的项目。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反映居民家庭全部现金收入能用于安排家庭日常生活的那部分收入。它是家庭总收入扣除交纳的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费以及调查户的记账补贴后的收入。
人均可支配收入=(家庭总收入- 交纳的所得税- 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 记账补贴)/家庭人口
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值为10345元,累计增长5.1%,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8.6个百分点。
2022年第一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值突破20000元的地区仅上海市和北京市;在10000-20000区间的地区有7个;其余22个地区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在10000元之下。
上海市以22663元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值荣获榜单榜首,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值为2377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值为12891元。北京市位居榜单第二名,2022年一季度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值为20630元,是全国水平2倍。西藏排名最末,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值为4832元,比全国水平低53.3%。
2021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根据国家统计局于2022年2月发布的关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报告显示:
2021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412元,比上年增长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43504元,增长7.7%。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1元,比上年增长10.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6902元,增长11.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50,比上年缩小0.06。
2021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比上年增长9.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9975元,增长8.8%。
2021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多少
法律分析: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34元,比上年名义增长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40378元,增长2.9%。指调查户中生活在一起的所有家庭成员在调查期得到的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的总和,不包括出售财物和借贷收入。收入的统计标准以实际发生的数额为准,无论收入是补发还是预发,只要是调查期得到的都应如实计算,不作分摊。
(1)工资性收入,指就业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全部劳动报酬,包括所从事主要职业的工资以及从事第二职业、其它兼职和零星劳动得到的其它劳动收入。
(2)经营性收入, 指个体或私营业主在一个记账周期(一个月)内所取得的全部营业收入或销售收入以及经营房屋出租业务的租金收入。
(3)财产性收入,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不动产(如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4)转移性收入,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居民家庭的各种转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间的收入转移。包括政府对个人收入转移的离退休金、失业救济金、赔偿等;单位对个人收入转移的辞退金、保险索赔、住房公积金等;家庭、亲友间的赠送和赡养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九百九十条 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除前款规定的人格权外,自然人享有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益。
第九百九十五条 人格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多少
法律分析: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2020年居民收入情况。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比上年名义增长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1%。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一条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居民个人。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不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非居民个人。非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出炉,各个城市的情况如何?
各个城市的数据差异非常大,我们经常所提到的北上广深处于前列。
每当我们提到人均可支配收入和GDP数据的时候,这些数据总能反映出区域性质的特征。除此之外,我个人其实并不看好这些平均数据,因为这些平均数据并不能代表大家的真实情况,我个人会更加相信中位数数据,所谓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其实并不准确。
一、这个数据是怎么回事?
这是国家统计局更新的2021年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详细数据,在所有的省份当中,全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超过了2万元以上,北京和上海这样的城市更是高达人均7万元以上。虽然这个数据看起来非常好,但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差距非常大,中西部省份的人均可收入数据并不高。
二、北上广深的数据非常好。
北京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75,000元,上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78,000元。广东省和浙江省的可支配收入分别是44,000元和57,000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经常所说的北上广深的居民收入情况和居民可支配收入都比较高,其他成分的可支配收入情况并不理想,很多省份甚至刚刚突破2万元。
三、大多数省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并不高。
在所有的省份当中,10多个省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刚刚突破2万元。虽然我们的人均GDP已经达到了1万美元以上,折合成人民币6万元以上,但是均可支配收入仅仅在2万左右徘徊。与此同时,因为人均收入本身就已经高于平均水准,所以很多省份的真实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能会更低,有些地方甚至可能1万年都没有达到。总的来说,全国各个城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并不理想。
今天的百科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022河南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百科知识,敬请关注宝百科,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