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徙的鸟有哪些」需要迁徙的鸟有哪些

2024-12-23 20:48:53 百科达人 58阅读 回答者:小白菜
最佳答案今天我们来看一下迁徙的鸟有哪些,以下6个关于迁徙的鸟有哪些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本文目录秋天向南迁徙的鸟有哪些?具有迁徙习性的鸟类有哪些?迁徙的鸟中一共有几种鸟?迁徙类飞鸟都有哪些?

今天我们来看一下迁徙的鸟有哪些,以下6个关于迁徙的鸟有哪些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

本文目录

  • 秋天向南迁徙的鸟有哪些?
  • 具有迁徙习性的鸟类有哪些?
  • 迁徙的鸟中一共有几种鸟?
  • 迁徙类飞鸟都有哪些?
  • 什么鸟儿要迁徙。
  • 哪些鸟要迁徙?
  • 秋天向南迁徙的鸟有哪些?

    秋天向南迁徙的鸟具体如下:

    1、欧亚鸲(Erithacus rubecula),英文名European Robin。因其唱歌婉转多样,被欧洲人称为“知更鸟”,片中见其捕捉虫子,喂养雏鸟。欧亚鸲也迁徙,冬季在非洲北部沿海越冬,春季北迁欧洲并且繁殖。

    2、大杜鹃(Cuculus canorus)的幼鸟,英文名Common Cuckoo。杜鹃就是我们说的“布谷鸟”,自己不筑巢,将卵寄生在其他鸟的巢中,这个巢应该是一种苇莺的巢。

    3、灰雁(Anser anser),英文名Greylag Goose。从欧洲南部出发飞往从瑞典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飞行1800英里。

    4、普通翠鸟(Alcedo atthis),英文名Common Kingfisher。这张大嘴天生就是用来抓鱼的。印象最深的是小学课本中的描述:披着浅绿色的外衣,小巧玲珑,又尖又长的嘴,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

    5、家燕(Hirundo rustica),英文名Barn Swallow。小学课本“燕子飞回来了”,春天到了,小燕子跟着妈妈从南方飞回来了。画面是家燕的雏鸟,亲鸟一闪而过。冬季在非洲中南部,亚洲南部越冬,春天北迁至欧亚大部分地区。

    具有迁徙习性的鸟类有哪些?

    具有迁徙习性的鸟类有:

    1、燕子:

    冬季,燕在温带地区的食物供应大为减少,因而许多种类进行迁徙。但与其他大部分雀形目候鸟不同的是,燕在昼间迁徙,而且为低空飞行。此外,它们还经常在迁徙途中觅食,因此脂肪储备量较同等大小的其他候鸟低。在非洲繁殖的种类常随降雨模式而进行迁徙,但具体情况鲜为人知。

    2、大雁:

    大雁是出色的空中旅行家。每当秋冬季节,它们就从老家西伯利亚一带,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飞到我国的南方过冬。第二年春天,它们经过长途旅行,回到西伯利亚产蛋繁殖。大雁的飞行速度快,每小时能飞68~90公里,几千公里的漫长旅途得飞上一两个月。

    3、丹顶鹤:

    春季于2月末3月初离开越冬地迁往繁殖地,经过中国北戴河的时间在3月中旬至3月末。到达东北繁殖地的时间在4月初至4月中旬,秋季于9月末10月初开始离开繁殖地往南迁徙,迁经北戴河的时间在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大量的在11月初。

    4、天鹅:

    在中国,每年3、4月间,它们大群地从南方飞向北方,在中国北部边疆省份产卵繁殖。雌天鹅都是在每年的5月间产下2、3枚卵,然后雌鹅孵卵,雄鹅守卫在身旁,一刻也不离开。一过10月份,它们就会结队南迁。

    5、漂鸟:

    漂鸟常因气候和食物的关系进行不同生境的移动。如血雉(Ithaginis cruontus)常年留居中国西藏、四川、青海、甘肃祁连山及陕西南部等地,栖息于高山灌丛间,夏季可到达海拔4500米高处靠近雪线。秋冬季节迁至海拔2000~3000米的山地结群活动,觅食种子、叶芽、苔藓和昆虫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燕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丹顶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漂鸟

    迁徙的鸟中一共有几种鸟?

    有:杜鹃鸟、大雁、野鸭、黑鹳、黄鹂等。

    1、杜鹃鸟

    杜鹃鸟是杜鹃科鸟类的通称,常见的有大杜鹃、三声杜鹃和四声杜鹃。大杜鹃叫声似“布谷、布谷”,所以又叫布谷鸟;三声杜鹃叫声似“米贵阳”,所以有些地方就叫它米贵阳。

    四声杜鹃又称子规鸟叫声似“快快割麦”、“割麦割谷”。杜鹃以昆虫为食,是著名的森林益鸟。如像松毛虫、毒蛾等其它鸟类都不敢吃,对杜鹃来说却是美味佳肴。

    多数居住在热带和温带地区的树林中。大约三分之二的杜鹃,包括所有北美的种类,会筑巢且哺育自己的幼鸟;只有约三分之一的杜鹃以寄生的方式养育幼鸟。

    2、大雁

    大雁是雁属鸟类的通称,共同特点是体形较大,喙的基部较高,长度和头部的长度几乎相等,上颌的边缘有强大的齿突,上颌硬角质鞘强大,占了上颌的全部。额部无肉瘤,呈流线型。颈部较粗短,翅膀长而尖,尾羽一般为16~18枚。体羽大多为褐色、灰色或白色。

    全世界共有9种大雁,我国就占7种。除了白额雁外,常见的还有鸿雁、豆雁、斑头雁和灰雁等,在民间通称为“大雁”。大雁是人们熟知的鸟类类群之一,在迁徙时总是几十只、数百只,甚至上千只汇集在一起,互相紧接着列队而飞,古人称之为“雁阵”。

    3、野鸭

    野鸭是水鸟的典型代表,野鸭是绿头鸭(mallard)在北半球的俗名。野鸭属鸟纲、雁形目、鸭科;其数量非常多,是多种野生鸭类的通俗名称,有十余个种类。

    野鸭能进行长途的迁徙飞行,最高的飞行速度能达到时速110公里。雌野鸭体型较小,体长50~56厘米,体重约1千克;雏野鸭全身为黑灰色绒羽,脸、肩、背和腹有淡黄色绒羽相间,喙和脚灰色,趾爪黄色。

    狭义的野鸭系指绿头鸭,别名为大绿头、大红腿鸭、大麻鸭等,是最常见的大型野鸭、也是除番鸭以外的所有家鸭的祖先,是开展人工驯养的主要对象。

    4、黑鹳

    黑鹳(学名:Ciconia nigra):是一种体态优美,体色鲜明,活动敏捷,性情机警的大型涉禽。成鸟的体长为1-1.2米,体重2-3千克;嘴长而粗壮,头、颈、脚均甚长,嘴和脚红色。

    身上的羽毛除胸腹部为纯白色外,其余都是黑色,在不同角度的光线下,可以映出变幻多种颜色。在高树或岩石上筑大型的巢,飞时头颈伸直。

    以鱼为主食,也捕食其它小动物。栖息于河流沿岸、沼泽山区溪流附近,有沿用旧巢的习性。繁殖期4-7月,营巢于偏僻和人类干扰小的地方。

    黑鹳大多数是迁徙鸟类,只有在西班牙为留鸟,仅有少数经过直布罗陀海峡到非洲西部越冬,此外在南非繁殖的种群也不迁徙,仅在繁殖期后向周围地区扩散游荡。是白俄罗斯的国鸟。

    5、黄鹂

    黄鹂属鸟类羽色鲜黄,共有31种。为中型雀类。嘴与头等长,较为粗壮,嘴峰略呈弧形、稍向下曲,嘴缘平滑,上嘴尖端微具缺刻;嘴须细短;鼻孔裸出,上盖以薄膜。

    翅尖长,具12枚初级飞羽,第1枚长于第2枚之半;尾短圆,尾羽10枚。跗蹠短而弱,适于树栖,前缘具盾状鳞,爪细而钩曲。雌雄羽色相似但雌羽较暗淡。幼鸟具纵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鹂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黑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野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杜鹃鸟

    迁徙类飞鸟都有哪些?

    迁徙类飞鸟分为:夏候鸟、冬候鸟、旅鸟、漂鸟四个种类。

    1、夏候鸟

    夏候鸟是指春季或夏季在某个地区繁殖、秋季飞到较暖的地区去过冬、第二年春季再飞回原地区的鸟。如家燕、杜鹃、黄鹂就是我国的夏候鸟。

    2、冬候鸟

    冬候鸟,指冬季在南部较暖地区过冬,次年春季飞往北方繁殖,幼鸟长大后,正值深秋,又飞临原地区越冬,对该地区而言,这类鸟称冬候鸟,如鸿雁、天鹅、野鸭等,在中国长江中、下游生活的鸟类都为冬候鸟。

    3、旅鸟

    指迁徙中途经某地区,而又不在该地区繁殖或越冬,就该地区而言,这些鸟种即为旅鸟。候鸟在依不同季节而从一个栖居地飞到另一个栖居地的过程中,经过某些地区,不在这个地区繁殖,也不在这个地区过冬,这种候鸟就成为该地区的旅鸟。

    4、漂鸟

    漂鸟常因气候和食物的关系进行不同生境的移动。如血雉(Ithaginis cruontus)常年留居中国西藏、四川、青海、甘肃祁连山及陕西南部等地,栖息于高山灌丛间,夏季可到达海拔4500米高处靠近雪线。

    秋冬季节迁至海拔2000~3000米的山地结群活动,觅食种子、叶芽、苔藓和昆虫等。红胸角雉(Tragopansatyra)与血雉类似。分布于西藏南部山林中,栖息于海拔3000米左右的阔叶林内,冬季降至海拔2000米左右的地带进行小群活动。

    绿啄木鸟(Picus canus)为遍布全中国的留鸟,夏季常栖于山林间,冬季大多迁抵平原、近山的丛树间,随食物而漂泊。又如山麻雀(Passer rutilans)平时栖在山地,冬季迁至平野,成群活跃在树间或栽培地带。

    扩展资料

    不迁徙的鸟类称为留鸟,它们终年生活在一个地区。它们通常终年在其出生地(或称繁殖区)内生活。(引:或终年栖居繁殖地区而不迁徙的鸟类,如喜鹊、麻雀等。

    世界各地均有,南方种类较多,北方留鸟,均为耐寒种类,如松鸡、雷鸟、雪鸡等)中国的留鸟有麻雀、乌鸦、白头翁、喜鹊、画眉、鱼鹰、啄木鸟、鹰等。留鸟在冬季很难觅食,每到冬季,有的留鸟就成群结队地生活在一起。

    啄取植物的果实和种子为食。在某地一年四季皆可见的鸟类。 终年生活在一个地区,不随季节迁徙的鸟叫留鸟。它们通常终年在其出生地(或称繁殖区)内生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迁徙

    什么鸟儿要迁徙。

    春天常见到双双对对的家燕忙着做窝,成群的雨燕在空中来回急速飞翔,张着大嘴捉虫吃;但秋后,竟有时一下子就再也见不到它们的踪影,却相继出现野鸭和天鹅在水面荡漾的场面。初夏,布谷鸟声声划破天空,好像在催人“快快收割”。可入秋以后,却又消声匿迹了。这些鸟类,在一年四季之中有规律的出没,是因为它们具有迁徙习性的缘故。依据这种习性,可将鸟类分为三大类。 1.留鸟 终年在同一地区生活,没有迁徙现象。如乌鸦、喜鹊、麻雀等。 2.候鸟 由于季节不同而变更生活场所,它们冬季在南方越冬,春秋又飞往北方繁殖,如家燕、大雁、野鸭、天鹅,这类鸟在越冬区称为“冬候鸟”,在繁殖区称为“夏候鸟”,而在往返迁飞途中过境的鸟称之为“旅鸟”。 3. 漂泊鸟 一般没有固定的栖息场所,往往在同一地区的不同环境区间,随食物变化而改变栖息场所,如啄木鸟和山斑鸠,它们夏天生活在山林中,冬天则迁到原野觅食和越冬。 候鸟迁徙的途径、远近和速度各有不同。有的种类仅在我国南北方之间或我国与周围邻国之间往返,如在我国东北繁殖的白鹭、白枕鹤,它们秋天只飞往日本国的南部去越冬;有的种类则要飞行很远的路程,跨越高山,远渡重洋,才能到达目的地,如在我国东北繁殖的红脚隼,迁徙时,途经我国的辽宁、山东、江苏、福建各省,再往南飞越印度洋,直到非洲的东部或南部越冬。鸟类在迁徙时飞行的高度一般都在900米以下,小鸟则在100米左右。迁徙的速度,大都在每小时40~80公里,夜间比白天快,春季比秋季快,这是因为白天它们要觅食、饮水或因其他环境因素的干扰;春天它们要赶忙飞至繁殖地,寻找配偶、选择巢区、做巢、孵卵、育雏。经研究,形成候鸟迁徙现象的主要原因不外乎有以下三种。

    哪些鸟要迁徙?

    鸟类根据是否迁徙以及迁徙方式的不同,分为留鸟、候鸟、漂鸟和迷鸟等。

    (一)留鸟(resident)

    终年留居于其栖息区以内的鸟,统称为留鸟。留鸟一般终年栖息于同一地域,或者仅有沿着山坡的短距离迁移现象。

    (二)候鸟(migrant)

    指一年中随着季节的变化,定期的沿相对稳定的迁徙路线(migration

    route),

    在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作远距离迁徙的鸟类。候鸟的迁徙通常为一年两次,一次在春季,一次在秋季。春季的迁徙,大都是从南向北,由越冬地区飞向繁殖地区。秋季的迁徙,大都是从北向南,由繁殖地区飞向越冬地区,但是几乎没有一种鸟是从它的繁殖地区笔直地飞往越冬地区的,而且中途还要多次在合适的驿站作停留。各种鸟类每年迁徙的时间是很少变动的。迁飞的途径也都是常年固定不变的,而且往往沿着一定的地势,如河流、海岸线或山脉等飞行。许多种鸟类,南迁和北徙,是经过同一条途径。各种鸟类迁徙的途径,是不相同的。雁类、鹤类等大型鸟类在迁飞的时候,常常集结成群,排成“一”字形或“人”字形的队伍;而家燕等体形较小的鸟类,则组成稀疏的鸟群;猛禽类的迁徙却常常是单独飞行,个体之间总是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绝大多数鸟类在夜间迁飞,以躲避天敌的袭击,特别是食虫鸟类,而猛禽大多在白天迁飞。

    1:夏候鸟(summer

    resident)夏季在某一地区繁殖,秋季离开到南方较温暖地区过冬,翌春又返回这一地区繁殖的候鸟,就该地区而言,称为夏候鸟。

    2:冬候鸟(

    winter

    resident)冬季在某一地区越冬,翌年春天飞往北方繁殖,到秋季又飞临这一地区越冬的鸟,就该地区而言,称为冬候鸟。

    3:旅鸟(traveler

    migrant)候鸟迁徙时,途中经过某一地区,不在此地区繁殖或越冬,这些种类就称为该地区的旅鸟。

    因此,同一种鸟在一个地区是夏候鸟,在另一个地区则可能是冬候鸟。

    (三)迷鸟(straggler

    bird)

    在迁徙过程中,由于狂风或其他气候条件巨变,使其漂离通常的迁徙路径或栖息地偶然到异地的鸟。

    (四)漫游鸟(wander

    bird)

    漫游亦称“游荡或游猎”,是一种无规律的活动。游荡似乎主要是由于外部食物条件的波动所造成的。游猎活动大多局限于一些猛禽和海洋鸟类。

    今天的百科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迁徙的鸟有哪些」需要迁徙的鸟有哪些》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百科知识,敬请关注宝百科,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声明:宝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9072867@qq.com
    广告位招租
    广告位招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