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看一下少数民族的风俗,以下6个关于少数民族的风俗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
本文目录
少数民族风俗有哪些?
如下:1、回族
回族主要从事农业,部分经商,与汉族经济文化联系密切,酷爱养花,庭院中繁花似锦,屋内栽养盆花,讲究清洁卫生。饮食方面,肉食只限于牛、羊、驼、鸡、鸭、鹅、鱼。禁食猪、驴、骡、狗等肉。
饮食有自己的特点,家庭饮食一般以拉条子、拌面、揪片子、蒸馍、烤饼和香豆子花卷为主,还有肉汤、羊肉泡馍、蒸肉、清汤牛肉面、凉粉等独具风格的食品,回族喜欢饮茶,主要喝砖茶、红茶、青茶和沱茶。招待客人时,一般还在茶里加上白砂糖和红枣。
2、蒙古族
蒙古族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也有一部分从事农业。在牧区,蒙古族多住圆形毡房,俗称“蒙古包”。蒙古包的门一定朝南开,炉子设在毡房正中天窗底下。在农牧区,蒙古族都住平房,室内有土炕。
3、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族牧民住的圆形毡房称为“勃孜宇”。夏季多住在平原河流附近,冬季则迁居向阳山谷。定居的柯尔克孜族多住平顶方形土房,有壁龛和天窗,住宅周围种有蔬菜瓜果。柯尔克孜族牧民的食品也很丰富。乳制品有酥油、奶疙瘩等。枚民们喜欢牛羊奶、马奶、酸奶、奶茶,食牛羊马等各种肉食和米面细粮。
4、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的住宅,多成院落,一般大门忌朝西开。房屋呈方形,有较深的前廊,庭院多栽花卉、葡萄、果树,打扫得十分洁净。室内砌土炕,墙上挂壁毯,开壁龛,并饰以多种花卉图案。
饮食方面,他们以面粉、大米为主食,喜喝奶茶,佐以面粉烤制的馕。饭菜种类很多,有抓饭。肉粥、拉面、汤面、薄皮包子、烤包子、油塔子、烤肉等。喜欢吃甜瓜、西瓜、葡萄、苹果、梨、杏、石榴等水果,主要吃牛、羊肉以及鸡、鸭、鱼肉;禁食猪肉、驴肉、食肉动物及凶禽猛兽;禁食一切动物的血。
5、仫佬族
仫佬族,在他们本民族的语言中,“仫佬”一词就是“母亲”的意思。主要聚居于广西罗城等县,仫佬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无文字,多数人通汉语和壮语,使用汉文。仫佬族过去崇信多神,节日较多。一年之中除十月、十一月之外,几乎每个月都有节日。
少数民族的风俗
少数民族的风俗:
1、藏族习俗
藏族除夕那天,人们穿上艳丽服装,戴着奇形怪状的假面具,用唢呐、海螺、大鼓奏乐,举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会”。小伙子们狂舞高歌,表示除旧迎新,驱邪降福。到了新年早晨,妇女们便去背“吉祥水”,预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2、彝族习俗
彝族根据彝历选定年节。有的与当地汉族同过春节。有的地区彝族同胞,在门前树立青松,用松针铺地,表示免灾消祸。还有的地区,在节日里杀猪宰羊,吃坨坨肉,人们互相拜访,互赠肉类和馍馍。大年初一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挑水回家。他们将一碗水和前一天天的水比重量,如新年的水重,就意味着到来的这一年里雨水充足。
3、壮族习俗
除夕,要做好节日那天所吃的米饭,称为“压年饭”,有的地区群众称为“吃立节”,壮语为“过晚年”的意思。它预兆来年农业丰收。有的还包制有一尺多长,五六斤重的烷粑,人口少的一家人一顿还吃不完哩!大年初一清早,天还没亮人们就起床,穿上新衣服,燃放爆竹迎新,妇女们都争着到河边或井旁“汲新水”,开始新的一年沸腾的生活。
4、布依族
俗布依族除夕夜全家人通宵达旦地在水塘边守岁。天一亮,姑娘们便争先恐后地打水。谁最先挑回第一担水,谁就是最勤劳、最幸福的姑娘。
5、羌族习俗
羌年节于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庆典,一般为3-5天,有的村寨要过到十月初十。按民间习俗,过羌年时还愿敬神,要敬祭天神、山神和地盘业主(寨神)。全寨人要吃团圆饭、喝咂洒、跳莎朗,直到尽欢而散。整个活动仪式由“许”主持,咂酒则由寨中德高望重的长者开坛。节日期间亲朋好友可互道祝贺,相互迎请。
少数民族的风俗和特色有哪些?
少数民族的风俗和特色有:
1、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回族民间节日开斋节每年希吉来历即伊斯兰历9月为斋月。凡回族男12岁、女9岁以上身体健康者都应封斋。解放后国务院把开斋节定为回族的法定假日。
2、高山族
“围炉”居住在中国台湾省的高山族,他们在过春节时则是另一番情趣。除夕晚上,一 家老少围坐在放有火锅的圆桌上聚餐,叫做“围炉”。平常滴酒不沾的妇女,也要象 征性地喝一口酒,以示吉利。
3、白族
“放高升”云南白族同胞过年时,有一种叫“放高升”的庆祝活动。所谓“放高 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 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
4、傣族
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远在公元1世纪,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记载。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节日与佛教活动有关。
5、苗族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除传统年节、祭祀节日外,还有专门与吃有关的节日,苗族有很多节日,但各地区叫法和过法不尽相同,传统节日以苗年最为隆重。
少数民族的节日和风俗有哪些
少数民族的节日和风俗有:
1、傣族:孔雀舞。
节日: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
2、壮族:崇拜祖先,信仰多神,有嚼槟榔和用槟榔招待客人的传统习惯。
节日:中元节、牛魂节、三月歌、吃立。
3、土家族:崇拜土王,哭嫁。
节日:赶年,四月八、六月六、大端午、七月十五等。
4、黎族:妇女耳环多且重,熟称儋耳,男子以红或黑布缠头,称吊襜。
节日:三月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5、苗族:自由对歌,恋爱。
节日:芦笙节、苗节、春节、四月八、吃新年、龙船节、清明节等。
6、藏族:信仰藏传佛教,以糌粑为主食,献哈达。
节日:藏历年、雪顿节、望果节、沐浴节、萨葛达瓦节等。
7、彝族:男子头顶留一小块头发,称天菩萨。
节日:火把节。
8、白族:信仰佛教,以白色为贵。
节日:年节、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鱼谭会等。
9、纳西族:披羊披肩。
节日:三朵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火把节等。
少数民族的风俗和特色有哪些?
哈尼族:荡秋千春节前几天,哈尼族居住的村寨就已经热闹起来,妇女们都忙着舂粑粑。粑粑 是用糯米做的饼子。而小伙子们则忙着上山砍竹子,准备立秋千。那里的秋千有十 几公尺高,哈尼族不管男女老少都很爱荡秋千。节日里,大家都穿着自己最喜爱 的衣服去荡秋千,处处呈现出热闹、和睦的节日景象。
傣 族:掷糠包傣族青年男女喜爱甩糠包的游戏,春节期间,小伙 子和姑娘们互相投掷糠包,看谁投得准,看谁接得着。玩到一定的时候,姑娘们就 悄悄抢走小伙子身上佩的腰刀、包头布或拴着的马,跑回家去。假如小伙子有情就 追随而来。父母见到女儿拿着头布、牵着骏马回来,便设宴款待。另外,每年4月13日是傣历新年,也是傣族人民的最隆重的节日 ——泼水节,他们把泼水看成是驱邪除污,吉祥如意的象征,也把这一天视为最 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高山族:“围炉”居住在中国台湾省的高山族,他们在过春节时则是另一番情趣。除夕晚上,一 家老少围坐在放有火锅的圆桌上聚餐,叫做“围炉”。平常滴酒不沾的妇女,也要象 征性地喝一口酒,以示吉利。“围炉”时吃的蔬菜不用刀切,洗净后带根煮熟,表 示祝愿父母长寿。如果家里有人外出,也要空出一个席位,把这个人的衣服放在空 位上,表示全家人对他的思念。
满族:挂旗过年满族分“红、黄、蓝、白”四旗人。春节时,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 旗,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 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节日期间,男孩成帮结伙地放鞭炮,或乘坐自制的各式各样的木爬犁,在 山岗上、冰面上嗖嗖飞驰。少女和年轻的媳妇们穿着新做的花衣服,三五成群,分 家合伙地玩嘎拉哈(猪或牛的膝关节骨)。从初一到初五的晚上,人们还自 愿组织起来扭秧歌拜年,阵容较强的秧歌队,不仅在本村扭,还到外村去扭。围观 的群众常常乐得前仰后合,忘记了疲劳和寒冷。甚至还有热心的观众—直尾随着秧 歌队走乡串户,直到天明才归。
少数民族的风俗和特色是什么?
如下:
1、满族是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个统治中原的民族,深受受汉文化影响,另外保留着庆祝“颁金节(满族诞生日)”的民俗。
2、蒙古族是传统的游牧民族,在华夏大地上建立过元朝。蒙古族传统盛大的节日是每年六月初四的那达慕大会,体育娱乐活动。
3、维吾尔族居住在天山以南,塔里木盆地周边的绿洲,民族舞蹈让人惊叹,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古尔邦节和诺鲁孜节。
4、苗族分布在中国中部及西南地区,苗族的手工艺以刺绣、蜡染为主,建筑多为苗寨吊脚楼,传统节日众多,每月至少一个以上。
5、彝族主要聚集在凉山彝族自治州,传统的节日是在每年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持续三天,目的是为了庆祝庄稼丰收。
6、布依族分布在西南地区,种植水稻为生,传统节日除类似汉族外的,还有“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
7、瑶族出自东方九黎先民,被誉为长寿民族,有著名的祝著节、盘王节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8、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南方,民族传统节日有“三月三”歌节、春耕后的“牛魂节”以及“中元节”。
今天的百科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少数民族的风俗」少数民族的风俗介绍》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百科知识,敬请关注宝百科,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