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看一下章鱼的猎物,以下6个关于章鱼的猎物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
本文目录
章鱼的天敌是什么,海里的霸主也会有天敌?
章鱼的天敌是抹香鲸、海鳗、鲨鱼。章鱼的主要攻击方式是喷射墨汁,也能够像最灵活的变色龙一样,改变自己的身体颜色,伪装好了之后突然扑向猎物,一般的猎物根本没有反应时间,只需要短短的一秒,章鱼就可以完成捕食过程。
1,抹香鲸
抹香鲸经过很长的历史进程,慢慢的形成了保护色,抹香鲸的后背呈深灰色,也有的是暗黑色,这样更有益于抹香鲸进行捕食,抹香鲸的主食就是章鱼,乌贼还有各种各样的鱼类,抹香鲸体格特别大,自然胃口也就很好,成年的抹香鲸喜食巨型章鱼,有报道表明,曾经在一头抹香鲸的胃中发现一只尚保持完整,长12米、重达200千克的巨型章鱼,巨型的章鱼也会对抹香鲸造成伤害,章鱼的主要攻击方式就是用吸盘来缠住猎物,在抹香鲸的嘴边与身上有时会有类似被抓伤的刮痕与圆形的吸盘印痕,就是与巨型章鱼搏斗时留下的伤痕。
2,海鳗
海鳗广泛分布于非洲东部、印度洋及西北太平洋,以海洋里的章鱼,乌贼为食,海鳗游泳速度很快,晚上出发猎食,栖息在50~80米的水下的泥洞中,海鳗的攻击方式很特别,喜欢潜伏起来偷袭敌方,经常在海浪大的时候出来寻找食物,傍晚和凌晨章鱼的活动频繁一点,所以海鳗的捕猎时间也大都集中在傍晚和凌晨。
3,鲨鱼
鲨鱼也是海洋里的霸主,也是以海洋里的哺乳动物为食,章鱼,乌贼等海洋生物,也是鲨鱼的主要猎食对象,但是有的鲨鱼可以保持很久不进食,一次吃饱,可以坚持一两个月不猎食。鲨鱼的活动能力较强,游泳速度很快,平常喜欢在深海里生活,偶尔觅食的时候浮出水面。
《章鱼的猎物》的主演是谁?
主演:约翰·休斯顿 剧情简介: 少年们在举行帆船比赛,海滩上全是来观看的父母,在众目睽睽之下,章鱼从水下捣乱,把漂亮的所有小帆船都掀翻了,孩子们全落了水,被监护轮船救起,最后清点下来,少了一个孩子。主角驱使驯养的两只海豚去杀章鱼······ 精彩视点:从沙滩上婴儿的神秘失踪开始,一个海滨旅游胜地的宁静就此打破。在海上游玩的游客一个接一个的失踪,却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青少年帆船大赛的惨祸发生后,人们才刚刚发现,在海洋中隐藏着一个残忍的杀手。而引发这个海洋生物狂性大发,袭击人的原因,却是人类自己。小镇在海底的一项违法工程造成了这一悲剧。当小镇的人们束手无策时,一个海豚训练员为了替妻子报仇,想出来一个大胆的办法……
章鱼最多可以生活在海底几多米?
章鱼最多可以生活在海底4800米,其中小飞象章鱼生活在400-4800米深的海域,它是一种自身能发光的软体生物,并通过发光这一技能吸引猎物,一旦有猎物靠近它便会分泌粘液将其困住。小飞象章鱼的猎物以壳甲类、多毛类为主。
特征深海小型种,体半凝胶质。体前后收缩。外套腔开口为一窄缝,漏斗短小。内壳U形。卵大,外有卵管腺分泌物形成的坚硬外壳包裹。外形奇特。
生活习性
小飞象章鱼和章鱼科的海洋动物同属八腕目,但它并不是"章鱼",而是须蛸科的软体动物。近底栖种类,腕和腕间膜与海底平行,利用腕来攫取甲壳类、多毛类和桡足类为食。
主要以某些小型甲壳类动物为食,这些甲壳类动物常常是被小飞象章鱼的光线所吸引而来。一旦发现猎物靠近,小飞象章鱼就会立即抓住它,并通过身体所产生的一种粘液网困住对方。
章鱼吃什么东西
肉食性,以瓣鳃类和甲壳类(虾、蟹等)为食,有些种类食浮游生物。这不是它喜欢不喜欢的问题,因为稳定的结构肌红蛋白是章鱼在深海生存的必要条件,它与龙虾拼个你死我活,就是为了争夺虾青素(英文称astaxanthin,简称ASTA)资源,虾青素是最强的抗氧化剂,是保证肌红蛋白结构稳定而不被氧化必要条件。根据2008年荷兰莱顿大学的科学家弗朗西斯科·布达(Francesco Buda)教授和他的实验小组成员,通过精确的量子计算手段发现熟透的虾、蟹、三文鱼为代表鱼类等呈现出诱人的鲜红色的原因,是因为虾、蟹、三文鱼为代表鱼类等都富含虾青素,熟透的虾、蟹、三文鱼为代表鱼类等的天然红色物质就是虾青素。
章鱼,属于软体动物门头足纲八腕目,为章鱼科章鱼属动物的总称。因其头上长有八腕,且腕间有膜相连,长短不一,腕上具有2行无柄的吸盘,所以称作“八腕类”。是海洋动物,不属于鱼类。
章鱼拥有 33000 组基因,较之人类大概多 10000 组,这让它们和其他无脊椎动物区别开来。章鱼十分聪明,甚至能使用工具。
通过基因解码,科学家发现章鱼拥有一套和人类相似的基因,这让它们能够建立神经网络,这解释了为什么章鱼具有学习能力。和人类一样,章鱼也有不小的大脑,封闭循环系统,还有一双具备虹膜、视网膜和水晶体的眼睛。
谁看过这本电影?
动物的捕食方式多种多样。电鱼的捕食绝招是放电。世界上至少有500种具有发电特性的鱼,虽然种类不同,放电的灵敏度有高有低,但这些鱼类都是依靠放电击昏摄取物或吓退进攻者。
电鳐是一种软骨鱼类,体形圆形或椭圆形,口和眼睛都很小,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近海,我国的东海和南海就有分布。它常将身体半埋于泥沙中,或在海底匍匐前进。
在电鳐的头部和胸鳍之间有一个椭圆形发电器,是由肌肉特化而成的。发电器由若干肌纤维组成,形成六角形柱状管,管内有无色的胶状物质,主要起电解作用。管内有许多扁平的电板排列,电板由一些小的化学细胞组成,与神经相连,我们把它们叫做“电板细胞”。电鳐捕捉食物时,信号通过神经传导到电板的细胞,小细胞产生化学物质,改变细胞膜内和膜外的电荷分布,产生电位差,电流也就因此产生了。一个细胞产生的电流很小,一条电鳐身上有数百万个电板细胞,它们同时放电的时候,电流就相当大了。生活在大西洋和印度洋的热带及亚热带近岸水域中的巨鳐,体型较大,最大者可达2米多。科学家们曾对这种电鳐进行过测试,结果发现,它可以产生60伏电压,50安培的电脉冲,3000瓦功率的电击,足以击毙一条几十公斤的大鱼。
世界上第一个人工电池——伏打电池。就是根据电鳐的发电器官为模型而设计出来的。
电鳗与普通鳗鱼的体型非常相似,长可达2米多,体重可达20多公斤。生活在南美洲亚马逊河及奥里诺科河。
电鳗有两对发电器,形状为长梭形,位于尾部脊髓两侧。电鳗放电时的平均电压为350多伏,但也有过650伏的放电记录。美洲电鳗的最大电压竟达800多伏,这么强的电压足以击死一头牛。电鳗放电时产生的电流是极微弱的,一般不到l安培;然而有时观察到的电压为500伏,电流为2安培,即功率为1000瓦的短时放电。虽然发出的是直流电,但放电频率每秒可达300个脉冲。放电的损伤力取决于鳗鱼的大小和机体的状况。当电鳗长不到1米时,电压随着电鳗的成长而增加。当长到1米后,只增加电流的强度。电鳗捕食的时候,首先悄悄地游近鱼群,然后可连续放出电流,受到电击的鱼马上晕厥过去,身体僵直,于是,电鳗乘机吞食它们。电鳗放电,有时也不一定是为了捕食,也可能是一种生理需要。被电鳗电死的鱼,往往超过它们食用所需要的量,这给渔业生产带来危害。电鳗放电后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才能放电。利用这一特点,渔民们捕捞电鳗时,先把牲畜赶到水中,使电鳗放电,等到它们把电量消耗掉,再进行捕捞,这样做可以避免渔民被击伤。
电鲶也是一种能发电的鱼。电鲶生活于非洲的尼罗河,它的长相和鲶鱼非常相似,体长大约有1米左右,口端长有3对须,它没有背鳍,在尾的基部有一个很低而且平伸的脂鳍,电鲶有成对的发电器,位于背部的皮下,它的发电电压高达350伏,能将人和牲畜击昏。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电鱼都能发出很强的电,海洋中还有一些能发出较弱电流的鱼,它们的发电器官很小,电压最大也只有几伏,不能击死或击昏其它动物,但它们像精巧的水中雷达一样,可以用来探索环境和寻找食物。这些鱼身上布满了电感器官,它们能够接收返回来的电波。由于任何一种活动的生物都有或强或弱的生物电,这些鱼的电感受器能感受到非常微弱的电场变化。
鲨鱼对于电场的变化非常敏感,利用这一点,科学家们发明了“电子驱鲨器”,它发出的直流脉冲可以把鲨鱼驱赶到1~10米以外。潜水员背着这些仪器,在水下可以避免鲨鱼的袭击。
鲶鱼可以预防地震,地震前地电流的急剧变化刺激了鲶鱼的电感受器官,使它们感到惊恐不安,乱蹦乱跳,因此可以通过对鲶鱼的研究找到一种预报地震的新方法。
总之,鱼类的放电是它们在进化过程中所获得的一种防御和攻击敌害、捕捉食物的适应能力。如果人类能够应用仿生学,模拟电鱼的发电器官在海洋中发电,那么,就能很好地解决船舶和潜水艇的动力问题。
---《漫游海洋水族宫》马英杰、马爱军 著,海洋出版社,2001年;
电鳗为什么会放电
1989年,在法国科学城举办了一次饶有趣味的“时钟”回顾展览,一座用带电鱼放出的电来驱动的时钟,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这种带电鱼放电十分有规律,电流的方向一分钟变换一次,因而被人称为“天然报时钟”。
常见的带电鱼有电鳗、电鳐、电鲶等。其中“电力”最强的要算电鳗了。它放电电压可达300—500伏,足以把附近的鱼电死,人和牲畜碰上,全身也会麻痹。据计算,1万条电鳗的电能聚集在一起,足够使1列电力机车运行几分钟。
电鳗外形像蛇,体长2米左右,体重约20公斤。它生活于南美和中美等地的河流中,常常一动不动地躺在水底,不时也浮出水面呼吸。它通过“电感”来感受周围环境的变化,一旦发现猎物,就放电将其击毙或击昏,然后饱餐一顿。由于电鳗有这么一手捕杀猎物的绝技,因此被人称为“江河中的魔王”。
电鳗是怎样放电的呢?
原来,电鳗是活的“发电机”。它尾部两侧的肌肉,是由有规则地排列着的6000—10000枚肌肉薄片组成,薄片之间有结缔组织相隔,并有许多神经直通中枢神经系统。每枚肌肉薄片像一个小电池,只能产生150毫伏的电压,但近万个“小电池”串联起来,就可以产生很高的电压。
电鳗尾部发出的电流,流向头部的感受器,因此在它身体周围形成一个弱电场。电鳗中枢神经系统中有专门的细胞来监视电感受器的活动,并能根据监视分析的结果指挥电鳗的行为,决定采取捕食行为或避让行为或其它行为。有人做过这么一个实验:在水池中放置两根垂直的导线,放入电鳗,并将水池放在黑暗的环境里,结果发现电鳗总在导线中间穿梭,一点儿也不会碰导线;当导线通电后,电鳗一下子就往后跑了。这说明电鳗是靠“电感”来判断周围环境的。
电鳗放完体内蓄存的电能后,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积聚,才能继续放电。由此,巴西人捕获电鳗时,总是先把家畜赶到河里,引诱电鳗放电,或者用拖网拖,让电鳗在网上放电,之后再轻而易举地捕杀失去反击能力的电鳗。
章鱼吃什么?
章鱼爱吃虾、蟹和贝壳,即软体动物和贝类,要活的。其实他能打败的他都吃的
今天的百科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章鱼的猎物」章鱼的猎物是什么》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百科知识,敬请关注宝百科,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