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看一下鹬怎么读,以下6个关于鹬怎么读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
本文目录
鹬的读音?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鹬(yù),为水滨鸟类,全世界共有218种,中国有77种。为中小型涉禽,是涉禽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一类。他们的嘴有长有短,形态各异。除繁殖期外,常成群或混群活动于湖泊,沼泽,沙洲和沙滩等地.具有较强的迁移飞行能力,是世界各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鹬.怎么读
拼音为:yù
基本字义:
形声。从鸟,矞(yù)声。本义:水鸟鹬
鹬科多数种类鸟的通称。若干狩猎禽(沙锥属Capella)之一,与丘鹬近似,但较小,有十分细长的嘴,用它插入泥中搜寻蠕虫和其他食物,上体通常杂黑褐色;皮黄色和栗色,尾和体侧具有横斑。
组词如下:
鹬鸵、鹬蚌、蛎鹬、鹬冠、鹬子、鹬聚、鹬鹬、杓鹬属、鹬蚌相争、刺虎持鹬、蚌鹬争衡
扩展资料
字形演变
组词解释:
1、鹬鸵
无翼鸟。
2、鹬蚌
比喻两相对峙的人和物。
3、蛎鹬
鸟名。喙和足红色,头、颈、上胸和上背羽毛黑色,下背至尾基以及下体皆白色,尾羽其余部分黑色。常活动于海滨沙滩上,觅食软体动物、甲壳类和蠕虫等。
4、鹬冠
以鹬羽为饰的冠。古时亦为知天文者之冠。
5、鹬子
鸟名。鹞。
鹬怎么读
鹬读音:yù。
部首鸟部,部外笔画12画,总笔画17画。
五笔86CBTG,五笔98CNHG,仓颉NBPYM。
四角17227,结构左右,电码7756,区位8054。
统一码9E6C,笔顺フ丶フ丨ノ丨フノ丶丨フ一ノフ丶フ一。
基本字义:鸟,羽毛茶褐色,嘴、脚都很长,趾间无蹼,常在水边或田野中捕吃小鱼、小虫和贝类: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相关组词:
鹬鸵[yù tuó]
无翼鸟。
刺虎持鹬[cì hǔ chí yù]
喻待机行事,一举两得。
鹬蚌相争[yù bàng xiāng zhēng]
比喻两相争执必会造成两败俱伤,而让第三者获利的局面。
蛎鹬[lì yù]
中型涉禽,体羽以纯黑色或黑、白两色为主,体型浑圆,脚短粗。
鹬子[yù zǐ]
鸟名。
鹬冠[yù guān]
以鹬羽为饰的冠。
鹬蚌[yù bàng]
比喻两相对峙的人。
蚌鹬争衡[bàng yù zhēng héng]
指双方相争而两败俱伤的灾祸。
杓鹬属[sháo yù shǔ]
一类体型中到大的海岸鸟。
鹬怎么读?
yù,声母是y,韵母是ù,声调是四声
部首鸟部,部外笔画12画,总笔画17画
释义:鸟,羽毛茶褐色,嘴、脚都很长,趾间无蹼,常在水边或田野中捕吃小鱼、小虫和贝类: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鹬鸵[yù tuó]
无翼鸟。
2、鹬蚌[yù bàng]
比喻两相对峙的人和物。
3、蛎鹬[lì yù]
鸟名。喙和足红色,头、颈、上胸和上背羽毛黑色,下背至尾基以及下体皆白色,尾羽其余部分黑色。
4、鹬冠[yù guān]
以鹬羽为饰的冠。
5、鹬子[yù zǐ]
鸟名。鹞。
6、鹬聚[yù jù]
喜好收集鹬毛冠,借以巧饰自己。
鹬怎么读
鹬的读音是yù,具体释义如下:
表达意思:鹬目鹬科鸟类的通称,种类繁多。嘴、脚均长,体格大小不一。羽毛多为灰、褐等暗色调。常涉水捕食小鱼、贝类及昆虫等。
词性:通常在句中作名词,作为主语或宾语。
例句:鹬常涉水捕食小鱼、贝类、昆虫等。
组词介绍
鹬蚌:读音为yù bànɡ,比喻两相对峙的人和物。
鹬冠:读音是yù guān,汉语词语,意思是以鹬羽为饰的冠,古时亦为知天文者之冠。
鹬鹬:象声词,水鸟鹬的鸣声。
蛎鹬:蛎鹬是中型涉禽,体羽以纯黑色或黑、白两色为主,体型浑圆,脚短粗。
鹬蚌相争:比喻两相争执必会造成两败俱伤,而让第三者获利的局面。其结构为主谓式,在句子中可作宾语、定语。
鹬聚:读音yù jù,汉语词语,意思是喜好收集鹬毛冠。
鹬的读音
鹬的读音:yù。
基本释义:
鸟,体色暗淡,嘴细长,腿长,趾间没有蹼。常在浅水边或水田中吃小鱼、贝类、昆虫等,是候鸟。种类较多。
康熙字典释义:
【亥集中】【鸟字部】鷸。
《广韵》馀律切《集韵》允律切《韵会》《正韵》以律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