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看一下南回归线的纬度,以下6个关于南回归线的纬度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
本文目录
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是多少?
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是23°26′。北纬23°26′称为北回归线,是阳光在地球上直射点的最北界线。南纬23°26′称为南回归线,是阳光在地球上直射点的最南界线。回归线,是太阳每年在地球上直射来回移动的分界线。
北回归线是指北纬23.5°处的重要纬线。在6月21日夏至时,正午太阳会直射在北回归线上,这一天也正是北半球夏季的开端,南半球冬季的开始。而南回归线则是南纬23.5°处的重要纬线。在12月21日冬至时,正午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这一天是北半球冬天的开始,南半球夏天的开端。
23°26'的意义:
①地球公转轨道与赤道的夹角,由于有了这个夹角就有了后边的这些意义。
②纬度数。北边的是北纬23°26',南边的是南纬23°26'。
③叫回归线,是有无太阳直射的分界线。北边的叫北回归线、南边的叫南回归线。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点的最北界线、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点的最北界线。
回归线的意思应该就是,太阳照射到这条线立即回转去——“回归”的意思。
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的纬度是多少
1、南回归线其位置约在南纬23度26分14.675秒。
2、北回归线其位置约在北纬23度26分14.675秒。
3、南极圈是地球上南纬66°34′的一个假想圈。
4、北极圈是指纬度数值为北纬66.5°的一个假想圈。
扩展资料:
因为地球会进行自转,所以会产生昼夜更替的现象,但地球的自转轴其实并不是正的,而是与绕太阳公转的轨道面(黄道面)呈约66.55°的夹角,称乎“黄赤交角”。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在地球表面的直射点并非一直正对着赤道带,而是在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的区间之内移动。
每年春分日(3月21日左右)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之后向北移,于夏至日(6月22日左右)到达约北纬23°26′,随后便转向南移,于秋分日(9月23日左右)回到赤道,并继续南移,于冬至日(12月22日左右)到达南纬23°26′,随后再度转向北移动,于次年春分日再度回到赤道。
所以太阳直射点看起来就像是在到达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之后,立即掉头往赤道的位置回返。
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是多少?
北纬23°26′,南纬23°26′。
南回归线是太阳在南半球能够直射到的最远位置,大约在南纬23°26′,与纬度线平行。每年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的纬度达到最大,此时正是南半球的盛夏。
此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并始终在南纬23°26′附近和北纬23°26′附近的两个纬度圈之间周而复始地循环移动。
南北回归线的意义:
1、球自转轴相于球围绕太阳公转平面垂直倾斜夹角才南北归线概念。
2、球自转轴倾斜则球围绕太阳公转椭圆周期内(周期)太阳直射球区域(纬度)变化区域南北归线间。
3、每6月22太阳直射北归线南移12月22直射南归线靠近太阳直射点(纬度)温度高于其区域。
4、南北归线存使球四季变化使南北半球季节完全相反。
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是什么?
南北回归线就是南纬和北纬纬度为23°26′的那条纬线。北回归线23°26′N,南回归线23°26′S。南回归线是太阳在南半球能够直射到的最远位置,大约在南纬23°26′,与纬度线平行。
每年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的纬度达到最大,此时正是南半球的盛夏,此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并始终在南纬23°26′附近和北纬23°26′附近的两个纬度圈之间周而复始地循环移动。因此,把这两个纬度圈分别称为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
南北回归线的特点
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地球自转轴)与黄道面(公转轨道平面)永远保持66°34′南北回归线的交角。也就是说,地球总是斜着身子在绕着太阳旋转。这样,地球有时是北半球倾向太阳,有时又是南半球倾向太阳,因而太阳光直射地球的位置会随时间而发生南北的移动。
到夏至这一天,太阳光直射北纬23°26′的纬线上。北纬23°26′的纬线是太阳光在北半球上直射点的最北界限,因此把这条纬线称为北回归线。冬至时太阳光直射在南纬23°26′的纬线上,冬至过后,太阳光又开始逐渐北移,到夏至时,再次直射北回归线。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南北回归线
回归线的地理纬度是多少度?
回归线,是太阳每年在地球上直射来回移动的分界线。南北回归线就是南纬和北纬纬度为23.5°的那条纬线(北回归线:23.5°N,南回归线23.5°S)。南回归线是太阳在南半球能够直射到的最远位置,大约在南纬23°26′,与纬度线平行。每年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的纬度达到最大,此时正是南半球的盛夏,此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并始终在南纬23°26′附近和北纬23°26′附近的两个纬度圈之间周而复始地循环移动。因此,把这两个纬度圈分别称为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
南北回归线就是南纬和北纬纬度为23°26′的那条纬线(北回归线:23°26′N,南回归线23°26′S)。南回归线是太阳在南半球能够直射到的最远位置,大约在南纬23°26′,与纬度线平行。每年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的纬度达到最大,此时正是南半球的盛夏,此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并始终在南纬23°26′附近和北纬23°26′附近的两个纬度圈之间周而复始地循环移动。
原理和意义
原理

回归线
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地球自转轴,是一根通过地球南北两极和地球中心的假想线)与黄道面(公转轨道平面)永远保持66°34′南北回归线的交角。也就是说,地球总是斜着身子在绕着太阳旋转。这样,地球有时是北半球倾向太阳,有时又是南半球倾向太阳,因而太阳光直射地球的位置会随时间而发生南北的移动。
从冬至到夏至:
到夏至这一天,太阳光直射点从南纬23°26′渐渐向北移动,移至北纬23°26′的纬线上,即到达最北端的直射点。过了夏至,太阳光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直到到达最南端的直射点,即南纬23°26′。
北半球受太阳照射的时间逐渐减少。北纬23°26′的纬线是太阳光在北半球上直射点的最北界限,因此把这条纬线称为北回归线。冬至时太阳光直射在南纬23°26′的纬线上,冬至过后,太阳光又开始逐渐北移,到夏至时,再次直射北回归线。南纬23°26′的纬线则是太阳光在南半球上直射点的最南界限,因此把这条纬线称为南回归线。太阳直射点就随着地球的公转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根据以上原理存在以下现象:北回归线以北,一年四季,中午的时候,太阳所在的方向都是正南方,看太阳要往南看,物体的影子朝北,比如中国的北京;南回归线以南则相反,中午的时候,太阳都在正北方,看太阳要往北看,物体的影子朝南,比如澳大利亚的悉尼。而两回归线之间的区域,中午时太阳的位置方向则随季节变换,有的时候在正南方,有的时候在正北方,有的时候(一年中只有两天,且不含两回归线及附近区域)是在头顶的正上方。以赤道为例,在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中午的时候太阳的位置在人的头顶;从春分日到秋分日,中午太阳偏北,到夏至日时太阳位置与地面夹角达到最小,太阳高度最低;从秋分日到春分日则相反。赤道与回归线之间的区域,也存在和赤道相同的情况,只是根据所处区域纬度的不同,一年之内,太阳偏北的天数和偏南的天数有所差异,直射的日期各不相同。
南北回归线的度数
南回归线的度数为南纬23度26分,北回归线的度数为北纬23度26分。
一、南回归线
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时移到最南时所在的纬线,其纬度数值等于黄赤交角,大约在南纬23度26分。南回归线通过的国家有:南美洲-巴西、巴拉圭、阿根廷、智利。非洲-马达加斯加、莫桑比克、南非共和国、博茨瓦纳、那米比亚。大洋洲-澳大利亚、社会群岛。
二、北回归线
北回归线是太阳在北半球能够垂直射到的离赤道最远的位置点,将该点之纬度线便叫“北回归线”,大约度数为北纬23度26分。
目前北回归线穿越的国家依次有西撒哈拉、毛里塔尼亚、马里、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埃及(非洲);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印度、孟加拉国、缅甸、中国(亚洲);美国、墨西哥、巴哈马(北美洲),共计16个国家和地区。
三、南北回归线的地理意义
南、北回归线也分别是南温带、北温带与热带的分界线;南极圈、北极圈则是90度减去回归线的度数,是南温带、北温带与南寒带、北寒带的分界线(天文五带)。
扩展资料
南北回归线的成因
地球绕地轴自转的同时还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接近正圆的椭圆。这个椭圆所构成的平面叫轨道平面,亦称黄道平面。
地球一面绕地轴自转,一面绕日公转,在这一过程中,地轴并不与公转的轨道平面(黄道平面)相垂直,而是倾斜的,其夹角约为66°34′。
而地轴的倾斜方向在空间始终保持不变(平移),致使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不相重合(不平行),而呈倾斜状态,其夹角是66°34′的余角,即23°26′。这个夹角叫黄赤交角。
与黄道平面在地球表面的大圆相切的纬线即为回归线,位于北半球的为北回归线,南半球的为南回归线。
今天的百科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南回归线的纬度」南回归线的纬度和经度》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百科知识,敬请关注宝百科,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