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开平碉楼」江门开平碉楼

2024-09-20 18:31:03 到此一游 50阅读 回答者:小达人
最佳答案今天我们来看一下江门开平碉楼,以下6个关于江门开平碉楼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本文目录开平碉楼的资料“开平碉楼”的背后,一段属于“金山客”的历史故事,辛酸而美好_百度知 ...中西合璧

今天我们来看一下江门开平碉楼,以下6个关于江门开平碉楼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

本文目录

  • 开平碉楼的资料
  • “开平碉楼”的背后,一段属于“金山客”的历史故事,辛酸而美好_百度知 ...
  • 中西合璧的民居 开平碉楼
  • 开平碉楼的历史简单介绍20字
  • 什么是开平碉楼?
  • 开平碉楼位于哪个省
  • 开平碉楼的资料

    开平碉楼,位于广东省江门市下辖的开平市境内,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风格多种。

    自力村碉楼将中国传统乡村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罕有地体现了近代中西文化在中国乡村的广泛交流,成为中国华侨文化的纪念丰碑和独特的世界建筑艺术景观。

    “开平碉楼与古村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在新西兰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得通过,2007年6月28日,开平碉楼与村落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的第35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开平碉楼现存1833座,最多时达3000多座,主要集中分布在开平市的塘口镇、百合镇、赤坎镇等15个乡镇街道上。这些主要兴建于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的建筑是民国时期的最伟大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见证中国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更迭的重要产物。

    开平碉楼游览攻略

    开平碉楼与古村落主要布在五个古村落中。自力村与立园、马降龙都是开平碉楼文化旅游区的核心景点,很值得一去,主要包括铭石楼、叶生居庐、澜生居庐等,配合周围的稻田拍照效果非常好。自力村有15座风格各异、造型精美、内涵丰富的碉楼,是开平碉楼兴盛时期的杰出代表。

    楼内保存着完整的家具、生活设施、生产用具和日常生活用品,丰富而有趣,是当时华侨文化与生活的见证。

    “开平碉楼”的背后,一段属于“金山客”的历史故事,辛酸而美好

    在江门的 历史 上,有着这么几代人,他们为了美好的前景,踏上了由泪水和汗水组成的天涯之路,背井离乡,成为一个个华侨。华侨们在异国他乡,经历过绝望,也实现过梦想与荣耀,也带回了一些先进的外国文化,使得江门成了有名的“侨都之乡”。 我在江门生活了将近四年的时间,偶然间会去游览一些景点,有幸目睹了华侨文化影响下的“开平碉楼”。开平碉楼,坐落在江门管辖下的开平,是中国传统文化主动吸收外来文化所产生的建筑,集防御、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风格多种。 下面,我们一起聊聊“开平碉楼”! 开平碉楼作为江门的一个著名景点,最适合的 旅游 季节为4-6月,或者9-10月。在这个时节,你来到开平碉楼附近 旅游 ,将会看到一片祥和的田园风光,春光明媚,微风乍起,吹起了一层层“竹海”。而竹林旁边的池塘,则是泛起一阵阵的细小涟漪,鱼儿在水中嬉戏,这是江南水乡一个特有的景象,但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可是,当你抬头往上、往远处看出,你会看到一栋栋屹立在田野之中、万花丛中的碉楼,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风格,这才是让人惊讶的。 2007年6月28日,“开平碉楼与古村落”申请了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并且在新西兰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得通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5处世界遗产,中国由此诞生了首个华侨文化的世界遗产项目。 开平碉楼在鼎盛时期,将近3000多座,现存1833座。这些碉楼按 功能 来分,可分为 居楼 (当地富人独资建造,用于日常居住)、 更楼 (在村口、河岸等地建造,用于预警)和 众楼 (是村里人合资建造,为临时躲避土匪或洪水使用);碉楼按 建筑材料 来分,分为 钢筋水泥楼、青砖楼、泥楼、石楼 等,其中钢筋水泥楼最为坚硬,而青砖楼则是集坚硬与美观一身。 开平碉楼可谓是中国乡土建筑一个奇迹,是中西合璧的优秀建筑,而在它背后更是隐藏着一段辛酸而美好的 历史 故事。 所谓“碉楼”,就是把防御用途的碉堡和楼的形状相结合的建筑,在汉代时就出现了,并且广泛应用在乡村地区。但是,关于开平碉楼的故事,还要从明朝开始讲起。 现在,我们再看江门五邑地区的地图,可以看到开平一个特殊的地理位置,开平位于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的交界处。在 历史 上,凡是交界处必定是混乱不堪的,“山高皇帝远”,朝廷的政策和官兵根本到达不了,自然也管不了。所以, 自明朝以来,开平就成为了“四不管”之地,土匪猖獗, 社会 治安混乱;而且由于地势低洼,河流众多,每遇到台风暴雨天气,洪涝灾害就频发。 由于种种的原因,当地的百姓被迫无奈,只能在村中修建起碉楼来自保。嘉靖年间,开平三门里村的关氏为了保护家人和保障村里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修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庇护所—— 迎龙楼 ,这是开平现存最古老的碉楼。 迎龙楼造型简洁古朴,并不美观,但异常的坚固。迎龙楼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52平方米,楼的四角各有一个落地式的塔楼,四面开有小窗口。在当地,听老一辈人说,迎龙楼保护了他们几代人,躲过了几次的水灾和匪徒,人们称它为“救命楼”。 而在明朝后期,官逼民反的情况愈发严重,当地官员为了强化地方治安,鼓励地主兴办地方武装,结寨自保。于是,崇祯年间,关氏人家又修建了“瑞云楼”。 1848年,美国北加州发现了大量的金矿。继而,1849年开始出现了“淘金热”,加上太平洋铁路的修建,招募华工的消息也传到中国,人们争先恐后地去淘金。在开平当地, 就有些年轻人为了美好的前景,踏上了“淘金”之旅,这些人有个共同的称呼——“金山客” 。 可是,经过将近三四个月漂泊,到达了美国的金山客才发现,现实并不如他们想象的那样。他们为了寻找黄金和修建铁路,长期奔波在偏远山区,做得都是最苦最累的活,生活异常的艰辛。 但是,皇天不负有心人,在金山客们的长期努力之下,他们逐渐在美国、加拿大等地站稳了脚跟。 这时,金山客们为了照顾家人,开始把省吃俭用的血汗钱汇回了家乡。到了二十世纪初期, 江门五邑地区就成为了华侨之乡,侨眷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这也为开平碉楼的崛起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到了民国时期, 社会 动荡不安,“四不管”的开平治安更为混乱,匪徒猖獗,而华侨富足的生活更是让他们招来了杀身之祸。 1912年到1926年间,仅仅14年时间里,开平就发生了8次匪徒劫持学校,掳教师、学生百余人。 但是,在1922年的一个晚上,事情发生了转折。 在当年的12月,众多匪徒想要劫持赤坎地区的开平中学,被鹰村碉楼探照灯照射发现,四处乡团的人员及时地进行了截击,成功地救回了校长及学生17人。 这件事轰动了全县,远在海外的华侨也听到消息,十分开心,认为建造的碉楼是可以防患匪徒。 于是,不想当匪徒眼中“肥肉”的华侨,开始了对“野蛮”进行还击。 华侨们开始在外努力工作,节衣缩食,集资汇回家乡,让村里人建造碉楼,用以自保。而且,因为国内设计人才短缺,所以很多华侨就在侨居国请人设计好碉楼蓝图,寄回家乡,这也造就了开平碉楼风格多种多样,极具艺术特色。 于是,从二十世纪开始,在开平165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陆续地建造起了多座碉堡。 后来,一些华侨为了保障家眷的安全,而自家的财产不受损失,华侨回乡建造新屋时,也纷纷地把新房建成各式各样碉楼式的楼,这也造就了民国时期开平碉楼井喷式发展。 而在其中,一些华侨的炫耀心理,也造就了本用于防御的碉楼也变得异常的美观,更是汇集了外国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艺术,比如古希腊的柱廊、古罗马的柱式、拱券和穹窿,欧洲中世纪的哥特式尖拱和伊斯兰风格拱券、欧洲城堡构件、葡式建筑中的骑楼、文艺复兴时期和17世纪欧洲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等,极具艺术特色。 在《开平明报》中有这样的记载:予(访员)荏趁龙塘市,遇见一红柬标帖于何氏始祖祠门首,行前视之,其文云:出帖人龙塘联保堂,今因匪氛酷烈,到处打众劫掠可为杞忧,本堂有监于此,遂开会议,议商共图治安计策,众议将会底堂业变卖,取疑建筑碉楼,以维地方…” 从这可以看出,碉楼的本意是为了防御,抵抗匪徒的。 所以,在开平,作为防御性的“避风港湾”,碉楼一般高四五层,最高的达到九层。有些碉楼平时并不住人,只有匪徒来了,才会进去躲避,所以室内的空间大多狭窄,而且为了节省开支,楼层之间多木板铺着。 在四周,墙身上设有开口向下的窗户,装有铁板窗;在楼顶,为了能够准确预警,建有突出的方形或圆形的角堡,配有射击孔。 而在碉楼里,大门是进出的唯一通道,门板用厚重的钢板制造而成,门内一般有三四道锁,门外设有铁闸。而在门的上方,则设有小型的洞口,十分坚固。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缺乏安全感的开平华侨用勤劳的双手建造起一座座碉楼,以此来自保。可是, 碉楼可以保护家人,却不能陪伴家人。 那个年代的华侨地位很低,赚的钱也无法支撑起侨眷到异国生活的费用,所以在开平当地的华侨与家人常常分隔两地,一年都见不到两次面。 在分隔的岁月里,华侨与家里人的联系只能依靠一份份家书,在开平当地的档案馆内,关于华侨的家书就有几百封。因此,华侨们为了能够与家人团聚,通常是在海外赚了钱,就回国发展。 于是,很多华侨开始考究碉楼的美观性,开始建造了众多精美的碉楼,按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座座别墅。 到了这时,碉楼已经不仅仅是用于防御,也是楼主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同时也寄托着华侨们浓浓的乡愁。有资金盖好一栋楼,也就意味着华侨不用再次漂泊,可以与家人相聚。 华侨开始注重碉楼的外观,这让民国时期的碉楼美轮美奂,更加具有艺术的特色。也正因为如此,今天,我们才可以有幸目睹一个中国乡土建筑上的奇迹。 在开平的碉楼里,侨眷寄出了一封封家书,“小女儿学会说话了”、“昨天我寄的信你收到了吗”、“父母很挂念”。 而这一封封家书,也诉说着开平当地人离多聚少的故事,这是一段辛酸的 历史 ,可也造就了中国乡土建筑的奇迹。 在这坚不可摧的碉楼下,不仅有当地人对家人的爱,更有着金山客那浓浓的乡愁。 【小皮】 参考资料:《开平碉楼与村落》、《开平县志》、《开平明报》

    中西合璧的民居 开平碉楼

      中国国土面积位于世界第三,包含56个民族,鉴于各个地区的地貌、气候、习俗、环境的差异性,民居的样子也就多种多样。每一处民居都是当地人们的心愿、信仰以及所喜爱的物品所结合的产物,从而呈现出形态各异、美轮美奂的特色民居。现在就让 城市文化 带你一起来欣赏一下开平碉楼吧。   开平碉楼,位于 广东 省江门市下辖的开平市境内,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风格多种。   广东开平市的田野上,一座座欧式古典风格的小楼与中国南方农村的传统土屋交错,形成中国绝无仅有的乡间景色。碉楼中西合璧,融会了各种建筑风格的精髓。开平境内最多的时候共有3000多座碉楼,目前尚存1800多座,分布在开平15个镇。这些碉楼是上世纪开平华侨与村民主动把外国建筑文化与当地建筑文化相结合的结晶。其数量之多,建筑之精美,风格之多样,堪称世界最大的“碉楼博物馆”。   雕楼类型及艺术特点,在建材上,有早期的泥墙楼(用灰沙、糖、盐、蚬壳、蚝壳等混合逐层锤打夯成),中期的青砖楼(用一般的青砖加厚建成),到最后的钢筋水泥楼(用钢筋混凝土按现代建筑用料建成);在类型上,约分三大类:   一是更楼或灯楼,这种楼一般建在村头或村尾,有些建在小山丘上,供民团及更夫使用,里面有探照灯及报警器,一旦发现匪贼立即报警,让村民准备。二是众楼,由十多户或几户人家合资兴建,这种碉楼有3~6层,每层设有2~4间房,如有匪贼或洪涝,各户人家可住进众楼,以避灾难。三是居楼,由华侨独资兴建,用于长久居住。开平碉楼中西合璧,碉楼的造型千姿百态。最大特点是按照自己的意愿选取不同的外国建筑式样综合一起,自成一体,既有古希腊、罗马的风格,又有哥特、伊斯兰、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的建筑要素,很难将开平碉楼具体归入国外某一个时期的某种建筑风格之中。   这些不同风格流派不同宗教的建筑元素在开平碉楼中和谐共处,表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它在建筑结构上则充分体现了防卫功能,其共同特点就是门窗窄小,钢窗、铁门,墙身厚,顶层四面都有枪眼,楼顶还有瞭望台、探照灯、警报器等,在历史上对保护村民生命财产安全有极大贡献。   2001年6月25日,开平碉楼被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007年6月28日,“开平碉楼与古村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在新西兰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得通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5处世界遗产,中国由此诞生了首个华侨文化的世界遗产项目。2017年12月,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开平碉楼的历史简单介绍20字

    开平碉楼,位于广东省江门市下辖的开平市境内,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风格多种。

    什么是开平碉楼?

    在广东开平乡村广袤的田野上,存在着一个奇特的景观。在这里,一座座欧式古典风格的小楼与中国南方农村的传统土屋交错在一起,形成中国绝无仅有的乡间景色。1800多座保存完好的碉楼,见证了一个多世纪以来开平的风雨沧桑。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开平碉楼。

    开平碉楼是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乡土建筑群体,尽管在用材、风格上各有差异,但开平碉楼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门窗窄小,铁门钢窗,墙身厚实,墙体上设有枪眼;碉楼顶层多设有瞭望台,配备了早期的枪械、发电机、警报器、探照灯等防卫装置。每一个碉楼,都是一个小小的坚固堡垒,保卫着主人的生命与财产。

    开平碉楼的建筑风格多式多样,装饰艺术千姿百态,堪称建筑史上的杰作。这些大大小小的碉楼,有中国传统硬山顶式、悬山顶式,也有欧洲不同时期的建筑形式、建筑风格,如哥特式、罗马式等等。

    开平碉楼是开平侨乡的当地居民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而建造的,它的兴起,与开平的地理环境、历史条件以及过去的社会治安密切相关。开平地势低洼,河网密布,每遇台风暴雨,常有洪涝之忧。加上其所辖之境,原为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边远交界之地,向来有“四不管”之称,社会秩序较为混乱。因此,清初即有乡民建筑碉楼,作为防涝防匪之用。到了民国,军阀割据,匪患猖獗,社会治安极度混乱。而开平因山水交融、水陆交通方便,同时有大批侨眷、归侨生活于此,财产相当丰厚,因而就成了土匪抢掠的重要目标。于是开平乡内风声鹤唳,人人自危,稍有风吹草动,人们就收拾金银细软,四处躲避,往往彻夜难眠。在这种情况下,开平人民不得不积极应对,这其中,碉楼的修建使用作用是最为明显的。

    开平碉楼样式各异,建筑材料也是各不相同,大体上共分为4种:钢筋水泥楼、青砖楼、泥楼和石楼。钢筋水泥楼多建于20世纪二二三十年代,整体采用钢筋水泥式的现代架构,建筑非常牢靠结实。青砖碉楼是以青砖为主要建筑材料修筑而成的碉楼。有些青砖碉楼其实就是泥楼,只是外表多加了一层青砖,也有些则在内部加入钢筋水泥,增强碉楼的强度。泥楼包括泥砖楼和黄泥夯筑楼两种。泥砖楼是将泥做成泥砖晒干后用作建筑材料。为了延长泥砖的使用寿命,外部会抹上一层灰沙或水泥,用以防御雨水冲刷,从而起到保护和加固的作用。黄泥夯筑的碉楼是用黄泥、石灰、沙、红糖按比例混合拌成作为原料,然后用两块大木板夯筑成墙。这样夯筑而成的黄泥墙,一般有近半米厚,其坚固程度可与钢筋水泥墙相比。石楼则是用山石或鹅卵石作建筑材料所修建起来的碉楼,这种碉楼数量极少,主要分布在大沙等采石较为方便的山区。

    号称“开平第一楼”的瑞石楼,坐落在开平市蚬冈镇锦江里村后左侧,是开平市内众多碉楼中原貌保存得最好的一座碉楼。楼高9层,占地92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牢固非常。人们坐车从公路经过,老远就可以看到它在竹丛树林背景的衬托下高高耸立的雄姿。它不仅仅在高度上傲视群楼,外观上也极具特色。瑞石楼是中西建筑风格完好结合的典型,不同的层次凸显出不同的西方建筑艺术风格,而楼主还着意在窗框、窗楣图案和6层围墙外墙的图案、灰雕中加进了一些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因素。二者结合起来浑然天成,相得益彰,丝毫也不显得生硬突兀,体现出高超的建筑思想。

    如今匪患横行的时代早已过去,人们不再需要一个坚固壁垒来保障安全了,但碉楼却仍然牢牢屹立在开平的土地上,用锈迹斑斑的铁门和伤痕累累的楼壁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开平碉楼位于哪个省

    江门开平碉楼位于广东省江门市下辖的开平市境内,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风格多种。根据现存实证,开平碉楼约产生于明代后期(16世纪),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成为表现中国华侨历史、社会形态与文化传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群体建筑形象。这一类建筑群规模宏大、品类繁多,造型别致,分布在开平市的乡村。

    2001年06月25日,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2007年6月28日,“开平碉楼与古村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在新西兰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得通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5处世界遗产,中国由此诞生了首个华侨文化的世界遗产项目。至此,中国的世遗已经增至43处,位居世界第三。

    开平碉楼融合了中国传统乡村建筑文化与西北方建筑文化的独特建筑艺术,为多层建筑,高于一般的民居,比普通民居坚固厚实,窗比民居开口小,外设铁板门窗。碉楼上部四角都建有突出悬、挑的全封闭或半封闭的角堡,可居高临下还击进村之敌。

    今天的百科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江门开平碉楼」江门开平碉楼》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百科知识,敬请关注宝百科,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声明:宝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9072867@qq.com
    广告位招租
    广告位招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