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干湖冬季捕鱼」查干湖冬季捕鱼的景象

2024-09-21 15:22:02 到此一游 37阅读 回答者:小达人
最佳答案今天我们来看一下查干湖冬季捕鱼,以下6个关于查干湖冬季捕鱼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本文目录查干湖为什么冬天捕鱼查干湖冬捕时间2020年查干湖冬捕时间,冬捕怎么下网分析查干湖渔民选择冬季

今天我们来看一下查干湖冬季捕鱼,以下6个关于查干湖冬季捕鱼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

本文目录

  • 查干湖为什么冬天捕鱼
  • 查干湖冬捕时间
  • 2020年查干湖冬捕时间,冬捕怎么下网
  • 分析查干湖渔民选择冬季捕鱼的原因
  • 描写查干湖冬捕的好文
  • 2022年查干湖冬捕时间
  • 查干湖为什么冬天捕鱼

    查干湖为什么冬天捕鱼

    查干湖为什么冬天捕鱼,查干湖的冬捕活动,是每年的一场重头戏,能够吸引来无数的游客。冬捕最热闹的活动就是头鱼的揭幕仪式。每年的冬捕总能捕获数量众多的鱼,查干湖为什么冬天捕鱼。

    查干湖为什么冬天捕鱼1

    过去,在寒冷漫长的冬季,他们依靠传统的捕鱼方式(查干湖冬捕)战胜严寒,维系生活,繁衍生息,世代传续。

    到了现代,冬季捕鱼只是为了延续传统。

    历史渊源:

    查干湖冬捕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一万年前,古老的查干淖尔人就在这里以渔猎为生。古代的蒙古族之所以称查干湖为圣水母亲湖,主要是他们世世代代逐水草而居,生于斯、长于斯,以湖为生,惜湖如命,爱湖如母,尤其是在寒冷漫长的冬季,他们更是依靠传统的捕鱼方式(查干湖冬捕)战胜严寒,维系生活,繁衍生息,世代传续。

    据《辽史》等书籍记载,自辽圣宗开始到天祚帝,每年春节过后,都要携嫔妃群臣到查干湖进行“春捺钵”(春季的行宫),凿冰取鱼,逐鹰猎雁,举行“头鱼宴”、“头鹅宴”,大宴群臣和各部落使节,议政外交,春尽乃还。大金皇帝完颜阿骨打誓师伐辽,占领塔虎城和查干湖后,也在这里搞“春剌钵”,重蹈辽的覆辙。

    成吉思汗西征时曾到过查干湖,在这里行祭湖大礼并把查干湖周边辽阔的科尔沁草原分封给其二弟哈萨尔。从此蒙古族世代生活在这里,并从初期的崇拜天地,崇拜水和鱼;不吃鱼,到捕鱼,吃鱼,进而一人或几人徒手抓鱼或用刀叉猎鱼到与汉族的大拉网捕鱼方式结合,形成了今天神秘、神奇、神圣的查干湖冬捕。

    蒙古族历史上崇拜天地山川,素有祭天祭山祭水之俗。1211年,成吉思汗率蒙古铁骑征灭金国的塔虎城(新泰州)后,向前行军途中,在查干湖东岸山地,一眼望见烟波浩淼的查干湖,顿时心旷神怡,随将九翼大军立足青山头上,行九九礼,祭祀大水泊——查干湖。

    查干湖历史上就是天然的渔猎之地,远在辽代就已开始。亮子、大网等渔业发祥最早,亮子远在乾隆年间,即已开始;大网则始于同治年间;野泡网直至近代开始出现,大约在1930年以后。

    查干湖方圆几百里。在滴水成冰的冬季,湖面是平展的明冰,鱼是喜群居的,入网口选准了,有捕不完的鱼;入网口选错了,只是空荡的水。历经无数幸运与无数晦气,使心存“万物有灵”的蒙古族渔民产生多种信仰与禁忌。基于在生存历程中对发明工具的崇拜,冬捕时要搞个企盼吉祥和收获的祭祀捕鱼工具的仪式,因以网为代表,所以叫醒网。经过祭湖、醒网仪式的固定和流传,逐渐民俗化,形成了神奇的冬捕习俗,在查干湖世代传承。

    建国后,查干湖成立了渔场,吸收了周边渔民,仍然沿用原始的捕鱼方法,传承着神奇的冬捕习俗,多时一冬常有百趟大网入湖,红网(丰网)时,有的一网竟打出40多万斤鲜鱼,使查干湖冬捕更为壮观。近年来,为了保证可持续发展性,查干湖的渔民每年捕鱼都控制在200万公斤以内。

    查干湖为什么冬天捕鱼2

    中国不同地方有着不一样的文化和风俗,这些独特的文化风俗,让我们的生活多了很多的色彩。有些文化风俗更是全国闻名,让很多游客前赴后继地前往。就像著名的查干湖冬捕一样。

    查干湖冬捕对于当地人来说,一开始是为了在休渔期后,对冬天的食物进行一次补充。发展到后来,冬捕这个活动成为最受欢迎的节日,每年都是一场盛大的狂欢节,能够吸引来无数的游客。

    冬捕最热闹的活动,就是头鱼的揭幕仪式。从冬捕仪式中捕到的第一头鱼寓意着将来生活,每年的冬捕总能捕获数量众多的鱼,虽然让很多的游客感到十分兴奋,但也让人感到疑惑,为什么每年查干湖总能捕上这么多鱼呢?

    查干湖的冬捕活动,是每年的一场重头戏,虽然查干湖只有307平方公里,但是为了能够让前来参与冬捕活动的游客感受这份热情,也是为了保护查干湖的生态,在每年的冬捕之前都要进入漫长的休渔期。

    可再长的休渔期,也很难做到每次冬捕都能有这么盛大的场面。为了能让每一次的活动都做到热闹,也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当地有不少的商家,甚至做出了往湖里放生鱼,等到冬捕开始再捞起来的事情。

    目的虽然都是为的就是能够让这些游客,每次过来都能够看到最盛大的场面。这也是为了保证游客能够玩得尽兴,但说到底毕竟是一种弄虚作假的手段。冬捕之后还会将这些捕捞上来的鱼,制作成各种各样的美食。

    在这冬捕之后举行的头鱼宴,也是很多游客慕名前来的原因之一,参加宴席自然也要花费不少的钱。所以说这些商家买鱼的钱,到头来还是从游客身上来又回到游客身上,实在令人不齿。

    查干湖为什么冬天捕鱼3

    查干湖冬捕头鱼是大胖头鱼。很多人认为查干湖冬捕头鱼指的是拉出的第一条鱼,实际上所谓的头鱼通常来说是第一网最大的鱼,在第一网拉上岸后还要对网内鱼进行挑选,不仅要看个头,还要看身形和颜色,头鱼寓意着吉祥和鱼跃龙门之意。

    查干湖冬捕或称渔猎,是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一种传统的渔业生产习俗。早在辽金时期,查干湖冬捕就享有盛名。

    祭湖、醒网、凿冰、撒网,数万斤鲜鱼脱冰而出,极富民族特色。虽然岁月更迭,查干湖冬捕的'神奇、神秘与神圣依旧。

    历史上,习惯称这种捕鱼方式叫“钩鱼”。另外,在查干湖冬季捕鱼易于保存运输,所以,这一古老的冬捕方式延续至今。

    冬捕的祭祀仪式上,盛装的蒙古族姑娘为渔工们献上奶干。喇嘛将怀抱的供品逐个递给“渔把头”, “渔把头”按次序将供品摆放在供桌上,然后将九炷香分别插在三个香炉内点燃,之后率众喇嘛按顺时针方向绕供桌、冰洞和冰雪敖包转三圈并诵经。

    之后“渔把头”站到场地中间端起酒碗,双手举过头,开始朗诵祭湖词。之后,“渔把头”接过一名喇嘛从供桌上端来的酒,手托酒碗,跪冰洞前,高喊:“查干湖冬捕的大网醒好了,开始祭湖了!一祭万世不老的苍天!再祭赐予我们生命的大地!三祭养育我们的查干湖!”

    几名蒙古族姑娘闻声走到冰雪敖包前,将手中的哈达系绕在敖包上的松柏枝上;其他蒙古族青年则将糖块、牛奶撒向天空;喇嘛把酒和供品倒入冰洞中,随后所有人围着冰雪敖包转三圈。

    祭完湖后,“渔把头”手里拿着“抄捞子”,在已经凿好的那眼冰洞里搅了几下,使劲往上一提,从湖里捞出了一条活蹦乱跳的胖头鱼来。这就是“开湖头鱼”。

    喝完壮行酒之后,随着鱼把头一声“上冰”,所有参加冬捕人员,跳上拉网车或爬犁,三挂大马车,浩浩荡荡开赴冰上作业。这时鞭炮齐燃 ,赶马车的吆喝声、鱼把头的号子声、爆竹声、喇嘛的诵经声、马铃声、鼓声、号角声,神秘地在查干湖面上飘荡,使寂静的雪野充满了极其诱人的魅力。

    网车到达网场后,由鱼把头确定位置,俗称“画窝子”。鱼把头根据湖的底貌及水深,确定位置后,开凿第一个冰眼为下网眼,再由下网眼向两边各数百步确定翅旗位置,插上大旗,鱼把头再由翅旗位置向正前方走数百步,确定为圆滩旗。

    再由两个圆滩旗位置去前方数百步处汇合,确定出网眼,插上出网旗,这几杆大旗所规划的冰面,就是网窝。网窝的大小方向形状、鱼把头送旗的角度、准备等,都是鱼把头师承下来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的,里面有很大的学问。

    查干湖冬捕时间

    查干湖冬捕,即查干湖冬季冰雪捕鱼(或称渔猎),是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一种传统的渔业生产方式(习俗)。虽然岁月更迭,查干湖冬捕的神奇、神秘与神圣依旧。

    在查干湖地区,每年12月中旬到次年1月中旬是查干湖冬捕时间,壮观冬捕场面会吸引很多国内外游客前来观看,遇到暖冬时间会后延。

    在历史上,查干湖冬捕是是蒙古族的传统习俗,在辽金时期就已盛行,当时叫做“勾鱼”,是皇亲国戚才能拥有的捕猎行为。现在已成为吉林八景之一,是冬季来东北旅游必不可少的观景活动。湖内有鱼类60多种,以胖头鱼、麻鲢鱼、鳡条鱼、嘎牙子鱼和大白鱼等最为著名。

    2020年查干湖冬捕时间,冬捕怎么下网

    一般情况下吉林查干湖冬捕会在每年的12月26日到次年2月举行,冬季在查干湖进行捕鱼的(又称渔猎)活动就叫做查干湖冬捕会。在查干湖冬捕会上还有祭湖醒网、拉网捕鱼、冰上捕鱼、歌舞演唱会、半程马拉松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拉网捕鱼这项活动,在喝完壮行酒后,所有的冬捕人员就会跳上拉网车或爬犁,开始冰上作业。 一、2020年查干湖冬捕时间 1、查干湖冬捕时间 通常吉林查干湖冬捕会在每年的12月26日到次年2月举行,查干湖冬捕是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的一种传统渔业生产方式(习俗),指的是冬季在查干湖进行捕鱼(又称渔猎)活动。 2、查干湖冬捕有哪些开幕活动 (1)祭湖醒网 通常在祭祀仪式上,首先由盛装出席蒙古族姑娘为渔工献上奶干,然后再由喇嘛上贡品、点香并诵经朗诵祭湖词。 (2)拉网捕鱼 在喝完壮行酒后,鱼把头会大吼一声上冰,接着所有的冬捕人员就会跳上拉网车或爬犁,开始冰上作业。 (3)其他 ①除了祭湖醒网和拉网捕鱼之外,还有冰上捕鱼等民俗项目。 ②有招商项目集中签约、农产品展销、民俗体验、歌舞演唱会、半程马拉松等丰富多彩的经贸、文体等活动。 二、冬捕怎么下网 1、打眼 (1)工具 准备重约15公斤,尖端锐利的攒子。 (2)方法 ①在打眼时,由俩人配合,一人打,另一个人舀冰碴子。 ②两只冰眼的距离约8-9m,直径约30cm。 (3)注意事项 在打眼时要掌握好力度,如果劲儿太大,会撞坏攒子的尖端处,导致俩人都无法打冰眼。 2、走杆 (1)准备工作 需要3个人配合,1人拨杆、1人校杆、1人拉绳 (2)拨杆 ①拨杆指的是用一个前面为U形金属头的长杆把冰层下、水面上漂浮的引线拉网杆往前拨动。 ②引线拉网杆是木杆,因为表面本就粗糙,阻力较小,再用刀横向剁出一些凹痕就更粗糙了,阻力也更小,也更好往前拨动。 (3)校杆 ①校杆就是校正方向,需要确保引线拉网杆能沿着各眼连成的直线的方向前进以及拐弯。 ②校杆也是前面为U形金属头的长杆,操作人需要将引线拉网杆卡在U形槽里,通过转动手臂来校正长杆的方向,以确保拨杆的人在下一个网眼能拿到杆子。 (4)拉绳 拉绳指的是拨杆人将杆子拨动的同时,会揪出长杆后面的引绳,拉绳人只需用钩子把引绳往外拽即可。 3、拉大绳布大网 (1)准备工作 准备4匹马,马匹的具体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2)方法 ①通常拉绳人先会拉出细绳,接着就是粗绳,然后就是大网,而大网无法用人力拉动,需要借助马匹的力量。 ②先使用1匹马向前拉,然后每前进一段距离就多增一匹马,一般4匹马就可以把大网拉出来。

    分析查干湖渔民选择冬季捕鱼的原因

    每年12月末至春节前的一段时间,是渔民进行大规模冬季捕鱼作业的黄金时间。据了解,这种渔猎文化源于史前,盛于辽金。

    另外,也因冬季捕鱼易于保存运输,所以这一古老的冬捕方式一直延续至今,千年不变。

    自辽代以来,历代辽国皇帝都到查干湖“巡幸”和“渔猎”,在此举行“头鱼宴”、“头鹅宴”。因着凿冰捕鱼的渔猎活动全由非机械动力完成,“查干湖冬捕”被誉为最后的渔猎部落创造的世界奇观。其“冰湖腾鱼”被命名为吉林八景之一,远近闻名。冬捕的渔民被称为“查干淖尔渔夫”。

    扩展资料

    2007年8月1日,查干湖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而以查干湖冬捕为标志的渔猎文化也成为其文化遗产之一。

    查干湖,在宋、辽时期称之为“大水泊”、“大渔泊”,北宋曾公亮主编的《武湖经总要》记载:“大水泊周围三百里”。辽太祖(916年)建国后称这里为“鸭子泺”,是契丹贵族的鱼猎之地。 明代查干湖称之为“拜布尔察罕大泊”。

    后称查干泡、旱河,1983年(一说1984年吉林省地名普查时,正式更名为查干湖,蒙语查干淖尔,意为白色的湖。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查干湖

    描写查干湖冬捕的好文

      查干湖碧波万顷,景色秀丽,因为一部具有浓郁关东特色的电视连续剧《圣水湖畔》而名闻全国。近年来,渔业资源丰富的查干湖,又因为连续举办一年一度的超级盛会——查干湖冬捕,传承了中华民族千年的渔猎文化,再次名声大振。   查干湖又名查干淖尔(蒙语意思:白色的湖),位于吉林省西部松原市前郭尓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总面积420平方公里,是中国十大淡水湖之一,吉林省最大的内陆湖泊,盛产胖头鱼、鲤鱼、草鱼、鲫鱼、鲢鱼等68种鱼类。每年12月末至春节前的一段时间,是渔民进行大规模冬季捕鱼作业的黄金时间。也因冬季捕鱼易于保存运输,所以这一古老的冬捕方式一直延续至今。   查干湖冬捕有着悠久历史,源于史前,盛于辽金。史料记载,辽代皇帝前后来过吉林“春捺钵”29次。辽代皇帝正月上旬从首都“上京”出发,一路东行,最后来到查干湖西南处(现吉林省乾安县境内)设“春捺钵”,前后历时60余天。“春捺钵”的活动以捕鱼猎雁为主,并借渔猎之机,大宴群臣和使节,约见各族首领、接纳贡品,共商国是。辽圣宗喜欢吃“冰鱼”,腊月便率领家眷到冰冻的查干湖上扎营,命令仆人将帐篷里的冰层刮薄,直至薄若纸片,冰下游动的鱼清晰可见。   看够了想吃时,便将薄冰轻轻击破,水中鲜活的鱼就会接二连三地跳上冰面,成为案上之物,供群臣欢宴。这一传统一直延续下来,就是现在的查干湖冬捕。   查干湖冬捕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还有着现代人对它的传承和发扬。   近年来,为了推动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松原市深入挖掘查干湖冬捕这一独具地方特色的渔猎文化,连续多年举办查干湖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查干湖冬季捕鱼节”,神秘原始的渔猎文化和冬捕的壮观,吸引了顶风冒雪、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观光体验客。   查干湖冬捕主要有圣火采集、祭湖醒网、捕捞鱼头、头鱼拍卖、上湖观鱼等环节。其中最神奇、神秘、神圣的当属祭湖醒网仪式。依蒙古族传统,渔民们在鱼把头的带领下在仪式当天凌晨凿冰下网,中午则举行盛大的祭湖醒网仪式。   历史上的蒙古族崇拜天地山川,素有祭山祭水之俗。据说,1211年,成吉思汗率领九翼铁骑,在晨曦时分,来到位于查干湖北岸的“青山头”台地,在“苏鲁锭”的引领下与众人一道手托“九九礼”,在九堆冲天圣火的喇叭声中,挂其带于颈,悬其冠于腕,站在祭台前,面对查干湖,对日九跪,对湖九拜,齐声高诵《查干湖祭词》。接着将芳香的奶酒洒进查干湖,意为让芳香的奶酒与一望无际的查干湖永久溶为一体。   这一千百年来延袭下来的、带有传统宗教色彩的祭湖醒网仪式,流传至今天,场面壮观而神秘。仪式由鱼把头宣布开始,在震天的锣鼓,轰鸣的法号声中,渔民用跳祭祀舞、诵祭湖词和醒网词等形式祈求湖神赠予丰富的渔获,保佑冬捕顺利平安,表达对上苍恩赐和保佑的感谢。当苍凉悠远的音乐响起来,渔民们手持火把点燃圣火时,数千年世代流传的历史仿佛就在眼前流淌而过,令参加的人心中充满庄严和神圣之感。   随着祭湖醒网的鞭炮声结束,渔民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冬捕活动。冬捕通常在夜间就开始了。凌晨2点多,渔民到达冬捕作业点,按照渔把头选择的地点,开始在湖面凿冰破洞,然后透过透明的冰层追踪鱼群的动向。渔网的网孔遵照传统保持疏织,以确保鱼龄在五年以下的幼鱼可以游离渔网,以确保延续捕渔。   然后串杆下网,一张张数千米长的大网相距百余米一字排开。马拉动出网轮,大网在水下蹿动、前进,几个小时以后,随着绞盘把网缓缓从冰洞拉出,鱼也随着网从冰洞涌出,冰湖腾鱼的场面出现了。大如长弓的“胖头”、比蒙古刀还长的“草根”,比打兔子的“布鲁棒”还长的鲫鱼,还有它们的水系亲族,纷纷随网摆尾而出,顿时,湖面竖起一座庞大的“鱼山”。   捕捞头鱼和头鱼拍卖,也是查干湖冬捕中的重头戏。鱼把头指挥渔工们开湖拉网,鲜活大鱼不时蹦出水面,头一网里最大的那条即是当年的“头鱼”。在古代,每年冬捕的“头鱼”必定要献给帝王,如今谁能得到当年的“头鱼”,则象征着吉祥如意。所以年年拍卖头鱼的仪式也最为热烈,远道而来的游客们为了抢到这吉祥寓意的大鱼,都会纷纷慷慨解囊。   查干湖冬捕,是目前唯一仍然保留的最原始捕鱼方式。2004年,中国城市研究会依据《亚太人文生态价值评价体系》,把查干湖冬捕评审列入“中华百大美景奇观”,并载入《亚太国际卓具保留价值的生态历史财富》蓝皮书目录。   2008年查干湖冬捕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查干湖冬捕景观成功入选“吉林八景”,被誉为“冰湖腾鱼”。前两年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也拍摄了查干湖冬捕的场景,令观众充满神奇和向往。   公众号:咱们村

    2022年查干湖冬捕时间

    冬捕时间:2021年12月26日或28日开始——2022年2月结束。

    冬捕活动祭湖醒网:

    在祭祀仪式上,会有蒙古族女孩身着盛装为渔工献上奶干,然后用喇嘛上贡品并点香诵经朗诵祭湖词。

    拉网捕鱼:

    渔工喝完壮行酒之后,随着鱼把头一声上冰,所有参加冬捕人员就会跳上拉网车或爬犁,开始赴冰上作业捕鱼。

    查干湖里鱼类:

    查干湖地处白城与松原市之间,原先是霍林河末端的堰塞湖,湖周长104.5公里,最大蓄水量4.15亿立方米,东西长38公里,南北宽14公里,

    平均水深4米,规模达345平方千米(百度数据,维基数据为307与420平方千米),尽管数据有点混乱,不过300多平方千米肯定是有的。

    查干湖盛产鳙鱼、鲤鱼、鲢鱼、鲫鱼等15科68种鱼类和虾类,也是候鸟南来北往的必经之路与栖息地,1986年8月,成立了吉林省查干湖自然

    保护区,2007年成立查干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比如鳙鱼也就是俗称的胖头鱼,是比较受大家欢迎的,这种鱼生活水鱼非常广,南至海南岛北至黑龙江都有分布,四大家鱼的其他几种和鳙鱼

    差不多,适应性非常好,尽管查干湖水温偏低,但也有夏秋季可供生长,冬季湖水封冻后冰下温度不变,过冬也没问题。

    今天的百科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查干湖冬季捕鱼」查干湖冬季捕鱼的景象》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百科知识,敬请关注宝百科,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声明:宝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9072867@qq.com
    广告位招租
    广告位招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