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看一下苏州三山岛,以下6个关于苏州三山岛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
本文目录
苏州三山岛面积
太湖三山岛,古称蓬莱,明代始称小蓬莱,又称笔架山、金龟山,位于苏州城西南五十余公里的太湖之中;三山岛因一岛三峰相连而得名,面积约1.6平方公里,三山岛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不太凉,夏不太热,苍山碧水,风景优美。 三山岛因北山、行山、小姑山三峰联缀而得名,面积1.6平方公里。北山为三峰之首,海 拔83.3米。三山岛虽无高峻巍峨之态,却有层峦叠嶂之姿。逶迤铺展,舒起缓伏,山水契默和谐,情致衍逸。故清代诗人吴庄有这样的赞美:“长圻龙气接三山,泽厥绵延一望间。烟水漾中分聚落,居然蓬莱在人寰。” 行山西坡的板壁峰,是一块宽约20米、高约10余米的峭岩奇石。岩石陡峭如斧劈,纹理纵横如刀刻,青苔斑驳,藤蔓攀附。小树花草生于石缝之间,山雀野鹰舞于峭壁之上,景致美妙怡人。三山的石质都是青石,暴露在地表的石头几乎都有太湖石瘦、漏、透、皱的特征。叠石、金鸡石、香炉石、牛背石、十二生肖石,似器似物,各擅其美。 三山岛四季花果累累,除有“洞庭红”橘外,更有名果“马眼枣”为全国所罕见,果大二寸许,鲜甜爽口,现尚有百年以上古枣树692棵。
苏州三山岛-木渎古镇休闲两日游记
行程安排: 周六:早上七点出发,预计中午到达长圻码头,乘船上岛。午饭后稍事休息,下午徒步环岛,沿途主要景点:一线天,狮身人面石,观景平台,四世同堂石,蓬莱亭,人山桥,哺乳动物化石遗址,板壁峰,相映坡,姐妹桥,白猫石,皇家采石场、十二生肖等。晚上品太湖 美食 、对酒当歌! 周日:早饭后乘竹排游湖,逛湿地公园,离岛赴木渎,逛古镇、品 美食 ,午饭后返回,结束愉快旅程。 苏州太湖三山岛,被人称为“小蓬莱“,位于太湖之中;三山岛因一岛三峰相连而得名,面积约1.6平方公里,三山岛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不太凉,夏不太热,苍山碧水,风景优美。 周六上午6:30,我们一行12人乘车,向着快乐出发!!! 经过六个半小时的车程,于下午一点钟到达苏州吴中的长圻码头,把车放在停车场,乘预约好的快艇登上太湖蓬莱-------三山岛。 快艇停靠在三山岛的东泊码头 下榻的农家乐---果园山庄,离码头不远 吃过午饭,稍事休息,两点半开始徒步环岛 抬眼,远山苍,近山翠,湖面平静,风吹过来,风景变幻着,一遍又一遍地洗刷着我浑浊的双眸,向美的心思,突然,一下子就跌入了画中。 山不高,却有灵气。白云如棉,于山顶飘过,柔美伴着峥嵘,一路上山,高低起伏的山路如我的心情,而红黄相间的树叶是初冬的热情,热烈而奔放。 继续行走! 伴湖光山色而行,依着太湖的身躯,感受大湖的气息,真想对太湖说:“你送我一草一木的问候,我回你十分满意的的笑容。” 终归江南好,天蓝白云飘,叶染金秋色,红黄绽树梢。 板壁峰 蓬莱亭:是三山岛最佳观景台,万顷波涛尽收眼底。 古溶洞 一线天 狮身人面石 娘娘庙:位于行山南坡,它是吴王阖闾小女儿胜玉的吴妃祠。这座 历史 悠久的庙内,有着正殿三间,里面供奉着具有传奇色彩的娘娘胜玉菩萨,并且保持着旺盛的香火。 湿地公园 皇家采石场 四世同堂石 师俭堂 干荷叶,色苍苍,老柄风摇荡,减了清香越添黄,寂寞在湖面上。残荷之美!! 还有距今一万余年被称为“三山文化”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及哺乳类动物化石遗存。 岛上的房屋建筑大部分都外观斑驳古老,仿佛是有故事的 历史 文物一般。 秋意越来越浓,出去逛逛,总有意外收获,既有美景又有果子,这个秋天不容错过!真想时间过得慢一些,再慢一些! 如此的山水美景,就是这样引起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无限留恋与向往。蓬莱之岛,登之便令人难忘。 正是:秋日艳阳映太湖,红黄蓝绿总相宜;蓝天碧水空悠悠,唯有浮云独自闲。 周日中午,告别了世外 桃园 般的三山岛,来到了千年古镇木渎。 木渎,木材堵住河流港渎。“积木塞渎”,只是此木有大大的来头,与吴王夫差跟越美人西施很有渊源。雄霸一方的夫差建馆娃宫与宠妃西施玩花屐舞,建筑木材从各地沿香溪飘来,把水巷堵塞。香溪本名山塘溪,因着西施沐浴的香汤倾入,溪水香氛袭人,邑人又称脂粉塘。 距吴越争雄时悠悠二千五百年后的木渎,已经没了当年的刀光国仇、宫闱谍影,也不复明清时姑苏城西最繁华商埠船来车往,可是依旧是熙攘喧嚣的,只不过是 旅游 团队的呼呼喝喝,享有“姑苏繁华图,一半在木渎”名头的富贵小镇,而今换了身段。 木渎的水巷小桥平实古朴,枕水人家的房屋简陋老旧,古街水道没有一眸惊艳处,如同建于明代末年的怡泉亭粗粝坚实、朴实无华,缄默等待着行人驻足休憩。但是有证可考,游山玩水的大行家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次次驻跸于此,想来此项必有深意隐匿。 木渎是中国唯一的园林古镇,明清时有私家园林三十多处,现有四处菁华私家园林开放着,这次因为时间关系,只看了古松园、虹饮山房和严家花园,走马观花、探古寻芳,还有一处状元府弟未及探访。 虹饮山房的由来有二,一是府宅靠近虹桥,再则房主人徐氏善饮量大,朋友们戏谑其如“虹所饮者,桥下之香溪也”,白话就是这位爷能喝得了一条香溪的酒。徐士元嗜饮却从不放浪形骸,一生循规蹈矩,侍亲至孝为乡邻楷模。 史料记载乾隆的行宫在灵岩山并非徐府,但是随行的大臣刘墉、和珅、纪晓岚等却是真真下榻于徐府的。主人与刘墉投缘合辙,刘墉手书“程子四箴”相赠,徐士元回之亲绘《虹饮山房图》,府门匾额虹饮山房也是刘墉书写。 镇宅的宝物是乾隆龙椅,放在戏台春晖楼的正 对个 。因乾隆六次到木渎都在徐家门外御码头上岸,驻跸徐家休憩、听戏、游园,坊间又称虹饮山房为乾隆行宫。 虹饮山房最为醒目建筑春晖楼,戏台名字来自孟郊的《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徐士元为喜爱听戏的父母所建。 与之一路相隔的严家花园,则是此行的最大收获。 严家世代经商,在苏州城内也是富甲一方,经过不断扩建才真正成为了一处名园。严家子孙最著名人物是中华民国总统:严家淦。他1966年被任命为台湾地区副领导人兼“行政院院长”,1975年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1978年5月,严家淦正式卸任台湾地区领导人。严家淦在台湾当局执政三年,除了扮演“宪法”上的“元首”角色外,对于重大决策决定,都与蒋经国密切协商。他小心谨慎,本分地充当好“过渡总统”的角色。在执政三年里,名在严家淦,权在蒋经国,这种“严蒋体制”使无为和有为得到了绝妙的结合。 用奇石造景是苏州园林最少不了的宏大景观。严家花园内的假山景观也可说是做到了极致,峰峦崖壁,洞壑沟谷的天然形象,不仅有山,还有洞,走进洞内,抬头可漏月招云,低头可见暗流涌动。而出洞上山,山上有亭、有树、有景,美到极致。 这是轿厅里放着的一台海棠花轿,全轿由六百五十块银杏木雕花板拼接而成,轿身镂雕有“百子闹春”、“五子夺魁”、“麒麟送子”等吉祥图案。四面镶嵌的玻璃上还配有“鲤鱼跳龙门”、“鹤鹿同春”等吉祥彩绘,显得十分的奢华。 仔细观赏每一处建筑都是如此的优雅而别致。可见园主人不仅仅是一个商人,同样也洋溢着浓厚的文人气息。当然,这也许与前两代园主的影响也有关系,毕竟前两代园主人都是诗人、画家。因此严家主人,不但让园子里充满了诗情画意般的文化气息,甚至还建有“有于书屋”和“海棠书屋”两处建筑,用于藏书。 游历木渎古镇上的严家花园,欣赏园内精巧的造林艺术,和 富家 一方的豪华气派,让人会有种意犹未尽,不虚此行的感觉。 挥别木渎,结束一夜两天的天堂之旅,收获满满,身心愉悦。金秋时节,让我们继续向着快乐出发!
苏州三山岛旅游攻略
从苏州西山出口出来后,右转往太湖方向。不得不说的是,太湖的观景大道还是不错的,但是路标太缺乏,路口基本上没有有价值的路标,给自驾游带来很大问题。
我们摸索着前行,走了一阵看到了太湖公园。太湖公园不要门票,有一个很大的水车,还修了一些湖中栈道,湖水碧绿,芦苇荡漾,感觉不错的。还有个小走廊,我看见有人带着齐全的工具和食物,并自带了挡风大塑料布,在走廊里烧烤。
我们返程的时候在这里拍了一些照片,小宝很喜欢走宽敞的木桥。太湖公园边有湖畔茶餐厅,大水车餐厅,旅游咨询处。在这里吃饭环境很不错。可惜我们一心想深入太湖,就没有逗留。问了咨询处的人才知道,太湖大桥就在前方,还需要7、8公里吧。
于是放心前行,下次需要留心景物,因为返程的时候没有路标指示,只能靠记忆了。不过影响也不大,不上绕城高速,就走湖滨景观大道也是非常好的,我返程的时候就在湖滨大道上多走了一段,到东山收费处再上的高速。
太湖公园前面一点就是太湖新天地,再走一点就是太湖水星游艇俱乐部。然后是太湖大桥。上到太湖大桥,雨很急,我几乎要打退堂鼓,但最后还是决定去石公山附近看看,本来是想沿湖走风景应该不错。没想到路上根本看不到湖,也毫无景致,只有很多农家饭店的人站在路边招手。又开了32KM(从西山出口算起),11:30终于到了石公山旁。
下来舒展了一下,就去了网上声誉较好的青竹园饭店(可免费停车)。点了清蒸白水鱼(半条35,也挺多了),盐水白虾(24元3两,比较小,还算新鲜),银鱼炒蛋(20元,银鱼大而多),青椒香干肉丝(20元),三丝莼菜汤(15元,味道还不错),共计114元。材料还算新鲜,油比较少而盐比较多,饭后一直口咸。听说石公山门票要50元/人,我们觉得不值得,小宝说要坐船,就花60元坐快艇在湖上兜了一圈,雨又大了,只兜了6、7分钟的样子。
苏州太湖中的一座岛,为什么连本地人都不知?
太湖之上有一座小岛,素有“太湖小蓬莱”之美誉,很多本地人都很少知晓它的存在,它就是坐落于在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西南太湖中的三山岛。
因为太湖是淡水湖,所以我们很少会关注到太湖之中的岛,尤其是太湖之上自古以来就有人居住的岛更是知道的甚少,三山岛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被人们在历史上忽略了太久,时至今日,依然很多苏州本地人都不知道三山岛的存在。其实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三山岛生态环境保护良好,也没有过度的开发,如果要登岛依然要乘坐船只才可,所以三山岛依然如世外桃源般的存在,知道它名字的人并不多,甚至连很多苏州本地人都少有耳闻。
三山岛,为太湖之中一大二小的山岛,一为主岛三山,余名泽山、厥山,也正是因为因一岛三峰相连,相传因春秋末期有吴妃姊妹三人各居一峰,故而得名。三山岛的海拔并不高,其主峰海拔仅仅只有81.2米。三山岛,古称蓬莱,明代始称小蓬莱,故有“太湖小蓬莱”之美称。明曹熙《三峰寺庄田记)云:“三峰古刹也,四面皆平湖,是山屹乎其中,孤绝而巧,世人呼为小蓬莱,胜概甲吴中。”
位于苏州城西南五十余公里的太湖之中的三山岛,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这里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不凉,夏不热,这里苍山环绕,碧水荡漾,湖光山色,这里成为了饱览吴中山水、太湖景色的仙境,被誉为“太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更有清朝吴庄赞在登上太湖三山岛之后,为其风光赞不绝口,并即兴赋诗《三山》一首,其曰:“长圻龙气接三山,泽厥绵延一望间,烟水漾中分聚落,居然蓬莱在人寰。”
历史上太湖三山岛就有人居住,在岛上还发现距今一万余年被称为“三山文化”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及哺乳类动物化石遗存。根据史料记载,三山岛的全盛时期,最远可追溯至唐朝咸通年间,后来在明朝嘉靖天启年间以及清朝乾隆、嘉庆年间都繁华一时。尤其是在清朝康熙年间,生活在三山的人口总有615户3012口,而且这还不包括厥、泽两山。
三山岛这颗太湖之中璀璨的明珠,在清朝就有吴庄一首《三山》诗赞曰:“长圻龙气接三山,泽厥绵延一望间,烟水漾中分聚落,居然蓬莱在人寰。”三山岛,这座隐藏苏州太湖之中的小岛,宛若陶渊明笔下世外桃源,虽然至今不通车,但是它的名字渐渐的被世人所知,有更多的游客踏足此地,在这里享受归园田居的生活。面积不大的三山岛,远离城市的喧嚣,没有外来车辆的困扰,三山岛依然是“世外桃源”般的存在。
苏州东山必去景点
苏州东山必去景点有:陆巷古村、寒古渡、雨花胜境、三山岛、雕花楼、启园、紫金庵、轩辕宫、明善堂,这些景点都是东山比较值得一去的景点。
陆巷古村位于东山西麓中部,依山傍湖,景色秀丽。现保留明代建筑20多处,清代建筑比比皆是。其中,明代建筑遂高堂、会老堂、晚三堂、双桂楼,明基清建的惠和堂,清建的三德堂等,都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艺术价值。是迄今吴中古建筑群中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的一个村。
寒古渡
“寒谷渡”是古渡口,位于太湖东山的陆巷古村落。檐口高3.6米,屋脊高7.8米,始建于明成化三年。明代中叶,全国出现了三大赫赫有名的商帮,即山西晋商、安徽徽商和苏州东山的洞庭商帮,俗称“钻天洞庭”。那时,陆巷古村已极繁荣热闹,陆巷人走南闯北,足迹遍及大江南北。
三山岛
太湖三山岛,有“太湖小蓬莱”之美称,位于苏州城西南五十余公里的太湖之中。三山岛因一岛三峰相连而得名。太湖三山岛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三山岛的苏州三山岛的发展
从农业经济到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步步艰辛啊
农业经济
三山岛历来以妇女在家种田种桑,男子出外经商的农商经济为主,1969年集体经济,每个生产队有好几个生产队积极响应毛主席“农业学大寨”,开山围地造梯田,从浙江引进柑桔,并大量种植,每个生产队的柑桔产量平均50担。1982年社员分红创东山之最,为3.85元/工。1983年三山岛分田分地到户,仍延续以生产花果为主的农业经济。
长毛兔,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桶金”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全国各地不断有人“找”到三山。他们不是来旅游的,而是来买兔苗的。这就怪了,这些人干嘛非要千里迢迢,赶到这里来买呢?再说,他们又是怎么知道这个太湖小岛的呢?
说来话长。
三山岛养兔子早就有之,不过那时候是草兔,没多少经济价值。尽管岛上没有黄鼠狼,也没有毒蛇,很适合兔子繁殖,但也没有多少人家饲养。
1980年,村民张柏年第一个饲养拉毛兔,是花3元钱1对从吴江庙港买来的。由于他不会剪毛,繁殖后,只卖兔苗,卖给村上人,还卖给东山人。
同年,沈光华等三家也开始饲养了。是南京外贸公司送给他们的,每家1只公兔,西德种。他们养在家里,跟本地兔子杂交,“下一代”的毛色很好,常有浙江人来收购。他们跟着浙江人学会剪毛。当时的兔毛收购价是每斤102元,沈光华家养了100多只,每年剪五次毛,每次能卖100多元;加上兔苗出售,收入在当时是很丰厚的了。很快,家家户户都饲养了,既剪毛,又卖苗,形成了一定规模。
1985年,国内发生兔疫,各地兔子纷纷病死。南京农科院研究出兔瘟疫苗,控制了兔瘟。独有三山,因为是湖中孤岛,“与世隔绝”,很少受外界感染,兔子大多很健康。村民张侣年抓住这一大好时机,在《农民日报》上登了两次广告,引得各地养兔专业户不断赶到苏州,再到东山,一路辗转“找”到三山,购买兔苗。如此,“兔岛”三山名扬四海,各地不断有人跟着“找”过来,登门求购,其中最远的来自新疆乌鲁木齐。三山人的兔苗收入很快大幅度超过了剪兔毛的收入,养兔人家出现了很多“万元户”。可以说,这是三山人在改革开放之后掘到的“第一桶金”。不少人家的楼房就是那时候造起来的。
但是到了八十年代后期,国际市场兔毛收购价一路下跌;到九十年代中期,1斤只卖20来元。而饲料价格却逐年上升;加上有些浙江人收了兔毛回去喷水、撒味精,把份量加重了卖给外贸公司。这样,兔毛容易变质,三山兔毛的牌子给砸了,外贸公司不收了。拉毛兔,这个在三山红火了十余年的“金副业”就这么没了。
高枝嫁接:三山人改良柑桔
80年代后期,三山村民发现本土的洞庭红桔和广橙酸性足,籽多等,市场销路不畅,三山人对其进行嫁接改良品种,有温柑(无核蜜桔)椪柑等等。由此,三山村民都熟练地掌握了桔子的嫁接技术,隔湖的洞庭东、西山人纷纷前来邀请三山的高手前去帮他们进行高枝嫁接,改良桔子品种,高枝嫁接技术在当时也作为三山村民的一项主要副业收入。
岛人办厂:“开关厂”
上世纪八十年代,苏州农村乡镇工业蓬勃发展,进入高峰期。广大农民身受其益,“无工不富”成为共识。三山人也动足脑筋,办过几家工厂。
其实,文革前岛上也办过工厂。最早是轧糠厂。起因是当时大队里买了机船来给农田打水,停在娘娘庙前的水浜里,闲时,就利用机器来轧糠,后来就在桥头开轧糠厂,由许水根、汪寿法负责,用草干等轧成糠作为猪饲料。后于 年停办。文革中,因药品供应奇缺,保健站就自办药厂,主要生产中药针剂。
苏州乡镇工业发展时期,三山岛上的村办厂第一家是“九二O”生物农药厂,五金胶木厂,办于1975年至1978年,产品为开关胶木件,厂长杨仁发,工人20人左右。
其后有吴县友联有机工艺厂,1983年至1987年,生产有机玻璃等,厂长秦仲林,厂里请的老师傅曾参与毛泽东的水晶棺的制作。
太湖五金厂,为股份制厂,1985年至1993年 后改名表壳厂,厂长许锡明。
玻璃钢厂,1977年至1981年,生产玻璃钢黑板、玻璃钢瓦等。还有私营的缝纫机零件厂。
吴县三联排印厂,1987年至1996年。该厂先是三山村与上海印刷三厂、东山粮管所联营;后与苏州印刷总厂联营,改名印刷厂,因三山岛缺电,迁址到东山,厂长秦建平。
吴县思梅食品厂, 1991年至1998年,厂长吴惠生。苏州出口日本盐渍梅的第一只集装箱,就是该厂的产品。由于厂内环境清洁,梅子质量好,生产工艺讲究,所以开头两年外销非常兴旺。第一年就赚了15万元,皆大欢喜,头脑发热,第二年扩大规模,新造4个池。“胃口”大了,三山的青梅不够“吃”,去西山再收,足足收了上万担,每担3.58元,是青梅收购价的最高峰。但也正因为梅子是外销为主,内销很少,加之技术含量低,开办容易,很快厂家纷起,梅子生产太多,日本市场过剩,外销渠道萎缩,产品大量积压,思梅厂最终亏损60万元后关门。
三山岛还曾开设过地毯厂、缂丝厂。岛上办厂,确实不宜。主要原因是湖岛僻远闭塞,交通不便,运输成本高昂,引进项目、人才十分困难,资金、能源、信息、技术、管理,也都落后、匮乏。即使像食品厂这种传统型、作坊式的工厂,因地制宜,原料、技术、劳力都有优势,但还是因为信息不灵,国际市场一有起落,便一撅不振;其他产业更无优势可言、难以生存。
三山岛上办不了厂,也不再办厂,这其实是件大好事。首先是保护了生态环境,作为行政村而无工厂,三山可称是苏州地区的唯一“净土”,至今仍无工业污染和机动车尾气;其次,也逼着三山人另谋出路,开发最适宜在三山发展的“无烟工业”:旅游业。
先奇俱乐部:旅游业大开发的一曲“前奏”
1993年5月下旬,大批人马登陆三山,随行还带来许多大型机器:挖土机、搅拌机、翻斗车、吊车等等;同时,还有大批的钢筋、水泥、砖瓦、黄沙、石子等建材“涌”上岛岸。从此,轰鸣的机声、嘈杂的人声,打破了湖岛古村百年如一的悠闲和平静。
28日上午,在欢闹的锣鼓鞭炮声中,三山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大型工程项目——先奇俱乐部破土动工。
这个预算超过千万元的大项目,从洽谈到开建,总共只花了两个半月。合作双方,当时的吴县农工商总公司(不久改名先奇集团、为江苏省首家集团公司)和三山村股份公司,都对项目下定了决心、充满了热诚。“先奇”投入资金,三山村以土地作股,联手开发湖岛旅游业。这是三山经济发展史上的一大转折:从传统、封闭的农业自然经济,走向以旅游业为主的现代的、开放的产业化经济。
然而好事多磨,开工后,项目进展并不如人们期望和预料的那么顺利、快速。原因是,先奇集团自身经营有误,战线拉得过长,投资点布得太多,造成资金紧缺。再有,三山岛交通不便,运输成本高;尤其是不通电,施工建设、旅游经营全靠柴油发电机“自发电”,成本更高。
但先奇集团毕竟是本地的国有企业,他们信守承诺,顶着困难坚持开发。先奇总经理杨景明说过这样的话:“这个项目即使亏了,也是亏在吴县、留在三山。”半年后,基础设施基本建成,俱乐部开始营业,接待各地游客。
俱乐部董事长由杨金明亲任;三山村党支部书记吴惠生任副董事长、副总经理。总经理对外招聘,首任杨德明,曾在西班牙从事过旅游业,因此重金诚聘,月薪高达上万元,这在当时是个天文数字。杨德明在任一年,后由原吴县公交公司负责人吴兴生接任。两年后,原东山镇团委书记汤建东接任,在任一年。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先奇俱乐部曾经兴旺过一、两年光景,最好的时候一个月的利润有过9万元。位于吴县城区黄金地段的“先奇广场“上,“高炮”广告“吃在先奇,玩在三山”高耸云天,引人注目。
然而好景不长,1997年夏天,“亚洲金融风暴”爆发,国家宏观调控,压缩投资,收紧银根。加之先奇集团摊子铺得太大,子公司多达60多家,本来已不堪重负、度日艰辛,其时资金链断裂,破产倒闭。三山项目随之关门
不过,也真如杨金明所说,“亏在吴县、留在三山”----旅游业开发的基础“留在三山”了。其中有硬件:道路、桥梁、景点;有软件:旅游业经营管理的理念、知识和经验;还有知名度:巨额的广告投入,使得“太湖蓬莱,文化三山(当时广告语)”传遍长三角地区和四海内外。所以三山的有识之士一致认为,“先奇俱乐部”尽管“昙花一现”,但作为一曲“前奏”,它已经在本村群众和外地游客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袅袅余音”。一旦时机成熟,三山的旅游业大开发就会“东山再起”!
历史性的飞跃:通电、四线合一光缆
三山,是苏州地区最后一个通电的行政村。
早在七十年代中、后期,苏州地区除三山之外,都已通电,从而奠定了大力发展乡镇工业的坚实基础。而这时,三山仍处在“没有光明、没有动力”的原始、落后状态。
1977年 月 日小姑生产队,购置的一台八千瓦的小功率柴油发电机,开始“自发电”,供社员晚间照明。这一“亮”令其他生产队羡慕不已。不久,其他四个生产队也相继购置柴油机发电。洞庭石矿购二台波兰产的黑白电视机。后来小姑生产队也买了一台21英寸的黑白电视机,放在蚕室里,晚上让社员们看电视。结果其他生产队的人纷纷前来“轧闹忙”,人满为患,“电视室”不得不“暂停开放”。后来五个生产队都有了“电视室”,晚上秩序才好转。
有了“自发电”,广播喇叭装进家家户户,由东山广播站葛才兴、三山岛秦永原、潘静华等负责安装。家用电器也开始进入“先富”人家; 1994年,还借此开通了“微波电话”。尽管因为“限时供应”,很不方便,但这个古老的小岛上总算有了些许“现代文明”。
1983至1984年间,三山“分田到户”,村、组的集体经济能力减弱;而村民的家用电器越来越多,用电量数倍于前,致使各组(其时大队改为村、生产队改为组)的“自发电”难以为继。为此,村里于1983年购进一台“50千瓦”,用于全村统一供电。1988年,又换购了一台“75千瓦”,并在当时县人大的支持下,获得每年12吨“平价油”的指标,用于发电。
然而,好景不长,“自发电”毕竟不是长久之计。经济转轨之后,平价油越来越少,用“议价”的成本太高,而且只能“限时供电”,不仅影响村民的生活质量,更严重地制约了三山的经济发展。因此,九十年代前后,村党支部就将争取早日通电,定为全村的头等大事和实事。通过长达十年的不懈努力,在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企业的大力支持下,2000年1月18日,湖岛古村终于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刻:通电了!“四线合一光缆”,由2006年3月18日开通。
至此,“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旅游业大开发“只欠”的“东风”劲吹了,三山人东山再起了。
盛世兴旅游 “农家乐”乐农家
1983年6月,苏州市和吴县文化界的领导,和一批相关人士来三山开会,商讨三山古人类遗址和风景资源的保护、开发事宜。因村里的招待所过于简陋,客人们便分散住宿在条件较好的村民家中。二十年之后,有人将这次会议的住宿方式,称之为苏州地区“农家乐”的“起源”。
也就在这时,因为采石矿停办、长毛兔热“降温”、工厂“开开关关”,三山经济发展路在何方?而上级和外界对古人类遗址、和岛上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越来越关注、重视,自发来岛的游客也日见增多。这些都启发、促使三山村党支部,开始将发展经济的目光转向旅游业。
但这需要巨额投入,而且是长线投资,见效慢、回收慢,不是一般人、一般企业能够担当的。在当时苏州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引进外资的热潮中,三山人多次与外商接洽。丰富、优厚、独特的旅游资源,确实吸引了许多实力雄厚的海外有识之士,他们来岛考察、洽谈,有的甚至做了详细、周到的可行性报告,在岛上召开董事会,决心投资三山,开发旅游。然而,因当时政策和观念的局限,这些“中外合作”之举最后都不了了之。
但村干部们因此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坚定了决心。在此基础上,有了后来和“先奇”的合作开发。
旅游开发,广告“轰炸”。游客们看了广告记住了,来了;不少人来晚了,他们不知道先奇俱乐部已经关门了。既来之,就要吃、要住,没了俱乐部,怎么办?三山人想到了十年前的那次市、县文化界会议,便照此办理,由住宿条件较好的村民负责接待,管吃管住。“农家乐”,一种新兴的、由农民自发兴起的旅游形式,在湖岛古村三山率先萌生了;至少,在苏州地区可以这么认为。
2000年1月,三山通电。旅游业大开发的时机到来了。
一年之后,“三山风景区”成立,国庆节正式营业。当年才三个月,门票就卖了6万元;第二年全年60万元;第三年再翻倍,120万元;去年又增至240万元。而全村的50多家“农家乐”、几十辆电瓶车,和花果、蜜饯、茶叶、禽蛋等土特产,由产业带动的各种延伸服务,其收入至少超过1000万元!“农家乐”,乐农家,节假日和旅游高峰时期,三山岛上游客成群结队,欢声笑语不绝于耳。沉寂了上百年的湖岛古村,恢复了历史上的欢闹和兴盛。
创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2006年,三山村投入巨资,在硬件建设上对全岛沿路外环境进行了集中整治。其中游客码头投入60万元;农家乐内外环境改造投入50万元;观光电瓶车停车场投入2万元;沿路绿化投入8万元;路面修复投入10万元;并投入100多万元建造东泊码头一座,和环岛路1.4公里等基础设施。投入20多万元,完善了景区的道路、指示牌、环保垃圾箱和环境绿化,投入80多万元在游客中心原来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完善了接待、投诉、安全保卫、公共卫生间等多方面的功能。对“农家乐”旅社经营户,进行硬件和软件的整治,硬件上对房屋外观墙面、内部装修进行改造。还根据《苏州市农家乐管理办法》的具体要求,规范管理秩序,做到依法经营、公平竞争、诚信守信,确保农家乐经营能够健康有序发展。在软件建设上,投入3万多元,请上级环保部门对三山岛的生态环境进行测评;投入5万多元,对工作人员和讲解员进行培训。工作人员统一着装,挂片服务。三山岛树木茂盛,为了做好山林防火工作,投入资金10万元,修建了防火隔离带。为了保持村容整洁、环境优美,创造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村里还成立了一支10人组成的环境卫生保洁员队伍,专职服务,长效管理。
功夫不负有心人,年底喜讯频传:三山村获评2006年度苏州市旅游行业先进集体光荣称号,村书记吴惠生获评先进个人称号;而且先后顺利通过苏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验收和创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验收。后者为全国性的荣誉称号,每三年评审一次,在旅游大市苏州的全市范围内,也仅有3个村获此残荣。
同时,三山景区的门票全年收入更是稳步提高;更重要的是,三山的旅游业发展,开始步入规范化管理的良性循环新阶段,一步一个脚印,前景光明灿烂.
今天的百科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苏州三山岛」苏州三山岛船票时间表》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百科知识,敬请关注宝百科,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