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看一下桑耶寺,以下6个关于桑耶寺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
本文目录
藏地笔记:第一座佛寺——桑耶寺
【桑耶寺】又名存想寺、无边寺,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的扎囊县桑耶镇境内,雅鲁藏布江北岸的哈布山下。桑耶寺全称“贝扎玛桑耶敏久伦吉白祖拉康”,藏文含义为“吉祥红岩思量无际不变顿成神殿”。 8世纪末,时任赞普的赤松德赞笃信佛教,为迎请印度的两位佛教大师寂护和莲花生请至西藏弘扬佛法而修建。桑耶寺相传是莲花生大师主持,建造在藏王赤德祖赞的出生地,是西藏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家,具备佛、法、僧三宝的正规寺院,在藏传佛教界拥有崇高的地位。9世纪中叶,吐蕃禁止佛教传播,桑耶寺也遭到封禁。10世纪后期重新开放后,这里遂成为宁玛派(红教)的中心寺院。萨迦派统治时期,对该寺进行过修葺,并派遣僧人住寺,此后就形成了宁玛、萨迦两派共处一寺的局面。寺内建筑按佛教的宇宙观进行布局,中心佛殿三层楼兼具藏族、汉族、印度三种风格,因此桑耶寺也被称作三样寺。 (资源:网络) 一、横渡雅鲁藏布 今天要拜访西藏第一个佛寺——桑耶寺。早早起来,收拾好行李物品,就上车了,希望赶上松嘎渡口的第一班船。 昨晚司机布琼师傅热心的带我们转了几家店,可惜最终都没吃上传说中的“藏鸡”和“藏鱼”。一早路上,我们终于第一次吃到了属于西藏特有的东西——青稞面包。我向不大喜欢包子,面前这包子面粉一看就特别的粗,黄黄的还有点土色。但出门在外,填饱肚子可是第一要务,更何况这青稞面还是第一次吃的,就尝尝吧。一口咬下去,虽不至于粘牙,但也没什么筋,更没有白面甜。里面包着牦牛肉馅,入口却清清淡淡的,吃的出是放了些肉,却没猪肉包那样浓香扑鼻。没什么特别,但不知道怎的,就着白粥,却觉得很是顺口,不知不觉,竟然吃了好几个。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隐隐约约的,道不明,却温热了胃,很是舒服。 一进了西藏,啥前面都加了个藏字——藏人、藏刀、藏鸡、藏鱼,老驴MM已向布琼问起了昨天在车上她们起的,所谓的“藏萝卜”的水果(芜根),听说治高反效果明显。布琼师傅笑笑说,这里没有,但昨天听我们一说,已经叫他妈妈准备了些,回头下午顺路带我们去拿些。小伙子话不多,没想到这么细致热心,心里又是一阵暖和。听到他在关心我们几个今天如何,好点了吗?隐隐有些头疼,我打了个茬,照实说——藏鱼没吃着,今天却好象有点“藏感冒”,头疼疼的。小伙子憨厚的嘿嘿嘿笑开了,我看着他,又想起了刚吃过的青稞包子——“不过吃了这‘藏包子’,现在舒服很多”,又是一阵嘿嘿嘿,我也嘿嘿嘿的报以笑声,一车嘿成一片。 松嘎渡口到了,可是第一班船已经坐满了人,我们只得拍拍照,坐了后面一班。好在有个外国旅行团跟在我们后面,船很快坐满,就出发了。船开出十几米远,码头上来了七八个穿着绛红僧袍的老喇嘛,一个个神采奕奕,却自带一种平和内敛的气场。松嘎渡口是专开对对岸的桑耶寺的。桑耶寺既是西藏第一个功能齐备的寺院,也是在很长的时间里,西藏最大的寺院。我不知道这些喇嘛是来朝拜、集会,还是他们就是日日如是,到对岸“工作”的。船上立即喀嚓声不断,有些人向他们挥手,有感觉的明显不只是我,而且我还略显迟钝。他们竟不约而同,笑笑的,真诚而详和的对我们这群萍水相逢,又将如浮萍一样漂散的游客们,认真欢喜的挥手致意。身边的MM开玩笑的提醒我,快拍啊,这些喇嘛很珍贵的。我却早已入戏,没有回答,一幕幕的拍下了,这些诸佛加提的有福之人。 船开了,高原的江面开阔而平缓,水很清,天很蓝,山很远,四周,很静。我依旧,或许有点刻意的,任自己的思绪如这叶扁舟般,漂浮着。在这茫茫水面上,或知所终,却忘其所终,如浮萍般,沉浸在这一刻,依托着这一刻,既不幻想着下一刻,却一刻刻的从身边划过,无所求,有所感,有所得,照照拍拍⋯⋯ 不知道船开的慢,还是江面宽,也没想着这到底要多少时间到我们的目的地,但我知道那是个漫长的旅途。四周的景色无疑是美丽的,却也单调,我相信即便睡一觉醒来,景色,也还是差不多。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想看到,体验到,拍到满意的一瞬间,却不能不保持警觉,就如这太阳高度,和船家的角度,距离......在镜头里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我努力地捕捉着、拼凑着、记录这稍纵即逝的美丽瞬间,一种或许只单属于自己的感觉。 虽然成功的机会很少,我依然换着角度,参数,估计着下一刻的变化,安静的喀嚓着,即便可能是一堆废品。其实我并不在乎结果,那一刻,就如周围的景色,我的心轻轻地起伏着,拍或者只是让我沉进去的手段,而我乐在其中。 船头一位外国老太太走进了我的镜头。沧桑而平静的面容,一头略带花白的金色头发在阳光下通透而灿烂。老太穿戴鲜艳得体,抽出一根烟向船头的船家借火,安闲而坦荡。光线暗了一点,我没能清晰的捕抓到这一幕,可她却深深刻进了我的脑海里。“没有一张照片是无意义的”,我知道我的照片记录下的那一刻,或许对很多人是无意义的,可在我,串起来,朦朦胧胧的,我却发见了些许什么,那个熟悉而陌生的自己。我甚至有点妒嫉她,不知道若干年后有如她的我,能否象她如此的性情,如此的淡定安详,或者,就仅仅一如此刻的我,平静安逸的去欣赏这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福气。 虽没有“欸乃一声山水绿”的古朴隽永,但这老式柴油机发出的突突声,在一个多钟头的平山慢水中,竟也显得如此的清丽脱俗。或许生命就如这世界般,美丽而无聊。平淡,却变幻万千。也如这短短的十秒不到的时间,一组有意或无意的镜头,却也可以出乎意料的,在这旅游结束之后,被延绵咀嚼一个月之久;而看似乎非常不一般的佛光普照、珠峰晨洗和古堡惊魂,却如这流水般,在脑海中渐渐淡去。“与无常共处”是一本热门书名,也是妻对我说的。我想,我曾经,也后觉的,深刻而平静的体会到了些许。 下了船,MM们依旧热烈而欢喜的摆个“蒲士”立此存照。俺和一老帅哥长枪断炮自然免不了一顿狂轰滥炸。我们好运气(当然,我也并不十分认为),下船就有辆破旧的中巴车空着等客,不用在拖拉机上颠簸,起码是“铁包肉”而不是“肉包铁”地晃荡到了桑耶寺。由于年代包括交通都格外的久远,寺庙也格外的沧桑而充满某种神秘、深远而奥妙的内涵,连同他那些一步一拜的朝圣者们。门前依旧的一排拍照要钱的,转着经筒,服饰突出的人。不知怎的,我心中已经很平淡的,不再有厌恶之感,只是有点好奇,他们,是什么时候开始坐在这里收取钱财的。我愿意相信他们是虔诚而诚实的,也相信人不可能光靠佛祖保佑可以不吃饭长久修炼的。我,甚至更好奇的开始想,他们是如何的心理状态和需求状态,是处于如何的水平,在自我和神圣的阶梯上。当然,我知道,我永远不可能得到满意而客观的答案。这问题,或许只有两个人能回答,一个是佛祖,另一个,只有他们自己。 二、桑耶寺 由于高反,大家今天明显动力不足。古朴的寺院在高反的眼睛看来,与我们的世界更加格格不入,鸷傲的让人心里发慌。步入寺内,长长的转经筒一字排开。黑油油的木头转轮上,金色的筒身镌刻着凹突的藏文,与红色的木头柱子分列两行,象身着盔甲的列兵,从一千多年前就一直站在这里,守卫着一个不曾破解的秘密。沉重的让我有点透不过气。可到底来了,透不过气也是种感受和体验,该看的还是得好好看看。 于是继续顺着转经道走,突然听到大殿内一阵金鼓声,便迈进了昏暗的大殿。一进大殿,里面昏暗的让我的眼睛好一阵适应。然后,就看到了灯,安安静静燃烧着的酥油灯火。一盏盏稀稀疏疏,在暗暗的大殿里如洒落的繁星。每盏橘红色的昏暗灯光下,都有一张虔诚平和的面孔,一扎码的整整齐齐的经书。伴着低沉快速的有点杂乱的念经声,末了,总有一声整齐的佛号,在一声或清脆或悠远的钟鼓声中,嘎然而止,只有余韵袅袅,通达穹宇。在门口敲着鼓和主持的,是年纪比较大的和尚。 灯光映照的,大多是年轻的脸庞。看着略显稚嫩的面孔在昏暗的千年大殿里,一种强烈的时空交错的感觉冲的我一阵晕眩。千百年来,他们和千千万万的同门一样,一本同样的经书,一盏同样的油灯,甚至在同一张桌子上,从皓齿读到倚杖,千百年,百千代,就这样代代如是,年年如是,日日如是⋯⋯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信念,一种什么样的追求,让这些鲜活的生命如此心甘情愿的为他付出青春,付出一切。眼前突然漂过了等过江那几位喇嘛的笑容,一张张平静,祥和的面孔,清澈的目光和纯真的笑容,我木木的站在大堂中,似有所思,却好象有点怕着什么,又好象根本就没执着思考着什么,胸口有点发堵,头脑一片虚空,只是突然感到一种莫名的难以承受的苍凉,我逃也似的快步冲出了大殿。 昏暗的大殿外依然阳光灿烂,旁边一扇小门里,传来了欢快的歌声。窄窄的门巷里站着一排女工,每个人手中握着一支竹竿,竿的末端是一块方方的,豆腐快状的东西,看的出很重。她们正唱着整齐的歌,按节奏一边踏着整齐的步伐,一边用手里的工具打夯似的砸着地面。我不知道这是仪式还是劳作,但那清脆整齐的歌声,连同略带羞涩的笑容,写到这里,又浮现如初。后来我才知道那叫打阿嘎,她们那是在夯平地面建房子。 【打阿嘎】藏族传统的屋顶或是屋内地面的修筑方法,利用当地特有的被称之为“阿嘎土”的泥土和碎石加上水混合后铺于地面或屋顶,再以人工反复夯打使之地面、屋顶坚实、平滑、不渗漏水。打阿嘎是女人们的事,她们腰围围裙,手执木夯分成两组,用歌声统一着步调,木棒夯土的声音是节奏,一轮又一轮的一边合唱一边夯打。 中午时分,我们离开桑耶寺。出门口的时候,转过一个角落,一扇小门里,小小的空间黑的象另一个世界,一个矮矮的台子上,密密麻麻的,摆满了点燃的酥油灯。那小小的火焰,就照亮自己的身影,依旧的柔弱而美丽,一个个轻轻舞动着婀娜的身影,看似成片,却只是靠着这点微弱的光晕,虚假的牵连着,象极满天的繁星,于是又仿佛听到了齐豫的歌——天上的星星,为何象人群一般的拥挤呢?地上的人们为何,又象星星一般的疏远......心中泛起一阵,莫名的伤感。 出得寺庙大门,早有几部车停在树荫下。我们想坐来时的小中巴,可是要等到1点半才开,我们还计划去羊湖,只好找其他的车。见我们急着走,几个司机立马加价,无耐之下,只好就着他们,包了部农夫车,开到河边。到了河边,历史不期的却又必然地重演——一开始说是没人开,船夫去吃饭,如果包船可以去叫。我们问价格,见只有我们几个,坐地起价加了50块钱。没办法,只好听他们的。过了一会走过来2个人。我们以为是船家,问他们怎么不开船。原来的那个人立即搭腔,说船家没来,不肯开,说太少了,要就在加50元再去叫。我们自是不满,磨了一阵,没办法,还是不得已听他们的,要他们快点。没想到立即有人过来开船的,定睛一看,意料中的,就是那两个人中的一个。我与朋友们面面相觑,叹了口气,无奈的笑了笑,谁都没再出声。 回来的船一样的慢悠悠,一样的山,一样的水,一样的蓝天白云,一样的河岸边一样的胡杨树,一样的山头上,一样的经幡迎风飘荡......一样的铁皮船,就这样沿着一样的路线,载着一样的血肉之躯,熙熙而来,攘攘而去......不同的只不同的面容,不同的眼光,带着不同的目的,心境。就这丁点的不同,在这么美丽而宽广的自然怀抱中,是那么的渺小而肤浅。但事实上,却是那么直接,深深的刺进我的眼睛,直透后脑。我无法堪破这个玄机,既无力也无心。只是任这清冽的雅鲁藏布江的水从左眼流进,右眼流出。大脑却始终象极这灰色的碎石河床,坚硬、散乱、冷冰、宁静。定定的,如江石般坐在船沿,耳边遥遥传来了《回到拉萨》的旋律——“回到拉萨,回到那布达拉,在雅鲁藏布江把我的心洗清,在雪山之颠把我的魂唤醒......” 看来,这一天两次的漂,我算是白忙活了——美丽的雅鲁藏布江,并没有把我的心洗清,觉得有点出乎意料的是,对此,我好象一点都没有出乎意料的感觉。想到这,不禁笑笑,调侃了下这个有点陌生的自己,下船!
桑耶寺怎么祈福
要在桑耶寺祈福,首先你需要准备一些祭品,然后在祭坛上烧香,最后说出你的祈福语。
山南地区十大最好玩的地方,山南旅游景点
山南哪里好玩?山南好玩的地方有哪些?山南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北接西藏首府拉萨,西与日喀则毗邻,东与林芝相连,南与印度、不丹两国接壤,是西藏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本文为大家带来山南好玩的景点排名,盘点山南十大好玩的地方,包括雅砻河风景名胜区、朗色林庄园、雅砻河谷水利风景区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朗色林庄园 朗色林庄园位于西藏山南地区扎囊县朗色林乡,建造于明代年间(西藏地方的帕竹王朝时期),是西藏最著名的农奴主庄园和古老的建筑,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朗色林庄园主要由双重围墙、护墙壕、主楼、马厩、经堂、仓库、神殿及花园组成。1959年因叛乱分子占据而受损,附属建筑及花园已毁。上世纪80年代后主楼建筑大面积坍塌,但墙仍存。主楼高七层,是西藏现存最古老的高层建筑之一,比例、尺度比较宜人,造型典雅,与一般西藏寺院建筑的厚重、雄阔的风格有所不同。 2、松卡石塔 松卡石塔位于西藏山南地区扎囊县桑耶寺以西15公里的雅隆藏布江边一座岩石山脚下,海拔3650米。这里共有大小不同五座石塔雕刻而成,通体白色,均为整块巨石雕刻而成,高度均为2米左右,建筑年代不详。据说这五座石塔是藏传佛教早的教派宁玛派祖师莲花生大师设计主持雕造的。 3、桑耶寺 桑耶寺,又名存想寺、无边寺,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的扎囊县桑耶镇境内,雅鲁藏布江北岸的哈布山下。寺庙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也是西藏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藏族古老而独特的早期文化宝库之一。寺内建筑按佛教的宇宙观进行布局,中心佛殿兼具藏族、汉族、印度三种风格,因此桑耶寺也被称作三样寺。 4、康松桑卡林 康松桑卡林位于全国重点保护单位西藏扎囊县桑耶乡桑耶寺南约1.5公里处,是吐蕃赞普赤松德赞的一位王妃按照桑耶寺乌孜大殿的式样修建的。康松桑卡林是一座坐东向西、建筑规模仅次于桑耶乌孜大殿的建筑,总占地为4000平方米,主殿居中,共四层,高18米,周围是两层楼的僧舍形成的大院,大院四面各设一门,西门为正门。西门宽2.2米,高2.3米,门内有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的门廊,门廊共十二根方柱。 5、羊卓雍措 其位于西藏山南市浪卡子县,拉萨西南约70公里处,与纳木错、玛旁雍错并称西藏三大圣湖,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泊,湖光山色之美,冠绝藏南。羊卓雍措面积675km²,湖面海拔4,441米。从拉萨到羊湖需要翻越5030米的岗巴拉山口。2012年6月有报道称将建观光项目,山南市已责成浪卡子县立即停止该项目。其湖面平静,一片翠蓝,仿佛如山南高原上的蓝宝石。有的人简称羊卓雍措为羊湖,并非官方称呼,不能取代。 6、乃东县雅砻河谷水利风景区 雅砻河,又称雅隆河、雅砻江(并非四川省的雅砻江),是南北纵贯西藏山南市乃东区南部(雅江以南)的江河,是山南市乃东区泽当镇注入雅鲁藏布江的河流,发源于山南市乃东区南部的雅拉香波山。流域面积920万平方米,为西藏境内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是西藏古代文明的摇篮,藏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有雪山冰川、田园牧场、河滩谷地、高山植被;也有神山圣湖、历史古迹和古朴的民风民俗。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于一体,构成了一幅神秘、古朴而又壮丽的画面。 7、西藏姐德秀国家森公园 姐德秀国家森林公园历史上是西藏八大名镇之一。这里风光秀美,景色宜人,人与自然和谐相伴,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环绕在姐德秀镇周边。国家投资数千万元在该区一带营造了百万余亩的人工林,还有灌丛、湿地、河流等自然景观交错相间,姐德秀森林公园正是这些景观资源中最有代表性的景点。姐德秀森林公园森林植被主要为河边滩地人工栽种的柳树,树种有白柳、垂柳、筐柳等,沿河分布,向一条绿负十态走廊,镶嵌在雅江两岸。 8、敏竹林寺 敏竹林寺,又名敏卓林寺、敏珠林寺,是藏传佛教宁玛派(红教)的六大寺庙之一,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扎囊县,初建于公元十世纪末,是由宁玛派高僧卢梅·楚臣西绕修建。敏竹林寺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主要佛殿为祖拉康。敏竹林寺以注重研习佛教经典、天文历法、书法修辞及藏医、藏药等而闻名全藏,历年的《藏历年表》均出于此。敏竹林寺以片石砌筑的墙体在西藏也是极为有名,对研究西藏建筑艺术和建筑风格也有很高的价值。2006年,敏竹林寺被中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色喀古托寺 寺座西向东,占地面积约4820平方米。平面呈方形,外有围墙环绕,东西长98米,南北宽48米。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洛扎县城南50公里处。寺坐西向东,有围墙,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98米,南北宽48米。主殿大佛殿名噶哇久尼,寺中部碉楼9层,高28米,楼顶用金顶,另有僧舍等建筑。1080年前后由西藏著名佛学大师玛尔巴及其弟子米拉日巴创建,当初仅有碉楼和大佛殿。12世纪曾维修,16世纪佛学大师巴握•祖拉陈哇续建大经堂、僧舍、围墙,并给碉楼加盖了金顶。 10、雅砻河风景名胜区 雅砻河风景名胜区,西藏山南地区南部,面积920万平方米,为西藏境内目前唯一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是西藏古代文明的摇篮,藏民族的发祥地。这里有雪山冰川、田园牧场、河滩谷地、高山植被;也有神山圣湖、历史古迹和古朴的民风民俗,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于一体,构成了一幅神秘、古朴而又壮丽的画面。雅砻河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成为藏民族历史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雅砻河名气大,这些年每年举办雅砻文化节,因为雅隆河谷的吐蕃部落击败阿里—达拉克地区的象雄部落(苯教文化)是西藏史上的大事。
这两幅图片分别是世界上哪里的建筑?
上图是乌兹别克斯坦的哈兹拉提伊玛目清真寺 下图是桑耶寺,又名存想寺、无边寺,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的扎囊县桑耶镇境内
桑耶寺是藏传佛教历史中一座神秘的寺庙,它有什么特别之处?
藏传佛教是指传入中国西藏的佛教分支。佛教寺院众多,藏传佛教主要在西藏、四川、云南等地区传播。随着时代的发展,它现在已经传播到世界各地。今天我要介绍四大藏传佛教寺院。让我们互相了解。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寺,位于藏东地区市山南部,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桑叶寺始建于公元8世纪吐蕃王朝时期,是西藏第一座剃须出家的寺院。寺庙里的建筑是按照佛教的宇宙学来布置的。中央佛殿有藏、汉、印三种风格。所以,三叶寺又称三叶寺。桑叶寺有50多位僧人。
整座寺院的布局按照经中“大世界”的结构布局设计,按照坦陀罗的曼陀罗建造:乌兹殿代表世界中心的须弥山,殿四周的四座殿代表四大洲和咸海的八大洲,日月殿代表宇宙中的两座寺庙,寺墙代表世界边缘的铁巍山;大殿四周建有红、白、绿、黑四座塔,以降服万恶,防止天灾人祸。篱笆的两边各有一扇门,东门是正门。
根据公元762年桑叶寺的记载,池松德赞亲自为寺庙奠基,历时12年,于775年底完成。据说,赤松德山初建时,急于了解建成后的景致,莲花生就从手中改变了寺院的假象。赤松德赞看到后,忍不住叫了一声“桑叶”(意为“意料之外”、“难以想象”),后来就把这个感叹词当成了寺庙的名字,所以寺庙因为国王的感叹而被命名为桑叶寺。
桑叶寺落成后,举行了盛大的开幕式。从唐朝、印度、和田开始,赤松德赞就邀请僧侣到寺院传经,并宣布吐蕃人都是佛教徒。因此,桑叶寺是西藏第一座具有佛、法、僧三宝的正式寺院,在藏传佛教界占有很高的地位。
藏传佛教的建筑艺术?
西藏最早的寺院是桑耶寺,建于吐番王朝(公元779年),标志着西藏第一座寺庙诞生。公元十至十三世纪经过灭佛打击后的佛教在西藏土地上再度兴盛,托林、萨迎、粗布等大寺相继出现。公元1409年,黄教首建甘丹寺,后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相继建成,西藏的寺院建筑进入了全盛时期。据《圣武记》记载,到雍正十一年上报理藩院的黄教寺院数字达3477座。
正如藏族的许多寺院一样,其每种形式、每个方面都具有意味深长的象征意义。桑耶寺在建筑的总体布局、殿堂设计上是以佛教的宇宙模型为蓝本,采取对比统一的手法。寺中央高置乌孜大殿,用它象征世界中心的须弥山;南北的尼玛殿和达瓦殿,象征日、月;大殿四周有白、青、绿、红四座舍利塔,象征四大天王;围绕大殿的十二座建筑物象征须弥山四方威海中的四个大洲和八个小岛;圆形的外墙,暗示着世界外围的铁墙;几条沿围墙转经朝拜的小道,表示法轮长转。殿堂内部通过帷幕、色彩的处理,造成光怪陆离的神秘气氛,殿堂内一般都很幽暗,而佛像则十分光亮,大概也含有象征“举世昏暗,唯有佛光”的神秘意蕴。
西藏寺院建筑大体分为平川式建筑和依山式建筑两大类。
大昭寺可算是平川式建筑的代表作。这座群楼拥簇、金光闪耀的唐代建筑,融汉藏风格于一体,由它开创了藏式平川式寺院布局的新格式。主殿居中,经殿佛殿环绕四周,与汉式寺院的对称格局迥然不同。
大昭寺
主殿主体建筑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干墙用花岗岩砌成,高三至五层,下大上小,侧视面略呈梯形,最上层为平台,土木结构的殿堂就建筑在平台之上。
殿堂的屋瓦及四周装饰与汉式琉璃瓦不同,用铜皮鎏金制成。金顶上的金鹿,传说是菩萨的化身,两眼盯住法轮,象征着佛陀在野鹿苑说法。金顶飞檐下的狮子、水兽、共命鸟雕饰带有浓郁的印度、尼泊尔寺院顶饰风格。
主殿正殿有二十根巨柱,支撑着大殿三层主体结构。大殿的梁、枋、柱、门楣处布满飞天、禽兽等浮雕和彩绘,柱头斗拱上的浮雕有裸体或着衣人物以及天鹅、白象等,刀法古朴精练,堪称一流佳作。
布达拉宫。在西藏所有的宫堡式建筑中,令人叹为观止。布达拉宫可作为藏式依山式寺院的典型。这座建于公元七世纪,被誉为人类建筑史上伟大奇迹的布达拉宫,以雄伟壮丽、金碧辉煌而著称于世。那些鳞次栉比的梵宫琳殿层层叠叠一直覆盖到布达拉山(红山)顶,宫城顶上的续金宝幢像火焰一样闪闪发光,照得整座红山,如同人间仙境一般。
布达拉宫
在拉萨河谷平原的红山上,拔地而起一千间宏伟的宫室。布宫宫殿高达200余米,数米厚的宫墙基石全用巨型花岗岩直接砌在红山岩体上,由红山南麓,婉蜒而上,直至山顶。主楼十三层,分红、白两色宫,上有金殿三座,内有正厅、佛殿、经院、灵塔,回廊曲径纵横交错,犹如迷宫。宫内难以数计的浮雕、圆雕、壁画、彩绘、金银饰物,精美华丽,五彩缤纷。所有的廊柱、椽梁、门楣、斗拱都雕刻着花纹、人 物、鸟兽和彩云,尤其藻井的精美堪称为东方艺术图案的佳作。
布宫内有大小不等的入座灵塔。最引人注目的是五世达赖喇嘛灵塔殿的塔饰,塔身全用金皮所包,塔身金皮上镶嵌着珍珠、宝石、珊瑚、琥珀、玛蹈等,有18677颗。布达拉宫是珍宝之宫,藏族宗教的艺术之宫。
甘肃夏河的拉卜楞寺也是这类藏式依山式建筑。
拉卜楞寺
拉寺建于1709年(清康熙四十九年),主要建筑如大经堂、闻思学院、弥勒佛殿和嘉木样府邮,几乎全集中于依山的高处,从山坡到河边,基地由高到低,周围三面簇拥着大片低小的僧舍,参差错落,更衬托出主体建筑群的宏伟壮观,庄严巍峨。
藏式寺院的风格,体现在无论经堂、佛殿或僧舍,都注重墙面的装饰,墙头都用暗棕色的便玛墙带。“便玛”是红柳的意思,便玛墙是将红柳条扎成小束,染成暗棕色锄齐,中间用垂直木根贯穿,固定在上下墙中;墙上下各有一条水平木枋,表面刻出一个个黑底白饼,称为月亮枋。墙带上常贴有铜质鎏金佛教图案和梵文,在深红色的底上闪闪发光。经堂便玛墙下的藏式窗户,呈纵长方形,上沿挑出窗檐,挂布帏。梯形的斜边与倾斜的墙角轮廓相呼应,再加上飘动的帏,使整个墙面显得生动。
拉寺的大经堂、佛殿、学院等建筑的空间大小,高低都有强烈的对比,通过精心安排的转接和过渡,结合成有意味的系列,以造成不同的气氛。走进闻思学院,从前殿、前庭到经堂、后殿,地面越来越高,光线越来越暗,进入大经堂,空间顿感压抑,一座面积1700平方米的大殿,高5米,四周不开窗户,矗立的柱网和满月的幢幡,昏暗中闪动着酥油灯光。后殿地两比经堂更低,但内部空间骤然高起,拥挤着巨大的佛像和灵塔,这时人们的心理在经历了压抑和恐惧之后。升起一种崇敬和圣洁感,五体投地匍伏在神佛的脚下。
按教义规定,寺中的主宰建筑使用红、黄、深棕色,而大片僧舍和塔一律刷碎白色,有形的窗框四周和大门洞凹入部分则涂以浓黑色,再配以闪闪发光的金顶和屋顶上鎏金饰物,更加深了中心部位建筑的统率作用。寺院外围的转经廊则把全寺中心浓郁绚丽、边缘清淡素洁的色彩统一起来。
汉藏结合式的寺院在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分布较多。这类汉藏式殿宇较多地吸收汉式寺庙中轴线布局的特点,枣般也有三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等等。最主要的特点是它的主体结构基本采用汉族的木结构间架,最顶端还加上了一个汉式歇山式大屋顶。但常常是将数个殿宇组合成一座相连的建筑群,俗称“勾连搭”,在组合中又交错安排纯藏式或汉藏式建筑。
内蒙古海拉尔的甘珠尔庙、古达茂旗的百灵庙大经堂、包头土默特右旗的美岱召大经堂就是这种样式。大经堂由三座歇山顶的殿宇组合而成,在中殿外部底层则围以藏式围墙。最后一殿乃是通天柱一贯到顶,“内供大佛,并建二层回廊以便观瞻。在这些殿的细部装饰上”,除正吻、角兽外,又常用喇嘛庙特有的火焰掌、莲花、倒钟等,四角还装有三股戟、宝幢,使建筑物显得灵活轻巧。
甘珠尔庙
最著名的汉藏结合式是青海西宁的塔尔寺。塔寺为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
塔尔寺的建筑布局和殿堂结构十分巧妙。它把汉式的坡屋顶、斗拱、方亭和藏式平顶密梁的碉式结构、梯形窗、异形柱等结合在一起,生动和谐,构成汉藏结合的艺术风格。
大金瓦殿、小金瓦殿、大经堂和密宗殿都采用院落形式,主殿与亭阁间杂配合。斗拱、飞檐保存了汉式建筑色彩绚丽、 结构严谨的风格,与藏式平屋顶上的金色法轮、宝幢辉映照耀。
尤其独具特色的是大金瓦殿那金碧辉煌的金顶。公元1711年(清康熙五十年)用黄金1300两、白银l万两把平屋顶改为金顶;1740年(乾隆五年)又用白银27000两重镀金瓦,并安置金顶宝瓶、喷焰宝瓶、金鹿;金轮等喇嘛教的饰物,形成了一座三重檐歇山式的大金瓦殿。
最为奇特的是有168根柱子的大经堂,面积为2050平方米,加上回廊共计有2750平方米,可供六千僧人诵经。这是一座二层平顶密梁藏式大殿,堂内各柱都用蛹龙图案的彩色藏毯包裹,主梁雀替纹饰类似汉式建筑的大雀替图案。整个经堂内挂满了唐卡、帏幔;幢幡和堆绣制品,加上彩绘、精雕梁柱、藻井和壁画,在幽暗的光线下,显示出一种密教特有的深邃而神秘气氛。
塔尔寺
塔尔寺的门框、山墙和照壁上保留了大量藏式砖雕装饰。绿色琉璃照壁、砖壁吸收汉式砖雕技术,而人物、禽兽、花卉图案则带有明显的黄南五屯藏传佛教艺术风格。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今天的百科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桑耶寺」桑耶寺在哪个地区》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百科知识,敬请关注宝百科,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