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靬」骊靬人是什么民族

2024-11-10 22:07:25 到此一游 116阅读 回答者:小达人
最佳答案今天我们来看一下骊靬,以下6个关于骊靬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本文目录骊靬古城在哪里?骊靬历史背景介绍宣城市骊靬亭在哪 ?骊靬人的介绍骊靬的汉简确证:汉代骊靬城与罗马战俘无关丽轩古城怎

今天我们来看一下骊靬,以下6个关于骊靬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

本文目录

  • 骊靬古城在哪里?骊靬历史背景介绍
  • 宣城市骊靬亭在哪 ?
  • 骊靬人的介绍
  • 骊靬的汉简确证:汉代骊靬城与罗马战俘无关
  • 丽轩古城怎么去
  • 永昌骊靬古城封锁了吗
  • 骊靬古城在哪里?骊靬历史背景介绍

    骊靬在西汉丝绸之路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城市。如今骊靬的遗址是在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此前有英国汉学家把汉朝和古罗马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个假设,认为当时古罗马有一只军队无故消失,最后很有可能是在骊靬这座城市定居。但这一假设并没有确凿的证据支撑,而且根据DNA检测,也没发现和罗马人有关的血统,所以并不能成立。但骊靬这个地方依然流传着很多和古罗马有关的故事。 一、神奇的骊靬村 在我国甘肃省永昌县焦家庄乡楼庄子村有一个奇特的小村,名叫骊靬村,原来叫者来寨。 这里残存着一段长约三十米,高接近三米的古老城墙。 据当地人讲,骊靬村这个古城墙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时期还残存一公里左右,并且高度相当于三层楼高(约十二米上下,十分壮观的,这让笔者想起,笔者小时候,小镇还残存着古老的城墙,是童年开心的天堂),城墙上面宽阔,就像长城类似,上面可以走汽车。 进入八十年以后,当地老百姓纷纷将城墙上的土取下来当做农家肥或用来盖房子使用,于是,这古老的城墙很快除去了大部分,仅存现在人们看到的样子。 而且,在骊靬村还曾经发掘了一座汉代墓葬,带给人惊异的是墓主人竟然是欧洲人,这似乎有点奇中之奇。 据说,现在骊靬村还有四五百口人,其中大部分具有欧洲人的体貌特征:个子高大健壮,蓝色眼晴,眼窝深陷,头发棕红或棕黄色,身上汗毛比较发达,皮肤呈深红色。这些人被人们叫做“黄毛”。 二、“骊靬”一词的来历 追根溯源,骊靬村在汉代属于骊靬县,“骊靬”一词,是当时汉朝对罗马帝国的称呼,那么,这个骊靬县会有着怎样的来历? 唐代的颜师古在注释《汉书 ? 地理志》时说:骊靬县“盖取此国为名耳。”其意也就是说这里是安置骊靬人的地方(骊靬,古罗马人)。 清末王先谦《汉书补注》中说:骊靬“盖以其降人置县。” 清代王筠《说文句读》引用张穆的话说:“骊靬本西域国,汉以其降人置县。” 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先生在其所著的《河山集》中说:“骊靬为县名,当是因骊靬降人而设置的。以域外降人而设置的。以域外降人设县,亦见于上郡的龟兹县,其县也是因龟兹国的降人而设立的,这在汉时已是通例,无足为奇。”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英国学者德效骞则亲来骊靬村考查后明确指出骊靬县(村)就是当年汉朝安置罗马降人的县城。 十几年前,澳大利亚学者、历史学家戴维 ?哈里斯撰文提出:甘肃者来寨(骊靬村)就是古骊靬城遗址,而骊靬则是西汉安置古罗马战俘的城市。于是,又引起学者与历史学家与历史爱好者对骊靬村发生兴趣,许多学者专家来到骊靬村,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寻找历史尘封的谜底。 这者来寨(骊靬村)当年安置的“骊靬”(罗马)人是从那里来的?怎么会从遥远的欧洲来到中国的西北?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三、神秘的罗马军队 《汉书 ?陈汤传》中记载:匈奴郅支单于手下有一支十分特殊的部队,他们是以步兵百余人组成“夹门鱼鳞阵”(这分明与匈奴人善长的骑兵不一样)。也就是说匈奴郅支单于一改游牧民族精于骑射,善于野战的习惯,采取了固守。 西域都护甘延寿、副都护陈汤率领西域屯田军士(很少一伙汉朝兵马)与西域各国军队,共约四万人左右(而且是兵分六路直扑郅支的老巢,其中三路人马走天山南路,经葱岭进入大宛,直扑郅支城;另三路走天山北路,经乌孙,进入康居,直奔郅支城)。 这次行动是甘延寿与陈汤矫诏行动,也就是说没有征得朝廷同意,而私自采取的一次军事行动。 甘延寿,是甘肃人氏,出身良家子,少年时便被选为羽林郎(也就是皇帝卫队头目),后升任辽东太守,曾出使西域乌孙等国。 陈汤,山东人氏,少有大志,倜傥雄武,他的豪言壮语:“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一直是中华民族最励志的话语。他经富平侯张勃举荐,钦点为荗才,更是多次出使西域,面对匈奴郅支单于在西域的横行肆虐,与甘延寿一商量,二人决定以武力解决这个郅支单于,于是,谎称皇帝降诏讨伐郅支单于,秘密召集了西域屯田军士又令西域各国出兵,采取了这次“斩首”行动。 为了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特意选择了冬季出兵。 话说这个郅支单于在蒙古高原的匈奴故地被西汉兵马击败,溃逃率残部亡入西域,手下仅有三千余众,由于匈奴曾经是强大的草原帝国,西域各国一直臣服于匈奴,被匈奴收拾怕了,让郅支单于带领手下残部,纵横西域,耀武扬威,没有对手,并且意外地遇到一批神秘的不速之客,古罗马军团的一部军队。 四、古罗马统帅克拉苏进攻安息国 这是怎么回事?罗马军队怎么会出现在西域? 罗马,是古代欧洲强大的帝国,其强大的威名响彻地中海沿岸,所向无敌。 也就是中国西汉时候,罗马的军事统帅克拉苏,于公元前55年,率七个军团,包括八千骑兵,渡过幼发拉底河,直扑塞琉西亚,进攻安息国。 安息国采取诱敌深入的策略,诱使罗马军队一路追求进入一望无际的卡尔莱荒原。 这里是沙漠地带,没有林木,也没有水源,炎热、干渴加上劳累,让罗马士卒陷入困境,恰在这时,四面八方冒出安息骑兵,扬起满天黄沙,随着安息铁骑的迫近,箭如雨下,狂妄自大的罗马人第一次尝到“死亡之雨”(箭雨)的厉害。 罗马人善长的投枪不在射程,失去了威力,只能任凭安息的箭雨让军卒一批又一批倒下。 克拉苏发现不妙,试图突围,结果前锋人马不仅没有撕开口子,反而全部被歼灭。 克拉苏无奈,只好亲自去见安息统帅谈判,谈判触怒了安息人,一拥而上,把克拉苏乱刀砍死(一代罗马英雄就这样魂葬异乡)。 这次大战,约有两万左右罗马士兵战死,一万多人被俘成了奴隶,只有克拉苏的长子普布利乌斯所率的第一军团约六千余人拼死杀出重围。 五、是突围的罗马军队还是罗马战俘? 克拉苏的长子普布利乌斯率军冲出重围,却迷路了,于是,他们遇到了匈奴郅支单于,二者联合,罗马人成了郅支军队的一部分。 也有学者认为,进入中亚的罗马人,不是克拉苏的长子普布利乌斯所率的第一军团残部,而是那一万俘虏的一部分。 这些罗马俘虏被安息人派到安息东部边陲,大批战俘与当地人通婚,逐渐融合,其中一小部分从安息边境逃到了康居国。 康居国为了防止安息人西进,便优待这些罗马人,给他们划出一块生活区。这些人逐渐发展壮大,人口超过两万人,并推举了一位年轻雄武的为首领,外人称其为“罗马王子”。 匈奴郅支单于到达康居后主动去拜会罗马王子,这罗马人也听说过匈奴,也愿意与来自东方的人交往。郅支单于还把女儿嫁给了这位罗马王子,于是,有许多罗马人加入到郅支单于的军队。 话说这个郅支单于,看到大汉兵马有如天降,兵临城下,自认有罗马军士帮助,采取罗马人的方式,在外城设置三层重木建成的城垣“重木城”,又利用罗马人的圆形盾牌组成鱼鳞阵(据说在者来寨相邻的杏树村曾经挖出一根丈余长的粗大圆木,周体嵌有几根一尺多长的木杆,这似乎是当年罗马人“重木城”的遗物),而放弃了自己善长的运动战,龟缩在城中不出来,是想与汉军打一场持久攻坚战,等汉军补给出现危机时主动退兵。 可以说罗马人的重木城确实很厉害,甘延寿与陈汤指挥兵马攻击了几次都没有攻破,损失很大。 陈汤望着这重木城,又仰起头望望天,一下有了办法,这中亚地区冬季干燥,风力强劲,火攻。对,火攻。 汉军运来干柴堆到城外点燃,火借风势,风助火威,火势迅速蔓延开来,那重木城顷刻间烧成一堆灰烬,许多士兵也葬身火海。 郅支单于一看情况不妙,便率部突围,汉军早就弓箭伺候,一阵乱箭,又把他射了回去。 郅支单于突围不成,只好上城防守,连郅支手下的女性们也拿起兵器,上城助守。 汉军配备了威力强大的弓弩,这善于野战的匈奴士兵损失惨重,那些匈奴女性也是死伤大半(可怜的女人),郅支单于也被射中鼻子。 郅支单于看到大势已去,守也守不住,冲又冲不出去,只好做最后的顽抗。 很快,城被攻破,军侯杜勋身手敏捷,一刀砍下了郅支的头颅,匈奴的一代枭雄,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也创造了两个很不光彩的纪录:郅支单于是第一个被汉朝兵马斩杀的匈奴单于;也是第一个身首两处的匈奴单于。 六、罗马事件的余波 甘延寿与陈汤歼灭了郅支单于,获胜后,快马飞报汉朝皇帝汉元帝报捷,请求将郅支单于的首终悬于城头示众,以宣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决心。 汉元帝闻报,这分明是上天掉下的喜讯,给予批准,还改元为“竟宁”,其意也就是边境从此太平安宁了。 然后,甘延寿与陈汤虽然剿灭了郅支在西域的势力,斩杀了郅支,功勋卓著,但由于是矫诏出兵,触犯大汉法律,加上朝中丞相匡衡与宦官石显等人陷害,有功的甘延寿与陈汤没有加官封赏,反而被下入大牢两年多。三年后才平反出狱,甘延寿被封为义战侯,陈汤仅被封为关内侯,每人食邑仅仅三百户。 据说,甘延寿与陈汤歼灭郅支匈奴势力后,罗马王子倾慕东方的大汉文化,主动派人与陈汤等人接洽,表示愿望带领部众到中国定居,有四千多罗马人随陈汤来到了中国。汉朝政府在祁连山麓的张掖郡番和县,也就是原来匈奴折兰王的驻牧地修建了骊靬城供他们居住,专门设立了骊靬县。这“者来寨”就是“折兰”的转音。 也有的认为,那罗马王子其实就是克拉苏的长子普布利乌斯,或者是他的儿子。 无论历史的真实如何,两千年前,罗马人来到了神州大地,留下了一个叫“者来寨”又叫“骊靬村”地名,并且这里生活着有欧洲人血统的居民,也给后人留下无尽的谜团。 作者:陈二虎

    宣城市骊靬亭在哪 ?

    “骊靬亭”位于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骊靬古城。(永昌县是中西方文化交融的最早见证地,金昌市是古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河西走廊主要城市之一。)

    一、永昌县地理位置:

    永昌县隶属于甘肃省金昌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地处河西走廊东部、祁连山北麓、阿拉善台地南缘。东邻武威、北接金川、西迎山丹、南与肃南接壤。地理坐标为东经101°04′—102°43′,北纬37°47′—38°39′。东西最长距离144.8公里,南北最宽距离144.55公里,总面积7439.27平方公里。

    二、骊靬简介:

    骊靬,又名犁靬,西汉中国古城,最早文献纪录为西元前60年。

    骊靬位于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焦家庄乡,海拔2,400米,古丝绸之路上城市和军事要塞。

    骊靬因“罗马军团流落中国”的假说而驰名。该假说认为西元前53年,克拉苏所率7个罗马军团在卡莱战役中惨败给安息军队时,克拉苏长子没有战死,反而率领第一军团6000余人突队防线,没有再回到罗马,不知所终,猜测其最后可能为定居骊靬村。

    历史记载:

    《辞海·马部·骊靬》:

    “骊靬,古县名,西汉置。西域骊靬人内迁居此,故名。北魏以后作力干,隋废。故址在今甘肃永昌南。前凉张祚遣将伐骊靬戎于南山,大败而还,即此。”

    《甘宁青史略》:

    “骊靬县,即凉州南山戎地,张祚遣和昊伐之,大败而还,在今永昌县之南。”

    《甘肃通志·卷二十三》:

    “骊靬废县。在县南,汉置,属张掖郡。晋改属武威郡。永和十年张祚遣和昊伐骊靬戎于南山,大败而还。即此。颜师古曰取国名为县也,骊力迟反,今土俗人呼骊靬疾言之曰力虔。”

    三、骊靬亭简介:

    在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骊靬古城“者来寨”高台上,建有罗马风格的方亭,叫“骊靬亭”,亭正中央也有一块石碑,刻有罗马东征军归宿碑记。

    骊靬亭

    历史学家经过对中国汉书,等资料的研究发现,公元前36年,汉朝的戍边军队,曾经和一只古罗马军队进行了一场战争,这支军队战败后,被安置在当时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的祁连山脚下,取名为“骊靬”。这个词成为了当时中国人对古罗马的称呼。

    骊靬人的介绍

    骊靬人,分布在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一带,主要聚居在永昌县者来寨。骊靬,中国史书上有写作黎轩的,有写作犁靬的,有写作黎靬的,有写作犁犍的,还有写作力乾的,汉时的当地土俗人有呼其为力虔的。叫法虽多,总之为一:骊靬。中国古书把古罗马称作骊靬。《后汉书》云:古罗马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 骊靬县的骊靬人是来自大秦国的。中国古史书上就把骊靬人称作秦胡、虔人种羌、骊靬戎。王莽篡汉后,大改郡县名,骊靬县被改名为羯、羯胡、羯虏。晋代,力羯被列为北方十九种烽数民族之一。我们现在还发现,东汉至南北朝时代在政治和军事上十分活跃的卢水胡,基公安部就是骊靬人。因为西汉时管辖和北面是大片泉水注涌的沼泽地,叫卢水,骊靬人也就被称作卢水胡了。

    骊靬的汉简确证:汉代骊靬城与罗马战俘无关

    1989年9月30日,某报转载了法新社关于澳大利亚教师戴维·哈里斯在甘肃境内发现古罗马军队残部流落地的电讯,紧接着新闻媒体转相报道,《人民日报》又于同年12月15日以《永昌有座西汉安置罗马战俘城》为题作了报道,称:中、澳、苏三国史学家联合研究发现,西汉元帝时代设置的骊靬城是用作安置罗马战俘的。这一发现不仅解开了公元前53年,一支6000多人的罗马军队在卡尔莱战役中被安息军队打败突围溃逃,不知下落的历史之谜,而且对中外关系史有重大意义。  据报道、澳、苏三国史学家是从班固所著《汉书·陈汤传》的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的。据《陈汤传》载:公元前36年,汉西域都护甘延寿、副校尉陈汤,带领四万多名将雨坟伐北匈奴郅支单于,在郅支城(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看到一些奇特的军队,步兵百余人,夹门鱼鳞阵,讲习用兵,土城外有重木城。这种用圆形盾牌连成鱼鳞状防御的阵式和修重木城的方法,只有古罗马军队采用。  上述三国学者根据这一史料,认为这些人就是失踪17年的罗马残军。陈汤诛灭郅支后,生虏百四十五人,降虏千余人。战俘中有不少骊靬人,西汉朝廷为安置这批罗马战俘,便在今甘肃永昌境内设置了骊靬城。 此报道一出,确实产生了极大的轰动效应。一些新闻记者的媒体,连篇累牍,争相报道,一再掀起高潮,而且并不满足上述事实,声称考古专家揭开尘封2000年谜案--永昌:驻扎过罗马军团。由原来的安置过罗马降人一变而为驻扎过罗马军团,振聋发聩,新人耳目。一些小说家也以此为题材演绎出多部文学作品,正准备搬上银幕。其实,这些说法最早来自英国人德效骞于1957年在伦敦发表的《古代中国的一座罗马城》,其后还被一些学术著作引证过。至于把汉代骊靬和西域的黎轩、嫠轩等从发音上联系起来,则最早始自汉唐人服虔和颜师古。提出骊靬为安置降人一说,也在1792年清人钱坫的《新斠注地理志集释》一书中就有了,并不是什么三国史学家的新发现。  早在英国学者德效骞发表《古代中国的一座罗马城》之后,我国台湾学者杨希枚就于1969年在台湾《书目季刊》上发表了《评德效骞的〈古代中国境内一个罗马人的城市〈〉,对德氏一些牵强之辞进行了驳议。1989年,所谓中、澳、苏三国学者的发现一经报道,就立即引起了国内学术界关注,先后发表了不少论文,从各个角度对上述说法进行了驳难。但在骊靬县究竟设于何时这一关键问题上因缺乏直接证据终归难以形成定论。近来笔者整理70年代发掘的金关汉简和90年代发掘的悬泉汉简,接触到若干关于骊靬的记载,其中有些有明确年代记载,这对判定骊靬县的设县时间乃至是否与公元前53年卡尔莱战役中的罗马战俘有关具有重大价值,它将使这一争论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历史悬案得以澄清。 骊靬是否真与公元前53年的罗马战俘有关,长期纠缠不清的一个问题就是骊靬设县的具体时间定不下来。金关简中与骊靬有关的神爵二年的纪年简以及大致与此同志的其它简文确凿地证明了骊靬一名的出现和设县时间。如:简一:□和宜便里,年卅三岁,姓吴氏,故骊靬苑斗食啬夫,乃神爵二年三月庚寅,以功次迁为□(金关73EJT4;98)。简二:□公乘,番和宜便里,年卅三岁,姓吴氏,故骊靬苑斗食啬夫,乃神爵二年三月辛□(金关73EJH2:2)。两简不出自同一探方,但所述内容有联系,可能丢弃前已经散乱。记录一位基层小吏除补到任情况,如同现在的干部档案,当时名之为吏员补除名籍。说的是一位姓吴的人,年三十威风产,爵位是公乘,原籍番和宜便里人,原来做过骊靬苑的斗食啬夫,后在神爵二年(前60年)三月某日以工作成绩和升转次序提拔到了新的岗位上。两简均为松木,上下残,但基本内容是清楚的。按惯例,此类吏员除补名籍一般都有两枚组成:一枚记录某人因某事于某年某月日迁为某官;一枚记录某人因某事于某年月日迁为某官后于某时到任。因而两简上半部内容基本相同,下半部的干支(日期)和内容则不一样。而且虽记同一人事,但未必为一时写成。上述两简即为此类情况。  第1简具体日期为三月庚寅,查汉代历谱,神爵二年三月丙午朔,无庚寅,当庚戌、庚申、庚午之误写;第2简具体日期为三月辛□,后面缺字。按历谱当为辛亥、辛酉、辛未。因为两简干支无法确定,二者的先后难以断送。两简相较,简一和字前残断部分应为番,番和之前当为公乘。公乘,秦汉二十等爵的第八级。颜师古曰:言其得乘公家之车也。秦汉士民,人人得有爵位,从第一等公士到第二十等列侯,高低不等以别贵贱。汉时通行的人名籍,一般除写明姓名、县、年、身高和肤色外,还要注明爵位。《汉书·高祖本纪》诏曰七大夫、公乘以上,皆高爵也。可见简中这位吴姓人士爵位较高,有坐公车的资格。宜便里,里名,属番和县。汉时郡、县、乡、里,犹今之地、县、乡、村,里是最基层单位。斗食,岁奉不满百石的基层小吏。啬夫,秦汉时除乡啬夫外,县以下各基层单位的长官均可称啬夫。秦汉简牍中常见有:关啬夫、农啬夫、田啬夫、库啬夫、传舍啬夫、都田啬夫、置啬夫、厩啬夫、厨啬夫、仓啬夫、司空啬夫、少内啬夫等等。简中的斗食啬夫,当为骊靬苑掌管某一事务的基层小吏。  以功次迁为某官,是依照功劳和政绩按官吏升补次序迁升到某一官职的意思,是汉代通行的惯例。上述两简关于骊靬苑的记载,说明骊靬作为地名早在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以前就已出现。而骊靬苑是设在骊靬县境的,同样的情况可以在悬泉汉简中看到敦煌、效谷县的例子。如简三:出茭五十五石二钧,以食敦煌苑橐他五十□(II90DXT0216②:145简四:效谷假苑牛十二,其四在遮要置□(V92DXT712②:79)这说明骊靬苑的存在是以骊靬县的设立为前提的。此外,金关汉简中还有大致与此同时的记载,可以得到证实。如简五:闰月丙申,骊靬长东亡,移书报府所口□(金关73JT1:199)。  简六:骊轩尉史当利里吕延年,年廿四□(金关73EJT9:127)。简五为削衣,同探方所出318枚简中纪年简13枚,占4¥。其中始元1枚,本始5枚,地节5枚,元康1枚,甘露1枚,最早为始元2年(前85年),最晚为甘露2年(前52年)。因此,该简大致可定为昭宣时期遗物,下限在公元前52年以前。简六同出纪年简25枚,占该探方395简之6%。其中本始1枚,五凤6枚,甘露10枚,初元5枚,河平1枚,元始1枚。宣帝时期居多,共18枚,占25枚纪年简的72%,因此简六为宣帝时遗物的可能性亦较大。《汉书·百官公卿表》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简三骊靬长,说明当时的骊靬县不足万人。简四骊靬尉史,当为骊靬县尉的属官。《史记·匈奴列传》:单于既入汉塞,未至马邑百余里,见畜布野而无人牧者,怪之,乃攻亭。是时,雁门尉史行徼见寇,葆此亭,知汉兵谋。单于得,欲杀之。尉史乃告单于汉兵所居。《索引》引如淳曰:近塞郡皆置尉,百里一人。士史,尉史各二人也。其实尉史一职,未必都在近塞,内地亦置;未必尽为郡尉之属吏,县尉亦有此属吏。除上引材料外,有关骊靬县的简文还有:简七:□出钱五十,粟五斗,骊靬。□出钱五十,粟米五斗,显美(金关73EJT37:915)。  简八:角乐得□□,骊靬常利里冯奉世□(金关73EJT24:964)。简九骊靬万岁里公乘倪仓,年卅,长七尺二寸,黑色,剑一,已入,牛车一两。(《居延汉简甲乙编》334.33)简十出粟二斗四升,以食骊轩佐单门安,将转从者一人,凡二人,人往来四食,食三升。(悬泉V92DXT1311③:226简十一:骊靬武都里户人,大女高者君,自实占家当乘物。□□,年廿七,次女□□□□□□(悬泉V92DXT1210:96)。简十二:□□□过所遣骊乾禀尉刘步贤□(悬泉V93DXT1511④:5)。从上述简文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骊靬设县的时间早在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以前,而且还可看到骊靬县当时大致的情况。当时的骊靬,不到万人,设长而不设令。除骊靬长外,还有骊靬尉、骊靬尉史、骊靬佐等等。县下辖乡虽不得而知(一般为2-3个),但简文中记载的里有宜道里、当利里、常利里、万岁里、武都里等。 关于骊靬苑的情况,除前述纪年简外,还有简十三:骊靬苑奴牧番和宜道里□□(金关73EJT23:193)。简十四:骊靬苑大奴尹福长七尺八寸(金关73EJC:95)。骊靬(音nan或qian),亦为骊靬之同音异写。大奴,当为15岁以上的成年奴隶。汉简中大奴,当奴,实际上同大男、大女、使男、使女、未使男、未使女一样,诵为社会上流行和户籍登记中的通用语。1至6至14岁为使奴,15岁以上为大奴。奴婢名籍中可以得到证实。简十五:骊靬苑监、侍郎古成昌以诏书送驴橐IV92DXT0317③:68)。橐他,文献还可写作橐它、橐佗、囊驰、橐驼(音Luotuo),即骆驼。古成昌,《汉书注》:太仆牧师诸苑三十六所,分布边,以郎为苑监,官奴婢三万人,养驼十万头。另,《汉书·食货志》也有其没入诸苑养狗马禽兽的记载。汉代设苑在汉景帝时期。当时尚不包括河西。但随着西北边疆的不断开拓,上郡、北地、安顺、武都、金城及河西各地均设苑监以牧苑。早在汉初,刘邦为都洛阳问题犹豫不决时,张良曾有一段进谏:希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险,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故《索隐》引崔浩云;苑马牧外接胡地之胡,故云胡苑之利。《正义》引《博物志 》有胡苑之塞。  按:上郡、北地之北与胡牧养禽兽,又多致胡马,故谓胡苑之利,《汉书·地理志》北地郡:灵州有河奇苑。归德有堵苑、白马苑。郁郅有牧师菀表本记载是上郡、北地一直有苑马的记载。《汉书高祖本纪》:(元始二年)轩安定呼池苑,以县。师古注曰:中山之安定也。悬泉出土汉简,明昭哀闵百姓被灾害,困乏毋訾,毋(赡),为择肥壤地,罢安定郡呼池苑。(II90DXT0115①:1)可见呼池郡,而不在中山,颜师古搞错了。《后汉书马援传》:自援祖宾,本客天水,父仲又尝侯令。是时援为护苑使者,故人宾客皆依其父与天水牧马苑有关。《后汉书·西羌传》元宁元年(120年)秋,羌人忍良等遂相结羌诸种步骑三千人寇湟中,攻金城诸县,将先零种赴击之,战于牧苑,兵败,死者数千人。这是金城有牧马苑的记载。  同传元建五年(130年),且冻分遣种人寇武都诸关,掠苑马。这是武都设苑养马的记载。《汉书·和帝纪》永元五年(93年),二月戍有司省减内外厩及凉州诸苑马。可见,设苑也是毫无疑问的。骊靬苑就是其中之一。汉简材料还告诉我们:骊靬苑由苑监管,苑监一般由郎官充任,下属还有斗食啬夫的基层小吏掌管某一方面的具体各务。不仅养马,还养牛、养驴、养骆驼,牧苑日常由官奴婢承担。  经过上述考证,不难看出,早在神爵2年(公元前60年)以前,骊靬县就已设立。西汉先在西北地区实行的牧苑制度也随之建立。河西乃至骊靬,政治经济已发展到相的程度,它既早于公元前36年陈汤伐郅支,也早于公元前53年的卡尔莱战役。那种认为西汉的骊靬县与卡尔莱战役中的罗马战俘有关系的说法纯属子虚乌有。

    丽轩古城怎么去

    从出发地坐车到永昌,然后从永昌坐公交汽车去骊靬。

    丽轩古城是国家AAAA级景点,开放时间全天、周一到周日,景点门票是免费的 ,从永昌汽车站打的20元过去,回来可以拼车只需要5元。

    金昌骊靬古城在甘肃永昌县南城头312国道旁高高的基座上,耸立着三尊古罗马人的花岗石塑像,他们目光深情地眺望着远方,二男一妇,中间的长者,高鼻梁、卷发,长袍古装。

    左右的一女一男壮实的身材,深凹的眼窝和卷曲的头发,一眼就能认出这是来自西域的百姓,这是当地政府1994年12月特制的纪念性景点。

    其他:

    景点现状:县政府已在遗址前立起了石柱,用铁链围起加以保护,古城墙正中竖有一石碑,上刻“骊靬遗址”四个大字,碑的后面也刻有碑记,叙述建骊靬县城的经过和历史。

    骊靬遗址城墙残存部分长不过30来米,高不过3米,在永昌县城西10公里,有个富饶美丽的地方叫河滩村,又叫南泉,这里有20多户罗马人的后裔。

    景点评价:古城的历史是中国外民族与中华民族融合历史上浓重的一笔,古城虽然有复建的成分,但最不能改变的是人类基因的遗传,有可能路人甲、路人乙,你能从他高高的鼻梁、浓眉大眼,还有些许基因融合的痕迹,但能看出来他跟欧洲罗马人的相似之处。

    一代代的遗传,没更改的是容颜,自唐朝开放政策引导了民族大融合,跟他聊天一张口,标准的甘肃本地话,生活习惯并无二样,旅游中不需要耀眼的景观,不需要多大的感官刺激,反而这种人文历史的体验挺棒的。

    以上内容参考:金昌骊靬古城-百度百科

    永昌骊靬古城封锁了吗

    没有。骊靬古城关闭了一段时间又重新开放了,位于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骊靬大道,没有封锁。骊靬古城古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城市和要塞,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民族融合性典型城市。

    今天的百科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骊靬」骊靬人是什么民族》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百科知识,敬请关注宝百科,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声明:宝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9072867@qq.com
    广告位招租
    广告位招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