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淮阳太昊陵」河南淮阳太昊陵门票多少钱

2024-09-19 10:14:14 到此一游 30阅读 回答者:来也
最佳答案今天我们来看一下河南淮阳太昊陵,以下6个关于河南淮阳太昊陵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本文目录太昊陵是谁的墓太昊陵在哪个地方淮阳太昊陵淮阳太昊陵门票多少钱一张祖宗庙·伏羲庙·河南淮阳太昊陵

今天我们来看一下河南淮阳太昊陵,以下6个关于河南淮阳太昊陵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

本文目录

  • 太昊陵是谁的墓
  • 太昊陵在哪个地方
  • 淮阳太昊陵淮阳太昊陵门票多少钱一张
  • 祖宗庙·伏羲庙·河南淮阳太昊陵
  • 淮阳太昊陵的来历
  • 太昊陵在河南哪个地方
  • 太昊陵是谁的墓

    太昊陵,即"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的陵庙,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羲皇故都风景名胜区,毗邻风景秀丽的万亩龙湖,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十八大名陵之一。

    太昊陵是纪念中华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的大型陵庙,因太昊伏羲氏位居三皇之首,其陵墓被誉为天下第一陵。太昊伏羲陵占地875亩,规模宏大,肃穆庄严。

    太昊陵始建于春秋,增制于盛唐,完善于明清,岁月3000年,历代帝王52次御祭。传说是"人祖"伏羲氏即太昊定都和长眠的地方,历来被称为"天下第一皇朝祖圣地。"

    太昊陵庙以伏羲先天八卦数理兴建,是中国帝王陵庙大规模宫殿式古建筑群之孤例,分外城、内城、紫禁城三道皇城,景区内主要景点包括中轴线上的一系列建筑--午朝门、道仪门、先天门、太极门、统天殿、显仁殿、太始门、八卦坛、太昊伏羲陵墓、蓍草园等构成的主景区,以及附属景点:独秀园(原剪枝公园)、碑林、西四观、岳忠武祠、同根园、博物馆等几部分组成。

    太昊陵人文始祖祭祀活动绵延千年历久不衰,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到三月初三,世界各地数百万人涌向周口市淮阳区太昊陵庙朝圣伏羲,农历每月初一、十五,均有盛大祭祀活动,游客人数日达数十万。在2008年以"单日参拜人数最多(约82.5万)的庙会"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太昊陵庙会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最古老的民间庙会。太昊陵人祖祭典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人物简介

    伏羲,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亦是与女娲同为福佑社稷之正神。楚帛书记载其为创世神,是中国最早的有文献记载的创世神。风姓,又名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史记中称伏牺,在后世与太昊、青帝等诸神合并,在后世被朝廷官方称为"太昊伏羲氏",亦有青帝太昊伏羲(即东方上帝)一说。燧人氏之子,生于成纪,定都在陈地。所处时代约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伏羲是古代传说中的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是中国医药鼻祖之一。

    相传伏羲人首蛇身,与女娲兄妹相婚,生儿育女。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八卦,创造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曲子。伏羲称王一百一十一年以后去世,留下了大量关于伏羲的神话传说。

    太昊陵在哪个地方

    太昊陵在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龙都大道。

    太昊陵,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羲皇故都风景名胜区内,是“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的陵庙。太昊陵陵庙南北长750米,占地875亩,分内城、外城、紫禁城三道皇城,主体建筑贯穿于长约750米的南北垂直的中轴线上。全陵有三殿、两楼、两廊、两坊、一台、一坛、一亭、一祠、一堂、一园、七观、十六门。

    据《陈州府志》记载,太昊陵在春秋时已有陵,汉以前有祠。2007年,成立太昊陵管理处。太昊陵主要景点有通天殿、午朝门、先天门、太极门、显仁殿、寝殿等。1992、1993年,太昊陵被国家有关部门公布为全国30处中华故土园和18大名陵。2007年,太昊陵被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太昊陵的主要建筑

    统天殿。俗称大殿。始建于明代。通高15.7米,是陵庙内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重点建筑,也是中国所有古建筑中等级最高的殿宇。

    午朝门。午朝门是太昊伏羲陵的第一道门,俗称“午门”,是太昊伏羲陵的主体建筑之一。陵门数取“十”数,数九为大,数十为零。午朝门檐歇山顶,高三丈一尺,面阔三间,进深六架椽。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太昊陵

    淮阳太昊陵淮阳太昊陵门票多少钱一张

    1、太昊陵在河南哪个地方2、祖宗庙·伏羲庙·河南淮阳太昊陵3、太昊陵在哪个地方4、淮阳太昊陵 文化介绍 2000字太昊陵在河南哪个地方太昊陵在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羲皇故都风景名胜区。太昊陵淮阳太昊陵,即“三皇之首”伏羲氏的陵庙淮阳太昊陵,被誉为天下第一陵,是纪念中华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的大型陵庙。始建于春秋,增制于盛唐,完善于明清,岁月3000年,历代帝王52次御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十八大名陵之一。太昊陵整座建筑规模宏大,庄严肃穆,气势恢宏。建筑本身为红墙灰瓦,非常具有古朴气息,同时又给人以威严感,令人震撼。淮阳太昊陵有什么好玩的1、太昊陵人文始祖祭祀活动绵延千年历久不衰,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到三月初三,世界各地数百万人涌向周口市淮阳区太昊陵庙朝圣伏羲。2、太昊陵庙以伏羲先天八卦数理兴建,是中国帝王陵庙大规模宫殿式古建筑群之孤例,分外城、内城、紫禁城三道皇城。一陵一湖一古城相辉相映,形成淮阳太昊陵了11平方公里的羲皇故都风景名胜区。3、中国规模最大最古老的民间庙会,是海内外华夏子孙寻根谒祖、祈福纳祥、旅游观光的圣地。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太昊陵 祖宗庙·伏羲庙·河南淮阳太昊陵 祖宗庙·伏羲庙·河南淮阳太昊陵小城淮阳,得益于人祖伏羲的恩德,而名扬四方。传说伏羲不仅在淮阳建都称王,而且还葬在这里。他的陵墓和宫式陵庙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千百年来,众多的达官显贵和骚人墨客,不辞辛苦,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或游览观光,或谒祖朝圣。为此淮阳也变得神秘起来。淮阳位于豫东黄淮平原腹地,古称宛丘,又称陈。传说中的“三皇”,即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先后在此建都。六千多年之间,羲皇子孙在这片热土上生息、繁衍、劳作和征战。他们在这里创造了华夏的灿烂文化,使其成为一盏光辉灿烂的历史明灯。伏羲在此“作网罟,正姓氏,制嫁娶,画八卦,造琴瑟”;女娲在此“抟土造人”,繁衍了人类。淮阳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太昊遗墟———宛丘:位于淮阳城东南四公里大朱庄东南角。1988年被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遗址曾被众多史书记载过。有人说这里可能是伏羲部落的龙都。考古工作者在此发掘了二百多座楚、汉墓葬,出土了越王剑等数千件珍贵文物。通过对出土文物的研究,初步认定太昊伏羲的传说是历史实事。 画卦台:位于羲陵东南一里许的城湖中。占地约有十亩。四面环水,台高出水面约有两米。台前有白龟池,台上苍松挺拔,虬枝繁密。每当月明星稀,湖光跃金,鹤唳蛙鸣,犹如仙境。其意境像伏羲画卦的故事一样幽静而玄秘。 太昊伏羲陵:位于淮阳城北1.5公里的蔡河北岸,与万亩城湖遥相呼应。羲陵全长750米,总建筑面积875亩。分为内城、外城、紫禁城三个部分。城垣高九尺,上有城垛。陵园内,殿宇流丹,楼阁掩翠,碑竭林立,华彩璀璨。整个建筑群,贯穿在南北垂直的中轴线上,气势雄伟,巍峨壮观,各具格局。自南向北,依次可见午门、玉带桥、伏羲庙108道仪门、先天门、太极门、钟鼓楼、统天殿、显仁殿、太始门、八卦台、陵垣门、伏羲陵、蓍草园。如果十个建筑物的大门层层敞开,从午朝门外,可以直望陵墓。此景幽静深远,如诗如画,被人称作“十门相照”。陵园之内夹道而峙的古柏苍松、斑驳陆离的方砖古石,一草一木似乎都寓示着这里悠久而非凡的历史。 渡善桥:横跨于蔡河之上的渡善桥,是一座古朴的单拱石桥,桥长25米,高10米,宽11米。当地人称之为“面桥”。是说朝祖进香的善男信女,来到这里就已见到了“人祖爷”。“渡善桥”一说,是让善良的人们行走的;另说是不管什么人只要从渡善桥走过,一看到人祖庙,就会弃恶扬善,心地善良。步下石桥,即是太昊陵的第一大门———午朝门。门上悬有“太昊陵”、“午朝门”、“开天立极”三个匾额。此门三间三门,青砖绿瓦,雕梁画栋,红门金钉,中门为九排九路,两侧均为七排九路。太昊伏羲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故此庙按帝王规制建立。在875米的中轴线上,以午朝门为开端,到陵前共十门相照,九进院落。午朝门前东西建硬山式八字墙,左右所立石狮威武雄壮,护卫人祖。距午朝门东西各二十余米处,建有规制相同的东天门和西天门。据史载,午朝门前原有九龙照壁,唤来风雨,羲皇故都连年丰收。历经千年,照壁今已无存。过午朝门,依次穿过玉带桥、道仪门、先天门、太极门和钟、鼓二楼,即是陵庙中轴线上最主要的建筑———统天殿。此殿,又叫“大殿”、“前殿”,在陵庙整个建筑群中最为辉煌。其位置居中,宏伟壮观,结构严谨,气势非凡。总面积为三百九十多平方米,高有十七米。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琉璃瓦覆顶,龙凤大脊。脊上装饰考究,中间有三节彩釉陶楼,楼下有一小龛,龛内方框雕刻“太昊伏羲殿”五个楷书大字。两边雕塑兽驮葫芦、二十八宿骑马武士。殿正门上,悬挂匾额众多,其中有“伏羲苍精,初造王业,画卦结绳,以理海内”、“象天地法”、“斯文鼻祖”、“一画开天”等匾额。明间檐柱楹联为“华夏文明三始祖,淮阳伏羲第一人”。殿内楹联有“后天地而生,朱圉犹堪寻圣迹;立帝王之极,白云常此护灵墟”、“泄造化之机缄万世文章开易象;规山川之形胜千秋灵寝奠淮阳”等。“人根之祖”、“中国一人”、“教以人伦”、“万派一系”等匾额皆称颂之至。殿内设有“丈八神龛”,造形庄重,前额雕有“都宛丘、结网罟、养牺牲、作甲历、画八卦、定嫁娶、龙纪官、造琴瑟、葬于陈”九幅花纹图案。龛内奉太昊伏羲氏圣像:头上生双角,腰着虎皮,肩披树叶,手托八卦,赤脚袒腹。殿前有月台,高七级,可容千人。月台两侧建有东西廊房和钟鼓二楼。距统天殿三十多米即是显仁殿。距显仁殿十余米即是太始门。太始门下为古城门式门洞,上筑高台,台上建寝殿,两厢有台阶、角门可以绕殿循游,俗称“转厢楼”。寝殿内塑伏羲像,形态与统天殿内伏羲塑像相似。殿内竖有明正德八年的石碑一通,故此此楼又叫“御碑亭”。转厢楼后的紫禁城内便是伏羲的陵墓。陵墓四周植有苍松翠柏,陵上植有繁茂的白檀。陵高二十多米,周长一百五十多米,上圆下方,象征天圆地方。陵前树有一块巨型青石墓碑,宽三尺,高丈五,字迹或无或难以辨认,据淮阳县志载此碑文原为“太昊伏羲氏之陵”。相传宋神宗年间,重修陵庙工程完工,公众想请大文豪苏轼书写碑文,但到苏府之后,恰逢苏轼外出。苏轼有位才华横溢的小妹即史载之苏小妹。她恰来书房,见此油然大发书兴,以汗巾代笔,将“太昊伏羲氏之陵”七个大字一挥而就。羲陵之后是传说中的“蓍草园”,面积“方广八十步”。资料记载,蓍草属菊科,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茎高一米左右,羽状叶脉,夏秋间开白色小花。全草可供药用,并含芳香油,可作调香原料。据说全国只有三处生长此草。除羲陵外,一是山东曲阜孔庙,一是山西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的晋祠。蓍草历来被公卿百姓视为“灵物”。 太昊陵在哪个地方太昊陵在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龙都大道。太昊陵,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羲皇故都风景名胜区内,是“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的陵庙。太昊陵陵庙南北长750米,占地875亩,分内城、外城、紫禁城三道皇城,主体建筑贯穿于长约750米的南北垂直的中轴线上。全陵有三殿、两楼、两廊、两坊、一台、一坛、一亭、一祠、一堂、一园、七观、十六门。据《陈州府志》记载,太昊陵在春秋时已有陵,汉以前有祠。2007年,成立太昊陵管理处。太昊陵主要景点有通天殿、午朝门、先天门、太极门、显仁殿、寝殿等。1992、1993年,太昊陵被国家有关部门公布为全国30处中华故土园和18大名陵。2007年,太昊陵被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太昊陵的主要建筑统天殿。俗称大殿。始建于明代。通高15.7米,是陵庙内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重点建筑,也是中国所有古建筑中等级最高的殿宇。午朝门。午朝门是太昊伏羲陵的第一道门,俗称“午门”,是太昊伏羲陵的主体建筑之一。陵门数取“十”数,数九为大,数十为零。午朝门檐歇山顶,高三丈一尺,面阔三间,进深六架椽。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太昊陵淮阳太昊陵 文化介绍 2000字太昊陵位于河南省淮阳县,传说是“人祖”伏羲氏即太昊定都和长眠的地方.陵墓位于淮阳县城以北的蔡河边.太昊陵包括太昊伏羲氏陵和为祭祀地而修建的陵庙,是我国著名的三陵——太昊陵,黄帝陵、大禹陵之一.原占地面积875亩,是一座气势磅薄、规模雄伟、殿图豪华的古代宫殿式建筑群.历来被称为“天下第一皇朝祖圣地.”太昊陵庙以伏羲先天八卦数理兴建,是中国帝王陵庙大规模宫殿式古建筑群之孤例,分外城、内城、紫禁城三道皇城,有三殿、两楼、两廊、两坊、一台、一坛、一亭、一祠、一堂、一园、七观、十六门.景区内主要景点包括中轴线上的一系列建筑——午朝门、道仪门、先天门、太极门、统天殿、显仁殿、太始门、八卦朱总理题的羲皇故都坛、太昊伏羲陵墓、蓍草园等构成的主景区,以及附属景点:独秀园(原剪枝公园)、碑林、西四观、岳忠武祠、同根园、博物馆等几部分组成.人文始祖祭祀活动绵延千年历久不衰,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到三月初三,世界各地几百万人涌向淮阳县太昊陵庙朝圣伏羲,农历每月初一、十五,均有盛大祭祀活动,游客人数日达数十万.以“单日参拜人数最多的庙会”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太昊陵庙会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最古老的民间庙会.太昊陵人祖祭典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据《陈州府志》记载:太昊陵在春秋时已有陵,汉以前有祠.唐太宗李世民于公元630年(贞观四年)颁诏“禁民刍牧”.公元954年(五代周世宗显德元年)禁民樵采耕犁.宋太祖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建隆元年)置守陵户,诏示三年一祭,牲用太牢,造祭器.公元966年(乾德四年)诏立陵庙,置守陵户五,春秋祀以太牢,御书祝版;公元971年(开宝四年)又增守陵户二,以朱襄、昊英配祀.此后,陵与庙祀.日见崇隆并有御祭.元朝,祀事不修,庙貌渐毁,至元末已荡然无存.宋以前的建筑仅留下一块传为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巾书的墓碑.公元1370年(明洪武三年),朱元璋访求帝王陵寝,太昊陵首列第一,四年,驾幸陈(今淮阳),御制祝文致祭.八年,遣官行视陵寝.九年,复置守陵户.公元1448年(明英宗正统十三年),知州张志道奏立寝殿、廊庑、戟门、厨库、宰牲等房;公元1462年(天顺六年),复加修葺,立后殿、钟鼓楼、斋宿房,又作三清观;公元1470年(成化六年)增高钟鼓楼、彩绘殿宇;公元1576年(万历四年),输币三千金,又大修之;公元1745年(清乾隆十年),发帑银八千两,大为修葺.至此,内外城垣,规模宏大,殿宇巍峨,金碧辉煌,定成格局.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1949年成立了羲陵保管委员会,1962年、1963年先后被县、省公布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建太昊陵文物保管所,1984年建太昊陵派出所,1985年建淮阳县博物馆,馆址设在太昊陵.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编辑本段陵庙建筑渡善桥太昊陵南临碧波荡漾的万亩龙湖.沿湖滨北行70米,是一道宽约25米的蔡河,即太昊陵的南部边界.鸟瞰全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横跨蔡河的11米宽的石桥,名曰“渡善桥”,俗称“面桥”,意思是朝祖进香的善男信女和游客,来到这里已和“人祖爷”见面了.应万心归善.桥全长25米,敞肩式青石桥,桥头四石狮护卫.午朝门过桥30米,便是太昊陵的第一道大门———午朝门.此门建于明代.通高10.35米,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红门金钉,中门为9排9路,两侧均为7排9路,属帝王规制.前有台,台前有三连体五级垂带式踏跺,两侧有硬山式“八”字墙,门上方悬有“太昊陵”、“午朝门”、“开天立极”匾额.它的东西两侧相距24米左右,有馒头式卷棚顶东天门和西天门.道仪门过了午朝门,只见中轴线上主甬道青石铺墁,两旁古柏参天,庄严肃穆.距午朝门约30米,有一条小河,叫玉带河,河上有三座敞肩式石拱桥.分别与午朝门、东天门、西天门对应.玉带河穿过东西两侧陵墙,通往蔡河,在陵墙外侧河岸,各有一口井,名叫“玉带扣”.过玉带桥前行不远,是穿堂式的“道仪门”,旧称通德门,群众称之为“三门”,通高8米,与午朝门相距126米,单檐硬山式,面阔三间,内有券门三,是太昊陵的第二道大门.先天门四象门穿过道仪门约106米,迎面是一座高台建筑,上悬一石匾,名为“先天门”,通高11.35米,是清代建筑,与道仪门一样,都是为歌颂伏羲功德而命名.台上建有飞翠高阁三间,灰筒瓦覆顶,周匝回廊,台正中有一砖砌拱门.此门原无登临阶梯,70年代为方便游人,在两旁建了旋梯,游人可凭阁远眺.太极门广场过先天门为太极门广场.广场南北长73米,东西宽66米.中间有玉带路横贯东西,东通内城的“三才门”和外城的“东华门”,西通内城的“五行门”和外城的“西华门”.广场北面与先天门相对为“太极门”,旧称太极坊或戟门.它是太昊陵东西南北的中心,与“两仪门”、“四象门”、“三才门”、“五行门”等都是以伏羲先天八卦之数理而定名的.此门在古建筑中属三间三楼柱不出头式木牌楼,通高7.6米,筑于高台之上,台高五级.东有角门名“仰观”,西有角门名“俯察”,以示太昊伏羲氏仰观于天,俯察于地,中观万物,创先天八卦,肇始华夏文明.过太极门为太昊陵的中心大院.大院东南角有钟楼,西南角有鼓楼.二楼通高11.2米,东西对峙,均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周匝回廊,重檐歇山式建筑,下部为直壁式台基,上部为灰色筒瓦覆盖,楼内有木梯可达上层.钟楼上悬有明铸巨钟一口,撞之,其声悠扬.鼓楼内挂有大鼓一面,敲之,其音悦耳.钟鼓二楼,层檐凌空,昭穆对峙,晨钟暮鼓,响彻陵区.统天殿与太极门相对应,迎面为“统天殿”,俗称“大殿”,建于明代,通高15.7米,是陵庙内体量最大、等统天殿级最高的重点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龙凤大脊,屋面覆以黄色琉璃瓦,脊上装饰考究:中为三节彩釉吉星陶楼,楼下有一龛,龛内书有“太昊伏羲殿”五字,左右配以28宿代表天上的二十八个星座;殿四挑角为四绝人(庞涓、子都、韩信、罗成)等吻兽.殿内有“丈八木龛”,雕工精细,造型庄重.龛内塑有伏羲像,头生双角,腰着虎皮,肩披树叶,手托八卦,赤脚袒腹.左右配享朱襄、昊英.朱襄为飞龙氏,造书契,昊英为潜龙氏,造甲历.殿内墙壁上嵌有高1.2米、长36米的青石浮雕《伏羲圣迹图》,分别为履巨人迹、伏羲出世、都于宛丘、结网罟、养牺牲、兴庖厨、定姓氏、制嫁娶、画八卦、刻书契、作甲历、兴礼乐、造干戈、诸夷归服、以龙纪官、崩葬于陈.殿前有月台,面积300多平方米.这里是历代举行祭祖大典的中心场所.殿、台周围有青石栏杆,它和《伏羲圣迹图》均为1998年大修时新增设.环统天殿、钟鼓二楼,为东西廊房,共42间,呈曲尺状,前有回廊、棂子门窗、花砖大脊、吻兽装饰、彩绘檐椽、红柱绿窗.东廊房北段有通外城的“两仪门”,西廊房北段有通外城的“四象门”,两门东西相对.显仁殿下得统天殿后门台阶36.2米,便是等级仅次于统天殿的“显仁殿”,俗称“二殿”.该殿通高16.4米,面阔七间,进深五间,重檐歇山式,灰筒瓦顶,高台走廊,周围巨柱林立,结构朴实、端庄、严谨.太始门与显仁殿相距7米是太始门,又称“寝殿”,为重檐歇山式高台建筑,通高16.66米,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周匝回廊,灰筒瓦覆顶.该殿下为古城门式门洞,门洞上方嵌有阴刻楷书“太始门”三字,右悬“继天立极”,左悬“赞神明”铁匾.上筑寝殿,两厢有台阶、角门,可以绕殿循游,因此又称“转厢楼”.整座建筑始建于明代,分三次垒砌而成.楼内立有 公元1513年(明正德八年)御碑一通,故又称“御碑亭”.它是太昊陵现存古碑中有年款的最早者.碑文开头有“洪武四年”字样,故有传说现在所看到的太昊陵格局是明朝洪武四年仿照南京皇宫建造的.民间传说是:元朝末年,朱元璋领兵起义,打了个败仗,只剩他孤身一人,又后有追兵,在走投无路之时,跑到了太昊伏羲的小庙内,祈祷说:“人祖爷若能保我平安无事,今后一旦得天下,一定依照我的宫殿,替你重修庙宇,再塑金身,说也奇怪,他话音刚落,一只蜘蛛立即在庙门口飞快地结起了蛛网.元兵追到庙前,见蛛网封门,便追向别处.后来,朱元璋得天下建立明朝,于洪武四年便派他的大臣徐达前来,重修了太昊陵.太昊陵古碑古碑太昊陵内现存古碑有二百余通,碑文大多是为伏羲歌功颂德的,还有一部分是记述对陵内建筑重修或增修的经过,最多的是各地民众来“朝祖进香”的纪念碑.而皇帝派大臣来祭祀的,则名曰“御祭碑”,后已所剩无几.先天八卦坛寝殿后面是“先天八卦坛”.该坛与寝殿相距5.22米,青砖垒砌,为直壁式等边八角形,径4.45米,高0.74米,周有青石压条.坛面以青砖砌先天八卦图,卦序为乾(三三)、兑(三三)、离(三三)、震(三三)、巽(三二)、坎(三三)、艮(三三)、坤(三三).中为一八角形凹槽,上原有一尊“龙马负图”,俗称“四不象”.据传,这四不象为古代一个精通八卦的高道所立.他看到世人对先天八卦各执一词,争讼不已,没有一个能说到底蕴之处,把先天八卦弄成了“四不象”,便出资铸造了一只四不象立于此坛中,用以警示后来人.紫禁城先天八卦坛之后便是紫禁城,城内是伏羲氏的巨型陵墓,“陵高十寻”(一寻相当于今8市尺).方座边长182米,上圆下方,取天圆地方之意.陵墓前竖有一块巨型墓碑,高3.46米,宽80厘米,字大径尺,既无题跋又无年款.因此,关于碑文书者与年代,其说不一.《淮阳县志》上说:碑文为“太昊伏羲氏之陵”,但最后一字“似陵又似陇”,又说“相传此碑为苏文忠女弟巾书或以为苏长公.”还有人说是魏晋人所书.不过关于苏东坡女弟苏小妹巾书传说较广.说是宋神宗年间,重修陵庙,工将竣,欲于陵墓前建一丰碑,以壮观瞻.知苏东坡在其弟如舟署里住着,便派人前往,请他书写“太昊伏羲氏之陵”七个大字.纸墨字条送到如舟署里,适值东坡出城游玩未归,其女弟苏小妹偕女仆同到书室,见桌上墨纸齐全,书兴大发,因无大笔,就用她的汗巾,一气把“太昊伏羲氏之陵”七个大字写完.东坡回来见了,喜出望外,认为苍老古劲,可传千古.求书者来取,东坡即付之.此外还有传为“太昊伏羲氏之莫”的.说苏东坡游玩回来,见苏小妹前面六字写得苍劲有力,却把“墓”错写成“莫”,甚为惋惜,苏小妹在一旁则只笑不语.苏东坡望着小妹的得意之情,忽然醒悟,连连称赞:“妙,妙”.原来,苏小妹是以大地为土.此三说不知究以何说为是,或三说均非,因年代久远,风化日晒,后一字已模糊不清,所以无可考证.蓍草园蓍草园陵墓的后面是“蓍草园”.《淮阳县志》记载:“太昊陵后有蓍草园,墙高九尺,方广八十步.”此为淮阳的八景之一——“蓍草春荣”.传说伏羲就是根据白龟龟背图案,采来蓍草“揲蓍画卦”,创下了先天八卦,所以被称为“神蓍”.据说全国只三处生长此草:一为山东曲阜,一为山西晋祠,再就是太昊陵了.因此草稀有,历代帝王每当春秋二季派大员前采朝拜人祖,返京复命时都必须带回一束蓍草作为到了太昊陵的信物.其他建筑太昊陵除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外,在统天殿和显仁殿之间的外侧,东有三观:岳飞观、老君观、元都观.另有火神台;西有四观:女蜗观、玉皇观、天仙观、三清观.这七观,现仅存岳飞观,其它六观有待恢复.在太昊陵,传说中的各神不说,就连玉皇大帝也只能配享香火.另外,三才门外有更衣亭五间,外城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午门西侧的东天门前有石牌坊,曰开物成务,西天门前有石牌坊,曰继天立极.这些也有待恢复.[2]编辑本段陵区景观古柏陵区有古柏108株,古槐2株,古檀3株,新植松柏数千株.在陵区的东南隅,有一座被称为“淮阳独秀”、“华夏一绝”的松柏造型公园.1996年6月,中央电视台在一、二、四套节目《九州神韵》栏,均作了专题报道,题目为《松柏造型天下奇》.该公园建于1957年,有各种松柏造型200余种.是太昊陵的另一景观.太昊陵以其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气势恢宏的建筑群体,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令人肃然起敬,叹为观止.清人雷方晓在一首诗里写道;“宛上龙蟠面碧湖,岿然岳峙一陵孤;功开天地规模大,道冠皇王气象殊.”年逾八旬的台胞方雅初先生无限感慨地赋诗:“朝思暮想妻子女,梦里同游太昊陵.”[2]编辑本段朝祖盛会史书记载,伏羲氏是一个人,他教大家捕鱼打猎,饲养牲畜,烤煮食物,初创婚姻制度,书八卦,制乐器,结束了原始时代生活方式.后人为追念他的功德,尊他为中华民族的先祖,每年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都在太昊陵举办“朝祖进香”庙会.人称“人祖庙会”,当地人又称“二月会”.在太昊陵显仁殿东北角的青石台基上,有一个圆空,游人香客称之为“窑”.凡是来太昊陵的游人,尤其是女性,都要用手摸一摸这个“窑”,以祈求子孙兴旺、健康.所以称为“子孙窑”.相传“子孙窑”在伏羲氏的时候就有了.伏羲氏有十大功绩,其中一个居功至伟的功绩就是制嫁娶匹配夫妻.其婚配的方法是:每年仲春之月,打破氏族的观念,用“会”的形式,把青年男女召集到一块,会场中央放一块带“窑空”的大石头,男女如果互相有意,就都用水摸一摸“窑”,说明两人有了感情,愿意成为夫妻,就把婚配固定下来.从此,人类结束了群婚和族内婚的历史.太昊陵春二月庙会由此延续下来,后来逐步发展成朝祖进香的性质.人们每年二月二到三月三到太昊陵来求神拜祖、祈求伏羲神灵的庇护保佑、祈福儿女子孙兴旺. 太昊陵庙会的朝拜礼仪很多.有各种艺班的演出,马戏、梆子戏、龙灯等.“担经挑”,又叫“担花篮”,是必不可少的.“担经挑”是一种颂扬伏羲功德的原始巫舞,舞者全身穿黑色服装,黑鞋绣花,黑头纱长约五尺.舞姿大致有三种:剪子股、铁索链、蛇蜕皮.这三种队型有一个共同特点,舞蹈者走到中间一定要靠背而过,身后的黑纱长尾碰绕在一起.担经挑传女不传男,是远古时“花龙会”流传下来的.花龙指伏羲女娲,伏羲为大龙,女娲为小龙;花,指以担花篮形式兴起的祭祖活动.后来的太昊陵庙会,规模更加宏大.庙会期间,每天有十数万人,最多可达20几万.人们在朝祖进香的同时,利用各种形式进行文化、物资交流,如今,朝圣者已经遍及全国各地,不少国际学者在此期间也来太昊陵探古寻幽,研究古老的东方文明.港、澳、台同胞以及侨居国外的华夏子孙,每年都组团到此朝拜,以示不忘祖先. [3]

    祖宗庙·伏羲庙·河南淮阳太昊陵

    祖宗庙·伏羲庙·河南淮阳太昊陵 小城淮阳,得益于人祖伏羲的恩德,而名扬四方。传说伏羲不仅在淮阳建都称王,而且还葬在这里。他的陵墓和宫式陵庙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千百年来,众多的达官显贵和骚人墨客,不辞辛苦,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或游览观光,或谒祖朝圣。为此淮阳也变得神秘起来。淮阳位于豫东黄淮平原腹地,古称宛丘,又称陈。传说中的“三皇”,即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先后在此建都。六千多年之间,羲皇子孙在这片热土上生息、繁衍、劳作和征战。他们在这里创造了华夏的灿烂文化,使其成为一盏光辉灿烂的历史明灯。伏羲在此“作网罟,正姓氏,制嫁娶,画八卦,造琴瑟”;女娲在此“抟土造人”,繁衍了人类。淮阳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太昊遗墟———宛丘:位于淮阳城东南四公里大朱庄东南角。1988年被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遗址曾被众多史书记载过。有人说这里可能是伏羲部落的龙都。考古工作者在此发掘了二百多座楚、汉墓葬,出土了越王剑等数千件珍贵文物。通过对出土文物的研究,初步认定太昊伏羲的传说是历史实事。 画卦台:位于羲陵东南一里许的城湖中。占地约有十亩。四面环水,台高出水面约有两米。台前有白龟池,台上苍松挺拔,虬枝繁密。每当月明星稀,湖光跃金,鹤唳蛙鸣,犹如仙境。其意境像伏羲画卦的故事一样幽静而玄秘。 太昊伏羲陵:位于淮阳城北1.5公里的蔡河北岸,与万亩城湖遥相呼应。羲陵全长750米,总建筑面积875亩。分为内城、外城、紫禁城三个部分。城垣高九尺,上有城垛。陵园内,殿宇流丹,楼阁掩翠,碑竭林立,华彩璀璨。整个建筑群,贯穿在南北垂直的中轴线上,气势雄伟,巍峨壮观,各具格局。自南向北,依次可见午门、玉带桥、伏羲庙108道仪门、先天门、太极门、钟鼓楼、统天殿、显仁殿、太始门、八卦台、陵垣门、伏羲陵、蓍草园。如果十个建筑物的大门层层敞开,从午朝门外,可以直望陵墓。此景幽静深远,如诗如画,被人称作“十门相照”。陵园之内夹道而峙的古柏苍松、斑驳陆离的方砖古石,一草一木似乎都寓示着这里悠久而非凡的历史。 渡善桥:横跨于蔡河之上的渡善桥,是一座古朴的单拱石桥,桥长25米,高10米,宽11米。当地人称之为“面桥”。是说朝祖进香的善男信女,来到这里就已见到了“人祖爷”。“渡善桥”一说,是让善良的人们行走的;另说是不管什么人只要从渡善桥走过,一看到人祖庙,就会弃恶扬善,心地善良。步下石桥,即是太昊陵的第一大门———午朝门。门上悬有“太昊陵”、“午朝门”、“开天立极”三个匾额。此门三间三门,青砖绿瓦,雕梁画栋,红门金钉,中门为九排九路,两侧均为七排九路。太昊伏羲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故此庙按帝王规制建立。在875米的中轴线上,以午朝门为开端,到陵前共十门相照,九进院落。午朝门前东西建硬山式八字墙,左右所立石狮威武雄壮,护卫人祖。距午朝门东西各二十余米处,建有规制相同的东天门和西天门。据史载,午朝门前原有九龙照壁,唤来风雨,羲皇故都连年丰收。历经千年,照壁今已无存。过午朝门,依次穿过玉带桥、道仪门、先天门、太极门和钟、鼓二楼,即是陵庙中轴线上最主要的建筑———统天殿。此殿,又叫“大殿”、“前殿”,在陵庙整个建筑群中最为辉煌。其位置居中,宏伟壮观,结构严谨,气势非凡。总面积为三百九十多平方米,高有十七米。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琉璃瓦覆顶,龙凤大脊。脊上装饰考究,中间有三节彩釉陶楼,楼下有一小龛,龛内方框雕刻“太昊伏羲殿”五个楷书大字。两边雕塑兽驮葫芦、二十八宿骑马武士。殿正门上,悬挂匾额众多,其中有“伏羲苍精,初造王业,画卦结绳,以理海内”、“象天地法”、“斯文鼻祖”、“一画开天”等匾额。明间檐柱楹联为“华夏文明三始祖,淮阳伏羲第一人”。殿内楹联有“后天地而生,朱圉犹堪寻圣迹;立帝王之极,白云常此护灵墟”、“泄造化之机缄万世文章开易象;规山川之形胜千秋灵寝奠淮阳”等。“人根之祖”、“中国一人”、“教以人伦”、“万派一系”等匾额皆称颂之至。殿内设有“丈八神龛”,造形庄重,前额雕有“都宛丘、结网罟、养牺牲、作甲历、画八卦、定嫁娶、龙纪官、造琴瑟、葬于陈”九幅花纹图案。龛内奉太昊伏羲氏圣像:头上生双角,腰着虎皮,肩披树叶,手托八卦,赤脚袒腹。殿前有月台,高七级,可容千人。月台两侧建有东西廊房和钟鼓二楼。距统天殿三十多米即是显仁殿。距显仁殿十余米即是太始门。太始门下为古城门式门洞,上筑高台,台上建寝殿,两厢有台阶、角门可以绕殿循游,俗称“转厢楼”。寝殿内塑伏羲像,形态与统天殿内伏羲塑像相似。殿内竖有明正德八年的石碑一通,故此此楼又叫“御碑亭”。转厢楼后的紫禁城内便是伏羲的陵墓。陵墓四周植有苍松翠柏,陵上植有繁茂的白檀。陵高二十多米,周长一百五十多米,上圆下方,象征天圆地方。陵前树有一块巨型青石墓碑,宽三尺,高丈五,字迹或无或难以辨认,据淮阳县志载此碑文原为“太昊伏羲氏之陵”。相传宋神宗年间,重修陵庙工程完工,公众想请大文豪苏轼书写碑文,但到苏府之后,恰逢苏轼外出。苏轼有位才华横溢的小妹即史载之苏小妹。她恰来书房,见此油然大发书兴,以汗巾代笔,将“太昊伏羲氏之陵”七个大字一挥而就。羲陵之后是传说中的“蓍草园”,面积“方广八十步”。资料记载,蓍草属菊科,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茎高一米左右,羽状叶脉,夏秋间开白色小花。全草可供药用,并含芳香油,可作调香原料。据说全国只有三处生长此草。除羲陵外,一是山东曲阜孔庙,一是山西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的晋祠。蓍草历来被公卿百姓视为“灵物”。

    淮阳太昊陵的来历

    太昊陵传说是伏羲氏定都和长眠的地方,始建于春秋,增制于盛唐。唐贞观四年,唐太宗李世民发布诏令“禁民刍牧”,以保护太昊陵。独秀园原名松柏造型公园,创建于1957年,位于太昊陵东南隅,是以松柏造型为特色的公园。1986年,原新华通讯社社长穆青参观公园后,题词:“淮阳独秀”,故名独秀园。

    淮阳太昊陵一般指太昊陵。太昊陵,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羲皇故都风景名胜区内,是“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的陵庙。太昊陵陵庙南北长750米,占地875亩,分内城、外城、紫禁城三道皇城,主体建筑贯穿于长约750米的南北垂直的中轴线上。

    淮阳一般指淮阳区。淮阳区,隶属于河南省周口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周口市中部,行政区划面积1334.56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淮阳区常住人口1022322人。

    太昊陵在河南哪个地方

    太昊陵在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羲皇故都风景名胜区。

    太昊陵,即“三皇之首”伏羲氏的陵庙,被誉为天下第一陵,是纪念中华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的大型陵庙。

    始建于春秋,增制于盛唐,完善于明清,岁月3000年,历代帝王52次御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十八大名陵之一。

    太昊陵整座建筑规模宏大,庄严肃穆,气势恢宏。建筑本身为红墙灰瓦,非常具有古朴气息,同时又给人以威严感,令人震撼。

    淮阳太昊陵有什么好玩的

    1、太昊陵人文始祖祭祀活动绵延千年历久不衰,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到三月初三,世界各地数百万人涌向周口市淮阳区太昊陵庙朝圣伏羲。

    2、太昊陵庙以伏羲先天八卦数理兴建,是中国帝王陵庙大规模宫殿式古建筑群之孤例,分外城、内城、紫禁城三道皇城。一陵一湖一古城相辉相映,形成了11平方公里的羲皇故都风景名胜区。

    3、中国规模最大最古老的民间庙会,是海内外华夏子孙寻根谒祖、祈福纳祥、旅游观光的圣地。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太昊陵

    今天的百科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河南淮阳太昊陵」河南淮阳太昊陵门票多少钱》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百科知识,敬请关注宝百科,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声明:宝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9072867@qq.com
    广告位招租
    广告位招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