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看一下福特madmax,以下6个关于福特madmax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
本文目录
在家闷得慌?这几部汽车电影精彩程度可不输《速度与激情》系列
什么!那个在《速度与激情3:东京漂移》中因车祸而丧生的韩又活过来了? 是的,没错。在前几天公布的《速度与激情9》预告片中,除了出现韩的身影以外,还有一台全新一台Supra也同台登场。而且在演员阵容上,我们依然见到范·迪塞尔继续饰演唐老大,而且导演也继续由执导速激3、4、5、6部的林诣彬导演操刀。 不过既然现在离《速度与激情9》正式上映还有一段时间,光看预告片也无法解馋,要不知行君给大家推荐几部汽车电影,正好让大家待在家里享受剩余那几天的春节假期,解闷之余又不给社会添乱。 惜英雄重英雄的故事:RUSH(又名:极速风流) 发行时间:2013年 演员:Chris Hemsworth、Daniel Brühl 推荐理由:《RUSH》讲述的是1970年代F1赛场上的故事,主角Niki Lauda和James Hunt同属F1领域的顶尖级选手。但有意思的是,其中一位凭借的是自己的才情、意志和生死关头觅得一线胜利机会的胆量。而另一位则是务实型选手,专注、自律和对赛车机械构造上的理解是他多次攀上生涯颠覆的关键所在。 “A wise man gets more use from his enemies than a fool from his friends.”(比起言听计从的酒肉朋友,有时候你能够从对手身上学到得更多)。电影里的这句话,正好把两位主角之间既是死敌,也是促使自己更进一步的良师益友的关系彻底点明。 一部足够吸引眼球的汽车电影,飙车环节绝对是必不可少的元素,至少在观影的“爽度”上是得到保证的。但在飙车镜头的背后,电影剧本以及导演能把主角的人物性格形象,以及有故事的人生描绘出来,这才是知行君眼中一部完满的汽车电影,也是《RUSH》不容错过的原因。 警匪追逐镜头的祖师爷:Bullitt(又名:浑身是胆/警网铁金刚) 发行时间:1968年 主演:Steve McQueen、Robert Vaughn 推荐理由:对于《Bullitt》的剧情,知行君没啥好介绍的,毕竟关于警匪片的剧情套路,相信大家估计比知行君还要懂得多。唯一的亮点大概是导演Peter Yates把慢热且单调的剧本硬生生拍出了充斥全片的悬念和推理氛围,也是够厉害的。 但令这部电影名垂千古的是那长达十一分钟的追车戏。注意了,这段镜头没有借助任何布景,而是完全真刀真枪的实景拍摄,而且导演还采用了颇多后座、副驾机位来营造更强的视觉冲击(没有稳定器的时代,画面也带有极具现场感的抖动)。关键是全过程没有用BGM配乐,而是记录现场实况声音的同期声录音。试想一下,剧组在70年代的旧金山搞这么一出,阵仗可真不小。 对了,电影上映以后,主角Frank Bullitt所开的Mustang GT390还把福特Mustang车系给捧红了。至于反派开的那台道奇Charger虽然也是经典的肌肉车之一,知名度却比Mustang逊色一筹。原因何在?要不你去电影里面找找答案吧。 一人一狗的废土之旅:Mad Max 2(又名:疯狂的麦克斯2) 发行时间:1981年 主演:Mel Gibson、Bruce Spence 推荐理由:以废土题材作为背景的电影,那Mad Max(疯狂的麦克斯)系列绝对是当仁不让的存在。而最被大家熟知的大概是2015年上映的《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那夸张的视觉特效和道具让这部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电影可谓实至名归。 但这次知行君却希望大家把时间退回至1981年,看看那个没有那么多后期特效和威压钢丝的时期,导演是如何在《Mad Max 2》中把末日奔溃的世界以及主角孤狼般的气质给描绘出来。说真的,论《Mad Max 2》最后超长的追车镜头给当年观众的震撼感,比起现在的《Mad Max 4》也不遑多让。 另外从第一部到第四部,Max Max系列所讲述的都是废土背景下大家对于乌托邦世界的追寻。而在这个为了生存,为了能源的过程中有人丧尽天良、有人扼守着人性的底线,和那些单纯看得爽的爆米花动作片相比,Mad Max片中的文艺元素是知行君觉得颇为出彩的地方。 至于剧情方面,知行君就不多剧透了。说个电影里面有意思的地方吧,主角MAX的座驾福特Falcon GT在整个Mad Max系列中都有出现。其实剧组原本打算采用的是福特野马,但无奈预算的原因,只能退而求其次换成福特在澳洲市场出售的Falcon。 另外,电影中的Falcon GT经过福特澳洲分部的设计师Peter Arcadipane重新设计造型,而Peter Arcadipane后来则成为了北汽的首席设计师。 Talladega Nights: The Ballad of Ricky Bobby(又名:塔拉德加之夜:瑞奇·鲍比的民谣) 发行时间:2006年 主演:Will Ferrell、John C. Reilly 推荐理由:单纯从片名上,我想大家怎么也猜不到这部电影竟然和汽车扯上关系。其实它讲述的是主角Ricky Bobby跌宕起伏的人生,包括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父亲、贪污虚荣的妻子、还有亦敌亦友的对手都是主角在低谷或高潮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看似和头文字D有点类似的剧情背后,却带有很典型的以美国式幽默和喜剧元素来表现励志和人生百态的效果。当然了,片子里还少不了赛车的环节,不过它呈现的是极具美国特色的NASCAR赛事。因此那台1969 Chevrolet Malibu成为主角的座驾也就合情合理了,毕竟雪佛兰好歹也是称霸NASCAR多年的汽车品牌。 如果搞不懂NASCAR为何在老美心中有那么高的地位,那不妨这么理解:NASCAR就像一夜情,直入主题且高潮迭起;而F1就像恋爱约会,得有经营的过程才能得到快感。另外,比起F1仅能坐在某个弯角,戴着耳塞去看比赛,NASCAR的观众能把环形赛道尽收眼底,且NASCAR事故率更高些,随时十多台车连环相撞的场景,也难怪老美对这项赛事乐此不彼了。 你别一下大卡车试试?Duel(又名:决斗) 发行时间:1971年 主演:Dennis Weaver、Eddie Firestone 推荐理由:马路上互相斗气别车的视频大家应该都看过,但要是拍成电影的话,会是怎样的效果呢?这件事老美在1971年就做过了。作为大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首部作品(《大白鲨》、《E.T.外星人》都是他的成名作),《Duel》讲述的是主角独自在洲际公路开着一台普利茅斯(Plymouth)Valiant和一辆大卡车互别,随后发现怒火中烧的大卡车司机竟然要将主角置之死地的故事。 由于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拍这部片时只有45万美金预算加16天的拍摄时间,因此画面上称不上多么华丽,但在有限的成本下,史蒂芬史匹伯却通过层次分明的声音特效以及运镜手法来营造出主角惶恐的情绪和惊悚片般的效果。 如果你看腻了那种无所不能的主角与反派之间的追逐戏,不妨身份倒转一下,尝试感受这种主角是弱者身份的双车追逐戏,说不定也别有一番滋味。 福特和法拉利之间的世纪对垒:Ford v Ferrari (又名:极速车王) 发行时间:2019年 主演:Matt Damon、Christian Bale 推荐理由:在20世纪60年代,对于身处北美大陆的福特和欧洲大陆的法拉利来说,本应是毫无交集的两个品牌。但前者意图进军欧洲市场,后者也因为需要大量资金来支持自家的赛事部门,因此亨利·福特二世和恩佐·法拉利便坐到了同一张谈判桌上。 如果接下来的事情如计划般顺利的话,那就没有了后来两个品牌在勒芒赛场上的针锋相对,更没有那台传奇般的GT40的出现。在知行君看来,中文片名极速之王指的不仅是赢得勒芒冠军的GT40,也是差点就能获得戴通纳、赛百灵和勒芒大满贯的肯·迈尔斯。很可惜的是,由于福特高层的“馊主意”,让这位当时美国最好的赛车手与大满贯荣誉失之交臂。 这场围绕福特与法拉利之间的世纪对垒,值得回味的故事都浓缩在两个多小时的电影里了,确实不容错过。 40分钟让门外汉种草F1:Formula 1: Drive to Survive 发行时间:2019年 类型:纪录片 推荐理由:老实说,F1是一项有观看门槛的汽车赛事。但对于车迷而言,F1也是绝对不容错过的汽车赛事。每一只夺冠队伍的背后,往往少不了车手、技师、工程师、车队经理以及各种后勤团队的共同努力。 而每一支队伍之间,也有着相当微妙的关系。譬如2019赛季之前雷诺车队和红牛车队同样适用雷诺引擎,但后者成绩却比前者更出色。它们既是供应商与客户,也是竞争者。因此要读懂F1,读懂赛场上为了奖杯、荣誉、骄傲而付出一切的车手和队伍,这部纪录片不失为一个很不错的启蒙指引。 为你解密汽车设计的故事:Chasing Perfect(又名:臻于至善) 发行时间:2019年 主演: Frank Stephenson 类型: 纪录片 推荐理由:或许相比起上面的几部剧情更加高潮起伏的片子,这部以陈述这位知名汽车设计师Frank Stephenson个人职业生涯的纪录片,在剧情方面会较为平淡,但也正因为是一部真实的纪录片,因此对于热爱汽车的朋友来说,无疑是了解和学习汽车历史文化的一本“教科书”。 或许很多人还没有听说过Frank Stephenson的大名,但如果我告诉你,第一代的宝马X5、法拉利F430,迈凯伦P1都出自这位老兄之手,那你应该今后就会对Frank Stephenson这个名字印象深刻了吧。 这部片子如实地讲述了Frank Stephenson从一个获奖无数,世界排名前十的越野摩托车车手,到毅然退役学习汽车设计,并进入福特汽车,开启汽车设计师的职业生涯,然后进入宝马,只花了一个星期就设计出第一代的X5,并在成为Mini设计总监后,主导设计出了新一代的MINI家族车型。而此后先后进入法拉利和迈凯伦,并设计出大获好评的F430,以及迈凯伦P1,可谓是达到了人生的一个巅峰。 知行君之所以推荐这部片子,不但能了解到多款经典车型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而且还能了解到一个世界顶级汽车设计师对汽车设计的理解和追求。对于汽车发烧友来说,这可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片子。 知行有话说 掰掰手指,离2月10日的复工时间还有4天时间。按照一天看两部片子来计算,目测知行君推荐的这几部电影估计也足够了。要是你之前还看过一些特别精彩的汽车电影或者纪录片,记得留言分享给我们,让更多网友也看得到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疯狂的max游戏里哪个车最好用
1.Gigahorse
Gigahorse是不死老乔的坐骑,miller导演太喜欢尖刺和火箭尾,所以用了两辆1959年凯迪拉克Eldorado加上一辆大脚车搞出这么一庞然大物,不算后面的尾翼和其他旗帜,这车有四米高,反正郭敬明是上不去。
1959款凯迪拉克以经典的火箭尾翼设计成为美国文化的图腾,而极尽奢华的Eldorado Biarritz敞篷车更是为人们所熟知。此次拍卖的这辆1959款Eldorado Biarritz敞篷车采用Eldorado车型独有的汉普顿绿涂装,白色顶篷可收着于原厂的盖板(parade boot)内,原厂的空气悬挂依然保留。2.peace maker
peace maker由克莱斯勒Valiant Charger和坦克履带(下方有说明)合体而成。车主老头叫什么来着给忘了,反正一直逼逼叨让我想起了处刑人,杀人之前先念经。
克莱斯勒Valiant Charger
克莱斯勒澳大利亚分部的Charger,全名为“Chrysler Valiant Charger”,产于1971年-1978年,图中这款则是VH Valiant Charger R/T型。
这款车型的数据:
265 cu in (4.3 L) HP base engine (218 bhp (163 kW), 3spd manual, $3395.00
peacemaker 动力系统
Two brothers have revealed how they built a dual track lightweight tank for the film, which has a top speed of 70mph (113km/h). The vehicle is shown during testing in this image。The Peacemaker has 1,000 horsepower and was created by Howe and Howe Technologies, a specialist company owned by twins Mike and Geoff Howe.
3.MAX的Interceptor
福特falcon xb,73款,主角必备车
大概长这样。
疯狂的麦克斯1里,就有咯!
官方这么说:
MAX'S ORIGINAL MUSCLE CAR, THE GLORIOUS XB FALCON COUPE - ONCE KING OF THE HIGHWAY NOW A WOUNDED BEAST OF SALVAGE AND SAND, FORCED OFFROAD AND RUNNING ON THE SMELL OF AN OILY RAG. SCOTT HAT AND BELT-DRIVEN BLOWER INTACT BUT BATTERED, REAR TYRE MORE RAG THAN RUBBER, RUSTED THROUGH AND RATTLING WITH ONE TOO MANY REPAIRS AND FAR TOO FEW ORIGINAL PARTS. A LEGEND SPOTTED IN THE GUTTER, PUNCH DRUNK BUT STILL PROUD, LEFT BEHIND BY HISTORY'S DOWNWARD SPIRAL, OUT OF PLACE BUT NEVER OUT OF CONTENTION... SIMPLY THE BEST, TINA。4.the nux car
nux的车是有年头了,原车型来自1932年的福特Deuce coupe。
"Wild" hotrod with chopped top, based on 1932 Model 18 or B three window coupe,电影中改装的的是五窗版,下面这个
5.the war rig
FURIOSA的座驾,原型是捷克的太脱拉(TATRA)1983年投产的太脱拉T815,之后改装加载6轮驱动和18轮驱动的双v8引擎。车顶上那两个车厢就无从考证了
评论中有盆友会说看不出来是T815,其实T815只作为先锋车头,驾驶舱向后整体平移,前盖引擎室的空间增大,经过大幅面改造,所以有点看不出来。
军用版T815简直了。。。
6.FDK
这个很好认,甲壳虫改造(不太能看出是哪款甲壳虫,看上去像战后的Type1),加上了V8引擎,话说,不是汽油很稀缺么,怎么都是大排量!
7.Plymouth Rock
由1937年普利茅斯轿车改装而成,这改的面目全非……
普利茅斯家车大概都这样
8.Doof Wagon
madmax4最火的角色必须是吉他手,自带BGM的一般都是高手。doof wagon其实你从侧面看,一下就能看出来这是个什么玩意。
是不是有点眼熟,四不四阅兵时候有印象
就是这个,官网对此车的用词是missile-carrier,恩,没用truck也没用vehicle。原车型为德国曼恩集团MAN KAT A1 8x8“越野卡车”,此车被德国军方拿来各种加载和改造,62年研制,76年入编,2006年还在使用。
9.Big Foot
你爹开大脚,你也开大脚,烦不烦。车身为1940款道奇卡车,named farco。没错,加上了一台V8发动机,然后加上了66寸的大轮子,于是这个big guy就有了这辆big foot。
有谁知道梅尔,吉布森他都演过什么电影?拿过哪些奖?
一则标准的美国梦——梅尔·吉布森的演艺人生
记得曾有位影界权威人士说过“上帝首先创造了电影,然后创造了梅尔·吉布森。”这话听来有些煽,有些过,但不无道理。1985年8月梅尔·吉布森在接受《滚石》杂志采访时曾说:“有的人很上镜头,有的人却恰恰相反。世界上最美的女人在镜头里都可能是一团狗屎。庆幸的是,我属于摄影机偏爱的那类人。”这话听来有些狂妄,有些自负,但也很说明问题。梅尔·吉布森这个老小子的确很不简单,他犀利无比的眼神能让任何对手败下阵来,包括英格兰的太子妃。他洋溢着浓重男性荷尔蒙的一举一动也每每成为“性感”和“美丽”的最佳代言。他一不小心打造的那部《勇敢的心》又成为万千影迷心中永远的挚爱,甚至是至尊无上的,比如在我这就是。去年那部《士兵宣言》再次令我激动不已,影片煽情?对,相当煽情,911之后的美国人需要这个,什么激发美国民众之爱国热情等等,但这些对我们来讲没有任何意义,我们只冲着梅尔·吉布森,爱屋及乌吗。而那部评价并不太高的《征兆》也突破了两亿票房,梅尔就是梅尔,一呼天下应,魅力无法挡。
曲折身世
梅尔·吉布森全名为梅尔·哥伦姆席勒·杰拉德·吉布森(Mel Columcille Gerard Gibson),读起来真够别扭。1956年1月3日出生在美国纽约州北部的匹克斯基尔。那是一个如今令梅尔感到很不舒服,很不体面的小镇,每次记者采访时一提到梅尔的出身,他都立马翻脸。梅尔的父亲赫顿来自美国中部,但追本溯源,祖先是来自澳洲的移民。母亲安妮是纽约布鲁克林人,曾是演唱歌剧的歌手。两个人直到四十岁才结婚,却先后生养了十一名子女。梅尔如今七个子女,完全是秉承了家族一贯的超生传统。梅尔六岁那年,全家搬到纽约州的瓦普朗克,也是个小镇。父亲开始在当地的铁路局担任列车长的工作,因双亲是虔诚的天主教徒,所以把孩子都送进了天主教学校读书。后来,父亲不幸意外受伤,无法继续工作,一家老小只能靠父亲的退休金生活,环境可想而知,于是夫妇俩人很早就有了迁回原籍澳大利亚的打算。1968年,十二岁的梅尔随家飘洋过海,迁往澳大利亚的悉尼。举家迁澳的原因,除了换一个生活环境外,据说还有躲避战争的因素,当时正值越战的白热期,很多人害怕自己的儿子被征召入伍,而纷纷出走。说回梅尔,他打小就爱看美国电影,最喜欢的演员有史宾赛·屈塞、加里·格兰特和亨佛莱·鲍嘉等人。虽然爱看电影,但却从来没有想过将来能够成为一名演员。他最想做的居然是在厨房里耍刀弄铲的厨师,多没追求。父亲对他的管教方式是“给予完全的自由”,但却绝不容许他漠视礼仪,但凡有不守规矩的举止,便会招来父亲的一顿海扁。在天主教男子学校的他,也经常被同学们欺负,嘲笑他满口不正统的美国腔。在家不敢造次,在校又被同学挤兑,使得少年时代的梅尔有点自闭倾向,嘴巴像上了锁似的,更不敢跟女孩儿说半句话。不过,在少年梅尔的内心仍然有着“出人头地”的渴望。整个高中时代,由于经济的原因,先后在加油站、餐厅、汽车修理厂等各处打工。1974年,十七岁的他刚刚高中毕业,就收到了一封来自悉尼国立戏剧艺术学院的信件。信的内容是学校简介及入学申请表格。原来是他的妹妹背着他向学校函索的招生简章。对于演员这行并没有特别兴趣的梅尔来说,在觉得有趣的心态下,接受了入学审查的面试考试。结果,他居然顺利通过,而且还莫名其妙的被选为二十位优秀学生中的一位,获得了三年的奖学金。求学期间,在一次郊游中邂逅了年轻的护士——罗宾·摩尔(Robyn Moore),二人旋即坠入情网。几年如胶似漆的热恋后,终于在1979年迈入结婚礼堂。
初试身手
1976年,梅尔还在戏剧学院念书时,就曾在舞台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出演男主人公罗密欧。次年,参演了由他朋友菲尔·艾瓦隆所制作、编剧、主演的《夏日城市》,于是这部粗制滥造的青春片就成了梅尔的银幕处女作,亦成为其不堪回首的败笔。据说梅哥演这部片子的酬劳还不足20美金。不过,这部影片却在澳洲国内颇受欢迎,同时,他也得到了当时的新锐导演乔治·米勒的注意。1977年,二十一岁的梅尔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戏剧学院的毕业证书。当时,澳洲的电影界正倾全力于电影制作上,不仅举国沸腾,同时也受到国际的注目。那时候梅尔的想法竟然是:“做演员真的能够吃得饱,饿不死吗?”对于电影,他有的只是不安与怀疑。经过一段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毅然决然地投身电影。料想梅尔今天想来,也定会为自己当初的高瞻远瞩庆幸和自豪不已,他说:“在《夏日城市》以后,我开始接触并尝试舞台演出,渐渐的,我对演员这个工作,开始感到光荣和自信。
重大转机
1977年,看完《夏日城市》的乔治·米勒,决定在他那部初试身手的作品《狂人麦克斯》中,启用梅尔为第一男主角。这部只用八十万美元低预算所制作出来的电影,以未来世界荒无一物、漫天风沙的沙漠为背景,描述警官出身的麦克斯,为报杀妻之仇,严惩一群自称为“午夜骑士”的飙车族。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动作片。片中梅尔以猎枪、高科技的霹雳车,还有六百马力的超级冲锋号V8“拦截者”为武器,将对手一一击败,酷得一塌糊涂。再说当时的动作片也十分稀罕,像《狂人麦克斯》这种动作俐落,极具震撼力的动作片更是难得一见。该片的大纲结构,实际上是乔治·米勒在悉尼当实习医生时就构想好的故事。米勒后来说:“我尊敬约翰·福特的西部片。我的这部电影其实是部用飞车代替马匹的西部片”。1979年4月,《狂人麦克斯》在澳洲一经公映,便刷新了澳洲的历史卖座纪录。1980年6月,该片在美国登陆,同样大受欢迎,梅尔·吉布森这个名字从此深深的刻在了美国人的脑海。影评界也给予了影片极高的很高,不但一口气夺下澳洲六大影展的首奖,还获得阿沃利亚兹国际科幻电影展的评审团特别奖,并且入选美国《时代》杂志“年度最佳十大佳片”,梅尔也被誉为“复活的史蒂夫·麦奎因(好莱坞的一代银幕硬汉)”。《狂人麦克斯》的旋风之后,梅尔为了演技更上层楼,进入了南澳大利亚国立剧团。在那里,他参演了“伊底帕斯王”、“亨利六世”、“赛德纳”等多部脍炙人口的舞台剧名作,从古典剧与现代剧,逐步将自己的演技推向至高点。与《狂人麦克斯》同一年,梅尔又参加了《提姆爱我》的演出,片中他饰演一个想要适应环境的弱智青年,与美国著名演技派女星派珀·劳里分庭抗礼,一改《狂人麦克斯》中阴阳气十足的复仇者形象,变成了一个温柔而多情的男子,从而一举赢得澳洲电影学会年度最佳男演员和最有潜力新人殊荣。这两部作品也迅速使其成为澳洲影坛的首席小生。在他的早期作品中,还有一部佳作值得关注,那就是1981年澳大利亚与台湾合拍的二战片《Z字特攻队》,影片以二次大战的南太平洋战场为背景,讲的是一个美军救援小组与日军及当地人之间的一些恩怨情仇。梅尔以本色出镜,表现得出奇的冷静、沉着和睿智,迷倒了无数华人影迷。片中的其他演员还有尚未成名的山姆·尼尔及台湾才女张艾嘉。其实影片的剧情相当老套,倒是俐落明快的动作,以及演出者的魅力,在吸引观者驻足。该片可说是一部梅尔迷必看的影片。
结识彼得·威尔
1981年,梅尔主演了由美国的派拉蒙影片公司向全球发行的《加里波底》。这是一部描写一战时期,在土耳其、加里波底战线上的两位年轻人的种种矛盾心态的作品,是当时当红的澳洲导演彼得·威尔执导的反战名作。梅尔饰演的是其中一个外表吊儿郎当,实际上却拥有一颗赤子之心的青年。片子的娱乐性相当之高,再次刷新了澳洲影史的票房纪录。在美国也极受欢迎,久久都不能下档。影片使梅尔向美国影坛成功的跨出了第一步,也使他再度荣获澳洲电影协会最佳男主角的头衔。同年,他又接拍了《狂人麦克斯2》,续集中的麦克斯被塑造成一匹在沙漠中流浪的独行侠。该集的制作费比第一集足足多出五倍,高达四百万美元。使得场面更为浩大,气势更为雄伟,也更具震撼力。这时的梅尔已是名闻全球的巨星,却没有一丁点儿的美国明星的洋味,他那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新英雄形象,被美国的影评界下了这么一个评语:“愤世嫉俗,玩世不恭,仿佛罗宾汉再世。”《时代》杂志则再次将《狂人麦克斯2》列为1982年度“十佳影片”之一,此外,该片在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外语影片奖以及阿沃利亚兹国际科幻电影展等影展中,也均摘得了首奖。别看他在影坛上大火特火,但还是不能忘情舞台上的表演,八十年代初期,他但凡有点空闲,就会奔波于舞台和荧屏之间。1982年2月15日,梅尔和导演彼得·威尔前往菲律宾,进行新片《危险年代》的拍摄工作,这是两人继《加里波底》的第二次合作。这是一部以1960年苏卡诺政权下的印尼为背景的政治片。梅尔所扮演的角色正是他高中时代的梦想——记者,由于他和导演彼得·威尔的创造理念非常能够沟通,再加上一同参演还有当红美国女星薛歌妮·韦弗,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前提下,一部巨作由此诞生了。这是第一部由美国人出资、发行的澳洲电影,对梅尔来说,这是他好莱坞电影的处女作。原作、导演、男主角是澳洲人,制片和女主角是美国人,拍摄地点在菲律宾,故事的舞台在印尼,使得该片的国际色彩极其浓厚。在1983年的戛纳影展中大出锋头,光芒四射。至今仍是各大排行榜有名的佳作之一。
抢滩美利坚
对于梅尔·吉布森而言,《危险年代》是他在好莱坞踢出的第一脚。不久后,各种片邀便蜂涌而至,结果他在众多企划案中选择了那部后来遭至恶评的《叛逆巡航》。该片改编自著名小说《征服南海》,曾在
1935年和1962年两次搬上银幕,1935年那部由查尔斯·劳顿和克拉克·盖博担纲,结果赢得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1962年由马龙·白兰度主演的那部也获得了颇高的评价,如此两部珠玉版本在前,梅尔再推出第三版,后果可想而知,即使榜上安东尼·霍普金斯、丹尼尔·戴·刘易斯及当时还藉藉无名的连恩·尼森三位英国演技派仍然于事无补。倒是南洋优美的景色和Vangelis的配乐值得一提。同年那部《怒河春醒》算是他向好莱坞投石问路的一部作品,片中他将一个满怀赤子之心,并且十分顽固的农家主人角色,演得灵活神现。导演马克·莱德尔对他的表现作出了极高的评价:“不愧是一位兼有史史蒂夫·麦奎因的野性及蒙哥马力·克利夫特的纤细的天才演员”。
回头再看梅尔初涉好莱坞的几部作品,《危险年代》、《叛逆巡航》、《怒河春醒》以及《铁窗外的春天》等部,每一部作品的风格、内容及角色都大相径庭,且娱乐性都不太高。卖不卖座姑且不谈,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梅尔给美国人留下了演技派明星的印象,对他而言,这绝对是件好事。但话又说回来,想要在好莱坞立足,必须要有过硬的商业票房作为保证,没有娱乐效果的电影,是引不起美国人兴趣的。于是,他只有再度向“狂人麦克斯”的传说挑战。1984年9月17日,《狂人麦克斯3》在悉尼近效正式开机。该片总计投资了一千三百万美元的制作费,气势与规模都大大的超越了前集,试图重现昔日辉煌,但事与愿违,一味的造势和战线拉得过长导致剧情稍显薄弱,娱乐效果也非常有限,票房惨淡也就成为必然。影片的失败似乎并没有影响人们对梅尔一贯的关注,但他本人却遇到了演艺生涯中最严峻的一次挑战。在倾其全力拍完《狂人麦克斯3》后,他语重心长的说:“我完全不知道好莱坞和电影产业的系统结构。为什么在这儿找不到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融合点呢?我从来不觉得自己属于电影这个大工厂结构中的一部分,说得更简单明白一些,长江后浪推前浪,我只不过是个被人用完即丢的演员,新人随时随地都会迎头追上来。能有这种自知之明,是相当重要的一件事。如果停止关心各种事的话,表演生命也就宣告终止。”打那之后,梅尔整整休整了一年,拒绝了全部片约,一心留在位于悉尼郊外的家中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还他在占地八百英亩的土地上,饲养了三千只以上的羊,还有四百六十头的肉牛和两头驴,过着轻松、悠游的牧场生活。但梅尔这一“农村嗜好”却招来许多人的厌烦,也一度成为媒体的笑柄。因为他饲养牲畜的地方恰好靠近小镇的生活水源,这种行为是违反当地法律的。可是梅尔的律师辩称:梅尔的住所应该算做是农场,所以饲养牲畜是合理合法的。但话又说回来,他养羊养牛还可以理解,但养两头驴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渐入佳境
经过一年的养精蓄锐之后,梅尔再度出山,参演理查德· 唐纳执导的《致命武器》。1986年8月6日,本片在洛杉矶正式开拍。讲述的是两位刑警为了追查大宗毒品走私案而与歹徒展开了一场斗智斗勇的较量。由梅尔·吉布森和丹尼·格罗弗饰演的两位刑警组合相当滑稽,一个是越战特种兵出身,却因突遭丧妻之痛而欲轻生的疯狂暴警,另一个则是等待退休的黑人警官。这一黑一白的两位演技派明星同台演出,可说是空前豪华的黄金组合。这部被喻为“现代版西部片”、“城市版西部片”的《致命武器》,对梅尔来讲,并不只是一部电影而已。为了符合剧中的角色形象,梅尔特地蓄长发,并且接受两个月的魔鬼式训练,禁烟、禁酒、每天吃低热量食品及生菜,结果整整瘦了七公斤。后来他自己也说:“这绝不只是一部简单的动作片而已。它的剧本具有深度的内涵,把人类的幽默和人性描写得淋漓尽致。的确,这部影片将我在《狂人麦克斯》中那种非法化的英雄形象完全改变,使我脱胎换骨,成为一个更具合理性的人类英雄。影片的票房又相当可观,对我而言,这个角色比麦克斯更适合我,更能让我驾轻就熟。这一部片子的演出酬劳为四百万美元。”他又补充说明:“这部影片描述人世间的友情和人类的幽默,其中充满了温馨和信任。剧本的杰出就不用说了,且该片具有强烈的企图心,可说是注入现代精神的古代西部片,在美国国内,是自《法国贩毒网》之后,最令人兴奋,最优异的动作电影。”老搭档丹尼·格罗弗对他也称赞有加:“梅尔不只是一位明星而已,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演员。”拍完该片后,梅尔再度回到悉尼的家中,又做了十八月的休整。当然,从各地的片约仍然像雪片一样飞到他家。其中包括热门电视剧集《龙凤神探》的电影版和詹姆斯·卡梅隆的《深渊》等等。
对梅尔来说,从1982年的《危险年代》开始至1986年的《致命武器》,可以说是最黄金的一段时期。其影坛巨星的地位已逐步确立,“最性感的名人”、“嘴唇最性感的男星”等等诸如此类的封号也纷至沓来。
1988年后半期,美国的娱乐杂志《US》用美国人的眼光,将梅尔列为“最性感的明星”之一。当时第一名是以《辣身舞》扬名的帕特里克·斯韦兹。梅尔也同时成为《US》杂志和《Premiere》杂志的封面人物。1989年,《致命武器》的原班人马推出了《致命武器2》,该片在全美一经上映,票房便超过了斯皮尔伯格的《圣战奇兵》,开画仅三天就取得了两千多万美元的票房收入,成为卖座空前的大热影片。国际贩毒组织一直是国际间的热门话题,该片设计驻美的南非外交官和贩毒组织有关,正是吸引人的卖点。同时,片中流露的社会性也十分浓重。影评人评价该片是在动作片和艺术片的接合中找到了一个恰当的切合点,使得该片在众望所归的掌声中登上了贝弗利山的经典殿堂。
登顶好莱坞
事业上的成功并没有使性格一向沉稳冷静的梅尔变的飘飘然,反之,却更为现实谨慎,他要把握好自己的每一次动作,真正的登上好莱坞之巅。九十年代初,一系列佳作纷纷问世。1989年10月2日《飞离航道》在泰国北部的古都清迈正式开拍,该片的企划、剧本全由著名导演理查德·拉什一手包办,最新式、最俐落的动作全都塞进了片中。前前后后又几易其角,包括鼎鼎大名的肖恩·康纳利、比尔·莫瑞、凯文·科斯特纳等人。最终选定由梅尔·吉布森与小罗伯特·唐尼担纲,事实证明,这一黄金组合对于影片的成功是何等的重要。在这个时期,美国的《人物》杂志曾以“最性感的 腼腆男人”为标题,大篇幅的报导梅尔的过去、现在与未来。1990年4月23日,《哈姆雷特》在英国肯特州的罗彻斯特堡和苏格兰开拍,该片由意大利导演佛朗哥·泽菲雷里掌镜。这是佛朗哥自1967年导演《驯悍记》、1988年导演《罗密欧与朱丽叶》以后,二十二年来第三度执导莎翁作品。不过,早在1964年,佛朗哥将《哈姆雷特》搬上舞台后,便一直计划要将它搬上银幕。二十多年后,终于实践了自己的夙愿。而梅尔则是他心目中扮演“哈姆雷特”的第一人选。一向喜欢说闲话的媒体,在获知这个消息后,便立刻发出“从《狂人麦克斯》到《致命武器》的动作片明星梅尔·吉布森,在《哈姆雷特》中,能够有称职的演出吗?”诸如此类等着看他出丑的新闻。他们似乎全然忘记了梅尔在澳洲也曾是一位响当当的舞台演员,而且有着演出莎翁戏剧的丰富经验。也许他们压根就不知道梅尔的这段历史。梅尔说:“我并没有特别想演莎士比亚作品的意愿,我也怀疑自己是否能够像劳伦斯·奥利佛他们那样,把莎士比亚笔下的角色诠释得恰到好处。如果可能的话,我想演出现代的莎士比亚。”为了演好哈姆雷特一角,他苦练剑术、骑术。为了纠正其蹩脚的美国英语加澳洲英语的混合口音,他天天上课、读书,还戒了烟。梅尔回忆道:“在十四个星期的拍摄周期里,我没有一丝一毫的松懈。与多位演技精湛的著名演共同演出,磋切演技,收获实在太多了。”该片的制作费总计一千五百五十万美元,成为表现梅尔演技实力的最高力作,同时也将梅尔的演艺事业推向了颠峰。此时的梅尔·吉布森已身价千万,跻身于汤姆·克鲁斯凯文·科斯特纳、达斯汀·霍夫曼等一线巨星之列。成为继加里·格兰特、肖恩·康纳利之后第三代登陆好莱坞的超级海外巨星。
1991年,华纳影业和他签了四部影片的合约,酬劳总计为六千万美元。这其中包括了《致命武器3》及《永远年轻》等两部片子。此外原本预定和朱莉娅·罗勃茨合演的一部西部片,后来则不了了之。1991年11月,《致命武器3》正式投拍,这是部投资高达四千万美元的大手笔制作。与前两集相比,梅尔在片中添加了更多的即兴发挥和喜剧元素。1992年5月1日,本片同《未来战士2》一同在全美各大剧院上档,仅仅三日,就有三千八百万美元的票房进帐,成为当时影史又一部卖座巨片。1992年,梅尔自组“圣像工作室”(Icon),同年,推出由他亲自制作、主演的《永远年轻》,成为公司的开业作,该片的大获成功同时也为梅尔的导演之梦铺平了道路。“演而优则导”的例子在好莱坞的历史屡见不鲜,从罗伯特·雷德福、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到沃伦·比提以及1991年刚刚荣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凯文·科斯特纳均是集制片、导演、演员于一身的天才艺人,梅尔对此也早有准备,作为演员他有丰富的表演经验,作为制片人他也熟悉台前幕后工作,而且在与三名著名导演的紧密合作、互相切磋中也使他对导演的工作有了相当的了解,所以他再从事导演工作可谓是轻车熟路,事半功倍。1993年,他的导演处女作《真爱》拍竣杀青,梅尔自己评价道:“这部片子在某些地方好像有些希区科克电影的影子。”该片讲述了一个传奇故事,梅尔则不惜破坏形象亲自上阵,扮演一位面部被严重烧伤,内心怀着不可告人的秘密的教师。尽管该片做了充分的准备,剧情也相当感人,也得到了评论界的一致好评,但票房成绩却不如预期。在随后的《赌侠马华力》中,他又以一个西部赌侠的形象与朱迪·福斯特及詹姆斯·加纳共同打造了一部诙谐幽默且充满斗智的西部赌片。接下来梅尔还在迪斯尼动画经典《风中奇缘》中为约翰·史密斯配音并一展歌喉,我们倒是发现他的唱功的确不算太差。1995年,梅尔迎来了其演艺生涯最为辉煌的一年,一部《勇敢的心》令其成为1996年奥斯卡颁奖晚会上的最大赢家,该片共获得了十项奥斯卡奖提名,并最终抱走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音响、最佳化妆五项奥斯卡大奖,整个世界为之侧目,全能艺人“演而优则导”的历史也同时添上了浓重的一笔。想当初梅尔兴师动众开赴苏格兰高地时并不被人看好,甚至被媒体称为是一次“疯狂的、自杀性的拍摄”,因为对于那段美国人并不熟悉的历史,当时几乎所有的人都没什么信心,甚至压根就不感兴趣。可是梅尔丝毫不为风言风语所动,他首先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认真研究了苏格兰历史,仔细观摩了70余部历史影片,而后与剧作家一起合作反复推敲了脚本。在苏格兰的拍摄现场,他对任何一个细节都力求做到精益求精,因而令影片呈现出极为完美震撼的视觉效果。在真实还原和再现历史的前提下,他也大胆的注入了一些商业电影中的娱乐元素,如春风化雨般赋予了这部传统历史影片以全新的艺术生命力。其卓越的执导才能令人折服,其酣畅淋漓的表演更是令人肃然起敬。此时的梅尔已傲然挺立于好莱坞之巅,达到了人神共羡,夫复何求的至高境界。紧接着推出的《赎金风暴》和《连锁阴谋》再度卖座鼎盛,更令其一时风头无二。1998年,《致命武器》的原版人马再度出击,倾力打造《致命武器4》,此时的梅尔已略显疲态,但摄于前集的影响,加之功夫皇帝李连杰的鼎立加盟,该片仍然取得了票房过亿的佳绩,名列年度卖座十强。次年,梅尔一改一贯的英雄形象,在《危险人物》中出演了一位死缠烂打一根筋的毛贼,影片的故事可谓怪诞且充满黑色幽默,梅尔的本色表演也绝对可圈可点,但也许是美国人无法接受大英雄的突然变脸,影片的票房成绩极不理想。此时,已经有人开始怀疑梅尔的声名还能支持多久。
再筑辉煌
然而,梅尔就是梅尔,在经历一段短时间的变奏之后,于2000年一口气推出了《百万美元酒店》、《小鸡快跑》、《女人需要什么》、《爱国者》四部风格和形式大相径庭的影片,结果《小鸡快跑》、《女人需要什么》、《爱国者》这三部商业影片均取得了极佳的票房成绩,事实证明,梅尔·吉布森的巨星地位仍然固若金汤。同时,关于他的种种疑虑也统统不攻自破。
2001年,梅尔再次为自己放假,没有推出任何作品,尽管如此,在今年2月美国娱乐杂志《好莱坞报道者》评选的好莱坞明星权力排行榜上,梅尔仍然高居殿军席位。在“911”恐怖事件过后,好莱坞便开始努力打造战争题材的影片,志在恢复和重建大美国主义的民族自信心,于是乎一系列充斥着大国沙文主义的所谓励志战争片便你方唱罢我方登场。梅尔作为美国一代银幕英雄当然不能坐视不理,于是与老搭档——曾担任《勇敢的心》编剧的兰德尔·华莱士再次合作,并由兰德尔·华莱士担当编导二职,结果影片果然不负众望,不但从众多的“911”综合症产物中脱颖而出,同时也成为继《拯救大兵瑞恩》、《细细的红线》、《黑鹰降落》之后又一部集战争、史诗、动作、暴力、催泪与一体的极尽视听之娱的上佳之作。年初刚刚在《士兵宣言》中演罢超级越战英雄的梅尔,很快又为自己安排了另一份身价2500万美元的差事,那就是与灵异大师M·奈特·沙麦赖恩合作的《征兆》,结果该片在美国本土的票房居然达两亿之巨,成为梅尔在美国本土票房最高的影片。现在如果我们再用“明星”、“巨星”一类的词语来修饰这位在好莱坞演艺、导演、制作等各个方面均春风得意的46岁美国梦的成功典范已经显得有些不妥帖了。
梅尔·吉布森从影作品逐个数
夏日城市(澳洲风情画)
Summer City
出品年代:1977年澳大利亚Avalon Films
导演:克里斯多夫·弗雷瑟
主演:梅尔·吉布森、约翰·贾拉特、菲尔·艾瓦隆、史蒂夫·比兹雷、黛比·佛曼
IMDB评分:5.0/10 (65 votes)
这是一部全由学生自编自演的低成本公路电影,描写四个年轻人离开悉尼,去经历一个狂放的周末假期。全片充斥着摇滚乐插曲,前半段描写的是灿烂、明亮的青春,后半段风格不变,改为叙述一件杀人事件,剧本的不连贯是显而易见的。导演克里斯多夫·弗雷瑟的表现也稍嫌生涩,致使整部作品的内容了无新意,惟一可取的就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实态。梅尔在片中扮演的是一个有着耀眼灿烂的金发,文静、害羞的角色,跟他日后的勇猛英雄形象大相径庭。 梅尔本人对这部片子的评语是:“连提都不想提起的超级烂片。”其糟糕程度可见一般。
提姆爱我
Tim
出品年份:1979年澳大利亚Pisces Productions
导演: 迈克尔·贝特
主演: 派珀·劳里、梅尔·吉布森、欧文·柯兹、大卫·福斯特
IMDB评分:6.4/10 (298 votes)
梅尔·吉布森成名前主演的澳洲文艺片。改编自《刺鸟》女作家柯琳·麦卡洛的另一小说《提姆》,描述弱智青年提姆为中年寡妇作园丁时,两人产生了爱情,但不为世人所理解,提姆的父母尤其反应激烈。后来,两人突破重重难关,终于走进结婚礼堂。编导迈克尔·贝特用温婉平实的手法来注释这段不同寻常的爱情故事,并没有趁机玩嘴头洒狗血,诚意可嘉。男女主角的演出也颇为贴切,能让人自然地感受到剧中人的心理感受以及社会上一些约定俗成的禁忌,是一部拍得不错的文艺小品。
狂人麦克斯(霹雳神探怒扫飞车党/冲锋追魂手/疯狂的马克斯)
Mad Max
出品年份:1979年澳大利亚Crossroads Kennedy Miller Productions
导演:乔治·米勒
主演:梅尔·吉布森、乔安妮·塞缪尔、休·基斯-拜伦、史蒂夫·比兹雷
IMDB评分:6.9/10 (6338 votes)
麦克斯是位已婚的青年警官,他有一部叫做“拦截者”的巡逻车,取缔飞车党是他的工作。有一天,他出任务时,一个飞车党员意外身亡,他们的头目特卡达愤而想致麦克斯于死地,以报仇雪恨。结果麦克斯的同事“库斯”不幸被烧死。受到刺激的麦克斯,立即辞去警察的工作,带着妻子茱西和孩子们出去旅行,但特卡达一行人
主角是谁?他还演过什么电影? 这电影里的人物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么,
1.《勇敢的心》的男主角是鼎鼎大名的梅尔.吉布森。
2.梅尔·吉布森
原名:Mel Columcille Gerard Gibson
出生年月:1956年1月3日
出生地:美国纽约peekskill
身高:5英尺9寸
教育:澳大利亚悉尼国家戏剧艺术学院
梅尔-吉布森,1995年在《勇敢的心》中为世人塑造了一个传奇般的爱国英雄----威廉-华莱士,今年他又为世人带来了另一位伟大的《爱国者》----本杰明-马丁。他棱角分明的脸庞、英俊刚毅的气质、至刚至阳的男人血性,使他完美地为世人奉献了二位用生命捍卫神圣家园的伟大的爱国者,凭着自身的实力成为好莱坞顶级的电影巨星。
1979年,出道不久的吉布森接连出演了两部不同题材的故事片。一部是令他一举成名的、由著名导演乔治-米勒执导的科幻片《疯狂至极》(“Mad Max”),他在剧中饰演一位将面临原子战争毁灭的、身穿金属外衣的未来警官。第二部是米勒导演的另一部感人的情节片《蒂姆》(“Tim”),他在剧中担任主演,因成功地演绎了一位反应迟钝的勤杂工,而获得了澳大利亚萨姆奖,成为澳大利亚一颗冉冉升起的耀眼新星。1981年他又得到了另一位澳大利亚名导演彼得-维尔的赏识,同年参加了维尔的精彩剧情片《加利波里》(“Galiipoli”)的拍摄,并因该片第二次获得萨姆奖最佳男主角奖。同年,吉布森在《冲锋飞车队》(“Mad Max 2: The Road Warrior”)中的出色表演使他首次被国际影坛所关注。1983年他与维尔二度合作,拍摄了影片《危险年代》(“The Year Of Living Dangerously”),在片中饰演一位企图掩饰印尼血腥政变的麻木无情的记者。在这些早年的影片中,吉布森的演技不断得到提高,他要开始寻求更广阔的表演空间。
1984年,吉布森进军美国。他在好莱坞主演了《河流》(“The River”)、《奖金》(“The Pointy”),但反应平平。同年吉布森应邀重返澳大利亚,又一次在刺激、疯狂的《冲锋飞车队2》(“Mad Max Beyond Thunderdome”)中出演狂热的马克思,歌手迪娜-特纳加盟了此片的拍摄。吉布森在休整了两年后,1987年美国名导演理查德-唐纳邀请他主演轰动一时的动作影片《致命武器》(“Lethal Weapon”),吉布森在剧中饰演警探马丁-瑞格斯,他所体现的幽默诙谐、勇敢坚强、坚持正义,敢于与邪恶势力作斗争的精神,使吉布森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一跃成为好莱坞超级动作明星。他与丹尼-格洛弗的倾情联袂表演使《致命武器》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当时最卖座的影片。随后他又出演了《致命武器》的2部续集,为吉布森赢得了巨大的声誉。
1990年他创办了自己的电影制片公司ICON Productions,并出品了《哈姆雷特》(“Hamlet”)和《天荒情未了》(“Forever Young”)等影片。这期间他还参加拍摄了《破晓时刻》(“Tequila Sunrise”)、《电线上的鸟》(“Bird on a Wire”)等影片。1990年和1991年两度被美国《People》杂志选为世界最潇洒人士前50名之一。
1993年,吉布森首次执导了影片《无脸的男人》(“The Man Without a Face”),讲述了一个古代传奇故事,并亲自在片中扮演一位被严重烧伤但深藏秘密的老师。这部影片制作精细,体现了吉布森多年来在影坛中的丰富经验和心得。虽然影片宣传浩大,但只取得了中等的票房收入。1994年,他主演了由理查德-唐纳执导的《赌侠马华力》(“Maverick”),该片改编自收视率不错的同名电视喜剧,他在剧中饰演了一个西部枪手、赌徒,影片上映后好评不断,体现了他的实力和活力。
1995年吉布森自编自导的古装片《勇敢的心》(“Brave heart”),给了世界一个非同寻常的震惊。他在影片中史诗般地描述了13世纪苏格兰领袖威廉-华莱士的生活和创建独立王国的奋斗史,这是一部具有深刻民族主义和政治内涵的古装史诗巨片。吉布森倾注了全部的精力和情感,表现出非凡的才能。此片1996年共获得了10项奥斯卡奖提名,并最终赢得五项奥斯卡大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音响、最佳化妆),这一年成为梅尔-吉布森的黄金之年,他当之无愧被称为世界巨星。
1996年,他转身幕后,为迪斯尼公司出品的动画片《风中奇缘》(“Pocahontas”)中的约瀚-史密斯配音和配唱,并拍摄了影片《绑票通缉令》(“Ransom”1996)、《阴谋理论》(“Conspiracy Theory”1997)和《致命武器4》(“Lethal Weapon 4”1998),吉布森的名望越来越高、越来越受人瞩目。1999年在影片《危险人物》(“Payback”1999)中,他开始了从影以来的全新尝试,出演一位亦正亦邪的黑道人物,英雄神采仍然不减当年。2000年他又重操旧业,为梦工厂的最新动画片《小鸡快跑》("Chicken Run")中的神奇的大公鸡Rocky配音,给这部影片增色不少。
2000年应大导演维姆-温德斯的邀请,吉布森客串演出了《百万大饭店》(“The Million Dollar Hotel”),饰演一名追凶警官,冷酷的扮相和玄秘的风格,为整部影片增添了不少魅力。暑期期间,吉布森继《勇敢的心》后再次着古装出场,主演大制作电影《爱国者》(“The Patriot”)。该片由《独立日》一片的导演罗兰德-艾莫里奇执导,编剧为《拯救大兵瑞恩》的罗伯特-罗戴特,讲述的是在18世纪70年代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一位美国人英勇对抗英国入侵者的故事,吉布森饰演的本杰明-马丁是一个有7个孩子的鳏夫,他是为保卫家人安全而不惜出战、在战火中高喊着“Forward”的战争英雄。该片场面浩大,既壮观、又感人,表现出了极强的英雄主义色彩,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吉布森凭此片进一步确立了其银幕“英雄形象”,成为好莱坞身价最高(2500万美元)的演员。吉布森今年接下来的一部影片是年底前即将上映的喜剧片《女人想什么》(“What Women Want"),他在影片中饰演一个能看透女人心思的大男子主义者,不知这次吉布森又能为我们带来些什么。
梅尔-吉布森是一个眷恋自己的家庭、虔诚的家庭型男人,对结婚14年的妻子忠贞不二,妻子罗宾(Robyn)和他共同生育了7个子女。世界上大约有半数女人为他着迷,在今年5月份美国Zogby进行的一项民意测验中,梅尔-吉布森当选最佳银幕爱侣,但他从未有绯闻传出,他认为婚外恋是“庸人自扰,何苦来着”。说到自己的家庭时,他表示会像《爱国者》中的本杰明-马丁一样,为家人的安全而不惜付出任何代价……。平时,他为人亲切、随和、聪明、幽默,这个被评为“世界最性感的男人”最喜欢做的事,是同全家一起在澳大利亚自己的农庄里悠然而居,他曾表示:自己并不是什么"世界最性感的男人",他更喜欢人们把他看作是“世界上最普通的男人”。
1997年10月 英国Empire杂志,世界前100名明星排名第12位。出生于美国东部标准时间下午4:45,1996年被美国People选为世界50位最漂亮的人之一,他的父亲休顿吉布森,1968年携家眷从纽约的乡村搬迁到澳大利亚悉尼新南威尔士。吉布森和妻子Robyn共有6个孩子,1975年和堂兄查里斯吉布森合演了“早安美国”。毕业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
梅尔吉布森是一个虔诚传统的天主教徒与朱蒂戴威斯一起参加了戏剧学校,并合演了“罗米欧与朱丽叶”,1991年和1990年两度被People杂志选为世界最潇洒人士前50名之一
演员:
疯狂的麦克斯4狗仔队
奇探心魔
灵异象限
我们曾是战士
小鸡快跑
百万美元旅馆
爱国者
男人百分百
永远的好莱坞
危险人物
致命武器4
绝密阴谋
精灵传奇 )
我有两个爸
赎金风暴
勇敢的心
鬼马小灵精
风中奇缘
赌侠马华力
无脸的男人
天荒情未了
致命武器3
飞离航道
惊弓之鸟
哈姆雷特
致命武器2
破晓时刻
致命武器
冲锋飞车队第三集
铁窗外的春天
叛逆巡航
怒河春醒
Z字特攻队
危险年代
加里波底
冲锋飞车队
迷雾追魂手
我从未承诺给你一座玫瑰花园
3、威廉.华莱士确有其人,也确有其事
历史上真实的威廉·华莱士(William Wallace)
他出生于1267年;认为他是少年英雄的人则主张他的生辰其实是1275年或1276年;也有人为了凑历史的巧合,说他生于1272年或1274年,因为前者是他的死敌老爱在十字军中继承王位的年份,后者是回到伦敦加冕的年份;也有主张1270年的,可能是为了取整数。
他父亲的名字是马尔科姆还是理查也各有其说。老冯宁愿相信老爷子叫马尔科姆,而理查是叔叔。因为根据比较公认的说法,华家有三兄弟,老大叫马尔科姆,老二就是威廉,老三叫约翰,而一个堂兄弟叫理查。当时流行长子继承父名,所以小马尔科姆这个名字来源于父名,当在情理之中。
传说华莱士身高两米(六英尺七英寸),即使在今天也算得上巨人,更何况据考证当时成年男子平均高度才1.5米。在他的有生之年没有留下真实的画像,但作为人们寄托理想的英雄和崇拜效法的榜样,他的形象在苏格兰民间有很多版本,有青春偶像的,有小胡子的,有络腮胡子的,甚至还有须发皆白的,多数是披坚执锐的战斗姿态。但是引起最大争议的,还是新近在斯特陵旅游服务中心前落成的那尊塑像。因为很多人说,他们要的纪念是威廉·华莱士,而不是梅尔·吉布森。
华莱士家族,据信系由威尔士迁入苏格兰的。Wallace也作Walensis,词义为“说威尔士语的人”。这个家族是苏格兰西南部的小贵族,也就是向大诸侯称臣的小领主,这种多层分封的关系在中世纪的欧洲很普遍。作为苏格兰皇家司礼事务大臣(High Stewards)家族的封臣,华氏先人不迟于1250年获得了老树原(Elderslie,Field of Elder Trees)领地,位置在当时伦弗鲁郡(Renfrewshire)的派斯雷(Paisley)附近。威廉的母亲也出自望族,是艾尔郡(Ayr,在苏格兰西部沿海)郡长雷吉纳德·克劳福德(Sir Reginald de Crauford)的女儿。
威廉早年的经历无据可考,不过,按当时的习俗,威廉作为次子应担任神职。传说他的一个叔父就是斯特灵附近邓尼佩斯(Dunipace)的牧师,教授给他拉丁语和圣经箴言,灌输了自由思想,据说他的剑术和骑射工夫也是当和尚的这段时期学的。
传奇中的华莱士武艺高强,可力敌数人并最终取胜。他能从屡次追剿和血战中生存下来,相信传说不虚。但事实并不止于此,华莱士还是一位优秀的指挥官。他显然没有受过正规的军事教育,但纵横山林多年的经历使他作战经验丰富,深谙游击战术,懂得收集和利用情报,能够根据敌我双方的特点扬长避短合理运用部队,善于利用地形,对攻击的时机把握得恰倒好处。
华莱士的另一面,是嗜血成性、杀人如麻。有一幅画表现战斗中的华莱士,天上日光惨淡,地上浓雾弥漫,手握利剑的华莱士在遍野的尸堆中逡巡,仿佛饿虎下山,色调阴冷晦暗,气氛恐怖肃杀。对于英格兰人给他造成的伤害和侮辱,他都以冷酷的杀戮加倍报复。起义军每攻克英军盘踞的城堡或在野战中击败英军,都要杀尽包括平民在内的所有英格兰人及其外国雇佣兵,从不抓俘虏,心情稍好一点的时候会放过美眉、儿童与和尚。有的时候甚至他的部下都觉得过于残暴而于心不安,以至于事后跑到主教那里去忏悔。毕竟他生活在一个以暴易暴的时代,野蛮是生存的需要。征服者的傲慢侮辱与残酷镇压,多年来你死我活的追杀,已经令复仇之火烧焦了他心里最后一点仁慈和怜悯。
华莱士对英格兰人的刻骨仇恨,不仅仅出于对自由的信念,也来自亲身感受到的亡国毁家之痛,由家仇而知国恨。1291年,当老爱上演“至尊”闹剧时,耿介不阿的老马尔科姆属于少数拒绝低头的苏格兰人。为了躲避迫害,他带了长子离家出走,但终于还是被个叫费尼克(Fenwick)的英格兰骑士杀害于艾尔郡的罗顿山(Loudoun Hill)。年方弱冠的威廉只好随母投亲,据说就是这段时间他进了教会学校,但不久,就因杀死向他挑衅的英国占领军而被通缉,从此浪迹江湖。此后的故事有些像《水浒》,斗殴、追捕、复仇、死里逃生,甚至有人说华莱士其实是传奇侠盗罗宾汉的原型之一。这些故事多半被饱受侵略者欺凌的苏格兰人加以夸大和演义,籍以寄托报仇解恨的希望。
在游击生涯中,华莱士周围逐步形成了一支以亲族为核心的骨干力量,包括舅舅帕特里克(Patrick Auchinleck of Gilbank)、堂兄弟亚当、理查和西蒙(Adam, Richard and Simon Wallace),表兄弟威廉(William de Crauford)、外甥爱德华·里特和汤姆·哈利德(Edward Little、Tom Halliday),以及贵族格拉汉姆(Sir John Graham Jr.)、爱尔兰人史蒂芬(Stephen of Ireland)、勇士格雷(Gray)、克雷(Kerly of Cruggleton)、修道士约翰·布莱尔(John Blair,不知道是不是拖泥的祖上)、土匪爱德华·多事、约翰·狂接舆、乔治·风满楼等。他们利用袭击英军缴获的装备、马匹和给养武装自己,不断壮大。
比较可信的是一些规模较大的战斗。譬如罗顿山伏击战。1296年7月,威廉·华莱士率宗族数十人在父兄遇难的罗顿山守株待兔,利用狭路设伏,击毙仇人费尼克骑士,截获了他护送的运输队。再如夜袭拉那克(Lanark,在苏格兰南部)。华莱士的妻子梅伦(Marion Braidfute,一个富有领主的独女,二人是否正式结过婚无从考证)死于老爱委派的拉那克郡长荷斯里格爵士(Sir William Heselrig)之手。华莱士率手下夜入城堡血洗了郡长的府邸。《BH》中,这一事件被编排成捍卫“初夜权”的官逼民反,并作为大起义的导火索。或许梅尔看过《逼上梁山》。洋人不认为“冲冠一怒为红颜”有什么不光彩的。
拉那克之战是华莱士命运的转折点。军事上,这一战斩杀英军240多人,使华莱士声名大振,激发了饱受压榨的苏格兰下层人民的反抗意识。在他周围迅速聚集起三千多起义者,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军队。而在此之前,追随他的不过是数十名亲族和一些真正的江洋大盗,至多算一支游击队罢了。政治上,华莱士由自发反抗占领军的残暴统治向为光复祖国而战转变。前面说过的罗伯特·维斯哈特主教早有发起复国运动之心,但苦于手中无兵,而实力派贵族又只重私利罔顾大义。华莱士义军的崛起正合他意。老和尚找到华莱士,劝说他打出了恢复国家独立、迎请巴里奥国王还朝的旗号。这一举措如同范增劝项梁迎立怀王,给了华莱士义军以政治上的地位和号召力。在此之前,华莱士及其抗英斗争一直被当作暴民作乱,得不到大贵族的认同。同时,和尚帮遍布全苏的教堂网络还被动员起来联络各地的起义者,使起义的浪潮迅速蔓延开来。一些贵族也加入了反抗的行列。但此举也给本来没什么政治倾向的华莱士贴上了“拥巴派”的标签,日后不可避免地成为贵族派系倾轧的牺牲品。
华莱士率领义军连续攻城拔寨,席卷整个北部高地。
建议看《勇敢的心》这部电影。
多加特湖(Loch Dochart),华莱士联合当地起义军突袭占有数量优势并有伪军支援的英军爱尔兰军团迈克法迪恩(MacFadyen)部,全歼该敌,斩杀了所有爱尔兰籍俘虏,但对缴械求饶的苏格兰俘虏则全部释放。迈克法迪恩本人逃离战场后,被追及并枭首。
北方重镇珀斯,起义军填平城壕,架云梯攻入城中,英军2千人被杀尽。
达诺塔(Dunottar)城堡,对“艾尔谷仓事件”等暴行记忆犹新的华莱士拒绝给逃入城堡避难的4000多英格兰人及其追随者以任何怜悯。抵抗者最终被赶下悬崖,甚至教堂也被点燃,把躲在里面的人活活烤死。
阿伯丁(Aberdeen)港,英军匆匆登船撤离,被疾速赶来的起义军乘低潮攻上甲板,杀得片甲无存,百余艘舰船被焚毁;英国派来的郡长挂起了巴里奥的旗号,从而免于血战。
随后,华莱士与莫雷合兵,围攻邓迪。
这时,降伏了苏格兰贵族的英军,已在老瓦的指挥下大举北进。
斯特陵,在这样的时候成为英苏大战的焦点。
斯特陵整个城市位于山谷之中的福斯河河湾和冲积平原之上,地势依山傍水,与潼关相仿佛。华莱士纪念塔坐落在市区以北两英里的达雅山(Dumyat Hill),像一座路标,从老远就能望得到。
山下的停车场是免费的。达雅山高约百米,山体葱茏,林木茂盛。山路陡峭高峻,有好心人提示,如果游客中有谁足力不济或想留一点能量登上纪念塔,可以乘穿梭小车代步。初秋之际,阴凉舒适,山风习习,空气清新,正好登山。
纪念塔坐落在克雷格(Craig)修道院旧址上。修道院是斯特陵桥战役时华莱士的指挥所。纪念塔的建设历时八年,于1869年落成。塔高220英尺(67米),共有246级台阶。全部费用超过1万英镑,在当时不啻是天文数字。这么一大笔钱都来自捐献,捐献者包括世界各地的苏格兰人,以及很多欧洲国家的领导人,包括同样为民族独立和自由理想奋战了一生的意大利民族英雄——解放者加里波第(Garibaldi)将军。
这是一座用浅黄色、褐色块石砌成的四方型塔楼,狭窄的窗以及顶层的垛口、四角的圆型棱堡,很像一座古堡。塔是维多利亚时代哥特式建筑复兴的产物,外立面处理其实很精细,不过要贴近才看得出。但除了西北角的八角形壁柱和塔顶林立的小尖塔外,华丽、注重细节的哥特风格并不明显,斑驳的石料和不够清晰的轮廓线更使建筑显得朴实而古拙,在低垂的浓云下越发肃穆凝重。这样的风格倒更符合华莱士平民英雄的身份和悲壮的命运。
突出于塔的西南角的,是高达15英尺的华莱士雕像。华莱士络腮胡须,身躯强壮,穿着苏格兰短裙和披风,左手扶盾,右手高举利剑,面貌冷峻,直视前方,是在指天明誓要光复河山,还是指挥起义兄弟向敌军冲击?雕像距地面约30英尺(9米),居高临下,如同半空中一尊脚踏流云、驭风而飞的战神,给人以庄严、神圣之感。仰望雕像,心中油然而生崇敬之情,耳边回荡的山风仿佛是他的呼唤——Pro Liberty(为了自由)!
塔底大厅里有华莱士简介和纪念塔本身建筑的介绍。
沿着狭窄而封闭的旋转楼梯盘旋而上,绝对不是件轻松的事,但绝对值得一试。
登上71级台阶,到达塔的第一层,是华莱士生平事迹陈列和斯特陵桥战役的介绍。最显著的是三维仿真的“华莱士在威斯特敏斯特大厅受审”场景。
华莱士的剑陈列在这里的一个墙角。这柄剑原来供奉在顿巴登(Dunbarton)城堡,纪念塔落成后移了过来。这是一柄当时很常见的双手使用的阔剑,长约66寸(1676毫米),其中刃长约52寸(1321毫米),经历了700年的岁月却依然光亮夺目。剑原是当时一件普通的兵器,没有制造者的标记,打造的年代也不详。从材质上分析,是苏格兰国货,而当时英国常见的武器大多产自弗兰德或德国。1505年,苏格兰王詹姆斯四世给它重新装了柄,为的是让剑更能配得上英雄的名字。此举是典型的贵族思维,认为只有华丽才算高贵。虽然出于对英雄的崇敬,但未免浅薄。
要把这样一柄长大而沉重的武器运用自如,不仅需要膂力过人,还必须有足够的身高。这倒能从侧面印证关于华莱士身材高大的传说。
第二层高64级台阶,1885年增辟为“英雄厅”,陈列着罗伯特·布鲁斯、司各特(Sir Walter Scott)、伯恩斯(Robert Burns)、利文斯顿(David Livingston)、瓦特(James Watt)等苏格兰名人的大理石雕像和生平事迹,并以声像手段展示20世纪的苏格兰名人。
再上行62级台阶,到达第三层,是一幅360度全景画,描绘周边景物,并标出不同历史时期几场大战的位置,譬如1297年的斯特陵桥之战,1314年的班诺克本之战等。
第四层是被称为“王冠”的塔顶。“王冠”是由八道粗壮的拱券飞架而成的。每条拱券上都有三座小尖塔,拱券合龙的最高处也有一座。这种建筑风格是哥特建筑在苏格兰的一个变种,模仿苏格兰王冠的形状,代表苏格兰的民族性。类似的风格在苏格兰的不少教堂方塔上也能找到,如15世纪修建的爱丁堡圣吉尔斯教堂的塔楼等,比起英格兰那些又尖又高、严肃刻板的典型哥特式方塔,倒更多些人的气息。不过,教堂的塔顶往往更轻灵通透,而纪念塔则厚重得多。
有券而无蹼,顶层是一个开放的露台,视野极其开阔,是俯瞰古战场的最佳立足点。
环视周围,北面山脚下绿树掩映的是斯特灵大学静谧安详的校园,后面则是绵延的奥奇尔丘陵,如一道坚实的墙壁,拱卫着后面地广人稀的苏格兰高地。西面遥远的山峰是高耸入云的罗蒙山。脚下的河谷是这两大屏障之间唯一的门户。福斯河在本来宽阔的谷底形成冲积平原,河道斗折蛇行,曼妙回转,划出一个又一个水草丰美的河曲,上面星星点点漫步着雪白的羊群。河流向东绵延远去,在远处的河口地带散为无数的港汊,浸润出一大片湿地,最后由福斯湾流入北海。西南山脚下不远处就是老桥,是十五世纪修建的,紧邻曾经是战场的木桥遗址。两岸已建起了密密麻麻的房舍。斯特陵城堡隔着河谷与这厢遥遥相对。城堡与爱丁堡相似,雄踞峭壁之上,俯瞰南面的市区。城池南面一望无际的绿茵,是苏格兰中部的低地平原。
真是龙争虎斗的兵家必争之地。
蓦地,一屡阳光如同锃亮的剑锋,刺破彤云直射老桥。恍然间,山谷间的房舍、公路、车辆、牛羊仿佛都不见了,满眼尽是飞扬的旗幡、鲜艳的衣甲、嘶鸣的战马、耀眼的刀枪。
帝国时代里也有该英雄的踪迹~!对其评价甚高!~如有仔细发现的话英雄里除了成吉思汗~!就他最猛了~!!~
大英雄威廉华莱士,是训练任务的主角。
他对苏格兰民族的影响,还广泛反映在各种文学作品中。
威廉姆,华莱士
1272生于艾尔德斯莱,父亲是苏格兰贵族詹姆斯·斯特沃特的佃农,叔父是教区的神父。他的叔叔教给他很多知识,包括拉丁文,法语等。
当时的苏格兰王约翰·巴里奥尔横征暴敛,很失民心,全国各地都有暴动事件发生。巴里奥尔眼看大势已去,于是向英王爱德华一世求助, 将君权双手奉送。爱德华一世接管苏格兰后,以残暴高压的手段控治局势,制造了数起大屠杀,更加激起了人民的反抗。贵族,农民都拿起武器,与英国人作战。
在这种局势下,华莱士长大成人,并在拉纳克附近领导了一支队伍发动起义。1297年,他与美伦·布莱德福特结婚。同年五月,在英军的一次报复行动中,美伦被当地执政官威廉姆·哈泽里克杀害。不久,华莱士设计攻占拉纳克,俘虏了哈泽里克并亲手将其处决。华莱士屡战屡胜,威名日盛,引来众多同志加入义军,其中有一位安德鲁·穆里英勇善战, 足智多谋,成为他的左膀右臂。另外,贵族们也纷纷对其表示支持,包括罗勃特·布鲁斯,詹姆斯·斯特沃特,詹姆斯·道格拉斯等。
这时,华莱士和他的起义军已逐渐引起爱德华一世的注意,遂派遣了一支大军前来剿灭。七月,部分贵族投降英国人,华莱士和穆里则加紧训练和整编队伍,准备迎战。九月,双方在斯忒林相遇,英军在渡过一座大桥时中伏,被人数少他们数倍但英勇无比的苏格兰起义军围攻并全歼。但穆里在此战役中伤重不治而死,从此华莱士只得独自担任起领导义军的重任。十月,华莱士乘胜攻克了英国北部重镇德汉姆,但由于兵力和补给不足,无力防守,因此十一月退回苏格兰。 1298年五月,华莱士在斯科克森林被受勋为骑士,并被任命为苏格兰护国大将军,领导整个苏格兰争取自由的大业。遭到失败的爱德华一世暴怒,动用全国兵力,亲率大军前来讨伐。
威廉姆·华莱士定下两个策略:
1.坚壁清野--将英军可能路过之处的居民,牲畜,粮食全部转移,不给英国人留下任何可以补给之物。
2.训练士兵使用“枪阵”,即以若干长枪兵为一组,背靠背站立,枪尖朝外,形成一个攻击和防御力都倍增的作战单位。
1298年七月,英军与义军在法尔科克展开激战,由于双方兵力相差过于悬殊,奋勇作战的义军全军覆没,华莱士只身单骑逃出战场。从这之后到被俘前的数年时间,华莱士的行踪在史料上很少被提及,据说他在英格兰建立了游击队,专门袭击骚扰英军部队,尤其是派往苏格兰的补给部队;另外,他还到过挪威, 法国甚至罗马教皇处寻求国际上的支援。华莱士的行动更深地激怒了英王爱德华一世,他颁下严令,许以重赏,定要捉拿威廉姆·华莱士归案,死活不限。然而,在众多爱国的苏格兰人民的帮助和保护下,华莱士数次化险为夷,英王始终未能得逞。
1304年八月,由于苏格兰人,华莱士信任的伙伴,叛徒约翰·曼提斯的出卖,华莱士在格拉斯堡附近被俘,随即押往伦敦。作为奖赏,曼提斯被任命为德姆巴敦的行政长官。而在伦敦,经过一场形式上的审判后,华莱士被指控叛国及谋杀拉纳克执政官哈泽里克,判处死刑,而且没有为自己辩护的权利。
在押赴刑场的路上,华莱士遭到围观人群的辱骂嘲笑,人们还纷纷向他投掷腐烂的蔬菜,面包等,因为他们被告之这个犯人是个罪大恶极的匪徒,叛国者,而且杀害了许多无辜的英国人。在遭受了绳勒,刀割,火烧等酷刑后,威廉姆·华莱士被斩首,身子被肢解为四块,分别送往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四方, 头颅则被悬挂在伦敦桥上,以警告人民休要反抗。
然而英王爱德华一世的目的并没有达到,苏格兰人民在威廉姆·华莱士无畏精神的激励下,浴血奋战,誓把英国人赶出自己的国土。最终,他们赢得了自由。似乎
没有资料记载华莱士在临死前高呼“自由”,但有一首华莱士最喜欢的诗却流传至今。
原文为拉丁文:
告诉你,我的孩子,在你一生中,有许多事值得争取?但,自由无疑是最重要的。永远不要带着脚镣,过奴隶的生活。
如今,在苏格兰你可以看到不少苏格兰人为他们的英雄建立的纪念碑。其中一座在爱丁堡,位于城堡入口的一侧,(另一侧是罗勃特·布鲁斯);一座在拉纳克的大教堂门口;最著名的则是在斯忒林的国立华莱士纪念碑。威廉姆·华莱士永远活在苏格兰人民心中。
有哪些好的公路电影推荐?
公路电影按照WIKI上的定义就是故事发生在公路旅途上的电影,其显著的特征是远离你平时熟悉的家、城市或乡村。
公路电影诞生于“装在汽车轮子上的国家”之美国,而老K认为狭义的公路电影一是要有车,二是要有路。
公路电影开始于上世纪60年代末,同时也是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新好莱坞”的重要标志之一。
公路电影是电影分类之下再细分的一个类型,与西部片属于近亲关系,西部片不一定是公路片,但公路片都有点儿西部片的特征。
老K精选6部公路电影代表作,与大家分享:
1,《逍遥骑士》Easy Rider,1969,美国,IMDb7.4/豆瓣8.4
尽管在时间上不是最早,但公路电影的鼻祖一般的认为是这部《逍遥骑士》,彼得·方达、丹尼斯·霍珀、杰克·尼科尔森主演,丹尼斯·霍珀导演。正像2003年一部反思那个年代的纪录片的片名一样:
性、毒品和摇滚一代如何拯救好莱坞?
1969的《逍遥骑士》以毒品、性贯穿全片,以同是诞生于那个时代的,慵懒的轻摇滚为背景音乐。全片看似在述求自由,其实却是当时美国阴暗角落和社会冲突的活写实。此片在正式开启公路电影的同时,也与同时代的几部其他电影撑起了“新好莱坞”的一面大旗。这样的电影由于其特殊的历史属性,使其有着活化石般的特质。2012年有部续集,提一下而已,影片连狗尾续貂都算不上,可以放心忽略。
1967年的《邦妮与克莱德》是有着与《逍遥骑士》同样历史地位的另外一部好莱坞名片,只是《邦妮与克莱德》的公路属性没有《逍遥骑士》的显著而已。
2,《末路狂花》Thelma & Louise,1991,美国/法国,IMDb7.4/豆瓣8.7-豆瓣电影TOP250-195
好莱坞金牌大导演,雷德利·斯科特的名作。公路电影到了上世纪90年代已经是很成熟的一个电影类型了,而《末路狂花》则独辟蹊径,一反此类电影之前以男性为主的窠臼,创新性的以两名活泼美丽的年轻女性为双主角,并以下面这个傲视群雄(性)的结尾,开辟了公路电影的新篇章!
3,《决斗》,Duel,1971,美国,IMDb7.7/豆瓣7.9
另外一位好莱坞殿堂级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早期作品,是一部纯粹的公路电影,电影场景几乎全部是在疾驰的公路上。这部《决斗》完美诠释了近半个世纪以前美国公路上的路怒症。影片剪辑伶俐,画面镜头生动,这对于一部90分钟标准长度的,百分百的公路电影来说已经很难得了,而影片始终没有展示大卡车驾驶员的庐山真面目,这就更加渲染了影片紧张恐怖的气氛!下面这幅手绘海报可以很好的说明影片的这一特点:
4,《疯狂的麦克斯》,Mad Max ,1979~2015,澳大利亚/美国,最高得分(第四集2015):IMDb8.1-TOP250-200/豆瓣8.5
开创于1979年的《疯狂的麦克斯》系列电影,到2015年拍摄了4集,整套电影用一个字概括就是“酷”!末世纪的荒凉悲怆,加上造型怪异的各种车辆,配上同样是装扮怪异的各式角色,构成了一幅光怪陆离的奇异画卷。这套电影的得分尽管是最新的第四集最高,而且也是目前(2017.9.)IMDbTOP250排行榜中排名最高的公路电影,但老K还是最喜欢近半个世纪以前1979年的第一集,因为那是梅尔·吉布森的成名作,因为那是老K和这套酷酷的电影集的初恋。
初恋?真能扯~
5,《车队》,Convoy,1978,美国/英国,IMDb6.3/豆瓣7.3
这部《车队》的导演是拍过《野战群》、《稻草狗》的萨姆·佩金帕 Sam Peckinpah,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引进的第一部美国电影。对于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电影观众来说,可以能通过一部电影感受一下汽车轮子上的美国,仅仅就这一点,这部电影就应该纪念一下。更何况名导萨姆·佩金帕绝非浪得虚名,影片的画面镜头讲究耐看,情节也是不错。片名有译作《大车队》的。
6,《无人区》,2009~2013,中国,IMDb7.4/豆瓣8.1
不是说介绍公路电影一定要有一部国产电影来凑数,而是宁浩的《无人区》就像上面我国改革开放后引进的第一部好莱坞电影《车队》一样,都是有着其不可磨灭的历史痕迹的。上面片名后面的年份是2009~2013,这不是一个玩笑或BUG,这是中国电影历史上的一个立体鲜活的印记。
《无人区》可不仅仅是凭借这4年的曲折就引人注目的。
很有蒸汽朋克感觉的设定:
枪械方面也有吉布森《疯狂的麦克斯》的影子:
这大解放也有点儿复刻上面介绍的《决斗》中大卡车的意思:
《无人区》再次证明了中国不缺好导演、好编剧、好演员,缺的只是电影分级而已。有了电影分级,才会涌现出来不用煎熬上四年才可以公映的《无人区》,才会让中国电影人步入正轨,才会令中国电影市场真正的繁荣起来。
皮囊第一季Tony 扮演者是?
姓名:Nicholas Hoult
译名:尼古拉斯·霍尔特
性别:男
籍贯:英国 伯克夏郡 Workingham 镇
生日:1989年12月7日
星座: 射手座
身高: 1.93米
喜爱音乐:Fall out boy
The Feeling
Basshunter
Jesse McCartney
Loads moreeeeeee
喜欢电影:The weatherman
Abou a boy
Oh look they are mine LOL
I LOVE MY FILMS!!!
喜爱电视:TELETUBBIES
Skins
any action movies with slyvester slyone really
喜爱书籍:DONT READ
[编辑本段]【生平】
尼古拉斯·霍尔特1989年12月7日出生玉英国东南部伯克夏郡3万多人口的小镇Workingham,父亲罗杰是英国航空公司的一位飞行员,母亲Glenis出生在巴基斯坦,现在是一位钢琴和声乐教师,家中的哥哥James、姐姐Rosie和妹妹Clarista也都有表演经历。
尼克曾就读于伦敦的著名戏剧学校西尔维亚青年戏剧学校,后离开这里进入一家当地的教会学校学习。尽管8岁起尼古拉斯·霍尔特就开始在电影、电视剧和戏剧中面对镜头,2002年的《单亲插班生》是他第一部正式上映的作品,凭借此片他获得了BFCA最佳青少年男主角表演奖的提名。05年霍尔特在英国演员理查德·格兰特自编自导的半自传性质影片《哇哇岁月》中出演了一位生活在60年代斯威士兰的男孩,影片多伦多电影节首映,此后的爱丁堡国际电影节上同样受到了评论界赞誉。霍尔特还在《天气预报员》中饰演了尼古拉斯·凯奇戒毒中的儿子麦克。07年1月25日起,霍尔特主演的青春剧《skins》开始播出,创下收视佳绩,霍尔特饰演的托尼是一个聪明、信奉享乐主义的男孩,让他迅速成为一颗青春明星。同时他还出演了名为《下山》和《变道》的电视片。
2009年,离开《skins》剧组的尼克与科林·费尔斯、朱丽安·摩尔等实力派合作了《单身男子》一片,该片是汤姆·福特的导演处女作。
这个刚成年的英国小子出落得越发俊美的同时,在影视界的表现也愈加耀眼。
[编辑本段]【作品】
年代 影视作品 中文译名
1996 《亲密的关系》
2002 《单亲插班生》
2005 《哇哇岁月》
2005 《天气预报员》
2006 《年少轻狂》
2007 《皮囊》
2007 《下山》
2008 《变道》
2009 《孩子》
2009 《单身男子》
2010 《诸神之战》
今天的百科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福特madmax」福特madmax价值》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百科知识,敬请关注宝百科,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