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看一下孝文帝改革,以下6个关于孝文帝改革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
本文目录
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公元477年魏孝文帝的改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后,经过三代,传到拓跋宏为帝,便是著名的孝文帝。当他继位的时候,北魏社会上各方面的矛盾都日趋尖锐。公元471年,青州高阳民封辩起义,自号齐王,聚众千余人。第二年,有光州人孙晏等也聚众千余人起义。公元477年,更有秦州略阳民王元寿起义,聚众达五千余家,自称冲天王。起义一起接着一起地冲击着北魏的封建统治。为了缓和阶级矛盾,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巩固自己的统治,孝文帝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1.实行俸禄制
孝文帝以前,官吏都不给俸禄,放纵他们去贪污和掠夺人民。史书记载,“魏百官不给禄,少能以廉白自立者”,“惟取给予民”。有一次,拓跋焘要出征,向老百姓征调驴子驮运军粮,让公孙轨负责。公孙轨便公然下令,每一头驴要加一匹绢当贿赂,才能收受。当时人都说“驴无强弱,辅脊(背着绢)自壮(就算壮的)”。这个公孙轨一向贪污成性,刚做官时,“单马执鞭”而来,卸官回家时,竟然“从车百辆,载物而南”。官吏这样贪赃枉法,不能不加重人民的痛苦,激起人民的反抗。
公元484年,孝文帝开始“班百官之禄,以品第各有差”,对官吏实行俸禄制度,规定:“户增帛三匹、粟二石九斗,以为官司之禄”。同时,制定了严惩官吏贪污的法律——“赃满一匹者死”。
俸禄制的实行,增加了人民的赋税,但比起以前放任官吏恣意贪污、抢掠来说,对人民是有利的。因而,遭到一部分贪赃枉法惯了的官僚们的反对。班禄以后,先后犯赃被处死的官吏竟达40多人,使北魏的吏治出现了一个新的局面。
2.实行均田制和三长制
北魏的豪强地主势力非常强大。他们仗势“荫附”大量民户,替自己耕种田地、驱使奴役,致使“百室合户,千丁共籍”,荫户完全隶属于豪强宗主之下。这些“荫附者皆无官役”,受“豪强征敛,倍于公赋”。孝文帝为了和豪强地主争夺人口、劳动力和缓和农民的反抗,巩固封建统治,便在公元485年和486年先后实行了均田制和三长制。
均田制规定:男子15岁以上,受(给)露田40亩,妇人20亩,奴婢与平民一样授田。丁牛一头,受田30亩,限四牛。所授的露田,如系休耕一年的,多授40亩,休耕二年的,再多授40亩。露田不准买卖,身死或年老不能耕种时,必须归还政府。男子还授给桑田20亩,种桑50株、枣5株、榆3株,皆为世业,不再还给政府。田地不足的地区,“听逐空荒”,可迁往他郡。
孝文帝实行的均田制,是北魏早先实行的“计口授田”的推广和发展。它只限于在政府控制的无主荒地上实行,并不侵犯地主已经占有的土地,而且还通过奴婢和耕牛授田,肯定了地主比贫苦农民受有更多的田地。尽管如此,均田制的推行对于加强北魏中央政府的力量,开垦荒地,恢复、发展农业生产还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长制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三长”的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租税和征发徭役。它是北魏的基层政权组织。三长制与均田制相辅而行,加强了政府对人民的控制;同时也通过清查户籍,与豪强地主争夺劳动力,争夺人口,使向政府纳税的户口大为增加,相对地减轻了每户农民的负担。三长制实行后,北魏政府颁行了新的赋税制,一夫一妇每年出帛一匹,粟二石。农民比起过去的赋税负担,确实减轻不少。
3.迁都洛阳和汉化政策
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接受汉族文化,消除鲜卑族和汉族间的隔阂,以便进一步拉拢汉族地主士大夫,巩固北魏的统治,孝文帝决心把都城从位置偏北的平城,迁到中原的洛阳。
迁都问题在朝廷中引起了巨大震动,许多鲜卑贵族、官吏都反对迁都。于是,孝文帝便宣布要大举南伐,却又遭到以任城王拓跋澄为首的贵族、百官反对。孝文帝在退朝后,单独留下拓跋澄,对他说明了迁都的重要性,并告诉他南伐是假。目的是率领众人迁都中原。拓跋澄醒悟过来,改为全力拥护孝文帝的“南伐”迁都计划。公元493年,孝文帝发兵20万,号称30万,开始“南伐”。大军到达洛阳后,孝文帝仍然“戎服执鞭,御马而出”,表示要继续前进。群臣都跪在马前叩头,请求他不要再南进了。这时,孝文帝乘机说,“若不南銮(南征),即当移都于此”,并且下令:愿意迁都的站在右边,不愿意的站在左边。所有随军贵族、官吏都纷纷站到右边,高呼万岁。于是,孝文帝便乘势定都洛阳。
洛阳是当时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迁都洛阳对北魏和拓跋族的发展,都具有很大的意义。
孝文帝迁都前后,还颁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措施:
①改鲜卑姓为汉姓,禁止鲜卑族同姓通婚,鼓励鲜卑人和汉人结婚。孝文帝把皇族拓跋氏改为元氏,丘穆陵氏为穆氏,步六孤氏为陆氏,达溪氏为奚氏,乙旃氏为叔孙氏。把汉族的高门世族列为甲、乙、丙、丁四等,亲自制定条例,规定鲜卑族的八个大姓与汉人头等贵族崔、卢、李、郑四姓门第相当。他亲自娶汉族大姓女为后宫,又给他的弟弟们娶汉族大姓女为妻室,以示提倡。
②禁士民胡服,一律改穿汉装。孝文帝亲自在光极堂给群臣颁赐了汉族的“冠服”,让他们穿戴。他看见街上鲜卑妇女仍有穿“夹领小袖”衣服的,大为发怒,把群臣责备了一番。以后汉服逐渐推广开来了。
③禁止说胡语,改说汉话。具体规定,30岁以上的人“习性已久”,可以慢慢改,30岁以下的人要立即改过来,在朝廷为官的,再说胡语,就要“降爵黜官”。
孝文帝的改革,不断遭到鲜卑族某些贵族的阻挠和反对。他们策动太子拓跋恂阴谋发动叛乱。结果,孝文帝将太子囚禁,废为平民,不久用药酒毒死。他们还在平城多次阴谋起兵,自立一国,也都被孝文帝严厉镇压下去。以后,各项改革逐渐地推行下去。
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杰出的皇帝。他的改革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各民族的相互融合,对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是什么?
一、整顿吏治。制定俸禄制,杜绝官吏贪赃枉法。
二、颁布均田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保证了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
三、迁都洛阳。加强了对中原的统治。
四、学习汉族文化,仿照汉人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提倡说汉话,改鲜卑复姓为汉字单姓,禁穿胡服,仿南朝制定官吏,妇女冠服,提倡与汉族通婚。
扩展资料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孝文帝所推行的汉化改革措施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于曹魏时创立的九品中正制在西晋时已经变成了从世家大族中选拔官吏的局面,并演化出了士族与庶族两大社会阶层,“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之名言,便出于此。
由于鲜卑族自身并未得高深的文化素养,没有独立的政治改革思想,导致一味照搬此前的汉族政权政策,也就继承了这一已经严重影响社会发展的门阀制度。
《魏书‧官氏志》记载:“有三世官在给事已上,及州刺史、镇大将,及品登王公者为姓……而有三世为中散、监已上,外为太守、子都,品登子男者为族。”使门阀制度由魏晋进一步延伸到了南北朝时期,直到隋朝建立科举制度时方才废止。
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当时胡人大都已能讲汉语,且穿汉服,只是还能说胡语、还穿胡服,这一改革只是加速了习俗改易的过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魏孝文帝改革
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什么
前期(471---490)主要由冯太后主持
1、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为澄清吏治,巩固统治
2、推行均田制: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收入
3、设立三长制: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4、推行新的租调制:与均田制相适应,保证税收
后期(490---499)主要由孝文帝主持
1、迁都洛阳
2、移风易俗: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
意义:
1、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农业:荒地得到开垦,粮食产量提高,人口增加,耕作技术提高,畜牧业发达;手工业:民间和官办手工业发展快,绢布产量增加且工艺精湛,北方青瓷出现;商业:洛阳出现许多大市场,货源充足,交易活跃,对外贸易达西方国家。
2、政权封建化的加速:统治者尊儒崇经,兴办学校恢复汉族礼乐制度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对北魏的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3、民族的交流与融合:鲜卑族在生产、生活方式上的转变促使了整个社会习俗的改变,汉族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生活习惯的主体。鲜卑族原有文化也融入汉族文化之中。畜牧业生产经验、服饰、风俗、食物等方面鲜卑族文化精华融入了汉族文化之中,促进了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并为隋唐时期国家重新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
孝文帝改革都包括哪些方面
北魏孝文帝改革,俗称孝文汉化,是指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孝文帝在位时所推行政治改革。其主要内容是汉化运动,包括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令,迁都洛阳,改易汉俗等。
政治
整顿吏治
公元472年(延兴二年),政以久任,满一年升迁一级;治绩不好的即使就任不久,也要受到处罚,甚至降级。
变革税制
公元475年(延兴五年),为改变过去州、郡、县争收租调的混乱局面,政府确定只能由县一级征收,征收时禁止使用大斗、长尺、重秤。
颁俸禄制
公元484年(太和八年),颁布俸禄制,申明俸禄以外贪赃满一匹绢布的处死。次年颁行的均田令中,又规定地方守宰可以按官职高低给一定数量的俸田。所授公田不准买,离职时移交下任。
改革官制
太和年间,议定百官秩品,分九品,每品又分正、从。从品为北魏之首创。十九年,又按照家世、官爵等标准,将代北以来的鲜卑贵族定为姓、族,姓为高,族次之,其中穆、陆、贺、刘、楼、于、嵇、尉八姓,“皆太祖已降,勋著当世,位尽王公,灼然可知者,且下司州、吏部,勿充猥言,一同四姓。”所谓四姓,一说为中原汉族高门崔、卢、李、郑,一说为汉族甲、乙、丙、丁四种郡姓,后者似为确。班定姓族,使鲜卑贵族与汉士族得以进一步结合。
迁都洛阳
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拓跋宏决心把国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迁到洛阳。为了这个,他怕大臣们反对迁都的主张,先提出要大规模进攻南齐。有一次上朝,他把这个打算提了出来,大臣纷纷反对,最激烈的是任城王拓跋澄。孝文帝很恼火说:“国家是我的国家,你想阻挠我用兵吗?”拓跋澄反驳说:“国家虽然是陛下的,但我是国家的大臣,明知用兵危险,哪能不讲。”孝文帝想了一下,就宣布退朝,回到宫里,再单独召见拓跋澄,跟他说:“老实告诉你,刚才我向你发火,是为了吓唬大家。我真正的意思是觉得平城不是个用武的地方,不适宜改革政治。现在我要移风易俗,非得迁都不行。这回我出兵伐齐,实际上是想借这个机会,带领文武官员迁都中原,你看怎么样?”拓跋澄恍然大悟,马上同意魏孝文帝的主张。
公元493年(太和十七年),魏孝文帝亲自率领步兵骑兵三十多万南下,从平城出发,到了洛阳。正好碰到秋雨连绵,足足下了一个月,到处道路泥泞,行军发生困难。但是孝文帝仍旧戴盔披甲骑马出城,下令继续进军。大臣们本来不想出兵伐齐,趁着这场大雨,又出来阻拦。孝文帝严肃地说:“这次我们兴师动众,如果半途而废,岂不是给后代人笑话。如果不能南进,就把国都迁到这里。诸位认为怎么样?”大家听了,面面相觑,没有说话。孝文帝说:“不能犹豫不决了。同意迁都的往左边站,不同意的站在右边。”一个贵族说:“只要陛下同意停止南伐,那么迁都洛阳,我们也愿意。”许多文武官员虽然不赞成迁都,但是听说可以停止南伐,也都只好表示拥护迁都了。 孝文帝把洛阳一头安排好了,又派任城王拓跋澄回到平城去,向那里的王公贵族,宣传迁都的好处。后来,他又亲自到平城,召集贵族老臣,讨论迁都的事。平城的贵族中反对的还不少。他们搬出一条条理由,都被孝文帝驳倒了。最后,那些人实在讲不出道理来,只好说:“迁都是大事,到底是凶是吉,还是卜个卦吧。”
孝文帝说:“卜卦是为了解决疑难不决的事。迁都的事,已经没有疑问,还卜什么。要治理天下的,应该以四海为家,今天走南,明天闯北,哪有固定不变的道理。再说我们上代也迁过几次都,为什么我就不能迁呢?” 贵族大臣被驳得哑口无言,迁都洛阳的事,是仿效先祖的美事,就这样决定下来了。
经济
行均田制
公元485年(太和九年),颁布了均田令,对不同性别的成年百姓和奴婢、耕牛都作了详尽的受田规定。授田有露田、桑田之别。露田种植谷物,不得买卖,七十岁时交还国家。桑田种植桑、榆、枣树,不须交还国家,可以出卖多余的部分,买进不足的部分。还授土地时对老少残疾鳏寡都给予适当的照顾。
创三长制
公元486年(太和十年),以三长制取代宗主督护制,采用邻、里、党 的乡官组织,抑制地方豪强荫庇大量户口。
改革租制
公元486年(太和十年),孝文帝对租调制度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新租调规定以一夫一妇为征收单位,每年交纳帛一匹,粟二石。十五岁以上的未婚男女,从事耕织的奴婢每八人,耕牛每二十头的租调,分别相当于一夫一妇的数量。
文化
禁胡语
孝文帝实施汉化中最重要的政策,即将语言改变,规定不再说鲜卑复合语,而须改说单音节的汉语,《魏书‧咸阳王禧传》记载孝文帝言:“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改汉姓
孝文帝下令把鲜卑族人的姓氏(通常是复姓),改为单姓。以下是一些例子:
拓拔(皇族)→元姓
独孤→刘姓
丘穆棱→穆姓
步六孤→陆姓
贺赖→贺姓
贺楼→楼姓
尊孔子
孝文帝迁都洛邑后,立即下令加紧修建孔庙祭孔。又给予孔子后裔土地与银钱,让他们可以继续祭祀这位祖先。
影响
孝文帝所推行的汉化改革措施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于曹魏时创立的九品中正制在西晋时已经变成了从世家大族中选拔官吏的局面,并演化出了士族与庶族两大社会阶层,“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之名言,便出于此。
由于鲜卑族自身并未得高深的文化素养,没有独立的政治改革思想,导致一味照搬此前的汉族政权政策,也就继承了这一已经严重影响社会发展的门阀制度。《魏书‧官氏志》记载:“有三世官在给事已上,及州刺史、镇大将,及品登王公者为姓……而有三世为中散、监已上,外为太守、子都,品登子男者为族。”使门阀制度由魏晋进一步延伸到了南北朝时期,直到隋朝建立科举制度时方才废止。
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当时胡人大都已能讲汉语,且穿汉服,只是还能说胡语、还穿胡服,这一改革只是加速了习俗改易的过程。
孝文帝改革的原因 、内容 、影响
改革的原因
一、缓和尖锐的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是改革(最主要的客观原因)。
二、当时的经济、军事、政治的需要(直接的现实原因)。
三、孝文帝自身的个性品质和对汉文化的推崇(主观原因)。
四、民族大融合趋势的出现需要进行改革。
改革内容: (以迁都洛阳为界分为前期和后期)
①前期:冯太后主持,改革重点是建立新的制度。
建立新制,制定官俸制 俸禄由国家筹集、惩治贪污;
推行均田制, 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 ;
设立三长制,邻长—里长—党长;
推行租调制,向政府交纳一定数量的租调;
②后期: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
迁都洛阳,保证了改革的深入;
移风易俗,易服装,鲜卑贵族一律改穿汉装;
争取到汉族地主对北魏朝廷的支持;
推动了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的转化;
讲汉话 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改汉姓,定门第等级 ;
通婚姻 ,政治联姻把两族利益联在一起 ;
改籍贯 ,以洛阳为原籍;
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
尊儒崇经,兴办学校 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
恢复汉族礼乐制度;
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
改革的影响。
(1)经济: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
(2)政治: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
(3)民族:缓和民族矛盾,巩固封建统治,促进民族融合,为统一奠定基础。
(局限性:改革不加选择,全盘汉化,没有继承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北魏孝文帝改革,俗称孝文汉化,是指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孝文帝在位时所推行政治改革。其主要内容是汉化运动,包括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令,迁都洛阳,改易汉俗等。
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为以下几个方面。
班禄制
北魏初年,官俸制度沿用“掠夺制”,官员俸禄乃从战争中掠夺他人财物,后来国家渐渐安定,官员间贫富差距渐大,贪污成风。故此孝文帝于太和八年(484年),仿效汉人的班禄制,官员每季定时发薪。
三长制
北魏初年,户籍制度沿用“宗主督护制”,平民百姓大多因为生计依附世家大族(宗主),成为宗主的私产,中央政府不但难以收税,平民百姓更多受宗主威迫。孝文帝于太和十年(486年),制定“三长制”,以五家一邻,五邻一里,五里一党,各设一长,即“邻长”、“里长”和“党长”。有助重新整理户口,方便收税。
均田制
均田制定于太和九年(485年),“均田制”配合“三长制”而行,计口授田,平均土地和牲畜,使平民百姓安居乐业。同时,推行“均田制”,亦可视为北魏政权由游牧业跃进为农业的过程。
改服装
首先改变衣着,命令人民改穿汉服,不得再穿胡服。《魏书‧高祖纪下》云:“太和十八年……革衣服之制。”
10改籍贯
迁居洛阳的鲜卑人,籍贯不得再称“代人”,须改称“河南洛阳人”,且死葬洛阳,不得回到北方落地归根,又“太和十九年……诏迁都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这样一来便可绝代人故土之恋;反之,若不如此,鲜卑终无法成为中原士族。
禁胡语
孝文帝实施汉化中最重要的政策,即将语言改变,规定不再说鲜卑复合语,而须改说单音节的汉语,《魏书‧咸阳王禧传》记载孝文帝言:“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改汉姓
孝文帝下令把鲜卑族人的姓氏(通常是复姓),改为单姓。以下是一些例子:拓拔(皇族)元姓
,独孤刘姓
,丘穆棱穆姓,步六孤陆姓,贺赖贺姓,贺楼楼姓。
尊孔子
孝文帝迁都洛邑后,立即下令加紧修建孔庙祭孔。又给予孔子家族后裔土地与金钱,让他们可以继续祭祀这位祖先。
今天的百科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孝文帝改革」孝文帝改革的原因》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百科知识,敬请关注宝百科,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