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历史」历史纪年表的顺序

2024-12-24 08:43:27 趣味生活 69阅读 回答者:小白菜
最佳答案今天我们来看一下齐国历史,以下6个关于齐国历史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本文目录齐国历史简介 齐国历史简述齐国的历史齐国的发展历史齐国兴亡简史:历经八百余年,何以能兴,又因何而亡?齐国的

今天我们来看一下齐国历史,以下6个关于齐国历史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

本文目录

  • 齐国历史简介 齐国历史简述
  • 齐国的历史
  • 齐国的发展历史
  • 齐国兴亡简史:历经八百余年,何以能兴,又因何而亡?
  • 齐国的历史 齐国的历史介绍
  • 齐国是什么朝代的?
  • 齐国历史简介 齐国历史简述

    1、姜子牙立国。姜子牙为齐国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他的民族政策搞得好,尊重当地居民的习俗,再用周礼予以同化,此后“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使齐国由地薄民寡的一个小国一跃而成为经济富庶、人口众多的泱泱大国。姜氏在齐国世代为王好不兴旺(直到战国)。 2、齐桓公姜小白在管仲的辅佐下,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个霸主。管仲进行了四民分业的政治改革,把商人提高到与士、农、工同等重要的社会地位,推行了一系列轻税免税措施和为外地客商修道路、建驿站、免费提供食宿等热情服务措施,齐国才出现了‘来天下之财,致天下之民’、‘商贾归齐如流水’的经济局面。 3、晏婴执政期,晏婴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三代国君,执政达48年之久。由于他卓越的治国才能,躬身力行的作风,虽遇庸君,但却维持了齐国的一代盛世,史家把他所处的时代与桓公时代并称桓景盛世。 4、田(陈)氏代齐。春秋战国时期,田氏即为陈氏。如春秋时齐国大臣田成子即为陈成子。后来田和取代「姜」 氏政权,历史上称为「田氏代齐」。又,战国时哲学家田骈,亦称陈骈。据《史记.田完世家》 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周初胡公满受封於陈国(在今河南省淮阳县),十世孙陈历公,生子名完,字敬仲。当时太子御寇被陈宣公所杀,敬仲畏惧祸及自身,遂逃奔到齐国,食采於田,改称田氏。 5、齐威王称霸战国。这是齐国在战国时期最强的时期。有名将名相的辅佐。而齐威王求贤若渴。《邹忌讽齐王纳谏》说的就是齐威王。齐威王针对卿大夫专权、国力不强之弊,用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进行政治改革,修明法制,选贤任能,赏罚分明,国力日强。经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马陵两役,大败魏军,开始称雄于诸侯。又礼贤重士,在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北)稷门外建稷下学宫,广招天下贤士议政讲学,成为当时的学术文化中心。到齐威王末年,齐国成为诸侯国中最强盛的国家。

    齐国的历史

    齐国是周朝的诸侯国,分为姜齐和田齐,疆域大致在今山东省偏北的大部及河北省西南部,东靠海,西南和莒国(莒国为楚国所灭,但是莒国的全境后来为齐国占领)、杞国、鲁国等国接界。北和燕国接界,西和赵国、卫国接界。国都在临淄(今山东省临淄区)。

    西周初年,周武王封吕尚(姜子牙)于齐(初为今湖南,后迁至山东),由于国君姜姓吕氏,故称姜姓吕氏齐国(姜齐),《史记·齐太公世家》讲述了西周和春秋时期姜齐约800年的兴衰史。齐桓公“尊王攘夷”,九合诸侯,是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公元前481年田成子杀死齐简公,拥立齐平公,自任相国,扩大封邑,从此齐国由田氏专权。齐国政治家晏婴预言“齐政卒归田氏。田氏虽无大德,以公权私,有德于民,民爱之。”

    公元前391年,田成子曾孙田和废齐康公,并于公元前386年放逐齐康公于海上,自立为国君。同年又被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史称田氏代齐。《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讲述了田完(田敬仲)家族以及田齐的兴衰史。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史称“徐州相王”。齐湣王十三年 (公元前288年),秦昭王和齐湣王相约共同称帝,秦昭王为西帝,齐湣王为东帝。公元前284年,燕国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国、赵国、韩国、魏国合纵攻破齐国,齐国国势衰退。

    于周显王十七年(齐威王五年,前352年)始称王,传至齐王建。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被秦国所灭。田荣、田横等人于公元前208年复国,至前202年田横自杀,齐被刘邦所灭。

    齐国的发展历史

    齐国的发展历史:

    齐国是周初时候最主要的诸侯国之一,第一任国君是著名的姜太公。齐桓公时期更是任用管仲为相,对内整顿朝政厉行改革,对外尊王攘夷,存亡续绝。

    春秋末期,齐国的田氏部落逐渐强大起来,最终罢黜了齐康公,姜姓齐国被田氏取代,仍沿用齐国名号,历史上称为“田齐”来区别姜氏齐国。

    进入战国,齐国和其他国家一样进入变法大潮。齐威王时,任用邹忌为相改革政治。在邹忌建议下,齐威王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由此大开诽谤之风。军事上,任用田忌为上将军,孙膑为军事,军威大振。公元前353年,在桂陵大败魏国;公元前342年,在马陵有一次大败魏国。公元前334年,正式称王,国势大盛。公元前286年,齐湣王灭宋国,南侵楚国,西侵三晋,齐国达到鼎盛时期,也由此引起了各国不满,被孤立于天下。公元前284年在燕上将乐毅带领下,联合秦韩赵魏进攻齐国,连续占领70多个城池,只剩莒城和即墨两座城池,齐国差点灭亡。

    在名将田单带领下,齐国得以复国。然而齐国再也无力振作,对外邦交也风行亲秦政策,拒绝参与合纵,只求偏安一方。尽管如此,也逃不过亡国命运。公元前221年,在秦灭了韩、魏、楚、燕、赵之后,以齐国拒绝秦使者访齐为理由,命秦将王贲率领秦军攻打齐国。齐王田出城投降,齐国灭亡。

    齐国兴亡简史:历经八百余年,何以能兴,又因何而亡?

    周平王迁都洛邑,中国历史进入了东周时期。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历史时期,在这期间,全国虽然处于诸侯分裂割据的状态,但大趋势是通过兼并战争而逐步走向统一。

    春秋时期中原大地上有一百多个诸侯国,经过不断兼并,到了战国初年只剩下了十几个,林立的诸侯国中最有名气的,当属春秋五霸(所带领的国家)和战国七雄了。

    而齐国作为老牌诸侯,无论是春秋五霸还是战国七雄,它都榜上有名。

    从周王朝建立,分封姜太公建立齐国算起,到公元前221年被秦国所灭,齐国前前后后历经了八百多年,在这数百年的风雨历程中,它曾几度辉煌,也曾几度濒临灭亡,到了战国末期,在弱肉强食的腥风血雨中,齐国彻底走向了灭亡。

    那么齐国作为一个曾强极一时的诸侯国,在数百年的沧桑中,何以能兴,又因何而亡呢?

    本篇笔者就从齐国在历史上的五次辉煌说起,聊聊齐国的兴亡简史。

    齐国历史上的五次辉煌。

    齐国在历史上的辉煌时期,主要是姜太公、齐桓公、齐庄王、齐威王、齐宣王五位国君主政时期,笔者对此逐个讲述。

    姜太公时期。

    太公至国,脩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史记·齐太公世家》

    姜太公是周王朝的开国功臣,此人文韬武略、智勇双全,他归周的原因在史料中有所差异,但大都认为他是周文王、周武王的老师,等到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之后,分封功臣谋士,姜太公居功至伟,也因此被分封到了齐国。

    姜太公(蜡像)

    而姜太公到了齐国之后,就根据当地的国情做了相对应的改革(具体改革措施,参见上述引用),并且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使得齐在短时间内成为了大国,这为齐国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齐桓公时期。

    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史记·管晏列传》

    齐桓公雄才大略,使得齐国成为了春秋五霸之首,当然他的称霸之路,离不开管仲,不过管仲在公子纠和齐桓公争夺君位的斗争中,曾一箭射中了齐桓公的衣带钩,《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桓公之中钩,详死以误管仲,也就是说,在这场斗争中,管仲差点要了齐桓公的命。

    不过当齐桓公登上君位之后,在臣子的建议下,还是放下了私仇,任管仲为相,并且委以国政,管仲倒也知恩图报,最终在这两人的合力下,齐国得以称霸,并且做到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齐庄王时期。

    (晏婴)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於齐……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史记·管晏列传》

    齐庄公在历史上的名气并不是很高,但他却是齐国的中兴之主,首先齐庄公还是比较开明的君主,其次就是他也一直任用晏婴为相。

    齐王与晏婴插图

    晏婴先后在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时任相,是历史上有名的贤相,司马迁评价晏婴时,曾说他“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也就是说晏婴是司马迁仰慕的人,即使为他驾车,他都感觉高兴和向往,当然正是因为有了晏婴的辅佐,齐国才能做到“三世显名于诸侯”。

    齐威王时期。

    田氏卒有齐国,为齐威王,强于天下。——《史记·齐太公世家》

    齐威王是战国时期一位非常有话语权的君主,在他的统治下,齐国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都可以称为最强诸侯国。

    他以邹忌为相对内改革、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对外征战,并且还做到了广揽人才和惩治奸吏,最终使得齐国“强于天下”,此外他的虚心纳谏还使得齐国战胜于了朝廷,即“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出自《战国策·齐策》)”。

    齐宣王时期。

    王斗举士五人任官,齐国大治。——《战国策·齐策》

    齐宣王是齐国在战国后期比较有作为的君主,他以广纳贤士、善听诤言著称,比如说一个叫王斗的臣子,就曾直接讽刺齐宣王为政时的弊端,而宣王并未生气,反而向王斗赔罪:“寡人有罪于国家”。

    影视中稷下学宫的辩论盛况

    此外,齐宣王时期还把稷下学宫发展到了顶峰,创造了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学术盛世,最终使得“齐国大治”。

    由此可见,齐国在历史上辉煌的次数并不少,不过这中间却有一个很明显的分水岭,即田氏代齐。

    齐国不战而降。

    公元前386年,齐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势力和新兴的封建地主势力的较量中,以田氏为代表的新兴地主取得了胜利,继而田和成为了齐国君主,姜齐的政权灭亡了。

    正如《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载:康公之十九年,田和立为齐侯,列于周室……齐康公卒,绝无后,奉邑皆入田氏。

    这在齐国的历史上是一次政权上的实质性交替,虽然田氏依然沿用“齐”的国号,虽然在国家形式上也没有明显的变化,但在本质上已经完全不同了,田氏代齐完成以前,三家分晋已经结束,但这两个颇为相似的历史事件,在形式上也是迥然不同的。

    齐国故城

    田齐的政权传承了一百多年,到了公元前284年时在齐湣王统治时期,齐国出现了一次濒临灭亡的危机,即韩、赵、魏、燕、秦五国联合攻齐,结果齐湣王被杀,燕国在乐毅的带领下攻入齐国都城临淄,并且乘胜追击,一举攻下齐地七十余城。

    只剩下即墨和莒两座城池的齐国并没有因此灭亡,《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载:田单以即墨攻破燕军,迎襄王于莒,入临淄,齐故地尽复属齐,说的是齐将田单依靠即墨军民打败了燕军,到莒迎接齐襄王回到临淄,齐国大片领土又被光复了。

    齐襄王的儿子齐王建是齐国的最后一任国君,他在位的时间并不短,不过在位期间却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政绩,如果非要找的话,也是有的,比如说他加快了秦国完成大一统的步伐。

    影视中的秦始皇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命人东征齐国,而齐王建“听相后胜计,不战,以兵降秦”,最终导致了“秦虏王建,迁之共,遂灭齐为郡”的结局,自此齐国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那么齐国沉浮数百年,究竟何以能兴,又因何灭亡呢,笔者接着论述。

    齐国何以能兴?

    虽然齐国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时代背景,但是各个辉煌时期的兴盛却有着极其相似的原因,并且带有鲜明的传承性,笔者认为其兴盛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君贤臣能。

    上文我们已经例数了齐国在历史上的五次辉煌时期,贤君能臣是这五次辉煌时期的都曾出现的政治局面,可知,明君和贤臣是相辅相成的,但是明君却是极为关键的,一般说来,明君是贤臣出现的基础,有了英主才能有良臣,不然臣子在优秀,遇见了一个昏君那也是开启不了这个局面的。

    比如说齐国的开国君主姜太公投奔周之前,就曾“尝事纣,纣无道,去之,游说诸侯,无所遇,而卒西归周西伯”(出自《史记·齐太公世家》),意思是姜太公曾为商纣王做事,但商纣无道,太公就离开了,之后路四处游说列国诸侯,但未得知遇之君,最终西行归依周西伯。

    因时变革。

    姜太公被分封到齐国之后,就立即着手进行了变革,当时摄政的周公,还对姜太公的做法给予了高度的称赞,《史记·》记载: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而姜太公的改革正是因其俗,简其礼,这算是齐国历史上第一次颇有成效的改革。

    影视中的齐桓公与管仲

    齐国的第二次改革是在齐桓公任用管仲推行的政治、经济、军事的全方位的改革,《国语·齐语》记载:制国以为二十一乡,工商之乡六,士农之乡十五,很显然这是行政管理体制上的改革。

    然后在此基础上又改革管理选拔制度,通过乡选、官选、君选三个环节选拔官吏,并且要求做到“论材,量能,谋德而举之”,并且规定了对初选的人员,必须到其所在乡里进行考察,即“遇问之其乡,以观其所能而无大厉”。

    此外,齐桓公时期还改革了税制,打破了“力役税”,而实施根据不同的土地等级和物产而征税,并且改革了关税,实施“关市几而不征”,还鼓励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最终使得齐国“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齐国的第三次改革是齐威王时期进行的吏治改革,齐威王即位后,面临“诸侯并伐,国人不治”的情况,为强大齐国,他以吏治为出发点,派臣子深入乡里,获取实情,然后实施重奖严惩,最有名的就是奖励了即墨大夫,而烹杀了阿大夫。

    齐国君主与臣子

    齐威王通过吏治改革,也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载:(齐威王的吏治使得)齐国震惧,人人不敢饰非,务尽其诚,齐国大治,诸侯闻之,莫敢致兵于齐二十余年。

    重视人本。

    使百姓可以修养生息是齐国统治者所重视的,纵观齐国强大的几个时期,都体现了重人本的思想,《管子·权修》有云:取于民有度,用之有止,国虽小必安,取于民无度,用之不止,国虽大必危,而管仲的改革,也正是以此为出发点的。

    重人本还体现在重视人才,比如齐威王和梁(魏)惠王一起谈论国宝时,就把人才当作了国宝,而不是梁(魏)惠王以为的珠玉为宝,而这点也是齐威王所践行的,在他统治时期,齐国人才济济,“以照千里 ”。

    而先富民也是齐国统治者重人本的一个体现,管子认为:民富则安乡重家,民贫则危乡轻家,在这种指导思想下,齐国始终坚持本末兼营、农工并作、产商互补的富民之道,最终让齐国走向了富国强兵之道。

    搞好外交。

    春秋战国时期有个鲜明的特点,就是诸侯国之间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的,而齐国兴盛时期的统治者也正是看到了这点,从而让他们很重视“外交”,即奉行尊王礼邻的政治战略,目的是为自身发展创造宽松有利的外部环境。

    齐国君臣

    齐国尊王礼邻贯穿于政治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齐国建立之初,姜太公就把尊王演绎的淋漓尽致,即便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齐桓公称霸之后,依然打着尊王的旗号,而后来的齐威王也是以尊王而扬德天下。

    单单尊王还不行,齐国还重视结好其他诸侯,尤其是邻国有了困难时,齐国还会积极救助,比如说齐桓公时期,山戎入侵燕国,而齐桓公就积极救燕,兵伐山戎,并且还“割地予燕”,成为了礼邻的美谈。

    此外,齐国兴盛的原因还有其它方面的因素,比如说齐国在文化上的兼容,再比如说齐国抓住了有利的“国际环境”等等,这些都对齐国的兴盛有着积极影响,那么齐国又因何而亡呢,下面笔者接着论述。

    齐国因何而亡?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创造的辉是十分引人注目的,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稷下学宫,兵书甲天下,但是这样一个强极一时的大国,为何在群雄逐鹿中走向衰亡呢?我们先来看看历代史家是如何说的。

    《战国策·齐策》记载:秦使陈驰诱齐王内之,约与五百里之地,齐王不听即墨大夫而听陈驰,遂入秦,处之共松柏之间,饿而死,显然这是认为齐王是被骗到秦国,囚禁而死,导致了齐国灭亡。

    临淄盛况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载:齐王听相后胜计,不战,以兵降秦……齐人怨王建不蚤与诸侯合纵攻秦,听奸臣宾客以亡其国,这是认为齐国的灭亡是因为齐王建听从了后胜的诡计,没有与诸侯合纵攻秦,最终不战而降。

    《淮南子·泰族训》记载:齐王建有三过人之巧,而身虏于秦者,不知贤也,这也把齐国的灭亡归结到了齐王昏庸,导致了政治腐败,而不能任人唯贤,最终被灭国。

    但是笔者认为这些古人的对于齐国灭亡的总结,都单单只是把目标放在了齐国最后的灭亡上,而没有从齐国的整体发展历程上看,如果我们结合齐国的几次衰弱和最终的灭亡,就可以总结出齐国灭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是政权腐败,君主昏庸无能而不能任人唯贤。

    其二是国家的管理理念与齐国的实际情况不适应。

    其三是齐国在外交政策上出现了战略失策。

    齐国的刀币

    而《齐文化概论》中也有着独特的见解,即:齐国的灭亡确有其政治上的腐败和军事上的失误等原因,但是那些决定这政治、军事上的诸多因素的最根本的东西,还是文化、思想的因素,笔者认为这种把齐败于秦归结为是秦、齐文化碰撞必然的结果,更是道出了齐国灭亡的必然性。

    齐国的历史 齐国的历史介绍

    1、汉高祖四年(前203年)二月,派张良去齐地立韩信为齐王。垓下之战前,韩信按兵不动,在得汉王刘邦许之陈以东至海以广齐地后方出兵垓下。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正月,汉高祖刘邦夺韩信军权,徙其为楚王。齐地为汉郡,共四郡。 2、汉高祖六年(前201年)正月甲子日,汉高祖封长子刘肥为齐王,是为齐悼惠王,王齐地七十余座城。都城临淄。齐国成为东部第一大国,是汉初重要的封建王国。汉惠帝时期,割城阳郡与吕后之女鲁元公主为汤沐邑。高后二年(前186年),又割济南郡为吕国以封高后之侄吕台。高后八年(前180年),再割琅琊郡以封宗室营陵侯刘泽为琅琊王。 3、高后八年(前180年),齐哀王刘襄出兵,意图灭掉吕氏外戚以取得皇位。及汉文帝即位后,归还原吕后侵夺齐国之郡。但汉孝文二年,即割齐之济北郡为济北国以封东牟侯刘兴居为济北王;又割城阳郡为城阳国以封朱虚侯刘章为城阳王。此二人皆齐悼惠王之子,于诛杀吕氏外戚皆有功。不久,济北王刘兴居反,兵败身死国除,地入于汉为济北郡。 4、齐哀王去世后,子齐文王刘则继位。文王在位十四年,无子,地入于汉。齐地为汉郡数月后,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四月丙午,立齐悼惠王子刘将闾为齐王。此时齐国辖境已较之先前大为缩小,胶东、胶西、济北、菑川、济南,与前城阳,已经分成七国。 5、七国之乱时,胶东、胶西、菑川、济南四国皆参与吴、楚一方。其中胶西、菑川、济南三国围攻齐国。齐国一面遣使求救,一面阴与三国协商媾和。后汉将栾布率军至解齐之围,当闻得齐亦曾想媾和,于是举兵伐齐。齐孝王自杀。 6、汉武帝时,齐厉王刘次昌与其姊通奸,而且王太后想让女儿修成君(汉武帝同母异父姊)与齐王室结成儿女姻亲,而齐人主父偃想借机把女儿送入齐王后宫。结果遭到齐纪太后拒绝亲事,由此与主父偃产生嫌隙。及主父偃用事,以齐王与姊通奸事言于武帝。武帝令主父偃为齐相,主父偃到任后即穷治此事。齐厉王年少,惧怕被诛,于是自杀。齐厉王无后,国除,地入于汉为郡县。 7、元狩六年(前117年)四月乙巳日,汉武帝再置齐国,封子刘闳为齐王,是为齐怀王,刘闳在位八年(即元封元年,前110年)去世,无子,国除。

    齐国是什么朝代的?

    齐国不是个朝代

    最早出现的齐国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有吕齐和田齐之分.西周时期,周武王封吕尚于齐,由于国君姜姓吕氏,故又称吕氏齐国,史称吕齐.前391年,田成子四世孙田和废齐康公,并于前386年放逐齐康公于海上,自立为国君,同年为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国君妫姓田氏,是为田氏齐国,史称田齐.齐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直至前221年被秦国所灭.自此秦国统一天下,并建立秦朝.

    汉王刘邦击败西楚霸王项羽后,建立汉朝,封长子刘肥为齐王,亦置齐国(齐郡),成为汉代诸王国之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朝有北齐:北齐,公元550年东魏大将高欢子高洋夺取东魏政权称帝,国号齐,建都于邺,为与南朝的萧齐区别,史称北齐,因皇室姓高,故亦称高齐,统治区域相当于东魏领土.公元577年 北周所灭,共历八帝、28年.

    南朝有南齐,公元479年萧道成所建,国号曰齐,建都建康,为了与北朝的北齐加以区别,史称南齐,也因皇室姓萧而称萧齐.

    今天的百科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齐国历史」历史纪年表的顺序》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百科知识,敬请关注宝百科,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声明:宝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9072867@qq.com
    广告位招租
    广告位招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