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招生代码」高校招生代码表2021

2024-09-21 16:21:48 趣味生活 83阅读 回答者:百科高手
最佳答案今天我们来看一下高校招生代码,以下6个关于高校招生代码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本文目录招生代码是什么意思招生代码是什么意思 招生代码的意思是怎么知道各院校在河南的招生代码?成都理工大学

今天我们来看一下高校招生代码,以下6个关于高校招生代码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

本文目录

  • 招生代码是什么意思
  • 招生代码是什么意思 招生代码的意思是
  • 怎么知道各院校在河南的招生代码?
  • 成都理工大学招生代码是多少?
  • 西南科技大学招生代码是多少?
  • 西南民族大学招生代码是多少?
  • 招生代码是什么意思

    招生代码是指高校代码。高校代码是由数字组成的代码串,即高校代码或学校代码,方便考生填写志愿。高校代码就像学校的身份证号码,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院校招生代码就是是学校的一个身份代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招生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各省教育考试院为高校编排学校代码有4位,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志愿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学校代码不一样,由于高校办学情况每年都有变动,所以学校代码会有变化。

    查询院校招生代码的方法有:

    1、可以通过省级招生管理部门的发放的招生院校专业目录,也可到省级招生管理部门的网站上查询。

    2、可以查看学校的招生简章,上面也有学校和专业的招生代码。招生学校为了考生报考方便,一般会将招生代码等信息印制在招生简章上。

    3、可以咨询考生的省招办或地方招办。

    招生代码是什么意思 招生代码的意思是

    1、意思是学校在各省招生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 2、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各省教育考试院为高校编排代码有4位(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由于高校办学情况每年都有变动,所以高校代码也有变化。

    怎么知道各院校在河南的招生代码?

    登录河南招生办公室网站。 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院校代码由教育部统一编排,号码有5位。各省教育考试院为方便高考生填报志愿,将有在本地区(包含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的高校重新编排,号码有4位。由于每年高校办学情况有变动,故高校代码有调整。 招生代码和学校代码是一样的,是为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院校代码即院校代号,为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成都理工大学招生代码是多少?

    成都理工大学招生代码是10616,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成都理工大学(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成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由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入选“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

    学校历史

    1956年3月15日,国务院批准建立成都地质勘探学院。

    1956年3月27日,高等教育部和地质部联合发文,以重庆大学地质系、南京大学和西北大学地质系的工科部分为基础,调集北京地质勘探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长春地质勘探学院(现吉林大学)、交通大学等十多所院校的部分教师及其它机关、部队的干部370余人组建成都地质勘探学院,并采购和调集了100余万元的教学设备、10万余册图书到成都地质勘探学院。

    1958年,学校改由四川省人民政府领导。11月更名为“成都地质学院”。同年,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石油系各年级学生和教师各半转入学校。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停止招生6年。

    1969年,学校改由四川省人民政府领导。

    1977年,全国恢复统一招生考试制度后,专业学制改为四年,招生794名。

    1979年,学校改由地质部领导。

    1988年,首批国家重点学科评审,学校“煤田、油气地质与勘探”和“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两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

    1989年,由国家计委、国家教委批准在“地质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基础上建立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

    1993年5月,经国家教委和地质矿产部批准,学校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同年12月,地质矿产部正式批复确定学校为部属重点高校。

    1998年,地质矿产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签订共建成都理工学院协议。同年,根据国家要求,学校高等教育招生并轨并扩大规模招生。

    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组建成都理工大学(合并四川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和有色金属地质职工大学)。学校先后由地质部、地质矿产部、国土资源部直属,划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部省共建重点大学。同年9月21日,成都理工大学正式挂牌成立。

    2017年9月,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2022年2月,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高校名单。

    师资力量

    截止2022年3月,学校有教职员工3608人,其中,有教授(级)442人,副教授(级)776人。截至2022年3月,获国家级人才称号和国家级人才计划154人次,其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次、“中国青年科技奖”5人;获得省级人才称号和入选省级人才计划486人次,其中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00人次;获全国优秀教师3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四川省教学名师7人,四川省优秀教师3人,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3人,四川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四川省师德标兵1人;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四川省教学团队,1个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获国家教学成果奖5项。学校拥有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任职资格审批权。

    学科建设

    截止2022年5月,学校共设有20个教学学院、1个沉积地质研究院、1个地质调查研究院、1个产业发展研究院。学校有65个本科招生专业(类),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1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4个,省级一流专业38个,省级特色专业1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3个。学校拥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任职资格审批权。学科专业涵盖理、工、文、管、经、法、哲、农、教、艺等10大学科门类;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4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国家级一流专业1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4个,省级一流专业38个,省级特色专业1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3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1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4个。

    特色专业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地质学、地理信息科学、测绘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固体矿产)、地质工程、土木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工商管理、地球物理学、资源勘查工程(石油地质)、机械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软件工程、广播电视学、环境工程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地球化学、电子商务、法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石油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辐射防护与核安全、表演、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经济学、旅游管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思想政治教育、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信息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英语、应用化学

    世界一流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国家重点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质工程、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四川省一流学科:地球科学学科群、环境科学与生态学

    四川省重点学科:应用化学、环境工程、固体地球物理学、岩土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地球化学、信号与信息处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第四纪地质学、核技术与应用、材料学、构造地质学、应用数学

    学术科研

    学校是国家重要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截止2021年5月,学校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3个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2个自然资源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1个四川省新型智库、1个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3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四川省工程实验室、1个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四川省社科普及基地、1个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生态环保厅重点实验室、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1个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3个我校牵头建设的“四川2011协同创新中心”。学校有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团队、12个四川省科技创新团队、16个四川省教育厅科技创新团队、1个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

    学校先后承担了国家重大研发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地调计划等一大批重要项目。截至2022年5月,学校累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等各项奖励993项(次),其中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9项、中国专利奖金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9项。学校以服务国家、行业、地方发展建设为己任,积极参与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油气地质勘探、能源开发、大型水电、区域及城市环境以及大型交通基础设施等工程建设。

    合作交流

    学校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与资源、能源、环境、建筑、军工和高新技术等领域的国家大型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先后与英国、加拿大、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意大利等国家的60余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现与英国斯泰福厦大学、牛津布鲁克斯大学举办4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接待了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800余名外国专家及留学生来校讲学、留学,出访700余人次,开展了300余项科研合作,多次主办国际学术会议。

    学校充分发挥学科特色优势,加强行业联系,不断拓展国际联合教学新模式。先后成功举办“国际大滑坡协会(iRALL)—’大型滑坡调查、分析和管理、国际博士培训班课程”、“成都理工大学—以色列申卡尔设计学院国际创客联合实验项目”、“成都理工大学—雷文斯本设计与传播学院国际联合教学项目”等国际联合教学项目。

    近年来大批国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交流访问、讲授课程,参与科研,极大的提高了学校教学科研国际化水平。学校邀请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一大批世界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国际合作科技项目取得丰硕成果。学校聘请外籍专家定期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课程,纳入人才培养体系。近5年共聘请400余人次长期外国专家在校任教,规模在四川省仅次于四川大学及电子科技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开始与英国数所大学开展深度合作,是全国较早设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高校。现有两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一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2019年,教育部批准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成都理工大学牛津布鲁克斯学院。

    2013年,成都理工大学与英国爱丁堡大学签署教育合作备忘录。两校在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环境地学等5个本科专业开展“2+2”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先在国内学习两年本科课程,然后到爱丁堡大学继续深造、完成剩余两年的本科课程后,可同时获得成都理工大学的毕业证书、学位与爱丁堡大学的学位。爱丁堡大学是一所位于英国苏格兰首府爱丁堡的世界顶尖公立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苏格兰最高学府,英国老牌名校。

    西南科技大学招生代码是多少?

    西南科技大学招生代码是10619。

    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代号编排

    院校代码由教育部统一编排,号码有5位。各省教育考试院为方便高考生填报志愿,将有在本地区(包含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的高校重新编排,号码有4位。由于每年高校办学情况有变动,故高校代码有调整。

    西南科技大学简介:

    西南科技大学(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and Technology)简称“西南科大”,坐落于中国科技城-四川省绵阳市,由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是国家西部重点建设十四所高校之一,是四川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定点联系高校之一,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四川省“双一流”建设计划、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双万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四川省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四川省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四川2011计划。

    截至2022年3月,学校校园占地5463亩,建筑面积119万平方米;在校研究生、普通本专科学生、外国留学生3.9万余人;设有16个学院(部),开设83个本科专业;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88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5个,有4个学科方向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有四川省“双一流”建设学科(群)2个、省级优势学科4个、省级重点学科11个,有国防科工局批准的国防基础学科1个、国防特色学科方向5个。

    院系专业

    截至2022年3月,学校设有国防科技学院等16个学院(部),在工学、农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设有本科专业83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0年4月,学校有一级学科硕士点22个、独立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有硕士专业学位类别8个;有一级学科博士点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有4个学科方向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有四川省“双一流”建设学科(群)2个、省级优势学科4个、省级重点学科11个,有国防科工局批准的国防基础学科1个、国防特色学科方向5个。

    特色学科及专业

    四川省“双一流”建设学科(群):材料与环境、信息与控制。

    国防基础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省级重点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矿产普查与勘探、企业管理、通信与信息系统、英语语言文学、植物学。

    国家级一流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环境工程、经济学、应用化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土木工程、农学、工商管理、生物技术、工业设计、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辐射防护与核安全、物流管理、工业工程。

    国家级特色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动化、环境工程、农学、地质工程、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省级一流专业:法学、汉语国际教育、西班牙语、地质工程、采矿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电子商务、工程力学、广播电视学、翻译、应用心理学、通信工程、信息安全、核工程与核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工程管理、会计学。

    省级特色专业:地质工程、环境工程、自动化、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光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经济学、工程力学、软件工程、工业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应用化学、对外汉语。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3月,现有教职工2690余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312人,副高级职称人员635人;有博士生、硕士生导师831人;从董事单位等聘任院士15人;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四川省教学名师等170余人次。有“核废物环境下的生物效应”“核应急环境安全智能感知与预警”国家国防科技创新团队2个,“碳纳米材料”“特种高分子”“军民融合研究”等8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以及“光电检测技术与研究”等17个四川省教育厅创新团队。

    馆藏资源 截至2022年3月,校图书馆建筑面积3.78万平方米,,藏有纸质图书253万余册,电子图书781万余册。业务辖全校16个资料室;图书馆分为二个部分,校区西苑是以工学收藏为主的工学馆,东区中心馆舍于2003年启用。全馆设有各类阅览室、自习室30余个、阅览座位4923席,功能齐全,环境优良。网络及镜像数据库30多个。馆藏突出材料、资源、环境、计算机、电子、机械、建筑、农学等学科。

    西南民族大学招生代码是多少?

    西南民族大学招生代码是10656,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代号编排

    院校代码由教育部统一编排,号码有5位。各省教育考试院为方便高考生填报志愿,将有在本地区(包含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的高校重新编排,号码有4位。由于每年高校办学情况有变动,故高校代码有调整。

    西南民族大学(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简称“西南民大”,位于四川省会成都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综合性民族高校,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建,入选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四川省“双一流”建设计划,为中俄“长江—伏尔加河”高校联盟成员高校。学校是在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王维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关怀下,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民族院校之一。

    西南民族大学前身为西南民族学院,创建于1950年7月,于1951年6月1日正式成立,2003年4月更名为西南民族大学,2015年3月,国家民委与四川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共建西南民族大学。

    截至2021年10月,学校有武侯、航空港、太平园三个校区占地近3000亩。

    校史沿革

    西南民族大学前身为西南民族学院,创建于1950年7月,于1951年6月1日正式成立。

    1951年6月1日,西南民族学院成立暨第一期开学典礼隆重举行。1952年初,学校拟订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五年计划(1953-1957)初步方案》,确定在此期间,仍以培训政治干部为主,同时举办民族地区急需的专业技术班。4月15日,学校第一期学生518人举行了毕业典礼。

    1954年,西南大区撤销,学校改由四川省领导。

    1955年,学校由新玉沙街迁至武侯祠附近的新校园,办学条件大为改善。

    1973年,学校恢复办学,各系(科)恢复了教研组建制和活动,迎来了恢复办学后的第一批学生,其中,四川学生148人,西藏学生160人。

    1974年,全面恢复了系(科)专业设置,同年秋季,招收第一批少数民族“工农兵学员”共200名,分别学习汉语文、藏语文、数学、理化、畜牧兽医五个专业。

    1979年2月,国务院决定,学校改由国家民委和四川省双重领导,以国家民委为主,国务院把学校列为“六五”期间重点建设的院校。

    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由“西南民族学院”正式更名为“西南民族大学”。

    院系专业

    截至2020年10月,学校下设25个二级学院,88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10月,学校有教职员工近3千人,其中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550余人。有54人先后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为国家“万人计划”专家,1人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为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8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58人先后入选四川省人才项目或称号,66人先后入选国家民委人才项目或称号,3人为四川省教学名师,4人为国家民委教学名师,2人为国家民委青年教学标兵,全国优秀教师5人,省级优秀教师3人,学校教学名师35人,省级教学团队5个。

    教学建设

    截至2020年10月,学校13个专业获批省级及以上“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其中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3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7个专业入选四川省级一流本科专业;有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四川省级本科特色专业,5个四川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2个四川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四川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特色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动物科学、法学、汉语言文学、旅游管理、金融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

    国家级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动物科学、动物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四川省级本科特色专业:旅游管理、金融学、法学、汉语言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语言文学)、动物科学

    四川省级一流本科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金融学、法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建筑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10月,学校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专业学位授权点,有9个一级学科为省(部)级重点学科。

    国家民委重点学科:法学、草学、公共管理、化学、畜牧学、中国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哲学

    四川省重点一级学科:民族学

    科研平台

    截至2020年10月,学校有2个省(部)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2个省(部)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部)级智库、1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含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院士工作站、3个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教育部彝学机构“全国彝语术语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和“全国高等院校彝汉双语教材编译审定委员会”挂靠学校;“四川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落户学校。

    科研成果

    截至2020年10月,学校2000年以来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50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1项,国家科技计划等重大重点项目13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2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5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40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200余部;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460余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

    馆藏资源

    截至2019年7月,西南民族大学图书馆馆藏文献总量900余万册(含电子文献),中外文纸质图书300余万册,纸质报刊近2000种,电子图书40020GB,电子期刊2.6万余种。馆藏古籍文献2.6万余册,民族类及相关图书文献达30余万册,含多种文字及版本的《大藏经》、《贝叶经》、清代以来西南民族地区的地方志以及20世纪50年代民族调查资料等珍贵文献。

    图书馆设有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研究中心,藏有藏、彝、纳西、傣、水、柯尔克孜、白、侗、羌等二十多种少数民族的各种版本文献50000余(函)册。购置了85个电子文献数据库,自建了13个特色数据库。其中《羌族文献数据库》获得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第三期文献保障建设系统(Calis)特色文献资源库重点建设项目立项和国家民委科研项目立项。

    合作交流

    截至2020年3月,学校与包括四川、云南、贵州、湖南、青海、西藏、重庆等7个省市区在内的21个州、县建立校地战略合作关系,参与武陵山片区脱贫攻坚;对口帮扶阿坝州红原县、若尔盖县、凉山州盐源县,获四川省对口定点扶贫工作先进单位,对口支援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截至2020年3月,学校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来校学术交流;与德国慕尼黑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日本法政大学、龙谷大学、英国切斯特大学、波兰克拉科夫经济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台湾辅仁大学等50余所中国国(境)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校际合作与交流关系;选派近1000人次学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累计招收70多个国家的7300余人次留学生。

    今天的百科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高校招生代码」高校招生代码表2021》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百科知识,敬请关注宝百科,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声明:宝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9072867@qq.com
    广告位招租
    广告位招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