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的老婆」李时珍的老婆是郡主吗

2024-12-23 19:07:49 趣味生活 30阅读 回答者:tonylate
最佳答案今天我们来看一下李时珍的老婆,以下6个关于李时珍的老婆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本文目录李时珍夫人是谁李时珍娶郡主了吗明代“女版李时珍” 历史上真的有明妃吗李时珍用中药名联句与妻信大明医

今天我们来看一下李时珍的老婆,以下6个关于李时珍的老婆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

本文目录

  • 李时珍夫人是谁
  • 李时珍娶郡主了吗
  • 明代“女版李时珍” 历史上真的有明妃吗
  • 李时珍用中药名联句与妻信
  • 大明医圣李时珍
  • 房玄龄 唐太宗 玄奘 武则天 鉴真 毕生 李时珍 戚继光 宋太祖 岳飞都有...
  • 李时珍夫人是谁

    没有那么多的焦点关注在李时珍的夫人是谁的问题上,加上古代女子的地位很低,鲜少有留名字的,所以关于李时珍的夫人的资料记载,我们也只是知道她姓吴,其他并没有过多记载,但是我们可以在现在湖北地区的李时珍陵园里可以看到李时珍和他吴氏夫人合葬的陵墓。

    而关于李时珍的电视剧中《本草药王》中,李时珍的夫人名叫吴慕榕,李时珍与吴慕榕早有婚约,但是李时珍却喜欢的是同样精通医学的冬青,后来因为机缘巧合李时珍只能和吴慕榕结婚。

    李时珍娶郡主了吗

    没有。

    李时珍的痛苦和茫然使斯语感觉到自己成了李时珍感情上最为沉重的负担,于是决定远嫁他乡。就在斯语含泪嫁人时,李时珍幡然醒悟,追回了斯语,两人终于结为夫妻。

    剧情简介

    《大明医圣李时珍》是2009中国内地拍摄的古装电视连续剧。由郑克洪执导,黄海冰、胡可、温兆伦等领衔主演。

    讲述了我国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和跌宕起伏的情感历程。

    李时珍从小对医学和本草就有着浓厚的兴趣,长大后因医术高超和楚王举荐而进入北京太医院。在波云诡谲的宫廷斗争中,他始终坚持医者救人的原则,从而得罪了严世蕃,甚至嘉靖皇帝;他还与制贩假药和迷信炼丹做了坚决的斗争。离开太医院之后,他以非凡的毅力和精神重修本草,编撰完成科学巨著《本草纲目》。

    明代“女版李时珍” 历史上真的有明妃吗

    历史和历史剧是两回事,前者是严肃的学术问题,而后者可以有虚构,可以偏离一下历史,将故事讲得花团锦簇,像《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就是两回事。而历史剧、与历史相关的剧也是两回事,前者虽然虚构,但还得沿着历史的途径走,大致轮廓不能离谱,与历史相关的剧则可以拿着一点因由,随意点染,大肆虚构,好看就行。这就是《三国演义》和《说唐》的区别。

    现下热播的《女医明妃传》,就是与历史相关的剧,而不是历史剧,好看但不能当真。

    女医原型

    医术高明 活了96岁

    《女医明妃传》热播之际,记者虽然不曾追看,但稍稍一了解内容,就大惊:明朝有个出身名医的妃子,居然不知道?于是,记者赶紧恶补了一番。既然是后妃级别的人物,不可能不在史书上留记载,记者查找《明史》中的“后妃传”,果然查到了,明景帝朱祁钰确实有个妃子姓杭,封为明妃,后来又升级为皇后,还给明景帝生了一个孩子。然而,关于这位皇后的记载,也就是短短几行字,字里行间找不到半点关于她行医济世的记载,她跟医生这个行业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难道这个女神医是虚构的?非也,谈允贤确实是存在的,只不过她和明妃没有任何关系,除了同在明朝,都是女人。

    我们先说说谈大夫。这人了不得,她可是中国古代四大女名医之一。但她老爸不是杭将军,电视剧里关于她家为避祸而改姓,那是瞎编的,就跟《寻秦记》说嬴政是公子盘冒充的一样不靠谱。谈姑娘也算是官宦子女,她父亲和伯父都是官吏,伯父是户部主事,父亲是南京刑部主事。为什么南京还有刑部呢?因为明朝有两个首都——北京和南京,所以南京也设有一套官僚体制。当然,她父亲的官职比起杭将军来,确实小了不止一点点。

    关于谈允贤的事迹,资料已经到处都有。她幼时跟随祖母茹氏学医(这个跟电视剧有点一致),长大后行医,针对的病人都是女性。因为当时是封建社会,女患者觉得请男医生看病很难为情,有碍礼教,于是医婆盛行。加之谈允贤的医术精湛,名声都传到皇宫里去了,所以也经常入宫看病行医。谈姑娘不但医术好,还很有理论水平,写了一部《女医杂言》,流传至今。有著作,有论文,可谓是“女版李时珍”。

    谈姑娘医术高,爱情浪漫与否不得而知,但婚姻很幸福,嫁了个姓杨的丈夫,家庭生活应该不错,加之她自己医术高明,善于调养,因此活到了96岁。她生于公元1461年,而其在电视剧里的男朋友朱祁钰早在1457年就去世了,两人谈恋爱的话,还真要穿越一下才行。再说另一位男朋友朱祁镇,也就是明英宗,死于1464年,那时谈大夫才3岁,也赶不上谈恋爱。所以电视剧里的故事,纯粹就是个传说,大家不要迷恋。

    那么,真正的明妃是什么样的呢?

    明妃原型

    官宦子女 身后凄凉

    翻看《明史》的“后妃传”,也就是第113卷,关于明妃的记载有那么一小段,信息量倒是不少。首先,她是朱祁钰的老婆,跟朱祁镇没什么瓜葛,也没听说她偷偷摸摸给太后看病。1452年,也就是景泰三年,她给朱祁钰生了一个儿子,叫朱见济。朱祁钰要立朱见济为太子,于是纠结来了。这里,我们要梳理一下历史。

    电视剧里说朱祁镇与朱祁钰矛盾很深,这倒是靠谱的。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俘,于谦组织北京保卫战,为了让敌人死心,立朱祁钰为皇帝,也就是明景帝。但是大家达成协议,朱祁钰死后,皇帝的位置还是得传给哥哥的儿子朱见濬,也就是后来的明宪宗朱见深。但朱祁钰后来不答应了,要立杭氏生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当时的皇后汪氏说不可以,朱祁钰就废掉汪氏,立杭氏为皇后,立朱见济为太子,“遂废后,立杭氏为皇后”。

    关于杭氏的家世,《明史》里的外戚传中,有关于她父亲杭昱的记录,他是锦衣卫指挥使,正三品,权力很大。

    但好景不长,杭氏生的儿子5岁就死了,有说是病死的,有说是被太监害死的,估计这对杭氏的打击很大。如果明妃真的是神医,怎么会让儿子只活5岁呢?当然,这是戏言。

    杭氏命也不长,1456年就死了,和谈允贤的九十多岁没得比。明景帝死于1457年,才29岁,杭皇后也应该差不多年纪。

    明英宗在北方当了一年俘虏,被释放回来,在皇宫里被幽禁七年,然后在1457年发生夺门之变,夺回皇位。他上台后对朱祁钰自立太子一事很在意,马上削掉杭氏的皇后名号,还毁掉她的陵墓,“英宗复位,削皇后号,毁所葬陵”。明妃可谓身后凄凉。

    朱祁钰就在夺门之变两天后去世,朱祁镇不解恨,要拿朱祁钰的妃子唐氏殉葬——殉葬这种落后残忍的制度在废除上千年之后,在明朝一度死灰复燃——幸亏大臣李贤进谏,说唐氏可怜,还有一对幼小的女儿。朱祁镇最终听取建议,取消了这个决定,也永久取消了殉葬这种不人道的制度。

    除了废除殉葬这桩善举外,朱祁镇这人对历史没多大贡献。不过这人待人和气,尤其待身边的人很是和蔼,因此在土木堡之变这样的大变局当中,他倒是没吃到什么亏,甚至还受到了照顾,瓦剌人对他还算不错。

    对于这段历史,大家如果不够熟悉,但又懒得看历史书,倒是可以看看梁羽生先生的《萍踪侠影》,讲的就是明英宗和明景帝的历史,其中包括土木堡之变、夺门之变,以及于谦的事迹。虽然是武侠小说,其历史部分反而比电视剧靠谱。

    此外,还有一个人物也很神秘,那就是静慈仙师。电视剧里,她住在永庆庵,却将朱祁镇当成侄儿介绍给谈允贤,来头不小。《明史》“后妃传”里讲到明宣宗的皇后胡氏,是山东济宁人,这个皇后当得很辛苦,自身多病,加之“幼有美色”的贵妃孙氏与其争宠,最终皇后位置不保,让给了孙氏,自己被御赐当了尼姑。

    那么朱祁镇帅哥是不是她的儿子呢?不是。根据《明史》记载,朱祁镇可能是宫女生的,被孙氏收为养子,“阴取宫人子为己子,即英宗也”。

    胡氏当了尼姑,但长辈喜欢她,让她住在清宁宫,而不是尼姑庵。有意思的是,每次宫里的皇家宴会,张太后总是命胡氏坐在孙氏的上面,弄得孙氏很郁闷,“孙后常怏怏”。张太后死后,静慈仙师哭得很悲伤,没多久也去了,以妃嫔的规格下葬。

    朝廷其实挺同情胡皇后的,若干年后,明宣宗也觉得不好意思,于是自嘲说:“此朕少年事。”意思是说我当时年少不懂事,才这么对不起胡皇后。到明英宗朱祁镇的时候,才将胡皇后追赠为皇太后。大学士李贤表扬他“陛下此心,天地鬼神实临之”,能感动天地。

    所以,电视剧里静慈安坐庵堂里,指挥外面的人事,这种情节是不可能发生的。

    艺术探讨:

    利用兄弟矛盾

    加入医学元素

    利用历史上的一点由头,渲染成一个故事,只要不当成历史看,不颠倒是非观、历史观,是可以理解的。《女医明妃传》的故事性在于朱祁镇、朱祁钰两兄弟围绕谈允贤的情感纠葛展开的矛盾,有张有弛,也有浪漫温馨,就文学欣赏性而言,无疑是成功的。况且朱祁镇和朱祁钰的兄弟矛盾,在史上确实是有的——朱祁镇当皇帝,被俘虏,弟弟朱祁钰被推举为皇帝,朱祁镇回来,幽禁数年,又上位为皇帝……在这个本就曲曲折折又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上,再加上爱情元素、医学元素,还是有可观之处的。

    明妃的扮演者刘诗诗的成名剧是《步步惊心》,这部剧也利用了四阿哥、八阿哥和老十四的矛盾,再加入情感纠结。再远一点,诸如电视剧《洛神》,利用了曹丕和曹植的矛盾,况且甄氏与这两兄弟确实都有真实的交集和矛盾,比起《女医明妃传》和《步步惊心》,《洛神》的故事更可靠。

    可能有历史来源,但电视剧毕竟是艺术作品,少不了许多主观性的改编

    李时珍用中药名联句与妻信

    有一年,李时珍外出寻访名师,在外生活五个月,在这期间,李时珍夫人曾经给他写了一封别致的“中药情书”:“槟郎一去,已过半夏,岂不当归耶?谁使君子,效寄生草缠绕他枝,令故园芍药花无主矣。妾仰观天南星,下视忍冬藤,盼不见白芷书,茹不尽黄连苦,古诗云:‘豆蔻不消心上恨,丁香空结雨中愁。’奈何!奈何!”

    在这封情书中,槟榔、半夏、当归、使君子、寄生草、芍药、天南星、忍冬藤、白芷、黄连、豆蔻、丁香都是中药。李时珍的夫人采用了连缀写法,把中药的名字串联起来,表达了对夫君李时珍的思念之情。

    李时珍看了夫人的情书,感慨万千,心中也油然升起了对夫人的思念之情,他立刻回信写道:“红娘子一别,桂枝香已凋谢矣!几思菊花茂盛,欲归紫苑。奈常山路远,滑石难行,姑待从容(苁蓉)耳!卿勿使急性子,骂我曰苍耳子。明春红花开时,吾与马勃、杜仲结伴返乡,至时有金相赠也。”

    李时珍情书中写的红娘子、桂枝、菊花、紫苑、常山、滑石、从容、急性子、苍耳子、红花、马勃、杜仲也是中药。李时珍的回信写得文辞纤巧,语意缠绵,倾吐了夫妻间深切的相思之情。有趣的是,李时珍在信中写的“红娘子”这种中药与妻子双关,非常别致。

    大明医圣李时珍

    【主 演】: 黄海冰 饰 李时珍 胡 可 饰 吴斯语 温兆伦 饰 嘉靖皇帝 郭凯敏 饰 李言闻 沈丹萍 饰 蒋太后 万思维 饰 李行义 崔 波 饰 朱苌葶 谭 皓 饰 黄一丰 王 雨 饰 朱成翊 网上搜索不到视频,可能是电视台还没有播吧

    房玄龄 唐太宗 玄奘 武则天 鉴真 毕生 李时珍 戚继光 宋太祖 岳飞都有什么样的故事

    房玄龄

    房乔,字玄龄,是齐州临淄人。小时候就很聪明,广泛地阅读了经书、史书。工于草书和隶书,善于写文章。十八岁时,被本州推举为进士,朝廷授予羽骑尉的官职。父亲生病绵延十个月,玄龄的心思全部用在父亲的药物和膳食上,不曾脱衣服睡过一次好觉。太宗攻占渭水北边的土地,玄龄驱马到军门求见。太宗一见他,就像老朋友一样,让他代理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玄龄已经遇到了知己的人,偏用尽自己的全部心力,知道的没有不马上去做的。每次平定贼寇,众人争着去寻找珍宝古玩,只有玄龄先接受杰出人物,安置到幕府中。当有谋臣猛将,都跟他们暗中互相申重结合,各人都表示愿为太宗竭尽死力。玄龄在李市民秦王府中十多年,常负责管理文牍,每逢写军书奏章,停马立即可成。文字简约义理丰厚。一开始就不用草稿。高祖曾经对侍臣说:“这个人深重地了解机宜,足能委以重任。每当替我儿陈说事务,一定能了解人的心理,千里之外,好像对面说话一样。”隐太子李建成因为玄龄、如晦为太宗亲近礼遇,很憎恶他们,在高祖面前说他们的坏话,因此玄龄跟如晦一起被驱斥。隐太子(太子李建成的谥号)将要发动兵变时,太宗令长孙无忌召玄龄和如晦,叫他们穿道士的服装,暗中带进内阁商量大事。等到太宗成为太子之后,提升玄龄担任太子右庶子,赐绢五千匹。贞观元年,玄龄代萧瑀为中书令。太宗论功行赏,把玄龄跟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作为第一等,进爵为邢国公,赐实封千三百户。贞观三年,任命他为太子少师,他坚决推辞不接受,代理太子詹事,兼礼部尚书。第二年,代长孙无忌为尚书左卜射,改封魏国公,监编国史。已担任总领百司的官职以后,日夜虔诚恭敬,用尽全部的心力,不想让每一个人才失去应当处的位置。听到他人的长处,好像自己拥有一样高兴。他对行政事务明晰练达,并且用文献经典来加以整治。他审查修订法令,意在宽容和平稳。他不以求全来选人,不用自己的长处来要求他人,看他的才能任用,不因他人的地位卑贱而排斥,议论的人都称赞他是良相。高宗成为太子之后,加玄龄为太子太傅,仍或主持门下省事务,监管编撰国史像原来那样。不久因撰写《高祖太宗实录》成,赐下玺书表彰,赐物一千五百段。这一年,玄龄因继母去世丁忧服丧离开职位,朝廷特地下诏在昭陵赐给他墓地。不久,他又从回本官职位。太宗亲征辽东时,命玄龄在京城留守,亲手写诏书说:“你担负萧何一样的重任,我没有后顾之忧了。”军队的兵器、战士的粮食,都交给他下令处置调发。玄龄多次上书说不可轻敌,尤应当警惕小心。不久跟中书侍郎褚遂良受诏重编《晋书》。贞观二十三年,皇上驾临玉华宫,当时玄龄老病复发,皇上下诏令他睡在总留台。到他渐渐病重,玄龄追赴玉华宫,坐偏轿入殿,将近到皇帝御座才下轿。太宗对他流泪,玄龄也感伤悲咽得不能自我控制。下诏派名医救治。掌管皇帝膳食的官员每天对他供应御膳。如果他的病略能减退,太宗就高兴得露出喜色;如果听说病情加重,就变得满面凄怆。后病情加重,就凿开宫墙开门,多次派宦官问候。皇上又亲自光临,握手叙别,悲不能忍;皇太子也去跟他诀别。不久去世,享年七十。朝廷三日不上朝。

    唐太宗

    李世民题跋像

    [1]玄武门之变发生于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四日(626年)。617年,李渊在李世民支持下在太原起兵反隋并很快占领长安。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并立世子李建成为太子。据说太原起兵是李世民的谋略,李渊曾答应他事成之后立他为太子。但天下平定后,李世民功名日盛,李渊却犹豫不决。李建成随即联合四弟齐王李元吉,排挤李世民。李渊的优柔寡断,也使朝中政令相互冲突,加速了诸子的兵戎相见。是年,李建成向李渊建议由李元吉做统帅出征突厥,借此要把握住秦王的兵马,以防止李世民篡夺皇太子之位。李世民在危急时刻决定背水一战,先发制人。抢先一步杀死大哥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之后仅仅三天李世民便被立为皇太子,从他父亲手里接过唐朝的实际最高权力。八月初九,唐高祖被迫退位,李世民便成为了唐王朝的第二任皇帝。次年改元贞观。

    玄奘

    大慈恩寺南门外玄奘法师雕像

    玄奘(602~664),名陈袆,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 滑国故城)人。唐代著名三藏法师,佛教学者、旅行家,与 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唯识宗的创始者之一。出家后遍访佛教名师,因感各派学说纷歧,难得定论,便决心至天竺学习佛教。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一作贞观元年),从凉州出玉门关西行,历经艰难抵达天竺。初在那烂陀寺从戒贤受学。后又游学天竺各地,并与当地学者论辩,名震五竺。经十七年,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回到长安,组织译经,共译出经、论七十五部,凡一千三百三十 五卷。所译佛经,多用直译,笔法谨严,丰富了祖国古代文化,并为古印度佛教保存了珍贵典籍,世称“新译”。曾编译《成唯识论》,论证“我”(主体)、“法”不过是“识”的变现,都非真实存在,只有破除“我执”、“法执”,才能达到“成佛”境界。所撰又有《大唐西域记》,为研究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及中亚等地古代历史地理之重要资料。历代民间广泛流传其故事,如元吴昌龄《唐三藏西天取经》杂剧,明吴承恩《西游记》小说等,均由其事迹衍生。

    武则天

    则天封后

    武则天工于心计,心狠手辣,兼涉文史,富有才气。27岁才产下长女,据《资治通鉴》记载:武则天的长女出生后才一月之际,王皇后来看过她的女儿之后,她就亲手把女儿给杀死了,书里的原话是“送到日本”。高宗大怒,于是起了废后的念头。

    据说是按照武则天相貌雕刻的卢舍那大佛像

    当时朝廷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元老大臣势力强大,唐高宗的权力受到很大限制,外廷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很多大臣反对唐高宗废王立武,武则天前进的道路也因此充满艰辛。唐高宗这时已经企图借“废王立武”重振皇权,打击元老大臣势力。于是,武则天开始成为高宗政治上的“战友”。他们重赏首个明确支持“废王立武”的五品官员李义府,很多中层官员看到支持“废王立武”有利可图便转而支持立武则天为后,形成了“拥武派”, 打破了原来铁板一块的局面,后来功臣元老中的李绩也默许了唐高宗“废王立武”的想法。

    于是在永徽六年(655年)高宗立武氏为皇后,武则天随后残忍地虐杀了王皇后和萧淑妃;让自己的儿子李弘做了太子;为高宗出谋划策,采用先易后难的策略,先后罢黜了褚遂良、韩瑗、来济,最后除掉了长孙无忌,至此高宗基本实现了君主集权。“废王立武”事件沉重打击了关陇贵族集团,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皇权不振的情况被改变,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鉴真

    鉴真十四岁时于大云寺为沙弥,就高僧智满禅师学佛,后又赴长安从弘景法师受具足戒,先后达三年,遂返扬州,学识渊博。日本僧人荣睿、普照来华学佛留学,并敦请鉴真赴日传佛。鉴真欣然应允,并克服种种困难,先后六次始获成功。他携带佛经、佛具及佛象,于天宝十二年(753年)抵日本。此时鉴真双目失明,但他仍努力弘扬佛法,传播中国文化并以其丰富之经验,讲授医药知识,特别是他

    所带之香料药物等,至今日本奈良招提寺及东大寺正仓院仍保存有其遗迹。

    唐宝应二年(763,日本天平宝字7年)五月初六日,鉴真卒于唐招提寺。弟子思托记述其六次东渡事迹、经日本著名文学家真人元开润色的《唐大和上东征传》,流传至今。[1]?

    毕升

    关于毕升的生平事迹,以及他发明活字版的经过,除了沈括在《梦溪笔谈》一书中的记载外,还找不

    毕升

    到第二个文献资料。

    沈括只说他是个布衣,籍贯及生平一点都没有交代。所谓布衣,从字面理解就是没有作过官的普通老百姓。关于毕升的职业,以前曾有人作过各种推猜,但最为可靠的说法,毕升应当是一个从事雕版印刷的工匠。因为只有熟悉或精通雕版技术的人,才有可能成为活字版的发明者。由于毕升在长期的雕版工作中,发现了雕版时最大缺点就是每印一本书都要重新雕一次版,不但要用较长时间,而且加大了印刷的成本。如果改用活字版,只需雕制一副活字,则可排印任何书籍,活字可以反复使用。虽然制做活字的工程大一些,但以后排印书籍则十分方便。正是在这种启示下,毕升才发明了活字版。

    从《梦溪笔谈》中我们可以看到,毕升的活版印刷术并非空穴来风,是基于前人版印书籍的基础上改进而来。而《梦溪笔谈》对于活版印刷的流程的描述,对于后人的研究也是一笔重要的财富。

    李时珍

    1551—1557年这段时间内,封建皇帝征如医官,下令各地选拔医技精湛的人到太医院就职,于是在武昌楚王府的李时珍,也被推荐到了北京。

    影视剧中的太医李时珍

    关于李时珍这一段在太医院工作的经历,史学界有诸多争论,有人认为李时珍曾出任太医院院判(正六品),但也有人认为他只是担当御医(正八品)。无论其职位高低,李时珍被荐于朝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太医院的工作经历,有可能给他的一生带来了重大影响,为他创造《本草纲目》埋下很好的伏笔。

    这期间,李时珍非常积极地从事药物研究工作,经常出入于太医院的药房及御药库,认真仔细地比较、鉴别全国各地的药村,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同时他还有机会饱览了王府和皇家珍藏的丰富典籍,与此同时他也可能从宫廷中获得了当时有关民间的大量本草相关信息,并看到了许多平时难以见到的药物标本,使他大大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领域。谈到这一点,就必须联系到明代宫修的另一部著名本草书籍——《本草品汇精要》

    戚继光

    戚继光有一个强悍的老婆-——王氏。有故事为证:戚继光有一又被老婆追着打,一路跑到了军营,弟兄们看他可怜,给他出了一个馊主意 ——让戚继光把老婆叫来,乘机将她教训一下,为戚继光报仇。戚继光照做戚继光塑像系列(20张)了。当他老婆气势汹汹地来到军营时,他把手一挥,弟兄们都以为他要动手了,没想到,戚继光说到:“特来请夫人阅兵。”

    还有一次,戚继光手下的一个弟兄又给他出了一个馊主意,让戚继光在老婆午睡时把刀架在老婆脖子上吓唬她。戚继光一边举着马刀往前冲,嘴里一边大叫地给自己壮胆。这胆没壮成,倒把他老婆吵醒了。幸好戚继光有勇有谋,对老婆说到:“我只是杀只鸡给夫人补补。”。戚继光的墓志铭里还记载了这么一件事:戚继光与老婆结婚很久,一直没有儿子,为了传宗接代,戚继光就在外面背着老婆娶了妾。儿子是有了,但老婆也知道了。戚继光的老婆竟“日操白刃,愿得少保而甘心”。但是说到底,武术大师戚继光当真打不过他老婆吗?肯定不是。归根结底,戚继光之所以“打不过”他老婆,还是出于对老婆的爱。

    宋太祖

    赵匡胤虽是一员武将,却很喜爱读书,常手不释卷。他跟从周世宗平江淮(今淮河流域)时,有人向周世宗告密说,他用几辆车运载自己的私物,其中都是财宝。世宗派人去检查;车中却只有几千卷书籍。世宗问他:“你是武将,要书有什么用!”赵匡胤回答说:“我没有好的计谋贡献给陛下,只能多读些书以增加自己的见识。赵匡胤称帝后,也很尊重和重用读书人。有一次,他遇到一个疑难问题,问宰相赵普,赵普回答不出。再问读书人,学士陶毂、窦仪准确地回答出了,赵匡胤深有体会地说:“宰相须用读书人!”对于读书不多的文臣武将,赵匡胤也总是鼓励他们要多读书,以弥补自己的不足,赵普正是在他的鼓励下才变得手不释卷的。赵匡胤用人不问资历。他一方面命令臣下要注意选拔有才能而缺少资历的人担当重任;另一方面,他自己也随时留心内外百官,见谁有什么长处和才能,他都暗暗地记在本子上。每当官位出缺,他就翻阅本子,选用适当的人去担任。这又使臣下都致力于提高自己。

    雪夜访普图

    [1] 赵匡胤颇有胆略。在他称帝之初,节度使的势力很盛,骄横难制。有一天,赵匡胤将他们召来,授给他们每人一把佩剑,一副强弓,一匹骏马,然后他也单身上马,不带卫士,和这些节度使一起驰出皇宫。到了固子门的树林之中,又与他们一起下马饮酒。饮了几杯酒以后,赵匡胤突然对他们说:“这里僻静无人,你们之中谁想当皇帝的,可以杀了 我,然后去登基。”这些节使度都被他的这种气概镇住了,一个个拜伏在地,战栗不止,连称“不敢,不敢”。赵匡胤再三询问,他们吓得只是埋头不语。赵匡胤就训斥他们说:“你们既然要我做天子,就应当各尽臣下的职责,今后不准再骄横不法,目无天子!”节度使们都三呼万岁,表示顺从。

    赵匡胤在陈桥兵变后回师进入汴京皇宫时,见宫妃抱着一个婴儿,就问是谁的儿子。回答说是周世宗子。当时,范质、赵普、潘美都在一旁,赵匡胤问他们怎么处理。赵普等回答说:“应该除去,以免后患。”赵匡胤说:“我接人之位,再要杀人之子,我不忍心。”就把这婴儿送给潘美抚养,以后也没再问起过,潘美也一直没有向太祖提起这婴儿。这婴儿成人后,取名惟吉,官至刺史。

    还有一次,赵匡胤乘驾出宫。经过大溪桥时,突然飞来一支冷箭,射中黄龙旗。禁卫军都大惊失色,太祖却拍着胸膛说:“谢谢他教我箭法。”不准禁卫去搜捕射箭者。以后果然也就没事了。

    陈桥驿在陈桥和封邱(均在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北处)之间。赵匡胤兵变时,陈桥守门官闭门防守,不放赵匡胤军通过。赵匡胤只得转道封邱,封邱守门官马上开门放行。赵匡胤即帝位后,反而晋升了陈桥守门官的官职,称赞他忠于职守,并斥责封邱守门官临危失职,将他斩首。

    赵匡胤喜欢在后园弹鸟雀。一次,一个臣子声称有紧急国事求见,赵匡胤马上接

    蹴踘图轴

    [2]见了他。赵匡胤一看奏章,不过是很平常的小事,甚为生气,责问他为什么要说谎。臣子回答说:“臣以为再小的事也比弹鸟雀要紧。”赵匡胤怒用斧子柄击他的嘴,打落了他的两颗牙齿。臣子没有叫痛,只是慢慢俯下身,拾起牙齿置于怀中。太祖怒问道:“你拾起牙齿放好,是想去告我?”臣子回答说:“臣无权告陛下,自有史官会将今天的事记载下来。”太祖一听,顿然气消,知道他是个忠臣,命令赐赏他,以示褒扬。

    公元976年10月,太祖病倒,一切军政人事都委托赵匡义代理。赵匡义白天处理朝政,晚 上去万岁殿探望兄长。癸丑日傍晚,天上下着大雪,赵匡义还在御房批阅奏章。一个太监急匆匆地赶来传旨,说皇上召他快快去万岁殿。他连忙赶去,只见赵匡胤在床上气喘急促,朝着他一时讲不出话来,只是睁大眼望着门外,不知是什么意思。赵光义命令在床边侍候的太监退出。太监们在门外远处站着,只听见殿内似乎是太祖在和赵匡义说什么话,声音隐约,时断时续,难以听清。过了一会儿,又见殿内烛光摇曳着映在墙上,时明时暗,象是赵匡义在躲闪着什么。接着有斧子戳地的声响,继而是太祖激动的声音:“你好好去做!”这时,赵光义跑到门口传呼太监即速去请皇后,皇子前来。皇后、皇子赶来之时,太祖已经死去。据此,后人有种种猜疑,有的说赵匡义进殿后,趁太祖昏睡时去挑逗在旁陪侍的太祖妃子费氏。太祖醒来,见状大怒,抛出斧子去击赵匡义,赵匡义闪开,斧子戳地;有的说太祖觉得有鬼缠身,赵匡义替他舞斧驱鬼,所以有斧子着地之声;有的认为是赵匡义谋杀太祖。至今这烛影斧声仍为千年疑案。

    岳飞

    从十二世纪二十年代起,黄河南北、两淮之间,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金民族战争。岳飞和抗金名将宗泽、韩世忠等一道,站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

    北宋宣和四年,真定宣抚刘韐募勇聚士,岳飞应募,但不久即因父亲岳和病故,回到家乡汤阴县。

    靖康元年(1126)冬,岳飞在相州城第三次投军,归刘浩军中。刘浩命岳飞招

    岳飞石刻像

    安吉倩,岳飞不负众望,招降吉倩及其部属三百八十人。岳飞因此补承信郎一职。

    靖康二年(1127)十二月,康王赵构接到宋钦宗的蜡书,在相州开河北兵马大元帅府。赵构为河北兵马大元帅,陈亨伯为元帅,汪伯彦、宗泽为副元帅。元帅府下编前、后、中、左、右五军,其中前军统制为刘浩。岳飞属刘浩前军。按蜡书的命令,康王元帅府的任务是火速赶往东京(今开封),解京师之围。岳飞奉命带领三百铁骑,前往李固渡侦察,与金兵相遇发生战斗,大败金兵。跟随刘浩解了东京之围。 靖康二年(1127)四月,金灭北宋,掳徽宗赵佶、钦宗赵桓及皇家宗室北归。五月,康王赵构(即宋高宗)于南京继位,史称南宋。初期,宋高宗主张收复失地,启用了大批主战将领,其中就有岳飞。岳飞坚决反对议和,主张抗战到底。

    建炎元年,赵构即位,岳飞上书,大意为:“陛下已登大宝,社稷有主,已足伐敌之谋,而勤王之师日集,彼方谓吾素弱,宜乘其怠击之。黄潜善、汪伯彦辈不能承圣意恢复,奉车驾日益南,恐不足系中原之望。臣愿陛下乘敌穴未固,亲率六军北渡,则将士作气,中原可复。”宋高宗并未采纳岳飞的建议,并以越职为由将岳飞罢官。之后岳飞北上,入河北招讨使张所军中,借补“正八品修武郎”,充中军统领。张所很赏识岳飞,很快升岳飞为“从七品武经郎”、任统制。

    建炎元年(1127)九月,张所命岳飞入王彦部,北上抗金。岳飞作战有勇有谋,数败金兵,声威大振。而王彦保守怯战,使得岳飞只能孤军奋战,岳飞缺军粮时又不肯相助。岳飞知道自己与王彦有隙,所以复归宗泽,为留守司统制。宗泽死后,杜充代之,岳飞官复原职。三年,杜充将还建康,岳飞进言:“中原地尺寸不可弃,今一举足,此地非我有,他日欲复取之,非数十万众不可。”杜充不听,岳飞也只能随军而归。杜充守建康,金军与叛贼李成在乌江会合,杜充闭门不出。岳飞泣谏请视师,杜充不出。金军遂由马家渡渡江,杜充遣岳飞等迎战,诸将皆溃,唯独岳飞力战。后杜充降金,诸将多行剽掠,惟岳家军秋毫无所犯。兀术趋杭州,岳飞要击至广德境中,六战皆捷,擒敌将王权,俘叛军首领四十余。岳飞劝服王权,是指为己所用。岳家军驻扎在钟村,军中缺粮,将士们宁愿挨饿,也绝不扰民。金所籍兵相谓曰:“此岳爷爷军。”争来降附。

    绍兴九年(1139),岳飞在鄂州(今湖北武昌)听说宋金和议将达成,立即上书表示反对,申言“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并直接抨击了相国秦桧出谋划策、用心不良的投降活动,使“秦桧衔之(抱恨)”。和议达成后,高宗赵构下令大赦,对文武大臣大加爵赏。可是,诏书下了三次,岳飞都加以拒绝,不受开府仪同三司(一品官衔)的爵赏和三千五百户食邑的封赐。他在辞谢中,痛切地表示反对议和:“今日之事,可危而不可安,可忧而不可贺。”后高宗对他好言相劝,岳飞方受。此后岳飞上表,“愿定谋于全胜,期收地于两河,唾手燕云,终欲复仇而报国。”高宗没有采纳。

    岳鄂王像

    [2] 绍兴十年(1140)五月,金国撕毁绍兴和议,兀术等分四道来攻。由于没有防备,宋军节节败退,城池相继失陷。随后高宗韩世忠、张俊、岳飞等出师迎击。很快,在东、西两线均取得对金大胜,失地相继收回。岳飞挥兵从长江中游挺进,实施锐不可当的反击,他一直准备着的施展收复中原抱负的时机到来了。

    岳家军进入中原后,受到中原人民的热烈欢迎。这年七月,岳飞亲率一支轻骑驻守河南郾城,和金兀术一万五千精骑发生激战。岳飞亲率将士,向敌阵突击,大破金军“铁浮图”和“拐子马”,把金兀术打得大败。岳飞部将杨再兴,单骑闯入敌阵,想活捉金兀术,可惜没有找到,手杀敌人数千,误入小商河,被金兵射到几十处箭伤,豪勇无比。岳家军将士具有“守死无去”的战斗作风,敌人以排山倒海的大力,也不能把岳家军阵容摇动。郾城大捷后,岳飞乘胜向朱仙镇进军(离金军大本营汴京仅四十五里),金兀术集合了十万大军抵挡,又被岳飞打得落花流水。岳飞这次北伐中原,一口气收复了颍昌、蔡州、陈州、郑州、郾城、朱仙镇、消灭了金军有生力量,金军全军军心动摇,金兀术连夜准备从开封撤逃。南宋抗金斗争有了根本的转机,再向前跨出一步,沦陷十多年的中原。就可望收复了。岳飞兴奋地对大将们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而金军则发出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

    就在抗金战争取得辉煌胜利的时刻,朝廷连下十二道金牌(红漆金字木牌),急令岳飞“措置班师”。在要么班师、要么丧师的不利形势下,岳飞明知这是权臣用事的乱命;但为了保存抗金实力,不得不忍痛班师。岳飞愤慨地说;“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所得诸郡,一朝全休!社稽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岳飞的抗金战斗,至此被迫中断。 岳家军班师时,久久渴望王师北定中原的父老兄弟,拦道恸哭。岳飞为了保护老百姓的生命财产,故意扬言明日渡河,吓得金兀术连夜弃城北窜,准备北渡黄河,使岳飞得以从容地组织河南大批人民群众南迁到襄汉一带,才撤离中原。这时,有一个无耻的书生,骑马追上金兀术扣马而谏:“太子(兀术)毋走,京城可守也,岳少保兵且退矣。”金兀术又整军回到开封,不费吹灰之力,又占领了中原地区。

    岳飞一回到临安,立即陷入秦桧、张俊等人布置的罗网。绍兴十一年(1141),他遭诬告“谋反”,被关进了临安大理寺(原址在今杭州小车桥附近)。监察御史万候卨(音末期屑)亲自刑审、拷打,逼供岳飞。据说与此同时,宋金政府之间,正加紧策划第二次和议,双方都视抗战派为眼中钉,金兀术甚至凶相毕露地写信给秦桧:“必杀岳飞而后可和。”在内外两股恶势力夹击下,岳飞正气凛然,光明正大,忠心报国。从他身上,秦桧一伙找不到任何反叛朝廷的证据,韩世忠当面质问秦桧,秦桧支吾其词“其事莫须有(这件事情难道没有吗?)。”韩世忠当场驳斥:“‘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绍兴十一年农历除夕夜,高宗下令赐岳飞死于临安大理寺内,时年三十九岁。岳飞部将张宪、儿子岳云亦被腰斩于市门。民族英雄岳飞,就在“莫须有”的罪名下,含冤而死。临死前,他在供状上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这是悲愤的呼喊!

    岳飞虽然被杀害了,但他的精忠报国的业绩是不可磨灭的。正是他,表达了被压迫民族的要求,坚持崇高的民族气节,在处境危难的条件下,坚持了抗金的正义斗争,并知道爱护人民的抗金力量,联合抗金军民一道,保住了南宋半壁河山,使南中国人民免遭金统治者的蹂躏,从而保住了高度发展的中国封建经济和文化,并使之得以继续向前发展。岳飞不愧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

    今天的百科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李时珍的老婆」李时珍的老婆是郡主吗》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百科知识,敬请关注宝百科,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声明:宝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9072867@qq.com
    广告位招租
    广告位招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