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看一下不战而屈人之兵,以下6个关于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
本文目录
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什么意思
不战而屈人之兵,出自《 孙子兵法· 谋攻》,原意为让敌人的军队丧失战斗能力,从而使己方达到完胜的目的。现多指不通过双方军队的兵刃的交锋,便能使敌军屈服。
扩展资料
孙子说:衡量战争取胜的一般原则是,以能使敌国完整无损的降服于我为上策,而攻破敌国使其残缺受损便略逊一筹;能使敌人一军(12500人为一军)将士完整无缺全员降服为上策,而动武力击溃敌人一个军,便略逊一筹;能使敌人一旅(500人为一旅)将士完整无缺全员降服为上策,而用武力击溃敌人一个旅便略逊一筹;
能使敌人一卒(100人为一卒)官兵全员降服为上策,击溃一卒兵众就差一等了;能使敌人一伍(5人为一伍)士卒全员降服为上策,击溃一伍士卒就差一等了。所以百战百胜,虽然高明,但不是最高明的;在攻城之前,先让敌人的军事能力(包括指挥能力和作战能力)严重短缺,根本无力抵抗,才是高明之中的最高明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不战而屈人之兵
“不战而屈人之兵”究竟是啥意思?
意思为:原意为让敌人的军队丧失战斗能力,从而使己方达到完胜的目的。现多指不通过双方军队的兵刃的交锋,便能使敌军屈服。
本经:不战而屈人之兵 出自《孙子兵法·谋攻篇》:“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注解:屈:低头,降服 兵:军队,军事力量。
译文:
孙子说:衡量战争取胜的一般原则是,以能使敌国完整无损的降服于我为上策,而攻破敌国使其残缺受损便略逊一筹;能使敌人一军(12500人为一军)将士完整无缺全员降服为上策,而动武力击溃敌人一个军,便略逊一筹。
能使敌人一旅(500人为一旅)将士完整无缺全员降服为上策,而用武力击溃敌人一个旅便略逊一筹;能使敌人一卒(100人为一卒)官兵全员降服为上策,击溃一卒兵众就差一等了;能使敌人一伍(5人为一伍)士卒全员降服为上策,击溃一伍士卒就差一等了。
所以百战百胜,虽然高明,但不是最高明的;在攻城之前,先让敌人的军事能力(包括指挥能力和作战能力)严重短缺,根本无力抵抗,才是高明之中的最高明的。
扩展资料:
《孙子兵法·谋攻篇》全文:
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輼,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孙子兵法》共有十三篇,分别是:
1、《始计篇》
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
2、《作战篇》
讲的是庙算后的战争动员及取用于敌,胜敌益强。“作”是“制造”“兴起”之意。“作战”这里不是指战争,而是指战争前的准备和筹划,属于“未战而庙算”的范畴。
3、《谋攻篇》
讲的是以智谋攻城,即不专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种手段使守敌投降。
4、《军形篇》
讲的是具有客观、稳定、易见等性质的因素,如战斗力的强弱、战争的物质准备。
5、《兵势篇》
讲的是指主观、易变、带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兵力的配置、士气的勇怯。
6、《虚实篇》
讲的是如何通过分散集结、包围迂回,造成预定会战地点上的我强敌劣,以多胜少。
7、《军争篇》
讲的是如何“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夺取会战的先机之利。
8、《九变篇》
讲的是将军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
9、行军篇》
讲的是如何在行军中宿营和观察敌情。
10、《地形篇》
讲的是六种不同的作战地形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11、《九地篇》
讲的是依“主客”形势和深入敌方的程度等划分的九种作战环境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12、《火攻篇》
讲的是以火助攻与“慎战”思想。
13、《用间篇》
讲的是五种间谍的配合使用。
作者简介:
孙武(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北部)人。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孙武大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员(伍子胥)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
他曾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
关于孙武的历史争议
1、故里
孙武的故里问题,前人已有成说,即《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的“孙子武者,齐人也”。史学界至今仍有争议,广饶说、惠民说、博兴说、临淄说并存。今人在探究孙子故里的过程中,对孙子故里的定位出现了“祖居地”与“出生地”的分歧。
持“乐安说”者以“祖居地”为故里,依据孙武的祖父孙书“食采于乐安”,而认定乐安就是孙武的故里。持“非乐安说”者以“出生地”为故里,认为“出生并长期生活的地方即为故里”。
2、广饶说
孙武,齐国乐安人,历史上只此一种说法。从宋代欧阳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到清代孙星衍《孙子兵法序》、等史书记载甚明。
新发现的唐代《贞观氏族志》以及孙处约、孙起、孙壬林等墓志碑铭,进一步证实了史书所载先秦齐国乐安县邑与世居东汉青州乐安郡(孙氏郡姓出处)“与齐同姓”的孙武后裔为同一地面上的孙氏望族。经历史学家考证,这一望族所居住的同一地面正是今广饶县。
民国七年(1918年)所撰修的青州《乐安县志》和二十五年(1936年)《续修广饶县志》上亦均载孙武为邑人。
通过考证和新发现的史料,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先秦齐国乐安地面主体在今广饶县,孙武故里乐安在广饶县信而有据。以弘扬孙子思想为主题的中国广饶孙子国际文化节每年在孙子故里广饶县举办。
3、惠民说
1987年,为编纂《惠民县志·人物志》,惠民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开展了孙子故里的考证工作并成立了专门孙子研究筹备小组。经过军事科学院战略部、北京大学专家查阅有关正史,认定孙子故里在惠民县这一传统成说是确凿无疑的。
1989年5月22日至25日由惠民县人民政府召开首届“孙子兵法国际学术讨论会”。此后历届举办的《孙子兵法》国际学术研讨会,惠民县都以孙子故里的身份受邀与会,并且惠民县定期举行海峡两岸孙子兵法辩论赛,受到了两岸人民的关注。
4、乐安说
所依据的史料最重要的有两则:
一是唐朝元和年间林宝编纂的《元和姓纂》孙姓条下的“乐安,孙武之后,汉有宾、硕,魏有清河太守孙焕,晋有孙顗,避地于魏,故属乐安,因家焉”的记述。
二是《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齐田完字敬仲,四世孙桓子无宇,无宇二子:桓、书。书字子占,齐大夫,伐莒有功,景公赐姓孙氏,食采于乐安。生凭,字起宗,齐卿。凭生武,字长卿,以田、鲍四族谋为乱,奔吴,为将军。”
前则被认为是关于孙武故里的最早记载,后则被认为是证明孙武故里在乐安的“铁证”,此后许多关于孙武的介绍多以此说称其为“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人”。
5、临淄说
据《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和《山东通志》知,孙武的祖父陈文子家居临淄鱼里。若按现代意义上的故里概念而论,临淄鱼里即是孙武故里。
6、死因
孙武终老说的最早依据就是《唐太宗李卫公问 对》所记载的:“若张良、范蠡、孙武,脱然高引,不知所往。”其后《曲品校录·能品》也说:“孙子十三篇,兴吴,吴几霸矣。功成身隐,盖不欲为胥江之怒涛耳。”
而且,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东汉《越绝书·记吴·地传》明确记载:今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巫门外大冢,吴王客齐孙武冢也,去县十里”。那么孙武显然是飘然高隐,终老吴地了。
关于孙武的结局,也有的史书说他是被杀戮而死的。《汉书·刑法志》称:"孙、吴、商、白之徒,皆身诛戮于前,而功灭亡于后。"颜师古注"诛戮"的人名云:"孙武、孙膑、吴起、商鞅、白起也。"唐李筌《太白阴经·善师篇》亦承袭其说,谓"孙、吴、韩、白之徒,皆身被刑戮,子孙不传于嗣"。
此说把孙武与吴起、商鞅、韩非、白起并列在一起,可知他晚年的景况必然不妙。在伍子胥被杀以后,孙武可能受到牵连。他或者因与伍子胥同样诤谏,激怒了夫差而遭不幸,或者就因为他是伍子胥的知友,夫差诛杀伍子胥后迁怒于他。
不过,孙武被"诛戮"之说始见于《汉书·刑法志》。《史记》本传既没有记载,《汉书》也未言其原委和出处,故这个说法还可存疑。
主要著作
孙武一生的著作,主要是兵法十三篇,号为《孙子兵法》,共计五千余字。除此之外,孙武还有一些论兵法的著作。不过由于它们游离于十三篇之外,所以后来大多失传了。
《孙子兵法》阐述了战争中制胜敌人的规律,军队应该怎样组织和建设,作战时必须遵循的战略原则,临阵击敌的战术技巧,一些特殊的战斗方法,以及军队的后勤工作等,《孙子兵法》短短的13篇5000字,体现了孙武完整的军事思想体系。
后世影响
孙武的一些军事观点和治军思想,为后世的军事家传诵和应用,它是中国军事史上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他编写流传至今的《孙子兵法》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兵书,北宋神宗时,被列为《武经七书》之首,被誉为兵学圣典。
全书共分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十三篇,5900余字。《孙子兵法》揭示了战争的规律,论述了战争论、治军论、制胜论等多方面的法则,具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被誉为“兵经”、“兵家鼻祖”。
其宏富的思想内涵和精辟的辩证哲理,为古今中外军事家、政治家所重视。《孙子兵法》已有英、日、德、法、俄、捷、朝等文译本,国际上认为它是“世界古代第一部兵书”,现在不仅于军事领域,而且在经济、体育等方面,都受到了关注和应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不战而屈人之兵
百度百科-孙子兵法·谋攻篇
百度百科-孙武
百度百科-孙子兵法
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什么意思?
意思为:原意为让敌人的军队丧失战斗能力,从而使己方达到完胜的目的。现多指不通过双方军队的兵刃的交锋,便能使敌军屈服。
本经:不战而屈人之兵 出自《孙子兵法·谋攻篇》:“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注解:屈:低头,降服 兵:军队,军事力量。
译文:
孙子说:衡量战争取胜的一般原则是,以能使敌国完整无损的降服于我为上策,而攻破敌国使其残缺受损便略逊一筹;能使敌人一军(12500人为一军)将士完整无缺全员降服为上策,而动武力击溃敌人一个军,便略逊一筹。
能使敌人一旅(500人为一旅)将士完整无缺全员降服为上策,而用武力击溃敌人一个旅便略逊一筹;能使敌人一卒(100人为一卒)官兵全员降服为上策,击溃一卒兵众就差一等了;能使敌人一伍(5人为一伍)士卒全员降服为上策,击溃一伍士卒就差一等了。
所以百战百胜,虽然高明,但不是最高明的;在攻城之前,先让敌人的军事能力(包括指挥能力和作战能力)严重短缺,根本无力抵抗,才是高明之中的最高明的。
扩展资料
孙武的一些军事观点和治军思想,为后世的军事家传诵和应用,它是中国军事史上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他编写流传至今的《孙子兵法》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兵书,北宋神宗时,被列为《武经七书》之首,被誉为兵学圣典。
全书共分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十三篇,5900余字。《孙子兵法》揭示了战争的规律,论述了战争论、治军论、制胜论等多方面的法则,具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被誉为“兵经”、“兵家鼻祖”。
其宏富的思想内涵和精辟的辩证哲理,为古今中外军事家、政治家所重视。《孙子兵法》已有英、日、德、法、俄、捷、朝等文译本,国际上认为它是“世界古代第一部兵书”,现在不仅于军事领域,而且在经济、体育等方面,都受到了关注和应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不战而屈人之兵
不战而屈人之兵什么意思?
不战而屈人之兵,出自《孙子兵法·谋攻》,原意为让敌人的军队丧失战斗能力,从而使己方达到完胜的目的。现多指不通过双方军队的兵刃的交锋,便能使敌军屈服。
“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孙子兵法》的核心之一。战争本身是损人伤己的事,军事威胁、经济手段等都更有利于本国,当今大多数国家遇到纠纷也很少直接诉诸武力的。此通常为全局上的大的谋略(当然也可以在具体战争中使用)。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或《吴孙子兵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早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2300年,被誉为“兵学圣典”。现存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意思是?
意思是:指不通过双方军队的兵刃的交锋,便能使敌军屈服。
屈:低头,降服
兵:军队,军事力量。
出自:春秋孙子《兵法·谋攻》,
原文: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译文:衡量战争取胜的一般原则是,以能使敌国完整无损的降服于我为上策,而攻破敌国使其残缺受损便略逊一筹;能使敌人一军将士完整无缺全员降服为上策,而动武力击溃敌人一个军,便略逊一筹;
能使敌人一旅将士完整无缺全员降服为上策,而用武力击溃敌人一个旅便略逊一筹;能使敌人一卒官兵全员降服为上策,击溃一卒兵众就差一等了;能使敌人一伍士卒全员降服为上策,击溃一伍士卒就差一等了。
所以百战百胜,虽然高明,但不是最高明的;在攻城之前,先让敌人的军事能力(包括指挥能力和作战能力)严重短缺,根本无力抵抗,才是高明之中的最高明的。
扩展资料:
“不战而屈人之兵”案例——唐朝与高昌之战
高昌国是当时西域一个独立的地方政权,它在西域占据着重要的地理位置,高昌国正是靠着这一点将自己发展壮大,历经了几代王朝,到了麴氏高昌王朝这一代,国力最为强盛,存在时间最长。
唐太宗时期,高昌国国王麴文泰就与唐政府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其妻子宇文氏还被唐太宗赐予了长乐公主封号,很长一段时间,西域这边有任何动静,麴文泰都会传给唐朝政府,高昌俨然成了唐帝国在西域的一只眼睛。
可惜好景不长,第三者出现了,而这个第三者就是突厥。人们对于权力的热衷,无论到了哪个朝代哪个民族,都是不变的,突厥也不例外。
突厥当时的领导人去世之后,他的继承人为了最高领导人的位置争夺不休,最终,整个突厥分成了东西两派,二者可谓是战得难解难分。可是,一山岂能容二虎,若是其中一方找到一个强大的支持,胜算岂不更大些。
显然,在当时,唐朝就是那个强大的助力,于是,两派纷纷争取唐朝的支持。最终东突厥的外交比西突厥更胜一筹,获得了唐朝的青睐。
西突厥虽在外交上失利,但是凭着自身的力量逐渐扳回了劣势,将自己的势力发展得越来越壮大,反观受到唐政府支持的东突厥的势力却是越来越小。
不得不说,出现这一情况也是相当打脸了。西突厥颇有一番一统西域的架势,同时,与唐朝的摩擦也多起来,之前逃到西域的中原人,被西突厥控制起来并残忍杀害,此事唐的朝堂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唐立刻派人前往高昌,要求高昌放人。
可这时高昌已然为西突厥所控制,拒不放人。此时的麴文泰也一改之前为唐朝马首是瞻的态度,立场十分强硬,声称高昌要做什么,唐朝管不着。这话说的简直狂妄非常,根本没把唐朝政权放在眼里。
原来麴文泰曾去过隋朝,后来又去过唐朝,他将二者放在一起比较过,经他个人分析,隋朝明显强过唐朝,既然当时隋朝都没能发兵西域,那么唐朝就更不能了。即便唐朝要发兵,西域千里迢迢,粮草供应十分成问题;
出兵不够也无多少胜算;再就是有天然的戈壁滩做为屏障,唐军若要过戈壁滩也要大费一番功夫,到时候仗还没打,自己却先无谓损失许多人,这对唐朝也相当不利。
当麴文泰在高昌盘算着这一切时,远在中原的唐太宗也没有闲着。朝堂上众大臣就是否出兵攻打高昌。主战派认为,不可一直容忍下去,涨了高昌的嚣张气焰,而且从长远来看,要稳固政权也急需解决高昌之事。
可保守派却认为,此行攻打高昌路途遥远,且西域自然条件复杂,一不小心就会损失惨重,劳民伤财。唐太宗最终决定出战,并发表了《讨麹文泰诏》,细数麴文泰多天罪状,提及西突厥,也只说是受了高昌的挑拨,结论依然是惩罚高昌。
换言之,这是唐朝和高昌之间的内部矛盾,外人不要插手。做出决定后,唐太宗当即调兵遣将,派遣二十一左右大军出征西域。这二十一万大军中不光有府兵,还有其他多民族的兵种,他们都各有所长,训练有素,浩浩荡荡奔赴西域战场。
反过来,再看高昌,所有人口加起来也就三万多点。乍一看,好像唐朝政府的目标就是高昌,实际上,唐朝看重的是高昌背后的西突厥。西突厥首领显然看清了唐太宗的意图,在唐军抵达之前,赶紧跑路了,正所谓此时不跑更待何时啊!
他这一跑就跑到了西边一千里以外的地方,而西突厥的残余势力也投降了。麴文泰一听唐军已穿越戈壁,正向高昌而来的消息,由于本身身体不好。当即吓得眼一闭,腿一蹬,见阎王去了。
麴文泰过世后,其子麴智盛即位。当即这位新国王就向唐军递交信件,声称自己是如何如何无辜。唐朝这边态度很坚决,只要高昌肯投降,一切都好说。只是麴智盛那里甘心就此投降。
新高昌王的这点心思早就在唐军将领的意料之中,他当即下令准备攻打高昌。麴智盛一看唐军的架势,知道真打起来,自己只是以卵击石,不成气候,最终只得选择了投降。
唐朝这次召集二十万大军发兵西域,最终不战而胜,正是《孙子兵法》中“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体现,这是用最少的代价换来了最大的利益。
这一战之后,唐朝强盛的形象在西域各部族的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知道了唐朝中央政权不可轻视,否则高昌和西突厥就是例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不战而屈人之兵
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什么意思?
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是不用战争就能使敌人降服。通过强大的力量,使敌人失去作战的勇气,不用战争,而取得胜利,是战斗的最高境界。 简单的说法:就是让对方知道如果战争他们一定输,不战争倒可以避免损失。从心理上压倒对方,让对方屈服!!
今天的百科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不战而屈人之兵」不战而屈人之兵全胜战略思想强调以人为本》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百科知识,敬请关注宝百科,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