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看一下付诸阙如,以下6个关于付诸阙如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
本文目录
付之阙如是什么意思什么典故求教
付之阙如即付诸阙如 ,亦可作暂付阙如。指欠缺本应具有之物,常用此语。
① 诸:“之于”合音。②阙:欠缺。③ 如:助词。
出处:
语见(春秋·孔子门人《论语·子路篇第十三》):“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鲁哀公六年,即卫出公四年,孔子自楚鄙返卫。出公,名辄,乃卫灵公之孙,太子蒯聩之子也。聩图杀南子,为灵公所逐而适他国。灵公薨,辄袭位为君,其父聩欲归国争位,为其子所拒。孔子于卫国时,政局大致定矣。其时,蒯聩未能为君,流亡在外,诸侯于此屡加责难。而孔子门人多于卫为官,故出公屡欲请孔子出仕。一日,子路问于孔子,曰:“卫君欲请夫子出仕,夫子将治理何事为先?”孔子曰:“必先正其名也!”子路曰: “有此事乎?夫子迂腐不通事理!何为先正其名也哉?”孔子曰:“仲由!汝放肆!君子有其所不知之事,乃欠缺此也。须知其名不正,则其言不顺;其言不顺,则其事不成;其事不成,则礼乐不盛;礼乐不盛,则刑罚失度,刑罚失度,则百姓茫然无绪,手足无措矣。故君子行事必有名,言出必行。且君子于其言行,绝不苟且从事也。”
“付诸阙如”、“付之阙如”、“付尽阙如”这几个词语的通俗解释
就是没有,没有实施,没有后话,没有后文,没有消息了。
例子:刘某上个月还说要开公司呢,后来付诸阙如。
意思她上个月说要开公司,现在这件事没有实施,没有下文,没有动静,没有消息了。
“付之阙如”是什么意思
付之阙如的意思是:指欠缺本应具有之物。 1、拼音:fù zhī quē rú 2、用法:作谓语、宾语、主语、定语。 3、近义词:残缺不全、支离破碎 4、反义词:天经地义、理当如此、应有尽有 5、出处:春秋·孔子门人《论语·子路篇第十三》: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白话文: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事情,就是欠缺本应具有之物。) 扩展资料 一、近义词:残缺不全 1、拼音:cán quē bù quán 2、释义:残破、缺少,很不完整。 3、出处:毛泽东《论持久战》:这些特点是事实上存在的,不是虚造骗人的;是战争的全部基本要素,不是残缺不全的片段。 二、反义词:天经地义 1、拼音:tiān jīng dì yì 2、释义:指理所当然,不容置疑的问题。也指理所当然的事。 3、出处:东周鲁国·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白话文:礼是老天规定的原则,大地施行的正理,它是百姓行动的依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付之阙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残缺不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经地义
付诸阙如 怎么读?
付诸阙如,fù zhū quē rú 意思是:让这些空缺起来。 付诸,即“付之于”,安排这些到......,让这些........。 阙如,(存疑则)不说或不写。阙,即“缺”,空缺。
求成语 什么付什么如
付之阙如 ,即付诸阙如 ,亦可作暂付阙如。
【付诸阙如】指欠缺本应具有而竟无之事物,常用此语。
【释义】① 诸:“之于”合音。②阙:欠缺。③ 如:助辞。
【出处】语见(春秋•孔子门人《论语•子路篇第十三》):“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用例】(蔡东藩《民国演义•第四十一回》):“还有一篇告令,说明改正选举法,实为总统绝续时,预防争乱起见,小子也似信非信,只好付诸阙如。”
“尚付阙如”和“讳莫如深”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尚付阙如,同义词有付之阙如,付诸阙如,暂付阙如。 指欠缺本应具有而竟无之事物,常用此语。
出处
语见(春秋•孔子门人《论语•子路篇第十三》):“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用例
(蔡东藩《民国演义•第四十一回》):“还有一篇告令,说明改正选举法,实为总统绝续时,预防争乱起见,小子也似信非信,只好付诸阙如。”
解说
鲁哀公六年,即卫出公四年,孔子自楚鄙返卫。出公,名辄,乃卫灵公之孙,太子蒯聩之子也。聩图杀南子,为灵公所逐而适他国。灵公薨,辄袭位为君,其父聩欲归国争位,为其子所拒。孔子于卫国时,政局大致定矣。其时,蒯聩未能为君,流亡在外,诸侯于此屡加责难。而孔子门人多于卫为官,故出公屡欲请孔子出仕。一日,子路问于孔子,曰:“卫君欲请夫子出仕,夫子将治理何事为先?”孔子曰:“必先正其名也!”子路曰: “有此事乎?夫子迂腐不通事理!何为先正其名也哉?”孔子曰:“仲由!汝放肆!君子有其所不知之事,乃欠缺此也。须知其名不正,则其言不顺;其言不顺,则其事不成;其事不成,则礼乐不盛;礼乐不盛,则刑罚失度,刑罚失度,则百姓茫然无绪,手足无措矣。故君子行事必有名,言出必行。且君子于其言行,绝不苟且从事也。”
其他
亦作【付之阙如】(颜采翔《红楼烛隐•第九章•第十八节》)“接下来是宝钗、宝玉、黛玉各作其一的第二谜章。因于此一谜章丝毫不懂,所以便只好付之阙如。” 亦作【尚付阙如】(蔡东潘《民国演义•第七十二回》):“后来老袁强奸民意,凡政绅军商各界,无不有请愿书,独耆硕遗老,尚付阙如,老袁想到王闿运身上,意欲借重大名,列表劝进,遂密电湖南将军汤芗铭,嘱他与王关说。” 亦作【尽付阙如】(燕垒生《天行健•第三部〈创世纪•第七章〉》):“即使是武侯,曾经权倾一时,手握重兵,身死之后一样水流花谢,尽付阙如。”
讳莫如深,解 释: 讳:瞒着不说;深:事件重大。原指事件重大,讳而不言。后指把事情隐瞒得很深,泛指把事情的真相紧紧隐瞒。 出 处 《谷梁传·庄公三十二年》:“何也?讳莫如深,深则隐。苟有所见,莫如深也。” 用 法 偏正式;作谓语、状语;指把事情隐瞒得很深 示 例 柳青《创业史》第二部第八章:“精灵鬼!看你~笑着的样子吧!卢支书能看透你杨加喜的心肺。” 中国则~,枢府举动,真相不知。 ◎清·梁启超《论报馆有益于国事》 近义词 秘而不宣、守口如瓶、高深莫测 反义词 直言不讳、和盘托出、显而易见 故 事 春秋时期鲁庄公喜欢妃子孟任,想让孟的儿子般继承王位,叔牙想让庆父为王,庄公不同意。季友杀死叔牙让般当国君。庆父杀死般,让开当王,一年后杀死鲁公自己为王。孔子没有将这段历史写进《春秋》,人说他是“讳莫如深”。 《谷梁传·庄公三十二年》:“公子庆父如齐。此奔也,其曰‘如’,何也?讳莫如深,深则隐。苟有所见,莫如深也。”杨士勋疏:“深,谓君弑、贼奔之深重。以其深重,则为之隐讳。”后指把事情瞒得很紧,不肯走漏一点消息。
今天的百科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付诸阙如」付诸阙如下一句》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百科知识,敬请关注宝百科,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