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僜人族」僜人族身份证

2024-12-23 18:29:57 玩车行家 218阅读 回答者:来也
最佳答案今天我们来看一下僜人族,以下6个关于僜人族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本文目录僜人的介绍中国未识别民族:僜人是哪个民族僜人的习俗僜人为什么不能归为新的少数民族僜人为何还未正式定为第57个少

今天我们来看一下僜人族,以下6个关于僜人族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

本文目录

  • 僜人的介绍
  • 中国未识别民族:僜人是哪个民族
  • 僜人的习俗
  • 僜人为什么不能归为新的少数民族
  • 僜人为何还未正式定为第57个少数民族?
  • 西藏地区有哪些少数民族
  • 僜人的介绍

    僜人,又称僜巴人,是西藏地区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族群。解放前,绝大多数僜人居住在深山老林,过着非常原始的生活。西藏民主改革前,僜人备受歧视,被蔑称为“猴子”、“野人”,有人把僜人称为“米什米人”,意思就是“不开化的人”。过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生活。在党和政府带领下的民主改革后,僜人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在党和政府带领下,僜人家家户户住在绿树掩映的木楼里,人人安居乐业,日子越过越好。僜人包括两个部落,一是杜来河流域的达让人,说达让话;一是察隅河流域的格曼人,说格曼话。两种语言不同,但僜人通用达让话交流。格曼部落的族源来自缅族分化而来。 西藏解放前,僜人大多居住在深山老林,房屋以树枝、树叶、干草、兽皮等搭建,十分简陋。生产工具也非常落后,主要有刀、箭、镖、木棍等。农业实行刀耕火种,粮食产量低,一年中有半年以上时间靠采集野菜、野果和套猎吃生肉为生。由于生活水平极低,僜人的身体一般都比较矮小。西藏解放时,僜人仍处于原始社会家族制末期。在这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世居原始森林中的僜人,尚未形成阶级分化的状况,等级观念、私有观念、以及各种道德理念亦不十分明显。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以来,僜人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当地藏族群众和驻军的大力无偿帮助下,僜人走出了深山老林,迁居到河谷台地,建立起新的家,开始了现代人类的生活,买卖婚姻、吸食鸦片的陈规陋习已经绝迹;民族隔阂和民族歧视业已消除,西藏各族人民群众都把僜人作为平等的民族来对待;男女都直接参加生产劳动,实现了和谐平等;学龄儿童全部入了学;有数十人成长为国家干部,其中二十余人走上了县、区一级的领导岗位。21世纪初,僜人分住在察隅县上、下察隅区的四个乡,在党和政府带领下单独成立了七个生产队,拥有1200多亩耕地,生产发展很快,有的生产队还在党和政府带领下办起了小水电站。在党和政府带领下,僜巴兄弟过去那种原始的非人生活一去不复返了。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后,加大了对僜人的扶持力度,帮助他们修建住房,开垦农田,兴修水利,购买农业机械,生产生活都发生了质的变化。21世纪初僜人主要以农业为主。农作物有水稻、玉米、高粱、大豆、绿豆、红薯、甘蔗、西瓜等和各种蔬菜。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帮助下,21世纪初僜人大多已摆脱贫困,过上了温饱有余的小康生活。察隅县地处西藏东南边陲,东与云南,西与墨脱县,北与左贡、八宿、波密县相连,南与缅甸、印度两国接壤。全县总人口2.6万人,由藏、汉、纳西、独龙、苗、回、珞巴、僳僳、怒族等9个民族和僜人组成。察隅是西藏自治区的重要边境县之一,边界线总长588.64公里,占全区边境线的八分之一还多,其中中印边界401公里,中缅边界187.64公里。1962年著名的中印自卫反击战瓦弄战役就发生在这里。由于人口极少等原因,至今未确认民族的归属。 僜人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有:玉米、鸡爪谷、旱稻、荞麦、谷子等。僜人的水田多为梯田,挖水渠引山涧流水灌溉。没有水利排灌设施。入冬农闲,是僜人的狩猎季节。这一期间,大部分男人上山狩猎,狩猎的办法也有多种,一是箭射;二是挖陷阱,就是在野兽时常活动的区域或居住洞穴附近,挖一个几米深的大坑,在坑底插上数十根竹尖桩,掩盖洞口后,加以伪装。这样一旦猎物落入陷阱,尖尖的竹桩深深插入猎物体内。三是支绳套,把细绳系结成一个圈套,伏在地面的草丛里,两端固定,这是专门套兔子、野鸡等小动物的。狩猎对僜人来说是主要的肉食来源和增加收入的主要办法。此外还生产一些竹木器、金属器和石器。玉米在烧荒后一、二天内下种,用木尖棒插一小穴,放入两、三粒种子即可,间距约一步。九月玉米开始成熟,从九月到十一月可陆续采收玉米,收玉米时在地里搭一草棚,棚内搭上一层层的晾晒架,玉米穗子辧下后,在党和政府带领下一排排挂在架子上,晒干后再背回家脱粒归仓,或边吃用边脱粒。鸡爪谷、荞麦等要种在常耕地里,所谓常耕地就是靠近村子,地势较为平缓的地,实行撒播。庄稼生长期间,是能力除草一至两次,此后直接收获。 僜人的牧业没有的藏族牧业那样发达,主要是以家庭饲养为主,也没有专门的牧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饲养牛、马的家庭明显增多。随着生产技术和交通状况的改善,使用大牲畜犁耕、驮运极其普遍。狩猎是僜人家庭肉食的主要来源之一和经济收入的重要补充。僜人捕猎的方法主要以放绳套、挖陷阱、埋竹尖木桩等,也有用弓箭射猎,少数家庭还使用同外界交换来的火药枪或僜人自己制作的火药枪。僜人与察隅当地的大部分藏族一样,喜食鱼。捕鱼的主要方法是将口小腹大的竹篓放入流水中,鱼钻进竹篓后无法出来,将鱼捕获。 纺织是僜人妇女从事一项主要的家庭副业生产。纺织的原料多为家种或野生的火麻,织机简陋,操作原始,织出的麻布比较粗糙。用染有不同颜色的线,能织出简单的花纹和几何图形。手工业,解放前僜人的手工业尚未形成独立的社会生产部门,从属于农业生产,是僜人的家庭副业。主要有金属加工、竹木器制作和编制生产等。

    中国未识别民族:僜人是哪个民族

    僜人俗称“僜巴”,分布于中印交界地区,即喜马拉雅山脉以东、横断山脉西部的西藏察隅等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的林区。加上藏南印控区的僜人,总计有5万多人。居住在察隅的僜人共有1300多人。他们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实行一夫多妻制。尚未列入中国56个民族中。主要分布于雅鲁藏布江的支流杜来河流域和察隅河流域。

    【简介】

    僜人,又称僜巴人,是西藏地区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族群。解放前,绝大多数僜人居住在深山老林,过着非常原始的生活。西藏民主改革前,僜人备受歧视,被蔑称为“猴子”、“野人”,有人把僜人称为“米什米人”,意思就是“不开化的人”。过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生活。在党和政府带领下的民主改革后,僜人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在党和政府带领下,僜人家家户户住在绿树掩映的木楼里,人人安居乐业,日子越过越好。

    僜人包括两个部落,一是杜来河流域的达让人,说达让话;一是察隅河流域的格曼人,说格曼话。两种语言不同,但僜人通用达让话交流。格曼部落的族源来自缅族分化而来。

    【历史】

    西藏解放前,僜人大多居住在深山老林,房屋以树枝、树叶、干草、兽皮等搭建,十分简陋。生产工具也非常落后,主要有刀、箭、镖、木棍等。农业实行刀耕火种,粮食产量低,一年中有半年以上时间靠采集野菜、野果和套猎吃生肉为生。由于生活水平极低,僜人的身体一般都比较矮小。

    西藏解放时,僜人仍处于原始社会家族制末期。在这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世居原始森林中的僜人,尚未形成阶级分化的状况,等级观念、私有观念、以及各种道德理念亦不十分明显。

    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以来,僜人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当地藏族群众和驻军的大力无偿帮助下,僜人走出了深山老林,迁居到河谷台地,建立起新的家,开始了现代人类的生活。

    买卖婚姻、吸食鸦片的陈规陋习已经绝迹,民族隔阂和民族歧视业已消除,西藏各族人民群众都把僜人作为平等的民族来对待;男女都直接参加生产劳动,实现了和谐平等;学龄儿童全部入了学;有数十人成长为国家干部,其中二十余人走上了县、区一级的领导岗位。

    21世纪初,僜人分住在察隅县上、下察隅区的四个乡,在党和政府带领下单独成立了七个生产队,拥有1200多亩耕地,生产发展很快,有的生产队还在党和政府带领下办起了小水电站。在党和政府带领下,僜巴兄弟过去那种原始的非人生活一去不复返了。

    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后,加大了对僜人的扶持力度,帮助他们修建住房,开垦农田,兴修水利,购买农业机械,生产生活都发生了质的变化。21世纪初僜人主要以农业为主。农作物有水稻、玉米、高粱、大豆、绿豆、红薯、甘蔗、西瓜等和各种蔬菜。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帮助下,21世纪初僜人大多已摆脱贫困,过上了温饱有余的小康生活。

    察隅县地处西藏东南边陲,东与云南,西与墨脱县,北与左贡、八宿、波密县相连,南与缅甸、印度两国接壤。

    全县总人口2.6万人,由藏、汉、纳西、独龙、苗、回、珞巴、僳僳、怒族等9个民族和僜人组成。察隅是西藏自治区的重要边境县之一,边界线总长588.64公里,占全区边境线的八分之一还多,其中中印边界401公里,中缅边界187.64公里。1962年着名的中印自卫反击战瓦弄战役就发生在这里。

    由于人口极少等原因,至今未确认民族的归属。

    【结束语】僜人的男女身高都不高,在旧西藏僜人倍受歧视。他们原先是靠着原始的狩猎方式来生活。但是由于现在时代的变化,他们开始一系列的改造,种植农田。在原始森林当中一幅世外桃源的的景象。

    僜人的习俗

    从从为数不多的衣着来看,女的一般都戴一对锋如长鼓似的银质长耳环,头戴护额,颈项挂串珠或其他银饰,穿统裙,赤足;男人头上都盘着长长的黑帕,戴一种银耳环,腰挎砍刀,十分威武。 僜人以玉米、大米、鸡爪谷为主食,食用时,先把玉米磨成米粒大小的颗粒,然后同大米混合煮熟后,在同茶或汤一起进食。僜人喜欢吃蔬菜、野菜和肉类。在春夏季节,主要蔬菜和野菜有辣椒、黄瓜、菜瓜、四季豆、茄子、竹笋、各种菌类,秋冬季节主要蔬菜有白菜、萝卜、南瓜和干菜等,菜的一般吃法是用水煮,加肉类和辣椒、花椒、大蒜等。常用饮料主要是黄酒、白酒。无论男女都酷嗜烟酒。西藏察隅的抓饭是僜人每逢节庆或招待客人的传统美食。其用料是僜人自产的谷米,和上切碎的鸡或其他肉类内脏,辅以姜、葱等作料闷熟,用手捏成团盛在盘子里,再配上几块香喷喷的土鸡块或肉,就做成了风味独特的僜人手抓饭。最独特的是他们炮制土鸡的方法。据说僜人宰鸡褪毛的时候不是用开水烫,而是先用手拔,再用火燎,这显然是一种原始方法的沿用。经过这种处理方法烹制出来的鸡块香味奇特,使抓饭带有一种返朴归真的野炊风味。 生育是家庭里的大事。妇女在怀孕初期就要请巫师来送鬼,据说还分三种不同的内容,有时是请三个巫师各搞一个内容,有时是由一个巫师兼搞。要经过一个晚上,孕妇坐在屋里听其念唱。内容是祈祷吉祥顺利,生下的孩子聪明漂亮,不聋不哑不瞎不傻之类。如孕妇还在娘家,丈夫就须准备一头猪两只鸡送给岳父。在怀孕中期和临产时也都要这样送鬼。在整个怀孕期间,丈夫不能吃刺杀的动物,只能吃砍杀的。否则怕因此影响胎儿的发育。临产时不论气候如何孕妇都要走出门外找不易被人看到的地方生育。没有专门接生的人。有时是由长辈妇女有时是请邻近的妇女帮忙割断脐带札线,有的则产妇自己接生。有的不允许丈夫参与,有的让丈夫磨刀送线洗婴儿等。自己准备些破烂布或用毯子作为铺垫,以免婴儿粘上泥土。洗婴儿冬天用热水,夏天用冷水,都在室外。丈夫要给产妇送荞麦汤喝,过去生活困苦时吃荞汤也属难得的了。之后就把产妇从侧门移到旁屋或在后门旁临时搭小棚暂住。正门内墙壁是悬挂牛头的地方,认为有鬼魂在这里,所以孕妇和与孕妇接触的妇女都不能经过,以免冒犯鬼魂带来灾祸。要过一个月后才解除禁忌。婴儿出生后,,全村都停止劳动一天,过四五天再停止劳动一天。认为如果不停止劳动,会使生育的浊气冒犯鬼魂从而使庄稼减产,谷物会烂掉。丈夫更不能去劳动,生男孩要停止劳动有的五天有的十一天,生女孩停止劳动有的四天有的十天。生男孩五天后,生女孩四天后,全村也都休息一天,这期间刀子和绳子不能借给外人使用,也不能杀牲,不能摸绳子,藤子和石头,只能做点打柴背水等杂活,否则据说小孩就长不好。而且口音不好,鼻音重。这时要在房门外插上树枝和草茎,外人就不再进来。产后十至十一天内,村里来探望的妇女都带来酒饭祝贺。送来的酒饭只要产妇没有动过,就认为不脏,全家都可以吃。这期间丈夫只能吃主食,认为吃了辣椒对小孩的眼睛不利。牛猪鸡等肉类都以不吃为宜。认为吃了勒死的猪或捅死的牛对小孩不吉利,吃了扭死的鸡则小孩的眼瞎会斜等等。变通的办法就是牛要砍死,猪要割死,这样才能吃。全家都要忌吃肉干,怕小孩将来又干又瘦。更忌讳吃蜂糖。怕再也取不到蜂蜜。也不敢吃山上的野味,怕以后难以猎获。产后第十或十一天,产妇迁入屋内居住。还要举行简单的仪式,请巫师来进行活动。把大竹子劈成夹板,上面涂放杀鸡时的鸡血、鸡毛,为婴儿祝福:愿小孩顺利成长,将来健康勤劳等。之后,产妇的父兄才来探视。一个月后,孕妇即可恢复劳动,解除禁忌。如遇难产只有请巫师送鬼,杀鸡杀猪祭祀。对九个月产下的婴儿不算早产。因为产妇坐月一个月,连同计算也算足月。对七八个月的早产儿或者有缺指,不哭等现象的都认为不吉利,难以养大,产后就埋掉。溺婴是老辈传下来的习惯。溺婴不分男女。在印占区较多。有的是由于家里广人多或小孩多,本来就缺粮,所以溺婴。有的一夫多妻的妻子怕有了小孩与丈夫共同居住不方便,为避免丈夫与另外的妻子同住而溺婴。也有的是私生子所以溺婴。除了溺婴之外,由于卫生条件差,小孩病死的也不在少数。 僜人早期多实行屈肢土葬,忌讳水葬,土葬无固定墓地,不设墓碑。后来实行火葬,将其尸体裹成胎儿状,在搭灵棚,摆放衣物用品和粮食,供死者“享用”,然后焚烧尸体。数日后,再焚化灵棚,亲朋好友们向火中投掷小衣物等,让死者“穿用”。从灰烬中拣出剩骨掩埋,也无固定的火化场地。人死后忌讳再提死者名。21世纪初僜人又由火葬改为土葬,用木板钉成棺木埋入土中,表面不加坟堆。

    僜人为什么不能归为新的少数民族

    僜人俗称“僜巴”,分布于中印交界地区,即喜马拉雅山脉以东、横断山脉西部的西藏察隅等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的林区。加上藏南印控区的僜人,总计有5万多人。 居住在察隅的僜人共有1300多人。他们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实行一夫多妻制。尚未列入中国56个民族中。其中没有列入少数民族的原因绝大部分是因为没有自己的文字,而且语言也是从汉藏语系藏缅语发展而来的。

    僜人为何还未正式定为第57个少数民族?

    有自己的语言却没有文字,语言也是从。藏语里分裂出来的,全族1500人,可以一夫多妻,大多生活在林区,僜人没有自己的名字,统称为 巴人 ,准确来说只能算是一个小部落,少数名族都算不上,建国打仗的时候,不鄙视估计和非洲的原始部落一样,怎么加入?就1500人,也能算族吗?部落连名字都没有

    西藏地区有哪些少数民族

    〖藏族〗:遍布整个自治区,在拉萨河谷地带的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分布在东部三江流域的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业和林业,兼营采集业;分布在藏北高原的则以牧为主,它从事野生资源采集业。

    〖门巴族〗 :是1964年经国务院批准确认的民族。主要分布在本区南部的门隅地区,墨脱、林芝、错那等县亦有分布。门巴族主要从事农业,也兼营林业、牧业和野生采集。

    〖珞巴族〗:系1965年经国务院批准确认的民族。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部的珞瑜地区,察隅、墨脱、米林、隆子、朗县一带也有零星分布。在珞巴族的内部,又分一些部落,但它又区别于原始部落而又带有原始部落的痕迹。珞巴族居住的地方气候条件较好,他们大都从事种植业,如稻、谷、玉米豆类等;还普遍兼营畜牧、纺织、狩猎、采集等业,并生产锄头、木锹、木犁、砍刀等一些比较简单的生产工具。

    〖回族〗:是在十七世纪中叶以后,陆续从甘肃、陕西、青海、四川、云南迁徒而来的。主要分布在拉萨、日喀则、昌都、泽当等市镇。主要从事商业、手工业和屠宰业。

    〖僜人〗(族):多分布在藏东南察隅地区的额曲、察隅曲、格多曲以及杜莱曲流域。主要从事农业,也从事采集、狩猎等。

    〖夏尔巴人〗(族):多集中居住在中尼边境的樟木口岸和定结县境内的陈塘区。主要从事种植业和牧业,兼营副业。

    除上述民族以外,西藏境内还零星居住着纳西族、怒族、独龙族、白族等少数民族。

    今天的百科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僜人族」僜人族身份证》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百科知识,敬请关注宝百科,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声明:宝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9072867@qq.com
    广告位招租
    广告位招租